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罄”为什么会被错写为“告磬”

“告罄”为什么会被错写为“告磬”,第1张

“罄”和“磬”音同形似,所以常常误用。 “罄”是形声字,指空、尽。“告罄”指货物售光或钱物用尽。 “磬”也是个形声字,指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如曲尺,悬挂在架子上,击之而鸣。把“告罄”写作“告磬”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后来又指寺院中和尚念经时所敲打的铜铸的法器。

磬(拼音:qìng)本意是一种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状像曲尺。单个使用的叫特磬,成组使用的叫编磬;后来又指寺院中和尚念经时所敲打的铜铸的法器。

因为磬的形状是弯曲的,所以“磬”又比喻人弯腰,表示十分恭敬,如:磬折;又因缢死者似磬悬挂,“磬”也可指缢杀,用作动词;又通“罄”指空、尽。现代汉语中的“罄”与“磬”不能通用。

磬的来源

磬是一种石制的击乐器,石磬是以坚硬的大理石制成,其次是青石和玉石。石磬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石磬大小厚薄各异,石质越坚硬,声音就越铿锵洪亮。

磬乐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其造型古朴,制作精美,形状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边三角形。磬乐器历史非常悠久,它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曾经被称为“石”和“鸣球”。到了秦汉时期,磬乐器有了其在古代乐器中尊显的地位。到了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了我国,磬乐器开始宗教化,云磬便产生了。云磬常用于宗教音乐,是佛教寺院所用的法器。

一、罄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qìng 。

二、基本释义

完;尽: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三、罄字的组词有罄尽 告罄 贫罄 罄输 罄悬 罄折 罄_ 凋罄 罄竭 罄露罄心 罄家 自罄 罄述等。

四、罄字笔顺是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罄,器中空也。从缶,_声。_,古文磬字。《诗》云:“_之罄矣。”

白话版《说文解字》:罄,中空的陶器。字形采用“缶”作边旁,采用“_”作声旁。“_”,这是古文写法的“磬”字。《诗经》上有诗句唱道,“瓶罐已清空”。

三、相关组词

1、罄尽

[qìng jìn]

没有剩余:家资~。

2、告罄

[gào qìng]

宣告完了。多指东西用完或货物售空。罄(qìng):尽。

3、罄折

[qìng shé]

同“磬折”。罄,通“磬”。曲躬如磬,表示谦恭。

4、_罄

[gào qìng]

本指祭祀礼毕,今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

5、调罄

[diào qìng]

击罄,调弄乐器。罄,通“磬”。

罄qìng的意思是:

1 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 :罄竹难书。

2 古同“磬”,打击乐器。

3 显现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

4 严整的样子 :“师旷~然”。

“罄”组词:

1、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意思: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造句: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如能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

2、箪瓢屡罄 [ dān piáo lǚ qìng ]

意思:犹言箪瓢屡空。 晋 陶潜 《自祭文》:“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3、室如县罄 [ shì rú xiàn qìng ]

意思: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

4、罄山采木 [ qìng shān cǎi mù ]

意思: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 比喻残酷剥削。

5、瓶罄罍耻 [ píng qìng léi chǐ ]

意思: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6、罄竹难穷 [ qìng zhú nán qióng ]

意思:犹言罄竹难书。

7、室如悬罄 [ shì rú xuán qìng ]

意思:指室中空无所有。 比喻一贫如洗。同“室如县罄”。

8、罄沥 [ qìng lì ]

意思:犹倾吐。

9、野罄 [ yě qìng ]

意思:谓郊野已无农作物。

10、罄述 [ qìng shù ]

意思:尽述,全部说出。

11、罄输 [ qìng shū ]

意思:完全献出。

罄拼音:qìng

罄是形声字,从“殸”(qìng)声,声音、乐器,击缶(fǒu)有声,谓中空也。

出处:卷五缶部罄

器中空也。从缶殸声。殸,古文磬字。《诗》云:“缾之罄矣。”苦定切。

解释:(罄)器中空也。释诂、毛传皆曰。罄、尽也。引伸为凡尽之偁。如韩诗磬天之妹、毛诗俔磬也、郭注尔雅云今人呼厌极为罄皆是。

古书罄磬多互相假借。从缶。殸声。苦定切。十一部。殸、古文磬字。依石部耳部香部古当作籒。诗曰。缾之罄矣。小雅文。不偁罄无不宜、而偁此者。於从缶之意切也。

扩展资料:

罄组词:罄竹难书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翻译:这些都是混乱的国家的结果,不能计算,完全型越的竹子仍不能书。

成语典故: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罄表示尽、用尽的意思。

罄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12]。此字最古形体为篆书,也见于先秦著作《诗经》。古字形从缶,殸(qìng,“磬”的古文)声。罄本义指器皿里面没有东西,后引申为用完、用尽。

罄通常被认为是形声字,原本的意思是器皿中空无一物。这个字的下半部是一个缶(fǒu)字,缶是古代日常生活用的瓦器,在这里作形旁表意,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陶瓦器物有关;上半部的“殸”是“磬”字的初文,本义是古代可以悬挂在架上的打击乐器,在这里作声旁表音。敲打空的瓦器可以发声,就如同击磬一般,所以有人认为“殸(磬)”在这里也有表意功能。“罄”当是形声兼会意字。

“罄”组词: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意思: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造句:就算是犯行罄竹难书的罪人,如能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箪瓢屡罄[dānpiáolǚqìng]意思:犹言箪瓢屡空。晋陶潜《自祭文》:“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1、罄的读音是qìng。

2、释义:

(1)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罄。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2)古同“磬”,打击乐器。

(3)显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

(4)严整的样子:“师旷罄然”。

3、罄组词有:罄尽、告罄、罄心、罄露、罄折、贫罄、罄浄、凋罄、罄竭、面罄等。

4、罄是形声字,从“殸”(qìng)声,声音、乐器,击缶(fǒu)有声,谓中空也。

以上就是关于“告罄”为什么会被错写为“告磬”全部的内容,包括:“告罄”为什么会被错写为“告磬”、磬是什么意思、“罄”字读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46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