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圆寂时说了一个偈子,和一封信,不知说的是什么信上写的是什么

《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圆寂时说了一个偈子,和一封信,不知说的是什么信上写的是什么,第1张

水浒传九十九回所书,智深听闻钱塘江潮信,信中顿悟,道:“‘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于是他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扩展资料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是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名句,为鲁智深圆寂之前所作,全文是: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所以最好是全诗解读,断开来解释反而不太能表达这个意境。

这首诗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他直率果敢,行侠仗义,做正确的事情,即使出家为僧也初心不改,却从不认为自己是在修什么善果,所以自称“平生不修善果”

最重要的人生转折点莫过于“拳打镇关西”、“火烧相国寺”,这也是他觉得自己干得最畅快的事情,所以说自己“只爱杀人放火”

金代表富贵,代表利,玉代表荣华,代表权。这里用金绳、玉锁代表权利的枷锁。他说自己突然在此时此地挣脱了名利的枷锁。这里也是自谦,其实名利对他而言一直都没有被看重过,拳打镇关西的时候,身上所有银两都给了金翠莲,还把好兄弟九纹龙史进的搜出来给她,最后还说史进小家子气,所以利他是从来不看重的。而名则更加了,宋江开始要招安的时候,他反对,认为朝廷众人个个污秽,不愿为官。最后打完方腊,权利近在眼前,仍然不愿为官,独自离去。所以此处的顿开金绳、扯断玉锁,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的悟道。

最后是总结,鲁智深当时在寺房睡觉被吵醒,以为是战鼓响起要去打仗,有人解释说是“潮信来了!”,想起师父曾经跟他说过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前两句好理解,是说自己生擒夏侯成、活捉方腊,后面两句一直不明白,那里面就有潮信二字,就问旁人,潮信是什么意思?旁人告诉他钱塘江的涨潮与别处不同,每年八月十五三更子时来,从不失信,所以称为“潮信”。鲁智深明白了潮信的意思,但是“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也只解了一半,于是再问“圆寂”又是什么意思?旁人一听就笑了,你个和尚不知道圆寂?和尚死了就叫做圆寂。于是鲁智深明白自己死期到了,随后沐浴更衣,从容不迫的就地坐化了。

所以才有了这句“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也正是这句,说明他已经坐化成佛了。同时也应了佛家那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谶语。

一生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杀人放火”,作者为他单独安排了一个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功德圆满,不枉此生。

意思是:平时不做好事,只喜欢杀人放火,然而到了时机地点,忽然参悟,潜心修炼,钱塘江潮信到来的时候,才知道我是我。

临死前的诗: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故事详情:

第90回,宋江与众将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参见智真长老,求问前程,智真长老先写了四句偈语给宋江,然后:“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数遍,藏在身边,拜谢本师。”

后来,鲁智深在万松林里活捉了夏侯成;后来又生擒了方腊,正应了“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及至一百一十九回在六合寺,半夜忽听得钱塘江潮信响,想起智真长老所赠偈言中有“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之语。

于是顿悟,“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扩展资料

鲁智深圆寂:

鲁智深虽为佛门中人,可怜的是不知圆寂为何意,智真长老赠他的偈语,感觉生性拗口,这也和他率真而为的个性相关,也就没有理会,只是记在心里,不曾理解。

就在他死前的一晚,就请教过六和寺中的小和尚,圆寂究竟是为何意,小和尚答:“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民间说法就是僧尼之死。”

到此是鲁智深他理解的“果”,那什么又是“因”呢。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潮信,圆寂。

也许就是他听到的那如战鼓声声的钱塘江潮信吧。同样是请教六合寺的小和尚,他只知这江上之潮更,唤作江潮,却是不知为何唤作潮信。

小和尚答:“这潮信分日夜两番准时到来,从未提前或延后,今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日,这潮头应于三更子时到来,果不其然,这潮头准时准刻到来,因从不失信,谓之潮信。”

早前他拜访智真长老(他师傅),求问前程,智真长老曾说:“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说他现下虽然凶顽,日后正果非凡。

修佛的人有一招很厉害,顿悟,无论你修行多久,没那种悟性,始终都是参不透。死对于鲁智深来讲,也许就是一种解脱。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鲁智深

1、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学会抓主要矛盾)

2、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功成名就之后就卸甲归田乃高人)

3、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所谓万丈红尘三杯酒是也)

4、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胸怀和格局是一个男人的基本)

5、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无风不起浪,谣言也是有根据的)

6、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男人无志如粪土)

7、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上马杀贼,下马念佛,别活的太纠缠)

8、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未免阵中亡。(优点往往也是缺点)

9、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豪情终究难掩不舍之情!(别离是人生常态)

10、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面墙)

11、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相信团结的力量,相信团队的力量)

12、有力使力,无力斗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13、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大丈夫,脊梁要正)

14、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有泪是痛,无泪是深痛)

15、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这个是为人处世大道理啊)

16、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英雄不问来路)

17、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不要等到死亡来临再才顿悟)

18、鲁智深临别时智真长老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有些事,命中早就注定了)

19、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别激动,好白菜常常被猪拱)

20、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为人要柔,以柔克刚)21、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大家肯定是深有体会了)

21、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脑袋是用来思考判断的,不是装饰品)

22、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富人不知穷人苦,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23、男大须婚,女大必嫁。(一个"须",一个"必",道尽了多少人情)

24、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好一个勇士)

25、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谁能超脱出来?)

26、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27、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是也)

29、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这是人之本性)

28、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做人别耍心机,小心死自己手里)

31、吃饭防噎,行路防跌。(做事要多考虑,有忧患意识)

29、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别装,啥都写在脸上)

以上就是关于《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圆寂时说了一个偈子,和一封信,不知说的是什么信上写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圆寂时说了一个偈子,和一封信,不知说的是什么信上写的是什么、今日方知我是我是出自哪里、鲁智深临死的时候那首诗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92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