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谥号文忠的是哪个人

死后谥号文忠的是哪个人,第1张

欧阳修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清代文忠公

1、索尼,(?—1667年),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孙女赫舍里后来成为了康熙的皇后。顺治十八年(1661),世祖福临崩,遗诏以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康熙六年(1667)三月,遂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为奏请上亲政。上未即允,而诏褒索尼忠,加授一等公,与前授一等伯并世袭,索尼辞,不许。六月,索尼卒,谥文忠。

2、傅恒,(?—1770年),字春和,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孝贤纯皇后弟也,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封一等公。在军机处二十余年,为高宗所倚重。曾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清缅战争,并参与筹划平定准葛尔部战争。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傅恒卒,上亲临其第酹酒,命丧葬视宗室镇国公,谥文忠。

3、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收缴来的鸦片。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于十月十九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县。死后晋赠太子太傅,谥号文忠。

4、骆秉章,(1793年-1866年),清朝大臣。原名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侍讲学士、御史、按察使等职。1863年在大渡河围剿石达开部太平军,并诱杀石达开。后被清朝政府加太子太保衔。1865年派兵镇压太平军余部梁成富于甘肃阶州(今武都)。1867年病死于四川。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5、李鸿章,(1823年-1901年),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创建淮军,并在剿灭太平军、捻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三个月后带着无尽的遗憾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死后谥文忠。

6、荣禄,(1836年-1903年),中国清末大臣。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1903年卒,死后谥文忠。

7、陈宝琛,(1847年-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橘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辛亥革命期间出任过山西巡抚,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末代皇帝宣统(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清逊帝“文忠”特谥。

8、梁鼎芬,(1859-1919),字海星,号节庵,番禺人,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北按察使。谥文忠。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的大臣一种 谥号(对死者的评价)。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 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

忠: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临患不反曰忠;盛衰纯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推贤尽诚曰忠;中能应外曰忠;杀身报国曰忠;世笃勤劳曰忠;善则推君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择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虑外曰忠;广方公正曰忠;肫诚翊赞曰忠。

在清代的谥号中,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胡文忠公(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本名胡林翼,文忠是他的谥号,,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

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

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谥号文忠。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扩展资料:

胡林翼一生为官,洁身自好,崇实黜华,抑奢尚廉,无论置身于何种境况,皆能辛劳操守,一丝不苟。

他说:亲民重在爱民,即使愚夫愚妇也要亲临之。天下公卿百姓无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官不会因亲民而贱,也不会因疏民而高贵。

1846年,胡林翼以知府分到贵州。临行前,他跪在祖坟前发誓:绝不以一钱肥私以贻前人羞。

贵州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胡林翼上任的第一天,衙役们杀了一头猪,宰了一只羊,用苗家最隆重的礼仪迎接他这位知府,而胡林翼却叫来了街坊邻居,叫来了沿街乞讨的乞丐,把他们请上桌来。

衙役们有些惊愕。胡林翼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来吃肉的,我是来做事的,我与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衙役和百姓被他这一番话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初任安顺知府,胡林翼便芒鞋短衣,出入于山间沟壑,访贫问苦,作社会调查。他亲自绘制上百幅地图,哪里富裕,哪里贫穷,哪里混乱,哪里盗匪出没,他了如指掌。

通过调查研究,他理清了治理安顺的思路:一是组织百姓子弟学习,兴办学校;二是治匪,把民众组织起来共同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鼓励生产,积极发展地方经济。

他以身作则,亲历亲为,他亲自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清除了匪患,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他主张:用兵不如用民,用兵只能治标,收到的是一时之功,用民才是治本,享长久安定。而用民就要爱民亲民,竭诚维护民众的利益,处处为民众着想。胡林翼在安顺、镇远、黎平等地先后制定了保护苗民的措施。

对练勇、差役、兵丁掳掠良苗牲畜财产者,一律格杀勿论;对擒斩盗匪、解送盗匪到官府的苗民,一律予以重赏。

胡林翼在贵州为官八年,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交情绝少,府库中的银子未曾动过一两,他宁肯借贷和赊账度日,也不以公款来肥己。在任黎平知府时,府中经济极为困难,乃至家丁都忍不住了,跑掉六七人。

胡林翼认为,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而是官的贪污腐败。因而,他不仅注重自身的清正廉洁,还非常注重吏治,坚决惩治贪污腐劣官员,毫不手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林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胡林翼:被遗忘的“中兴名臣”

文正高。

《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

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等。在清代的谥号中,文忠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

扩展资料:

1、文正

北宋时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

皇帝不肯轻易给人。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_、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九名。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贾居贞。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

清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_、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

2、文忠

汉朝:朱穆(门人私谥文忠先生)

唐朝:裴度、郑从谠、韩休、颜真卿

宋朝:苏轼、欧阳修、周必大、王尧臣、真德秀、富弼、张九成、江万里等

元代:张养浩、王磐、郝经、王结、陈天祥、耶律铸等

明朝:张居正、杨廷和、叶向高、陈子壮、范景文、张璁、孙承宗等

清朝:索尼、傅恒、林则徐、文祥、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李鸿章、沈兆霖、荣禄、梁鼎芬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忠

是宋高宗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苏轼(子过)》:“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寘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

以上就是关于死后谥号文忠的是哪个人全部的内容,包括:死后谥号文忠的是哪个人、欧阳修的谥号、为什么欧阳修叫"文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13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