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是什么

利润表是什么,第1张

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主营业务利润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有关的流转税)后得出。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等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利润表的编制

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收入减去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我们一般可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或亏损数额,据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说明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利润表上可以看到哪些财务信息

项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郸、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可以看出以上的公司数据

利润表怎么看

利润表有两栏,当月数的“利润总额”如果是负数。就是表示当月亏钱,反之盈利。

净利润是扣除所得税后的利润,不是每个月都有。

本年累计栏里是负数,表示本年经营到现在都是亏钱,反之盈利。

利润表要怎么看

利润表主要是告诉你利润是多少。你能看出利润额就可以了。

你再看一下你的利润是怎么构成的,主营业务利润,就是你主业的利润,营业利润就是你的管理费加上后形成的利润,利润总额,就是你的全部利润。净利润,就是你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

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能看出本年利润吗?

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能看出本年利润。

在利润表中有两栏数,一栏是本年数,一栏是上年数,本年数中的净利润,就是本年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如何看懂利润表

你好,利润表,我们知道,就是收入和支出,从净利润你可以看出你一个周期公司的盈利情况,还有从每一个报表项目都可以看出一些情况,比如看你的管理费用或者成本那一块,影响利润的是收入和成本,怎么把利润变大,1增加收入,2减少成本费用,你看看,你的利润表里面的相关数据,比如发现成本或者某项费用比较大,可以由此去查原因,找到原因后,可以考虑哪些是可有可无的费用等,以后工作中就可以少一些那一块的费用,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利润表中怎么看 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你要想区分开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 你必须看财务报表附注 否则,累死也看不出来。

给你一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你能看出写什么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即:有多少资源是流动资产、有多少资源是长期投资、有多少资源是固定资产等等;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即:流动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中有多少需要用当期流动资金进行偿还等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胆、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从账上和利润表上怎么看亏损

账上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为借方就表示亏损。

再看损益表上的净利润,“本月数”一栏的净利润为负数就表示“当月的亏损”“本年累计”一栏的净利润为负数就表示“本年的亏损”

资产负债表上的本年利润是根据去年的“未分配利润”加上今年损益表上“本年累计”栏的净利润填的。

从预计收益表可以看出什么?

预计财务报表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包括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财务报表主要为企业管理服务,是控制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总量的重要手段。因其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状况的全局,通常称为企业的总预算。

预计财务报表的作用与实际财务报表不同。所有企业都要在年终编制历史实际的财务报表,这是有关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主要目的是向外部报表使用人提供财务信息;而预计财务报表主要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服务,是控制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总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一定期间企业经营的全局情况,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企业“总预算”的意义。

利润表上的本期金额与利润表中本月数有什么区别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在我国,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每个项目通常又分为“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分别用列。

“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

“本期金额”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应阀据上月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各项目数额,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各项目数额,然后将其合计数填入该栏相应项目内。

利润表表格是指某个会计期间逐步体现单位经营成果的表格,有一定的格式。

利润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报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例如,反映1月1日至12月31日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在利润表中,企业通常按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也就是说收入按其重要性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

费用按其性质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利润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利润的构成分类分项列示。

扩展资料: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各种报表使用者,以供他们作为决策的依据或参考。主要作用有:

(1)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经营成果通常指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抵扣成本、费用、税金等的差额所表示的收益信息。经营成果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企业财富增长的规模。

获利能力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指企业运用一定经济资源(如人力、物力)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这里,经济资源可以因报表用户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区别,可以是资产总额、净资产,可以是资产的耗费(成本或费用),还可以是投入的人力(如职工人数)。

因而衡量获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净资产(税后)收益率、成本收益率以及人均实现收益等指标。经营成果的信息直接由利润表反映,而获利能力的信息除利润表外,还要借助于其他会计报表和注释附表才能得到。

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能够揭示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通过比较和分析收益信息,可以了解某一企业收益增长的规模和趋势。

根据利润表所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股东、债权人和管理部门可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据以对是否投资或追加投资、投向何处、投资多少等作出决策。

(2)可据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指企业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利润表本身并不提供偿债能力的信息,然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不仅取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也取决于获利能力。

企业在个别年份获利能力不足,不一定影响偿债能力,但若一家企业长期丧失获利能力,则资产的流动性必然由好转坏,资本结构也将逐渐由优变劣,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因而一家数年收益很少,获利能力不强甚至亏损的企业,通常其偿债能力不会很强。

债权人和管理部门通过分析和比较收益表的有关信息,可以间接地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尤其是长期偿债能力,并揭示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作出各种信贷决策和改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决策,如维持、扩大或收缩现有信贷规模,应提出何种信贷条件等。

管理部门则可据以找出偿债能力不强之原因,努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

(3)企业管理人员可据以作出经营决策。

比较和分析收益表中各种构成要素,可知悉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收益之间的消长趋势,发现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缺点,找出差距,改善经营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杜绝损失的发生,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4)可据以评价和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

比较前后期利润表上各项收入、费用、成本及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并查考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各职能部门,

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以及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绩效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的关系,以便评判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功过得失,及时作出采购、生产销售、筹资和人事等方面的调整,使各项活动趋于合理。

利润表上述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利润表所列示信息的质量直接相关。利润表信息的质量则取决于企业在收入确认、费用确认以及其他利润表项目确定时所采用的方法。由于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性,企业可能会选用对其有利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导致收益偏高或偏低。

例如,在折旧费用、坏账损失和已售商品成本等方面都可按多种会计方法计算,产生多种选择,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利润表中的信息表述的是各类业务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合计数以及非重复发生的非常项目,这也会削弱利润表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表

以上就是关于利润表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利润表是什么、利润表能看出什么、什么是利润表表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24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