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麒麟的原型是什么动物

古代麒麟的原型是什么动物,第1张

麋鹿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龙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鹿蹄”),龙鳞皮,一角,角端有肉,**。

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扩展资料: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从古至今不乏能人志士将麒麟的形象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另一种麒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不过名气也不算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麒麟 (中国古代神兽)

一开始麒麟的名字并没有现在这么长,尽管现在只有两个字,但在最开始却只有一个字:麟。麒是后来才出现的,麒出现后就被视作男性,而麟则成为女性,麒麟成了这对伉俪的并称。

麟的名声在最早的时候比龙还要大,《孔子家语》把麟凤龟龙并称为四灵,麟居第一位,而后来声明显赫的龙只是第四位,可见古人对麒麟的喜爱。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诗经》唱: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翻译一下就是:

麟的脚趾呵,仁厚的公子呵。哎哟麟呵!

麟的额头呵,仁厚的公姓呵。哎哟麟呵!

麟的尖角呵,仁厚的公族呵。哎哟麟呵!

朱熹老先生说这是在夸周文王的孩子们呢。周文王的孩子的确了不得;但也有人说不是,不管是谁把,反正夸奖的是一个官二代和(所谓公子就是诸侯之子)和官三代(所谓公姓就是诸侯之孙)的马屁了。

在《麟之趾》这首诗里,作者分别用麟的脚趾头,麟的额头(麟之定)和麟的角去赞美,这可能就是这个神兽身上最突出的部分,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汉朝人的描述里,麟的形象时候是:“麕身, 牛尾, 狼额, 马蹄, 有五彩, 腹下黄, 高丈二”。总体来说这还是一只长颈鹿的形象,除了身上有五彩之外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这样普通的一个物种难免有失神兽的名声,于是人们就开始往麒麟身上添东西,很快麒麟身上就长出一对翅膀,《尔雅翼》上就说“马足, **,圆蹄, 五角, 角端有肉, 有翼能飞。”麒麟终于不再只是普通的走兽,开始在天空翱翔了。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鼎盛,狮子作为佛教圣物开始大行其道,如果不带点狮子的样子,就不好意思自称神兽,于是麒麟身上就开始带有了狮子的特征,麒麟的身子不再那么像小鹿那样单薄,他的尾巴也变得很有狮子特色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麒麟还没有进化出一点龙的特征来。麒麟长出龙不得不提一个圣人孔夫子。孔夫子就很喜欢麒麟,据说他当年写《春秋》快写完的时候,听说别人捉住了一只麒麟,就呜呜大哭,然后就封笔了。这让麒麟在儒家更多了一层仁义的色彩,从此孔夫子与麒麟就有了不解之缘。光封笔这事还不行,人们就开始为他编制传说,《拾遗记》里面说,孔夫子没有出生的时候,有麒麟吐玉书到一户人家,上面写着孔子要成为素王等等。这个故事大概流传很广,于是麒麟就多了一项功能:送子。

送子在古代最早不是麒麟的活,主多子多孙的是鱼,因为鱼产子多。麒麟有了鱼的功效,再加上麟和鳞同音,于是到了宋元时期,麒麟身上就开始有了甲片。向龙的特征迈出了一大步。

最终促使麒麟长出龙头的是朱元璋,到了明朝时,皇帝独断龙这一形象的使用,普通百姓不能再使用龙,普通百姓只能使用其他神兽作为吉祥物。

著名历史学家吴思说过一个定律:“皇族有武器,庶民有暗器。”皇族把权力的大刀一举,小民们自然不敢再使用龙,但老百姓有暗器,你不让我用,我就打擦边球,于是他们把麒麟等一系列的神兽换上了龙头,这样不失麒麟的形象,还能兼具龙的威严,一举两得,于是一个刚猛威严的麒麟就诞生了。

一、首先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有关麒麟的或者照片,进行临摹;同时也可以在影视剧当中参考一下麒麟的样子进行参考。

二、如果要求不太逼真,只是要求简笔画的话,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即可:

1、首先我们画出麒麟的头部,尽量画得圆一点,这样麒麟会比较可爱,可以借助其他类似于圆形的工具进行。然后画出麒麟的角,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

2、接着我们画出麒麟的身体和手,还有脚,在屁股后边画出尾巴。

3、然后涂上颜色,这样可爱的麒麟神兽就画好了。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雄为麒,雌为麟。麒麟形象是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古代龙为帝,凤为后,麟为圣,麒麟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同龙,龟,凤一起称作四灵,寿达二千余年。麒麟文化也丰富多彩,麒麟主太平,长寿给人带吉祥,民间把麒麟当作送子瑞兽崇拜,官府衙门也筑有麒麟物件和服饰抬升官威,成为等级权贵象征。那么麒麟是古人集众兽之长创造的呢?还是历史真的存在过麒麟这种动物呢?

今人从史书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左传》载:"哀公(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孔子)观之,曰:‘麟也!胡方乎来哉!"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华北一带确实生活过麒麟这种动物,只不过相当稀少,只有象孔子这样学问渊博的人才认出来。以后随着人口膨胀,过分捕杀,麒麟这种动物非常少见了。古人认为"麒麟现世,必有祥瑞。"

六百多年前,明成祖朱棣取得天下,四海升平。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和下西洋时,手下杨敏到榜葛刺国(孟加拉),其国王进贡一只神兽(长颈鹿),运到京师后,举国欢腾。明人认为,长颈鹿的长相和古书中描写的几乎一横一样,一至认为长颈鹿就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

《瀛涯胜览》一书中有精确描写:"麒麟,前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止有两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古人认为麒麟出现是国家昌盛,天下太平象征。郑和船队下西洋,绕过阿拉伯半伯,来到非洲东海岸,长颈鹿故乡。当地国王再次给大明朝进贡了长颈鹿。

长颈鹿是非洲热带稀树草原特有动物,南非还把长颈鹿当作国兽。索马里语称长颈鹿为“基林”(Gⅰri),音似"麒麟”。明人无论从政治需要,还是现实需要,认定长颈鹿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无论是形态,生活习性等几个特点都出奇的一致性,以至今天的朝鲜人和日本人仍称长颈鹿为麒麟。

在上古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可能生活过麒麟这种动物,给古人留下深刻记忆,后来灭绝了。麒麟这种动物可能和长颈鹿是一个祖先,遍及世界各地,由于环境变化,过度捕杀,成了非洲大陆特产动物。明人则把长颈鹿当作祥瑞出世,广为宣传,认做史书中的灵兽麒麟。

麋鹿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鹿,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传说中的祥瑞之物—麒麟,很可能就是麋鹿的化身。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它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特别受皇家的青睐,至少从周朝开始,皇家的园囿中已有了驯养的麋鹿。屈原、班固、许慎、杜甫、陆游乃至乾隆皇帝,曾提及麋鹿的古代名人不胜枚举。甚至姜子牙的坐骑、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的典故都与麋鹿有关。

为什么麋鹿享有这么高的待遇浙江大学的农业历史学家游修龄认为,它可能是第一种帮助人类种植水稻的动物。提起水稻,人们一定会联想起南方水田里,农民架着水牛耕田的情景。但是在远古的人们学会用犁耕田之前,是麋鹿用它的蹄子耕耘了先民们的稻田。现代农业的稻田要有整齐的沟渠系统,稻田要经过细致的耕、耙、秒,保持水面平整,以利排水和灌水等。但远古时期的水田干脆就是一片沼泽地。先民们也不懂得插秧,都是直接把种子播到沼泽地里。最初也许是把种子随便一撒就回家睡觉了,后来慢慢的,人们意识到如果能把沼泽里的烂泥翻一翻,收成会更好,便就发明了利用糜鹿“蹄耕”。

古时候,麋鹿的数里很多,在我国各地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骨中,以猪和麋鹿最多。麋鹿是一种喜欢水沼的动物,取食沼泽地的多种禾草、苔草及鲜嫩树叶。它的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侧蹄发达,所以适宜在沼泽地行走,又善游泳,横渡长江,轻而易举。康鹿所处的这种生态环境,恰好也是种植水稻的适宜环境。于是,先民们便把麋鹿驱赶到沼泽地里,任其践踏。麋鹿吃剩的叶子草根等都被麋鹿踩踏在泥里了,水和土一片黏糊,就成了原始的稻田,民间称之为糜田。麋鹿的“糜”字是“鹿”下加“米”字,恐怕就是因为它能帮人们种稻子。

晋朝人撰写的杂记《博物志》记载,今江苏省泰州一带的海陵县,麋鹿千百成群,在田野里掘食草根,把硬地践踏成稀泥,当地人跟着就在那里播种,不用费力耕作就可以获得百倍的收益。

麋鹿毕竟不好驯化,渐渐地被牛所代替。不过最初牛仍然不是用来拉犁,同样是用它们的蹄子在稻田里乱踩一气。驱使十几头水牛同时在水田里来回踩踏,把田土踩糊,然后直播稻谷,这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并且陆续向中国东南周边的岛屿国传播。从东南亚的日本九州南部起,经冲绳、琉球、宫古岛等岛屿及台湾,一直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斯里兰卡、加里曼丹等,都有分布。

直到汉代黄河流域兴起牛拉犁的耕地方式,随着北方农民的陆续南下,把犁耕技术带到南方,才结束了南方的蹄耕和火耕水褥的稻作形式。

也许正因为麋鹿与远古农民之间的这种关系,鹿在中华文化中留下了不少美好的痕迹。美丽的“丽”字,繁体为“丽”,其实就是两张鹿皮的简化,皮上有斑纹。现今简化字的“丽”,还保留双鹿皮斑纹的样子。庆祝的“庆”字,繁体为“庆”,是鹿的下面一颗心,心下是人的足,意思是将鹿皮作为礼物,送给对方,表示一片心意。因而表达出喜庆和庆祝的意思。

古代各级官吏的工资,是发实物的粮食,称棒禄或禄米,赐给官吏的农田,称禄田。地位越高,俸禄和禄田也越多。这个“禄”音同“鹿”,其实暗指的就是当年用麋鹿耕田得来的稻米。

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宠、仁宠。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

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另一种麒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

自青铜文化兴起后,铜雕麒麟也变得更加广受欢迎,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这样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加明确。

扩展资料

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麒麟

对瑞兽的崇拜表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想平安幸福的朴素愿望;对瑞兽的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一种追崇与敬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们从远古时代一直沿存至今。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大瑞兽分别是白虎、龙、凤、麒麟、龟。

人们视麒麟为吉祥物,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处所,都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好运,故有“麒麟吉祥”。在传统文化中,麒麟是祥瑞的象征,古来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说法。

实用对象:感激、友情、祝福、德高、有为、特出、济世、教导、军警司法界、政界、荣升、当选、社团、新婚、生子、开业。

相关成语

1、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是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2、麟凤一毛

比喻好东西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麒麟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麒麟的原型是什么动物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麒麟的原型是什么动物、麒麟竟然是两种动物!那指的都是什么动物呢、可爱的麒麟神兽怎么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68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