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

首当其冲意思2023-04-28  20

马陆(millipede)又称千足虫,是一种陆生节肢动物。

马陆并非蜈蚣,它们是节肢动物中不同的两个分支。马陆的身体呈圆长形,是由黑色、**相间的体节所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每对体节有两对纤细的黑脚。

马陆并非蚯蚓,两者都不是昆虫,是动物,马陆是节肢动物门 倍足纲,蚯蚓是环节动物门 寡毛纲。

特徵:

马陆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层、土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一般白天潜伏,晚间活动。生活于腐败植物上并以其为食,少数种类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农业上的害虫,另有少数为掠食性或食腐肉。

马陆也可以被当成宠物来饲养,一般饲养的马陆都喂落叶,腐木。有时候也可以喂各种瓜果蔬菜当作零食。

马陆虽然不会螫人,但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气味难闻,使得家禽和鸟类都不敢啄它。而且某些种类会分泌出毒素,严重的会导致皮肤起红斑,疱疹和坏死。误食马陆会导致口唇过敏性水肿等。

是昆虫马陆吗?是的话,部分有毒,介绍如下: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马陆隶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倍足亚纲。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倍足纲(Diplopoda)动物。世界性分布。倍足纲与其他数纲动物常合称多足类。马陆约10,000种,生活于腐败植物上并以其为食,有的也为害植物,少数为掠食性或食腐肉。特征为体节两两愈合(双体节),除头节无足,头节後的3个体节每节有足一对外,其他体节每节有足2对,足的总数可多至200对。除头4节外,每对双体节含2对内部器官︰2对神经节及2对心动脉。头节含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一对。体节数各异,从11节至100多节,体长2~280公釐(008~11吋)。除一个目外,所有马陆有钙质背板。自卫时马陆并不咬噬,多将身体蜷曲,头卷在里面,外骨骼在外侧。许多种可具侧腺,用分泌一种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气以防御敌害。 倍足纲包括常见于许多花园的种类,如土马陆(Julus terrestris, 有时作Iulus terrestris)其体长为25公釐(1吋),原产於欧洲,已引进北美;体光滑的种俗称切根虫(wireworm)。有的马陆无眼,颜色鲜明,如25公釐长的温室马陆(Oxidus gracilis)。最醒目的常见种之一为美国东南森林中的美洲山蛩(Narceus americanus),长10公分(4吋),有黑、红两色。

马陆,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

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

马陆虽然无毒颚,不会螫人,但它也有防御的武器和本领。当它一受触动就会立即蜷缩成一团,静止不动,或顺势滚到别处,等危险过了才慢慢伸展开来爬走。马陆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种有毒臭液,气味难闻,使得家禽和鸟类都不敢啄它。

防治

马陆喜欢潮湿,容易带来细菌。在它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生石灰后,其潮湿的生长环境就会变干燥,就不会滋生马陆了。也可以用“三唑磷”喷洒,但皮肤过敏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马陆(千足虫)

节肢动物门倍足纲Class Diplopoda

特征:马陆身体长筒形,除前、后端,身体各节均两个体节相愈合,看起来每节有两对脚,因此称之为「倍足纲」。马陆的口器较简单,有大颚一对及一对板状的颚唇,下唇已经退化。刚孵化的幼虫,则只有六对脚,每脱一次皮,足数即增加。虽有「千足虫」之称,大多数种类的脚都在百对之下。

习性:马陆喜欢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如土壤、岩石缝隙或剥落的树皮下。当受到侵骚时,便缩成螺蜁状,将粗糙的上表皮暴露在外,以保护脆弱的腹部及足部,有些种类如:球马陆还会将身体卷成球状呢!大部份的马陆在身体两侧有臭腺,分泌臭液以保护自己,有些其臭液内还含有剧毒的氰化物成分呢!

马陆(millipedes)并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属于节肢动物。通常它们多生活于户外潮湿阴暗处,虽为非吸血性的类型,然而当它们在住家内外活动时,常会造成骚扰,甚至引起部分民众之惶恐不安与情绪紧张。本文针对此两类害虫之生态习性及防治方法作一简介,以作为平日居家害虫防除之参考。

此外马陆的体色多为棕色或黑色,有些则有鲜艳的体色或各式斑点以为警戒作用。马陆为腐食性,主要以活或死的植物为食,值得一提的是:雌马陆是很好的母亲,产卵前先用泥土筑一圆顶状的巢,上面有一小洞,将卵产于其内,再将身体蜷曲起来环抱巢穴以保护卵,并不时把卵清洁干净呢!

种类:在阳明山国家公园内有一种大型马陆体长约10公分,每节有一圈暗红色环带,为一警戒色。此外其他各种中型、小型的马陆数量亦多。

马陆

(一)特征

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倍足纲(Diplopoda),由于其腹部着生为数众多之足,故又称之为千足虫(thousand leggers)。马陆之身体由头部及躯干部所组成,呈长圆环形或扁背形,体长15~12公分不等。体色因种类之不同而异,有红褐色、黑色、橘**、淡**或黑色具有浅色斑等。马陆之头部具一对短的触角,大颚小颚各一对,小颚常愈合为一板状之小颚板。胸部四节,后三节各具一对足。腹部有9~100节或更多。马陆之每腹节上具有两对足,因其肢体较短,仅能以足作推进行走而无法快速运动。每一腹节上除具两对步足外亦有两对气孔、两个神经节及两对心孔。马陆之生殖腺开口于第三体节之腹面中央,行体内受精,雄体以位于第七体节处之生殖脚传送精液入雌体。

(二)生态习性

马陆多于土中筑巢产卵并以粪渣衬里,卵呈白色。于多数种类,卵孵化后之初龄幼虫具三对足,经二至三周时,变成具有七个体节之小马陆。幼虫通常脱皮七至十次,足及体节之数目随每次脱皮而增加。然而脱皮次数、足及体节之数目随种类之不同而有所差异。许多种类之幼虫期约一年,而其他种类则可持续达四或五年。个体生长达性成熟时,即停止脱皮。马陆之越冬常发生在住家地基附近之土壤中或靠近树干基部之覆盖物下。偶而侵入住家之情形可能与天气干燥或寻找潮湿之越冬场所有关(Bennett et al, 1988; Pinto, 1990)。

马陆通常栖息于室外之石头、朽木、腐菜、稻草堆、材堆下及其他潮湿阴暗之隐蔽处。马陆不是捕食性的动物,大多数种类为草食性,取食柔嫩之根部与绿叶;有些则属于食腐性动物,取食潮湿腐烂之植物或动物尸体,然而并未发现对农作物会有明显之为害。当马陆受到惊扰或碰触时,其长形之身躯即卷曲成似同心圆环状。马陆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畜,亦不具毒腺。但某些种类却具有防御腺或黏液腺,它的分泌物对某些动物属有毒物质,具有防御敌害之作用(Miller and Harley, 1999)。此类刺激性之混合物,具有腐蚀性,若触及皮肤会造成刺激肿胀,引起水泡性皮肤炎;眼睛或口之接触可能造成严重发炎(Service, 1980),因此最好不要直接用手碰触,以防万一。

(三)马陆之防治

马陆栖息之场所通常为土壤潮湿、富含植物质、阴暗之隐蔽处,或杂草丛生之潮湿环境。因此,马陆防除之道首应清除孳生源。整理草地,清除地面腐烂植物或田园杂草堆。移除非必要之地面覆盖物,以减少马陆栖身之所(Pinto, 1990)。在化学防治方面以残效性药剂喷洒家屋四周、缝隙及其他马陆可能栖息之处所。于建筑物四周可实施带状之喷洒处理,彻底将表土喷湿以确保药效。家屋周围较干燥之处所亦可撒布粉剂。于土表或水泥上,使用可湿性粉剂将比使用其他剂型会有较好的残效。住家之门口及其他出入口尤应注意并妥善处理。若室内有必要作药剂处理时,尤应注意潮湿之隐蔽处如洗衣机下、浴室内、污水坑附近等;可参考之药剂如安丹、免敌克或加保力等(Story, 1981 )。而对草地之处理,可施用粒剂如加保力或大利松等(Stewart, 1979)。

特点不同:蜈蚣的身体呈扁平长条形,全身一般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呈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脚呈钩状,较为锐利,钩端有毒腺口,能排出毒液。马陆(千足虫)的背面两侧和步肢为赤**,头部有触角1对,头节无足,含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1对。

蜈蚣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蜈蚣的特点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蜈蚣头部之腹面有肢一对,上有毒钩,毒钩末端有毒腺开口,能排出类似蜂毒的毒汁,是用来毒杀小动物和抵御外敌入侵的武器。

白天它们隐藏在暗处,晚上出去活动,以蚯蚓、昆虫等动物为食。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并位居五毒首位。

这虫子叫:蚰蜒 1特征描述 :蚰蜒体短而微扁,棕**。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足易脱落。气门在背中央。触角长。毒颚很大。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捕食小动物。我国常见的为花蚰蜒,或称大蚰蜒。蚰蜒的形态结构与蜈蚣很相似,主要的区别是:蚰蜒的身体较短,步足特别细长。当蚰蜒的一部分足被捉住的时候,这部分步足就从身体上断落下来,使身体可以逃脱这是蚰蜒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蚰蜒体长约25毫米左右、爬行时每对足很协调,遇惊动即立刻逃脱,但是很容易脱落。头部后面有一个环节、有一对钩状颚足,颚足末端成爪状,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我国各地常见的是花蚰蜒,它喜欢栖息,活动于室内外阴暗潮湿处,以捕食小虫为生。 2生活习性 :蚰蜒行动迅速,气管集中,几千个单眼聚集在一起构成伪复眼,甚至在庭院和住室中也往往出现。唇足类中的蜈蚣只有4对单眼,虽然视力很差,但行动却很迅速,不论爬行、捕食或是寻找栖息的处所,主要依靠1对触角。体形细小的地蜈蚣有时能侵入人体而出现假寄生的现象。例如厚股蜈蚣能侵入小儿的生殖道内,从而引起剧烈的疼痛。蚰蜒白天在腐叶、朽木中体休息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行动迅速,以昆虫及蜘蛛为主食。蚰蜒,属于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的物种。种类颇多,我国常见的大蚰蜒或称花蚰蜒,分布在南方各省。蚰蜒多在夏秋季节活动,爬行速度较快,常栖居房屋内外阴暗潮湿处,爬行于墙壁、蚊帐、家具、床下,以捕捉小昆虫为食。 3分布范围 :蚰蜒和蜈蚣常常出现在地表,因此温度对它们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热带、亚热带很多,寒冷地方很少。中国华中、华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都有唇足类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仅有耳孔蜈蚣小型的类群。还有若干唇足类栖息在岩溶地区的洞穴中。在海滨潮间带区虽然有潮汐的剧烈变化,也有若干唇足类生存。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也有分布。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上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二旬,在土中开始孵化,能抵御低温,在“大寒”前后的堆雪下也能孵化,但若虫活动迟钝,在地下要停留数日,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天气晴暖,出土个体明显增多。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若虫出土后沿茎杆上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危害。雄性若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垌化为雄成虫,羽化期较整齐,前后·星期左右.羽化后即觅偶交配,寿命2~3天。雌性若虫3次蜕皮后即变为雌成虫,自茎杆顶部继续下爬,经交配后潜入土中产卵.卵有白色蜡丝包裹成卵囊,每囊有卵100多粒。草履蚧若虫、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 4与蜈蚣的区别 :蚰蜒的形态结构与蜈蚣很相似,主要的区别是:蚰蜒的身体较短,步足特别细长。当蚰蜒的一部分足被捉住的时候,这部分步足就从身体上断落下来,使身体可以逃脱这是蚰蜒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蜈蚣颜色比较暗,腿短,爬行的时候弯弯曲曲的行进,速度不是很快。通常是在地面发现它多些,而蚰蜒多半发现它在墙上游走。蚰蜒也咬人,但不很厉害,蜈蚣比较厉害,尤其大蜈蚣咬上很痛,没有生命危险。蚰蜒体长约25毫米左右、爬行时每对足很协调,遇惊动即立刻逃脱,但是很容易脱落。头部后面有一个环节、有一对钩状颚足,颚足末端成爪状,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我国各地常见的是花蚰蜒,它喜欢栖息,活动于室内外阴暗潮湿处,以捕食小虫为生。 蚰蜒皮炎及预防措施 1概述:蚰蜒刺伤后数小时内使皮肤发生条索状红斑、水疱,初为半透明的水疱,以后变为浑浊的脓液或血液,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常被抓破或擦破形成糜烂面,若有继发感染很类似坏疽性带状疱疹,有瘙痒和疼痛感。毒虫的毒液经测定 pH63~7,为弱酸性或中性,致病因素并非强酸的刺激而是毒素所致。国内报告的病例尚未发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者。如无继发感染,一般3~5天即愈,留有色素沉着。 2病因: 蚰蜒呈灰白色,成虫长约05~2 cm,宽03~05 cm,虫体呈节状,约10~15节,每节有细长足1对,最后一对较长,背部从头至尾有1条线状黑斑,腹部灰白色,头尾各1对触须,两侧有1对黑色眼点,毒颚较大,末端有毒爪,与体内的毒腺相通。 3治疗:给予消炎止痒的外用药涂搽,咬伤处可用3%硼酸溶液清洗,外涂消炎的药膏或药水,如含有1%酚或1%薄荷炉甘石洗剂。亦可用南通季德胜蛇药片或上海蛇药,用水调成稀糊状外涂,数日即愈。若有继发感染,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明显者可使用抗组胺药。 4并发症:蚰蜒刺伤后数小时内使皮肤发生条索状红斑、水疱,初为半透明的水疱,以后变为浑浊的脓液或血液,周围有明显的红晕,疱壁常被抓破或擦破形成糜烂面,若有继发感染很类似坏疽性带状疱疹,有瘙痒和疼痛感。毒虫的毒液经测定pH63~7,为弱酸性或中性,致病因素并非强酸的刺激而是毒素所致。国内报告的病例尚未发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者。如无继发感染,一般3~5天即愈,留有色素沉着。

以上就是关于这是什么虫!!全部的内容,包括:这是什么虫!!、马陆有毒吗、这是什么虫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93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