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MCC Michael 的沙龙,对于反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原来反馈只需要如实观照,但是却并不容易做到。
反馈就是干净清澈的信息表达,回归到行为事实的源头,如实表达事实行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反馈不是评价,建议,判断,其意图不是控制,操作,诋毁,主导或惩罚
如果没有充分的反馈,我们会通过自己的滤镜去理解,去猜测,去演绎,按照自己有限的想法和维度去思考和行为,无法知道自己的盲区,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就好像当你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导航的反馈中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需要从后视镜中看到后面及侧面的车况,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方向和速度。
反馈和建议的区别是,建议是带有一种个人的理解和观点的信息,是别人觉得你应该如何去做,这里面可能有一种控制,指责,评价的感觉或意图,而反馈就是干净清澈的信息表达,回归到行为事实的源头,反馈这样的行为或发生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而不加任何评判。
比如一个场景,外面正在下雨,小A没有拿伞,从外面回到家脸上和身上都湿了。
B说:你怎么都不带伞啊?都不知道找个地方躲一下啊?身上都湿了
C说:我看到外面在下雨,你在外面走的时候没有拿伞,你的衣服,头发和脸上都湿了。
B的表达会有一种感觉是A没有带伞是错的,但是这只是B的判断和评价。或许A就是想去外面淋会雨,会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去跟自然连接,她觉得淋雨是很舒服的。
比如一个管理者和下属一起开会,头脑风暴讨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会议结束后,这个管理者来问教练的反馈,教练的回答是:我留意到开始的时候,员工会提出一些他们的想法,在会议开始后大约15分钟,有一个员工提了一个想法,然后你说:"这个想法肯定不行,这是我听过最差的建议" 然后我留意到这个员工在那之后没有再次发言过,然后其它人表达想法的数量也相比15分钟前减少了。这是反馈观察到的事实对于员工发言情况的变化和影响。
反馈也可以是结合事实如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比如,当你刚刚那样大声的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愤怒的能量,我感觉好像自己是不重要的,我感觉好像跟这段关系的连接疏远了。此时是在反馈这样的发生对于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的变化和影响。但是并没有说:你让我觉得自己不重要,而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自己是感受的责任主体,而不带有评价说这样的感受是对方造成的,是对方的错。
对方会接收到你的反馈出来的变化和影响,她自己会决定接下来对于这段关系她会怎么做,或许会改变他们的行为,也或许不会。但是至少,我会看到他们会如何做,我只是表达自己的体验,而不是要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所以我只是单纯的让对方知道他们的行为对我的影响,而影响责任的承担方依然是自己,而不是把这样的影响的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效果=潜能-干扰 Performance=Potential-Interference
对于反馈的能力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反馈的潜能,之所以反馈的效果不好,是因为干扰太多了。
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你在经过一个隧道的时候,你的手机突然没有信号了,其实并不是发射信号的塔台坏了,也不是手机不行了,而只是因为在经过隧道的时候有屏蔽和干扰,所以手机无法正常工作。
很多时候从观察的事实或者自己的体验到建议和评判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自动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小我就会不自觉的出来干扰我们,所以需要持续练习对于自己的觉察,比如静坐,冥想都可能会有帮助。
因机缘巧合,偶遇一修佛之士,遂荐《金刚经》,吴以数日以修之!
著相。
凡俗世间,众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得道成佛之人,即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何为我相?
我想,我觉得,我以为,我知道,我会……这就是我相,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从我的立场出发,而立场来源于过去一切听到、看到、想到、闻到、触到的经验,立场并非本来,而是过去的相,殊不知,相即生即灭,都是幻像,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我们常常听到长辈说,听我的没错。此为经验之谈,为相,著过去的相,殊不知,时过境迁,此时非彼时,此境非此境,著过去的相,为现在所用,且不说正确与否,定受不起推敲。
此为我相。
因为有我相,所以有人相;因为有人相,所以有众生相;因为有众生相,所以有寿者相。众生,势必颠倒黑白。因为都只站在“我”的立场,世事无错对,只因立场不同。是“我”,就有生老病死,此为寿者相。
学佛有何用?
无所用,无所不用。
无所用,没有佛法,世间万物皆以其自身规律运转,此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所不用,可用其净化心灵。
人之烦恼众有千千万,此念不断,别念又来,来来去去,如流水不绝。烦恼,源自我相,我相本空,生灭自如,若能证悟到,我不知道我是我,所以我是我,若我知道我是我,那我就不是我了,而是无我,即如来。
曾经有一句话: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说的就是如来,没有“我”的立场,如实观照。如能达此境界者,方能脱离凡俗,方能实事求是,世间所谓奇迹,不过是普通思维难于理解的平常事。
坐享,并非能达即空涅槃境界,因为,烦恼断不去,烦恼来源过往因缘,像一个管道里的水流,过去没有过去,将来也不可能过去,它会堵在你的潜意识里,因缘和合又起烦恼,唯有如实观照,让烦恼过去,方能达到清净无我。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都会因缘灭,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觉到的都是现象,并非本质,眼见不为实,实不可见,过去不可见,现在不可见,未来也不可见,佛法无量,即规律规则无量,以人掌握现有的皮毛知识,并非能够遇见未来。
文字,是人认识现实的工具,也是创造价值的工具,但它所承载的能量,非常有限,至少在我们认知世界之外,还有很多未知。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大问题,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终极哲学思考,多少人都是思考了一辈子都没有想明白。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是在高中阶段,经常写日记,在日记中会把这些困惑写下来,直到今天20多年过去了,依然还是没有想明白。只是碰巧看到了《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又一次激起了内心深处深藏的那三大命题思考。
在原著中,丁元英说到:
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芸芸众生,都还是停留在解决生存问题之上,只有极少数人天生就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或者天生就具有普度众人的使命。
这三大问题在我的精神世界如同进入了一个混乱的迷宫,你左走走、右走走,但是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条光明大道。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 “ 人这一生,要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
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如此多人的喜欢和反复阅读,是因为我们在这本书中见到了众生,见到了天地,每一个人都还见到了自己的影子,最难得的是见到本我和真我,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豆豆有三部曲 《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 ,这是按照出版的顺序。很多读者去评判三个男主角分别代表一个男人在社会意义上从男孩到男人的成熟、发展过程,是作者背后人物在历史的变迁中,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
三部小说的主人公境界在逐步提升,妄猜这也是作者理解的逐步深刻。应了那句“ 观山是山,观山非山,观山还是山 ” 。
《遥远的救世主》 里面丁元英自己也在寻经问道,王庙村扶贫也算是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尝试,这个过程来见证众生相、见证人性、见证社会的文化属性。最后关于丁元英的最后归宿,有个网友通过分析,判断去五台山出世,算是得道了。
在 《天幕红尘》 中,一开篇,主人公叶子农就已经由 道的不可知到“见路不走”的行动法则 开始入世。
叶子农自己解释到:“ 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
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你不要唯经验、教条,要走因果、走条件的可能。
见路不走是让你解放思想,不要怕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很多人一看到跟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不正常了,心里不踏实。也不要怕跟别人一样,因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别人一样显不出自己高了。
见路不走是解决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思想,是一切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基础。
三部曲(第一部的 《背叛》 在这么不再赘述,喜欢的可以自行去看)通过描述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人生命题,从成长、成熟到发展,从入世凡尘、出世求道到回归本心,整个就是作者豆豆或者他背后的人所经历的整个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整个轮回过程。
或许我们很多人还处在《背叛》里面宋一坤的 解决生存温饱问题 的阶段,也许有人处在丁元英精神归宿的 求道阶段 ,还有人或许已经是觉悟到“ 看山还是山 ”的人生平和状态。
说到这里我想起马未都讲到的一个故事:马未都在人生60岁的时候,没有摆酒请客收礼,只是一个人去看望当年给自己接生的主治大夫,一位享受国家军级待遇的百岁主治大夫。 老人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看淡一切,内心一片宁静。
这就是人生,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你人生所看到的人、所读过的书、所经历的事情,都是我们修行的过程,如是观照即可,无需太多贪嗔痴的妄念。
"如实观照”指的是个人回归最真实的自己,并没有太多过于神秘的内容。
言外之意,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大都处于迷失的状态之中,而无法做到“如实观照”,当然,有人可能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说自己看“一”是一,观“二”是二,从未出错过,这难道不是“如实观照”吗?
人生充满竞争,高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做事情是否有谋略。高人做事,总是“一套一套”的,而普通人做事,总是“一拍大腿”就去做了。
高人做事情,懂得将价值最大化,而普通人做事情,只管率性把手中的牌打出去,然后只看运气。
普通人总是被生活打得措手不及,而高人总是胸有成竹,波澜不惊,成为最后的赢家。 本篇文章将告诉大家,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有谋略的人,让自己的生活都变得可控、有序。
要成为一个有谋略的人,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
《孙子兵法》提及:“致人而不致于人” ,说的就是战争的本质: 就是懂得掌控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性 。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及的,高人做事讲究布局,普通人做事讲究运气。
普通人喜欢随波逐流,被动的应对外界的指令。有谋略的人,刚好相反,他们喜欢主动去控制局面,最害怕自己陷入被动之中。
《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 。意思就是,我们要用正常的手段进行竞争,但是取胜的关键却在于“奇”上。《孙子兵法》在前面也提及:兵者,诡道也。我们要先于对方所想,先于对方所预料,出其不意。
怎样才能实现,想别人所不能想,料别人所不能料?
很简单,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有一个脑筋急转弯:
问:老鼠为什么会飞?答:因为老鼠吃了仙丹。
问:那么蛇为什么会飞?答:因为吃了仙丹?不是,因为蛇吃了老鼠。
问:老鹰为什么会飞?答:因为吃了蛇?不是,因为老鹰原本就能飞。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看出2个规律:
1、人都具有思维惯性,只要适当给这个惯性添加一些迷惑,人就会对这个惯性深信不疑。
2、只要成功迷惑对方, 惯性思维以外的部署,都可以出其不意 。
人是很难抗拒惯性思维的。只要我们如《鬼谷子》提及的:“以正合,以奇胜”来进行战略部署,自然别人就会被你牵着鼻子走了。
“以正合”,就是根据惯性思维进行部署,并带有强烈的迷惑性。
因此,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对方的惯性思维是什么,我们就顺着那个思维,铺开一个请君入瓮的局。
“以奇胜”,就是当我们的局部署好了之后,再设计一道出奇制胜的“奇兵” 。当对方往错误的方向奔去的时候,专注力就只在错误的目标上,而专注力以外的地方,防守反而就薄弱了。
具体的例子,比如:赤壁之战。 “以正合”, 也就是正面战场就是两军对峙,在正面部署的时候,装腔作势,仿佛很快就要在你意料之中有所行动。然后 “以奇胜” 就是:连环计、反间计、草船借箭、借东风,这些都是奇。
正面迷惑对方,当对方注意力成功被你牵制,从而用奇兵突袭注意力薄弱的地方,就能达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所谓谋略,即是人面对一件事:1、理解、2、统筹、3、策划的能力。
1、收集信息。
不同的人,理解能力、理解的角度、理解的范围不同,因此他收集到的信息也就不一样。 因此我们收集信息的时候,要确保客观看世界,也就是《天道》里提及的:“如实观照”。
“如实观照”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能力,它是高人的标配本领。
如果我们能真正实事求是,按照客观世界的真实本质去做事情,事情自然就会顺利很多。
在科学界,曾经有过“自然发生”的学说。那时候的科学家认为,老鼠是角落里陈旧棉絮“生化”出来的,鳄鱼则是水里的朽木“变的”。后来他们纷纷做了实验,经过许许多多的实践,很多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推测与认知,才逐渐被修正过来。
高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客观的视野,实事求是,能够快速对事件“如实观照”。
2、统筹归纳信息、策划部署。
第一个阶段,关键在于“如实观照”,收集到信息后就要对信息进行归纳处理,也就是条理化。章炳麟《答某书》中提及: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电视剧《天道》中也有不少这类精彩的例子,大家感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关键词: “我们音响的餐桌上就真多我林雨峰一把椅子?”
统筹归纳,权衡利弊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到“如实观照”。很多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逃避眼前的困难、痛苦,贪恋简易,于是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如实观照功力强的人,统筹归纳能力也很强。倘若信息收集无误、统筹归纳没有问题,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策划部署。
策划的原则,关键在于巧妙与精良。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部署,都要力求精巧独到,犹如设计一个“艺术品”。用这种精神去部署我们的工作、设计我们的项目,那么成功就接近必然了。
《天道》这个电视剧,是一部将商道竞争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的经典作品,是浮沉于商海的朋友,作为策划部署研究的必看之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真正的赢家,必然属于主动的布局者。被局势牵引于其中的棋子,最终都很难得到善终。
或许我们,都是江湖里的一颗棋子,但是当我们看透了自己身处的局,你可以离开这个局,从而避免受害,也可以反布局。
“以正合,以奇胜”,并进行精良战略部署,才算得上是一个及格的竞争对手。
以上就是关于反馈原来只需如实观照全部的内容,包括:反馈原来只需如实观照、见相非相,即见如来、豆豆三部曲: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如实观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