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输液会对身体有什么表现

长期输液会对身体有什么表现,第1张

长期输液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

一、微粒沉积在心肝肺等部位的毛细血管中,对身体造成影响。

二、如果输液次数过多,过快,易引起机械性心衰,加重心脏,肾脏负担等。

输液过多伴随抗生素滥用,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会导致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平时除非病重到需要急诊,妈妈们千万不能让宝宝以身犯险,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选择输液。

尤其是一些小诊所,消毒和用药标准都是不严谨的,更是能避免就避免。静脉滴注的速度应合理调节,不宜过快。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所以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用药品种和病理生理等因素综合考虑,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常见的有:1输液反应,大都发热为主要表现,各个体制不同,些无法预测,如发生先停止输液,如严重对症处理2过敏反应,主要与液体的药物有与关,也有轻重之分,预防办法就是作皮试了,但也不能绝对杜绝,有的人皮试也可过敏。3心力衰竭,主要见于老年人,心肺功能差的人群,此类人群输液时一定要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

常见的输液反应:一、发热反应二、循环负荷过重三、静脉炎四、空气栓塞五、过敏性休克

输液反应的处理一旦发生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液体(保留备查)做好抢救治疗准备但不能拔针因为再次静脉穿刺可能有困难导致抢救治疗延误

常见的输液反应的原因与机制如下:

一、发热反应:

(一)、原因

发热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或橡皮胶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二)、症状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三)、防治

1、轻者减慢滴注速度,注意保暖,针剌合谷、内关;重者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输液用具作好去除热源的处理。

3、耳针治疗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如出现发热反应,可在肢体对侧耳上选神门、肾上腺穴进行针灸,作强刺激后留针至输液结束。

4、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胶管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二、循环负荷过重

(一)、原因:

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二)、症状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严重时稀痰液可从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啰音。

(三)、防治措施

1、发现上述问情况,立即停止输液。

2、输液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患心脏病、老年及儿童患者,尢须特别注意。

3、如出现急性肺水肿症状,须立即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声心脏负担。

4、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最好使氧气温通过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因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5、视病情给镇静剂和扩张血管药物,及洋地黄等强心剂。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剂袖带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并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止血带的解除应逐渐进行。此外,静脉放血200ml-300ml也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但贫血病人禁用。

三、静脉炎

1、原因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剌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旨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2、症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剌激务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剌激性的药物如四环素,氢化可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治疗

(1)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的酒精或50%的硫酸镁行热湿敷。

(2)超短波治疗。

(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用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150g,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60g,天花粉300g,将药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本方有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作用外敷后病人有清凉舒适感,起止痛、消炎作用)。

(4)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空气栓塞是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引起严重缺氧,可立即导致死亡。

2、症状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地的、持续的"水泡声"。

3、预防

输液时避孕药须反空气排尽。如需加压输液时,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

4、治疗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吸气时可增加肺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动右心室,壁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跳动,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

(2)、氧气吸入

输液反应的紧急处理

静脉输液不仅可以达到静脉给药见效快的目的,还可以进行营养补充,不失为一种治病救人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液体制备过程中以及应用到病人机体要经过各种环节,因而输液反应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发生率较高,轻者给患者增加痛苦,重者危及生命。

输液反应多是由外致热原经静脉输入体内激活产生致热原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再通过某种方式引起发热等一系列症状。通常可分为局部和全身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时体温可高达40℃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昏迷、低血压休克,甚至出现多种脏器功能衰竭。一旦出现严重输液反应,预后往往较差,非残即死。

出现输液反应时,要迅速拔掉输液器停止输液,目的是阻止致热原继续进入机体,出现发冷、寒战时注意保温、及时应用非那根、氟美松等抗过敏药物、高热时及时应用药物降温。严重输液反应时多有脑损伤,要带冰帽减轻脑水肿,要及时应用脱水、抗癫痫、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出现循环衰竭、低氧血症时要持续高流量吸氧以提高氧分压。要适当应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关键在于操作者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具必须合格

小儿输液反应27例分析与防治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年6月 第2卷 第6期

关键词: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是儿科临床最常用、最可靠的给药方法,然而因输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其中以输液发热反应最为常见。现将我科3年来27例输液反应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患儿为我科2001年1月~2004年9月门诊或住院患儿,年龄在4个月~12岁,男16例,女11例。原发病: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肠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表现外,多数患儿均于输液后15~60min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呕吐、皮肤发花、四肢冰冷,儿童自述头痛、心慌,随之体温骤升至39℃以上,最高可达42℃。其中有1例重症除按输液反应处理外并静推654-2、吸氧、积极降温等措施抢救,于6h内缓解。

12 方法 输液反应一旦出现,立即停止输液或更换液体及注射器,同时肌注非那根1mg/kg,地塞米松03~05mg/kg静脉推注,呼吸困难者吸氧,烦躁不安者给予鲁米那或水合氯醛,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可以头枕冰袋以防治脑水肿,有循环衰竭者按休克处理。

2 原因分析

27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因家长嫌病室闷热带孩子去室外输液,因室外空气干燥,加之日光照射,使药液加速分解,引起输液反应,另有3例发现5%葡萄糖液有少许絮状物。还有1例患儿因腹泻,高热致中重度脱水,短期内输液速度过快可能是反应原因,其余未查明病因。

3 防范措施 〔1〕

输液反应是多方面的,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防治应注意:(1)严把药品、输液用品的质量关,对生物类制剂药品应冷藏存放,防止药品变质或被污染;(2)改善病区环境,空气清洁消毒,护士在输液全过程中必须正规,科学无菌操作,严防药液污染,药物尽量现配现用,缩短存放时间;(3)搞好整体护理加强巡视,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并尽早发现输液反应;(4)输液反应的发生一般有15~90min的潜伏期,嘱咐输液患儿不要随便离开病房,杜绝院外输液反应发生;(5)发现输液反应立即停输可疑液体,及时静推地塞米松、肌注非那根,对持续寒战、皮肤苍白的重型反应患儿,可以给予654-2每次03~05mg/kg静推。654-2能缩短寒战时间,减少超高热的发生,可能因654-2可解除血管平滑肌的过度痉挛和收缩扩张外围血管,改善微循环,消除组织缺氧,抵制寒战反应,减少产热,达到治疗输液反应的目的。

>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1

热原反应

主要是细菌内毒素经过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便发生热原反应。临床症状是高热、寒颤、皮肤苍白、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2

热原样反应

由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的反应,主要受生产、贮存、输液器具、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液环境等污染。

3

过敏反应

除表现有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外,临床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严重过敏反应,难与热原反应区别。

4

细胞污染引起

被细胞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比热原反应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输液因为是药液直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胃肠道的副作用,但是风险也比较高。当体内静脉输入了制热、致敏物质,如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就可能发生反应。静脉输液的无菌要求极高,无论是药物、溶液、药瓶,还是消毒皮管以及操作过程都要求无菌,基层医院难以保证,即使是大型医院,也无法完全保证无菌,还是有1%以上的输液者会发生输液反应。

因此,千万不要不管是否需要就盲目输液。其实静脉输液的弊端还是很多的。最常见是刚才提到的输液反应。由于输液所用的药液从配置到操作都是人为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污染。另外,注射液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杂质或添加剂,极有可能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威胁。患者本身体质的过敏特征,都可能由于输液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输液反应是无法绝对避免的,严重的急性输液反应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甚至会危及生命。

另外一个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到的危害是微粒,药液中直径在2-50微米之间的不溶性微粒是肉眼看不见的,这些微粒进入体内循环系统,不能在体内代谢,有可能造成各种输液污染疾病,如小血管的堵塞或者肺内的肉芽肿,尤其是婴幼儿,血管细,微粒危害就更容易发生。输液室各种病人都有,尤其在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有时不能做到病患的分类隔离,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和身体接触产成病毒细菌的二次感染。

还有输液一定会造成药费提高。有一些轻微肠道感染的患者,输入大量抗生素还会造成体内常生物菌群的紊乱长期输液还可能引起静脉炎。输液的药物过敏反应也比口服要快等等。所以说,盲目输液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以上就是关于长期输液会对身体有什么表现全部的内容,包括:长期输液会对身体有什么表现、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与注意事项、输液反应的详细表现有哪些如何观察呢特别是小孩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93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