揭秘康熙帝到底有多少位妃子

揭秘康熙帝到底有多少位妃子,第1张

康熙,相信大家对他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亲手打造的康熙王朝让后人景仰。但是在他的陵墓中竟脏着几十位妃子。那么康熙到底有多少位妃子呢历史上妃子最少的皇帝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

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后。景陵地宫内,除了葬康熙皇帝,还有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贵妃。景陵妃园寝内葬有四十八位妃嫔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衸。四十八位妃嫔中,包括贵妃1人,即温僖贵妃;妃11人,即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嫔8人,贵人10人,常在9人,答应9人。敬敏皇贵妃原本和妃嫔们葬在一起,后来移葬在景陵地宫内。景陵妃园寝正中是温僖贵妃,景陵双妃园寝葬抚育过乾隆的康熙妃嫔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在康熙帝之前,处于政治联姻的需要,清朝皇帝的皇后多是蒙古公主。康熙时期,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鳌拜专横跋扈,结党营私,而索尼历经三朝,沉稳干练。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皇后的桂冠终于从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女子的手中移到了赫舍里氏的头上,索尼的孙女变成了康熙的皇后。这也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

1665年,12岁的康熙皇帝和13岁的赫舍里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虽然是一场政治婚姻,但皇帝和皇后年岁相仿,鳌拜把持朝政对皇帝多有不敬,压抑的环境促成了皇帝和皇后的恩爱感情。婚后不久,康熙和皇后赫舍里氏生有一子,但这个孩子只活了四岁就夭折了。

康熙铲除鳌拜,亲理朝政之后,已经不再需要皇后家族势力的扶持。政治纽带一旦宽松,皇帝和皇后的关系自然也就不会那么亲密了。康熙后宫的女人逐渐多了起来,钮祜禄氏、佟佳氏、乌雅氏……一个接一个地进宫。钮祜禄氏出身世家,聪明伶俐,喜欢读书,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她在众多的妃子中脱颖而出。钮祜禄氏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深受康熙帝的喜爱。佟佳氏是康熙的表妹,康熙帝对她百依百顺。对于自己的妻妾,康熙帝似乎都十分温存。

虽然身边的女人日益增多,但康熙对少年时候就相识相知的结发妻子还是很有感情的。吴三桂谋反后,康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在这时,赫舍里氏又一次临产。上午皇后生了一个儿子,下午便去世了,喜事转瞬之间变为丧事,康熙帝悲痛欲绝,不顾前方战事吃紧,辍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办隆重的丧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25天时间里,康熙皇帝竟然有20天亲自去举哀,足见感情之深。

赫舍里氏以生命为代价生下来的皇子,不满两岁便被康熙皇帝册立为皇太子。后来,太子不成器,最终被康熙废掉。废太子时,康熙哭骂他“生而克母”,仍念念不忘发妻。

皇帝的感情从来就不是给一个人的,康熙也不例外。康熙陆续迎娶的后妃中,年龄小者只十一二岁,最大者也不过十五六岁,有的在二十几岁就去世了。从康熙九年最早去世的赠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算起,到乾隆三十三年最后去世的醇怡皇贵妃止,康熙帝的后妃们历经了康雍乾三朝,前后延续了99年。在康熙帝的后妃中,还有四对亲姐妹。其中,孝懿仁皇后佟氏及其妹妹佟氏贵妃又是康熙帝的亲表妹,这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是很少见的。

康熙帝共有多少后妃,史学家没有给出统一的说法

《康熙全传》记载,康熙帝后妃中贵人以上者有49人,册封在册的后妃有67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答应、常在等据说共有200余人。

虽然滥情,但康熙帝对他的妃子们还是有真情的。康熙外出期间,经常写信或把土特产等派人送回宫中,甚至会写信给深居宫中的嫔妃们,讲一些途中趣事,解解她们的闷气。康熙帝为他的后妃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晚年为自己身后嫔妃们的生活进行了安排。他下令,有儿子的嫔妃,年老后到儿子的府邸居住,这一安排打破了皇帝驾崩后后妃独居宫中到死的定例。

康熙去世之前,他的两位皇后已经安葬在景陵地宫。康熙帝安葬之后,他的嫔妃们也就陆陆续续的安葬过来。于是,一座帝陵就安葬了如此众多的嫔妃。

中国历史上唯有一夫一妻的皇帝:哪位皇帝妃子最少

中国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婆多,故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之说。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多于行云流水,其数量足可以组建一个整编师。连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也有2300多女人侍奉左右,即使差到像清朝光绪皇帝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为他服务。

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这些皇帝们无关。其实不然,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还真有一位特殊人物,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人物,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张皇后。

朱祐樘为什么只娶一个妻,难道他不喜欢女人 还是性功能上有什么难言之隐 不是!其原由, 这和他的苦难童年有着很大的关系。

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成化六年七月初三日出生(1470年),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因病英年早逝(1505年),享年36岁。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逝世,太子朱祐樘即位,年号弘治。

朱祐樘的皇后张氏,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成婚。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

张皇后在弘治四年(1491年)的九月二十四日生下了皇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朱厚照一生下来,面貌非常清秀,“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举止非常。因此,孝宗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于张皇后自然更是宠爱。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真是少见。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

第三,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

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后来主编《孝宗实录》的焦芳借此非议谢迁,认为谢迁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讨好当时的中宫张皇后。但是,也有人为谢迁辩解说,谢迁谏选淑女,不是禁止孝宗这么做,而是请皇帝缓一缓再做,其实也合情合理。但无论如何,因为谢迁这么一来,后来选妃的事虽屡经提起,却都没有得到孝宗的同意。因此,成化二十三年始成为太子妃的张氏,非但在同年孝宗即位后正式成为皇后,而且集专宠于一身,直到孝宗去世。

孝宗夫妇的伉俪情深,虽然令人羡慕,却对弘治朝以及后来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一些影响。从孝宗本人的意愿看来,这些影响应当都不是他所想看到的。

第一,弘治夫妇感情之专一,造成了皇帝的子嗣相对地较少。张皇后一生中为孝宗生了两子三女。但是,皇二子朱厚炜与皇长女太康公主,先后夭折。因此,孝宗只有朱厚照一个传人。后来朱厚照又没有儿子,所以孝宗的血脉便绝了。这在16世纪初期的一些大臣们看来,一个如此贤明的皇帝竟然无后,实在是令人痛心。后来,一帮大臣非要继朱厚照之位的世宗称孝宗为“皇考”,不无有这种为孝宗立后的心态在。孝宗单传,武宗无子,世宗以藩王身份入继,这种情况引发了明代中期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大礼议,对明中后期的历史影响深远。

第二,孝宗夫妇感情的专一,造成了弘治朝外戚张延龄、张鹤龄的跋扈。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氏成为皇后且受宠于孝宗,给张家带来了极大的荣华富贵。父亲张峦在弘治四年(1491年)进封为寿宁伯,不久封侯,死后追赠为昌国公。张皇后的两位弟弟,也先后受封。张鹤龄继承了父亲张峦的封爵为寿宁侯。张延龄初封建昌伯,在弘治十六年的时候(1503年)也进封为建昌侯。孝宗还在皇后的家乡兴济为张家立家庙。据说张峦还未因女儿的大富大贵而跋扈,仍然非常尊重读书人,礼敬士大夫。但是,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以外戚骤然富贵,不免气焰嚣张,纵容家人掠夺民田,鱼肉乡里,干一些犯法的事情。大臣们纷纷向孝宗提意见,要求追查张氏兄弟的违法之事。于是,孝宗派侍郎屠勋和太监萧敬去查实。但是,事情查实了,却没有办法处理,因为皇后不同意处理她的兄弟。而且,皇后生气了,孝宗也得跟着假装生气。

事后,孝宗将萧敬找来,对他说:“你们说的我都相信。”然后,赐给了萧敬一些银子,这件事情就算不了了之。当时的大臣中,像李梦阳、吴世忠,都差点因为弹劾张氏兄弟而获罪。也许,在孝宗看来,张氏兄弟虽然有过错,但毕竟是皇后的弟弟,所以一般的小过错能宽免就宽免了。当然,他也知道放任张氏兄弟的后果,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诲来使二人收敛。有一次,皇帝游幸南宫,皇后、太子、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以及张氏兄弟陪同。席间,皇后、太子及金夫人离席。孝宗便将张鹤龄单独叫来。人们远远地看到张鹤龄摘下乌纱帽向皇帝叩头。从此以后,张氏兄弟的行迹较为收敛。张氏兄弟,后来在正德朝和嘉靖朝之交接期间,因为拥护明世宗登位,曾经非常受世宗的宠幸。但是,二人最后的命运让人嗟叹:张鹤龄被关在狱中死去,张延龄被杀于西市。这固然有世宗忘恩负义的因素,但二人的骄横无法,无疑是授人以柄。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日,孝宗去世。据说,孝宗因为偶染风寒。太监张瑜、太医院使施钦、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等人不诊视就开药,致使孝宗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死前,遗命大臣:“东宫年幼,好逸乐,先生辈善辅之。”时儿子朱厚照年15岁,后来继朱厚照之后而入承大统的侄子朱厚熜还未出生。当时,“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哭声震野”。同年十月,孝宗被安葬在泰陵。

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或后宫的专权,也少有弊政。所以,弘治朝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政治最贤明的时期,孝宗也被史书描绘成一位贤君。晚明学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认为孝宗是夏商周三代以后,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比肩的贤主,评价很高。《明史》对孝宗的评价也很高,主要有八字,即“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他的勤政、宽容、尊礼儒臣、体恤民生,使他赢得儒家士大夫的一致好评,被视作明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他接受儒家士大夫们的劝谕,并尽可能遵照他们的要求去行事,因此,也有将他比作周成王,意思是能够听从周公(儒家士大夫以周公自比)的辅导。从个人修养来看,孝宗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一味迷恋于房中术,而是在诗、琴、画上的造诣颇深。在治国方面,孝宗任用大臣、修明制度、体恤民情,实际上创造了一个明代历史上的中兴盛世,而盛世的人文也很有可观之处。

皇后张氏的晚景凄凉,不堪言说。先是失去了丈夫孝宗,而后失去儿子武宗,再遭侄子世宗之逼迫,不得不哀求世宗放过自己的两位弟弟。但是,在她生前,张鹤龄死于狱中。她死后的第五年,张延龄被杀于西市。皇权的尊贵与无常,她都有切肤之感!

孝宗死后留下了大批贤臣,武宗亲政前内有张皇后听政,外有李东阳一干贤臣,朝野上下,一片兴旺,直到武宗亲政重用太监刘瑾,大明王朝才正式走向衰败。弘治一朝,阶级矛盾缓和,人民生活改善,外无大的战争,内无大的内乱,名士贤臣曾出不穷,孝宗礼贤下士也被传为美谈,史称弘治中兴。

康熙皇帝玄烨有三位正妻:原配正妻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继配正妻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再继配正妻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后,玄烨生前确立过三位皇后,所以他有三位正妻。

元后赫舍里氏死后,玄烨把小老婆钮钴禄氏扶正,又死了,再把小老婆佟佳氏扶正,仅一天,新皇后又死了,玄烨就没有再立过皇后。所以玄烨也有一个克父克母克妻的传闻

圣祖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女。

康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於是日崩,年二十二。谥曰仁孝皇后。

二十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也。

雍正元年,改谥。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子二:承祐,四岁殇;允礽。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一等公遏必隆女。

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

二十年,与仁孝皇后同葬。上每谒孝陵,辄临仁孝、孝昭两后陵奠醊。

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等公佟国维女,孝康章皇后侄女也。

康熙十六年,为贵妃。二十年,进皇贵妃。二十八年七月,病笃,册为皇后。翌日甲辰,崩。谥曰孝懿皇后。是冬,葬仁孝、孝昭两后之次。

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女一,殇。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

妻子: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禵,雍正帝生母)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允裪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

通嫔,纳喇氏,侍奉圣祖康熙时为贵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薨。二子皆殇,一女。

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死后,谥为壳惠皇贵妃。

顺懿密太妃,王氏。初为密嫔,后尊封为密妃。三子,胤禑、胤禄、胤衸,胤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太妃,陈氏。初为勤嫔,被雍正尊封为勤妃。一子,胤礼。

襄嫔,高氏。一子,胤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谨嫔,色赫图氏。一子,胤祜。

静嫔,石氏。一子,胤祁。

熙嫔,陈氏,一子,胤禧。

穆嫔,陈氏,一子,胤祢。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皇后的妹妹,一子,胤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纳喇氏,二子,承庆、胤褆。

宜妃,郭络罗氏,三子,胤祺、胤禟、允禌。

荣妃,马佳氏,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胤祉成人,一女下嫁乌尔衮。

贵人郭络罗氏,宜妃的妹妹。

儿子(按出生顺序) :

爱新觉罗�6�1承祜

爱新觉罗�6�1承瑞

爱新觉罗�6�1承庆

爱新觉罗�6�1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6�1长华

爱新觉罗�6�1长生

爱新觉罗�6�1万黼

爱新觉罗�6�1允禶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爱新觉罗�6�1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6�1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6�1胤祉,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6�1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6�1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6�1胤祚,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6�1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6�1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6�1胤禟,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他永远离开了整整四十七年

皇十子爱新觉罗�6�1胤礻我,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6�1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6�1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6�1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6�1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6�1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6�1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6�1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6�1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6�1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6�1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6�1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6�1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6�1胤祈,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6�1胤秘,诚恪亲王

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

女儿 :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清朝初期,特别是努尔哈赤时期,同宫廷斗争有关的女人有多少,努尔哈赤的妻子到底有多少?搞不清楚,从文献记载来说,他有十六个妻子,《清史稿·后妃传》说是有十四个妻子。我们查了一下,实际上根据文献的记载,他有十六个妻子,这十六个女人,同宫廷斗争密切相关的有五位:

一,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夫妻,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努尔哈赤他19岁分家,这个时候就和佟佳氏结婚,时间是万历五年,1577年。结婚以后就生了一个女儿叫东果格格,后来嫁给开国五大臣之

这个问题好回答,楼上的答得都基本正确.

每次带团去东陵,这都是必讲的内容:康熙帝的35个儿子中,序齿的有24位,实际上成人(年满16岁)的,只有20位。女儿是有16位这20个儿子和16个女儿,是由17个妻子生育的。

康熙帝小档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出生: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

卒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属相:马

享年:68岁

谥号:仁皇帝

庙号:圣祖

陵寝:景陵(清东陵)

父亲:顺治帝福临

母亲:景仁宫康妃佟佳氏,后尊为孝康章皇后

初婚:12岁

配偶:17人

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原配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子女:35子,16女

继位人:胤禛(雍正)

最得意:14岁智擒辅臣鳌拜

最失意:三丧皇后

最不幸:幼年丧父、丧母

最痛心:储位两立两废

最擅长:学习

另附:

康熙教育子孙,是他为君之道中的重要内容。他们性情志趣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政治型。康熙帝培养儿子的主要目标是从皇子中产生一位满意的接班人,以使大清帝国江山永固、社稷万年。首先,以儒家经典教育皇子;其次,以“国语骑射”培养皇子;再次,训练皇子实际能力;复次,传授治国安邦之道。诸皇子的培养教育,以皇太子胤礽为重。多次命皇太子代理政事;对其他皇子,如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等,常委以军政重任,既对其加强锻炼,又对其进行考察。

学者型。康熙教皇子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测量学、农学等。康熙帝曾亲自给皇三子胤祉讲解几何学,又让胤祉等向意大利耶稣会士德理格学习律吕知识。派允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汇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允祉还为《古今图书集成》的纂辑做出贡献,成为康熙朝一位杰出的学者。

艺术型。康熙帝对书法下过一番功夫。他对皇子练字,做出具体规定:每一日要写十幅呈览。在皇父严格要求与督促之下,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等,都写得一手好字。皇二十一子胤禧,史载其“诗清秀,尤工画,远希董源,近接文徵明”。皇三子胤祉和皇七子胤佑,以其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

生活型。康熙帝的儿子们,有的因其生母卑微,有的因年龄太小,没有资格、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同兄长们去争夺皇位。这些皇子能明哲保身,母子平安,安享富贵,就算有大福了。他们不求登大位,但求生活好。

康熙的皇子中,没有不学无术的庸人,也没有胡作非为的纨绔。他们都有一定素养、一技之长。这些都同康熙、清朝重视皇子皇孙的教育有关。

以上就是关于揭秘康熙帝到底有多少位妃子全部的内容,包括:揭秘康熙帝到底有多少位妃子、康熙皇帝的妻子、康熙有多少个后妃(即所有老婆)和子女分别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19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