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射线是氦原子核流,β放射是电子流,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它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20~006)×10-8厘米之间。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γ射线,是比X射线波长更短,能量更高的一种电磁波。
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贝塔粒子即β粒子,是指当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所释出的高能量电子,其速度可达至光速的99%。
散射和吸收
散射:β粒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时,只改变运动方向,而不改变辐射能量,这种过程称为弹性散射。由于电子的质量小,因而散射角度可以很大(与α粒子相比,β粒子的散射要大得多),而且会发生多次散射,最后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
同时,入射电子能量越低,及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散射也就越厉害。β粒子在物质中经过多次散射其最后的散射角可以大于90°,这种散射成为反散射。
带电荷的是α射线和β射线。
1、α射线
α射线也称“甲种射线”。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α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α粒子的动能可达4-9MeV。从α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
2、β射线
由于电子的质量比质子、中子要轻得多,当β粒子通过一个电场时,如果那是负电子,其路径会向正极的方向扭曲。在通过磁场时,如果磁场的方向是由内向外,其粒子会以逆时针方向扭曲,路径呈弧形。能透过几毫米厚的铝板。
原子核发射出的β射线有两类:β-射线和β+射线。β-射线就是通常的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以符号e-表示,负电子是稳定的。β+射线就是正电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以符号e+表示。
3、γ射线
伽马射线是频率高于15 千亿亿 赫兹的电磁波光子。伽马射线不具有电荷及静质量,故具有较α粒子及β粒子弱之电离能力。伽马射线具有极强之穿透能力及带有高能量。伽马射线可被高原子数之原子核阻停,例如铅或乏铀。
扩展资料
α粒子
α粒子即氦核。由两个质子及两个中子组成,并不带任何电子,亦即等同于氦-4的内核,或电离化后的氦-4,He2+。
通常具有放射性而原子量较大的化学元素,会透过α衰变放射出α粒子,从而变成较轻的元素,直至该元素稳定为止。由于α粒子的体积比较大,又带两个正电荷,很容易就可以电离其他物质。因此,它的能量亦散失得较快,穿透能力在众多电离辐射中是最弱的,人类的皮肤或一张纸已能隔阻α粒子。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α射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β射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γ射线
α射线
也称“甲种射线”
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α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α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α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
正电荷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极易使其中的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β射线弱得多,容易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
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的测定,确定α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
β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在β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中的电子就被称为β粒子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β粒子
γ射线(伽马射线)
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
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癌症等疾病
但是它可以杀死细胞,因此也可以作杀死癌细胞,以作医疗之用
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谢过点击采纳
1、α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β射线弱得多,容易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
2、β射线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
3、γ射线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
扩展资料:
常用射线
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γ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
是“α射线”吧?
α射&线也叫α粒 子束,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
在1898年,物理学家卢瑟福首先发现天然放射性是几种不同的射线。他把带正电的射线命名为α射线;带负电的射线命名为β射线。在以后的一系列实验中,卢瑟福等人证实α粒子即是氦原子核。
----请大家看看,本人上面的回答中是否有“不适合发表的内容”?百度说不能发表。
α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α 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这种性质即可利用。也带来一定破坏处,对人体肉组织破坏能力较大。由于其质量较大,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β 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 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 射线大,但与x,y射线比β 射线的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Y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波长短,穿透能力强,射程远,有危险,必须屏蔽。
α粒子:
通常具有放射性而原子量较大的化学元素,会透过α衰变放射出α粒子,从而变成较轻的元素,直至该元素稳定为止。由于α粒子的体积比较大,又带两个正电荷,很容易就可以电离其他物质。因此,它的能量亦散失得较快,穿透能力在众多电离辐射中是最弱的,人类的皮肤或一张纸已能隔阻α粒子。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本领。
百度百科-α射线
以上就是关于αβγx四种种射线对比是怎么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αβγx四种种射线对比是怎么样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哪个带电荷、什么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