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曾是农耕时代的主力,中国的牛的种类有哪些

牛曾是农耕时代的主力,中国的牛的种类有哪些,第1张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较广,数量极多,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2、牦牛(Brun-niens)。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3、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则兼作乳用。

4、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扩展资料

国外牛种

1、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2、夏洛莱牛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莱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早已输往世界许多国家。

3、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兰南部的赫里福德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我国从1964年开始引进,犊牛初生重,公为34公斤,母为32公斤;平成年体重,公牛为1000-1100公斤,母牛为600-750公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牛

有5种,分别是黄牛,三河牛,中国水牛,牦牛和犏牛。

1、黄牛:是我国最常见的牛,作用也很大,分布十分广泛。可做耕牛,也可食用。

2、三河牛:是一种十分良好的奶牛品种,也可做肉牛食用。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右旗三河。

3、中国水牛:我国南方最多的一种牛,自古以来被人们当做耕牛。水牛角还可入药,替代犀角。

4、牦牛:是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牛,被藏族人民作为重要运输工具使用。也可做食用。

5、犏牛:有黄牛和牦牛杂交而得,没有生育能力。具有牦牛耐劳,黄牛驯服的特点。

资料扩展:

牛,即是 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牛族的成员都是大到极大的草食性 动物,其中包括对人类非常重要的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

动物分类学上按照外部形态、解剖结构和生理习性等特征、特性,对牛类动物作了科学的划分与归类。牛属于偶蹄目(Artiodaetyla)、反刍亚目(Ruminatia)、洞角科(Bovidae)、牛亚科(Bovinae)的动物。牛亚科是一个庞大的分类学集群,现存的物种有13种之多。关于牛亚科的分类方法,动物学家存在不同的观点,一般分为牛属、水牛属和准野牛属等。

牛属包括黄牛、瘤牛和牦牛。瘤牛肩上部具有发达的软组织,鬐甲部高耸,形似瘤状;而黄牛则无明显的肩峰。瘤牛与黄牛杂交能够正常地生育,因此一些国家就利用瘤牛耐热性强的特点,成功地与黄牛杂交而育成适合热带气候的肉牛品种。牦牛有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野生牦牛的体格约大过家养牦牛一倍,与家养牦牛杂交,其后裔可育,可见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牦牛与黄牛杂交,其杂种一代犏牛生产性能表现良好。但低代杂种公牛无生殖能力,而各代杂种母牛繁殖力正常。

水牛属分为江河型水牛和沼泽型水牛。中国水牛属于亚洲水牛种下的沼泽型,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水牛则属于亚洲水牛种下的江河型。

大额牛属于准野牛属,目前在我国云南省贡山怒族独龙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流域还生存有少量的云南大额牛 驯化的牛,最初以役用为主。以后,特别是18世纪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消费需要的变化,除少数发展中国家的黄牛仍以役用为主外,普通牛经过不断的选育和杂交改良,均已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如英国育成了许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品种;欧洲大陆国家则是大多数奶牛品种的主要产地。英国的兼用型短角牛传入美国后向乳用方向选育,又育成了体型有所改变的乳用短角牛。现代牛的生产类型可分以下4种:

乳用品种 主要包括、爱尔夏牛、娟姗牛、更赛牛等(见图)。

肉用品种 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穆赞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红牛、无角红牛、格罗维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与普通牛杂交育成的一些品种,如婆罗门牛、婆罗福特牛、婆罗格斯牛、圣赫特鲁迪斯牛、肉牛王、帮斯玛拉牛和比法罗牛等。

兼用品种 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丹麦红牛、安格勒牛、辛地红牛、沙希华牛和中国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别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红牛和新疆褐牛等。

役用品种 主要有中国的黄牛和水牛等。有的黄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国的、和鲁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国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国家还培育成一种强悍善斗的斗牛品种,主要供比赛用。除西班牙广泛饲养外,其他一些国家如墨西哥、秘鲁、葡萄牙等也有饲养。关于中国的黄牛品种其中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体型特征:被毛从浅黄到棕红,以**居多,鼻与皮肤均为肉红色,部分有黑色斑点。多数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口轮、腹下为粉白色;公牛角型多为“倒八字角”或“扁担角”,母牛角型以“龙门角”较多。公牛头短而宽,前躯发达,颈部短粗壮,肉垂明显,肩峰高大,胸深而宽,四肢粗壮;母牛颈部较长,背腰平直,四肢强僵�蹄多为琥珀色,尾细长呈纺锤形。

��繁育性能:

��鲁西黄牛繁殖力较强,母牛一般8~10月龄即可配种怀胎,母牛如初配年龄15~2岁,终生可产犊7~10头,产仔率较高,公牛性成成熟略晚,一般两岁开始配种,可利用5~7年。

牛科动物起源于中新世,是由原古鹿类分化的一支混杂而进步的支系,在上新世和更新世,向着很多复杂的适应辐射方向发展,欧亚大陆是它们早期发展的区域,以我国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和东部地区是早期偶蹄类辐射的中心地区,很多牛科动物的化石在我国的上新世和更新世的地层中被发现,包括原始牛、水牛、野牛、羚羊和转角羚羊等。

在中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出现了叉角羊,是牛类分化出来的一支,体形似鹿,它们既有扁平而弯曲且不脱落的角,又有鹿角似的分叉结构,现在大部分种类已经绝灭,仍然生活在北美洲大陆的叉角羚则是叉角羊分化中残存的种类,被看作是介于鹿类与牛、羊类之间的一个类型。

在牛科动物中,一般将牛属、水牛属、倭水牛属、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的动物通称为牛类,共有大约16种。牛类是哺乳动物中最后出现的一个类群,很可能起源于原始的羚羊类,随着进化过程,体形演变为高大而健壮,四肢粗壮,达到顶点的便是非洲野牛属和野牛属。牛类的共同特点是雄兽和雌兽头上都有表面光滑的角,并且紧靠着枕骨的两侧长出,角的基部远远地分开,吻边没有毛,尾巴较长,末端有簇毛串,眼睛前面和趾间没有臭腺,雌兽有4个乳头等。

牛属中共有8种,其中包括家牛和它的祖先原牛和瘤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二○○六年六月二日

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独龙牛(大额牛)、海子水牛、富钟水牛、德宏水牛、温州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郏县红牛、巫陵牛(湘西牛)、帕里牦牛

肉牛品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引入22个肉牛品种和肉乳兼用品种,这些都是近代世界肉牛名种。主要有英国的海福特牛、林肯牛、短角牛、安格斯牛,法国的夏洛来、利木赞牛、蒙贝利亚牛(西门塔尔牛支系,乳肉兼用品种),意大利的皮尔蒙特牛、契安尼娜牛,美国的婆罗门牛和圣格鲁迪牛,比利时的比利时蓝白牛,瑞士的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品种)、褐牛(肉乳兼用),德国和奥地利的黄牛(肉乳兼用品种),荷兰的黑白花牛(乳肉兼用俗称小荷兰),它们与我国的黄牛杂交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能力,这些引进品种对我国黄牛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牛曾是农耕时代的主力,中国的牛的种类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牛曾是农耕时代的主力,中国的牛的种类有哪些、中国有多少种牛,种类名称是什么、世上有几种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01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