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能够精忠报国,除了岳母刻字以外,他父亲还做过什么

岳飞能够精忠报国,除了岳母刻字以外,他父亲还做过什么,第1张

岳飞精忠报国,你知道岳母刺字,你知道岳飞父亲的功劳吗?

文/老张在路上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作为中华男儿,岳飞大战金兵,后又遭遇千古奇冤。他一生的故事让人击节赞叹,又让人唏嘘流泪。

我们一般人知道岳飞故事,大多是从小说《说岳全传》或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中得知的。在《说岳全传》 第一回中,岳飞降生:“ 却说那个人家姓岳名和,安人姚氏,年已四十,才生下这一个儿子。丫环出来报喜。这员外年将半百,生了儿子,自然快活,忙忙的向家堂神庙点烛烧香,忙个不了。”

然后是陈抟老祖变了个道人,摇摇摆摆来到庄门首。 岳和介绍自己,道:“弟子姓岳名和,祖居在此相州汤阴县该管地方。这里本是孝弟里永和乡,因弟子薄薄有些家私,耕种几亩田产,故此人都称我这里为岳家庄。”

那想到了第三日,“只听得天崩的一声响亮,顿时地裂,滔滔洪水漫将起来,把个岳家庄变成大海,一村人民俱随水漂流。”

岳飞和母亲坐在缸里,这岳和扳着花缸,姚氏安人在缸内大哭道:“这事怎处!”岳和叫声。“安人!此乃天数难逃!我将此子托付于你,仗你保全岳氏一点血脉,我虽葬鱼腹,亦得瞑目!”说还未了,手略一松,泊的一声,随水漂流,不知去向了。

岳飞出生的故事,经过通俗小说和评书的广泛传播,已是家喻户晓。那就是:岳飞出生三天,家乡大洪水,父亲遇难,母亲带着岳飞逃生,以后独自将岳飞抚养成人。

其实,岳飞父亲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直到岳飞20岁从军时,才病逝。人们只知道岳母刺字,不知道岳飞的文韬武略,他以后能做出惊天动地事业,同父亲有极大关系。

好在史书上仍有这位父亲岳和的记载,让他不致于彻底湮灭。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说岳全传》上说明陈抟老祖给起的名字。)

岳飞父亲名叫岳和,岳家是汤阴县的一户自耕农,家境不错。岳和为人淳朴善良,尚义气,遇到荒年,常节减饮食,救困济危,岳飞幼年也受到这种美德的熏陶。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他的一身本领同父亲的培养有很大关系。

岳飞简介1103~1142 南宋名将 ,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习武,喜读兵书、《左传》。北宋末年,曾从军抗辽。靖康元年(1126),复投军于赵构大元帅府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后隶属副元帅宗泽,在黄河南北屡败金军。二年,北宋亡,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飞上书反对宋室南迁,力请高宗赵构北渡亲征,恢复中原,被革职。转投河北招抚使张所,任中军统领,随都统制王彦北渡黄河,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建炎三年(1129),随军南撤建康(今南京),隶属江淮宣抚使杜充,任右军统制。随都统制陈淬在马家渡(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阻遏金将完颜宗弼军渡江,因诸军皆溃,孤军难敌,力战后退屯蒋山(今南京紫金山),整饬所部,招收散兵游勇,自成一军,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等地,多次获胜。次年春,率军于常州(今属江苏)截击完颜宗弼军渡江北归,先后于清水亭、牛头山(均在今江苏江宁西南)、靖安镇(今南京西南)击败金军,收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驻屯泰州(今属江苏)。继奉命进援楚州(今淮安),在承州(今高邮)等地与金军鏖战,因众寡悬殊,被迫弃泰州退守江南。 绍兴元年(1131),隶属江淮招讨使张俊,率部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击破盗匪李成军;招降张用,迁神武右军副统制。二年,击破盗匪曹成军,屯戍江州(今江西九江)。三年,镇压吉、虔(今吉安、赣州)二州农民起义军。伪齐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襄樊)、邓州(今属河南)后,他建策收复襄阳等六郡,进图中原,被宋廷采纳。四年,任黄州、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率军自江州溯江西进,克复汉水重镇郢州(今湖北钟祥),遂分兵北进,连克随州(今属湖北)、襄阳、邓州,大败金与伪齐军,并趁势收复唐州、信阳军(今河南唐河、信阳市),从而控制长江中游广大地区,打开与川、陕通路,以功授清远军节度使。此后,营田积粮,训练军伍,积极为收复中原作准备。同年冬,出兵救援庐州(今合肥),击败金与伪齐军。五年,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奉命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军。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一反宋军秋季防御常法,举兵奇袭伪齐军。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嵩县),一举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同年冬,再次击败金与伪齐军反击,兵临蔡州。 七年,升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力陈乘伪齐主刘豫被废,金军无备,增兵北伐,图取中原之策。后多次上书反对与金和议,重申收复两河壮志,均遭高宗与权相秦桧拒绝。十年,率军迎战大举南进之完颜宗弼军,按照以襄阳为基地、连结河朔、收复中原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以部分兵力迂回侧击东京一带金军;自率主力从正面反击,直趋中原。在民众配合下,仅月余,相继收复西京(今洛阳)及陈(今淮阳)、蔡间诸要地,形成东西并进,威逼东京金军之势。旋于郾城之战中,充分利用所部士气旺盛、训练有素等有利条件,大败金军精骑。继在颍昌之战中,再次击败完颜宗弼军的反击。正当岳飞行将挥师渡河时,高宗、秦桧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班师,致使其恢复中原计划功败垂成。 十一年,率军进援淮西。后被召回临安(今杭州),罢宣抚使,改授枢密副使,解除兵权,为秦桧及其党羽诬陷入狱。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 岳飞精韬略,善运筹,博采众谋,团结民众。行师用兵善谋机变。作战指挥机智灵活,不拘常法,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严于治军,重视选将,信赏明罚,爱护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著称。常能以少胜众。金军叹称:“撼 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中文名:岳飞 别名:岳鹏举 国籍:中国宋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 出生日期:1103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1142年1月27日 职业:武将 主要成就:收复建康府之战、 主要成就:收复襄阳府等六郡之战、

洞庭湖之战、郾城大捷、

颍昌府大决战、朱仙镇大捷、

连结河朔之谋、三援淮西、

加兵宛叶、长驱伊洛、 代表作品:《出师表》、《满江红》、《小重山》、《五岳祠盟记》 官职: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爵位:鄂王

岳飞的父亲叫岳和

岳和(1086年——1122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父亲,字坤铸,号用礼,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年过半百的他才有了二儿子岳飞。他是当地的自耕农,属富户,为人忠厚,重义气。既使节衣缩食,也要济人之困,深得乡人爱戴,岳飞幼年也受到这种美德的熏陶。岳飞20岁时,岳和病故,葬于孝弟里西村祖茔之次。

史载岳飞的父亲:“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从先天性格上来说,岳飞遗传有他的父亲心胸宽阔、慈悲善良、爱国爱民的个性;从后天教育上来说,岳和对儿子文武才艺的栽培更不遗余力。总之,岳飞能成为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中华伟人,他的父亲岳和功不可没。

以上就是关于岳飞能够精忠报国,除了岳母刻字以外,他父亲还做过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岳飞能够精忠报国,除了岳母刻字以外,他父亲还做过什么、岳飞的身世、岳飞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14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