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是恐龙吗

蛇颈龙是恐龙吗,第1张

蛇颈龙不是恐龙。蛇颈龙是海洋爬行动物,不属于恐龙的定义范围。恐龙一般指的是恐龙总目,其中包含蜥臀目和鸟臀目两个目的物种。虽然蛇颈龙和恐龙从同一祖先进化而来,但二者的进化方向不一致,所以属于不同物种。

蛇颈龙是恐龙吗

蛇颈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其身躯强壮,头小颈长。蛇颈龙颈部约为三米左右,体长最长可达十二米。

蛇颈龙不仅以鱼类、贝壳类动物为食,还吃自己的幼仔及其它海生爬行类动物。

鱼龙、蛇颈龙的骨骼化石都是由英国的一位叫玛丽·安宁的人发现的。

1841年的一天,12岁的玛丽·安宁在海边发现了一副基本完整的巨大骨骼。经辨认,这是一种海生爬行动物,但谁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后来被命名为“鱼龙”。

鱼龙的体形像鱼,尤其像金枪鱼,是一种流畅的纺锤形。皮肤外面没有鳞片,这又像海豚。嘴巴很尖,眼睛很大,口的边缘排满尖锐的牙齿。四肢变成了鳍,尾部和背部也生着鳍。

鱼龙体长2米左右(也发现过14米长和20米长的大个子),善于游泳,以鱼类和各种软体动物为食。

古生物学家观察鱼龙化石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爬行动物应该是产卵生殖,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有一副鱼龙成体骨架,在体腔里还有7副小鱼龙的骨骼,其中有一个小鱼龙正好夹在鱼龙妈妈臀部泄殖腔的地方。在德国也发现过这种母子同体的化石。种种迹象表明,鱼龙不像是卵生,也不可能是胎生,而是卵巢产的卵不排出体外,在输卵管里孵化、发育,待长成小鱼龙,有了独立生活能力,才从母体产出。这种生育方式是一种假胎生,叫做卵胎生。在现代生活的动物中很常见,如蚜虫、蝎子、鲨鱼。在爬行动物中,有些蜥蜴和蛇也是卵胎生。

1824年,玛丽·安宁意外地发现了蛇颈龙化石。

蛇颈龙的样子像一只大海龟,大多数具有细长的脖子,头颈部像蛇。身体扁平,尾巴中等长度。四肢的骨骼和陆生爬行动物没什么两样。骨骼外面长的是宽厚的鳍脚,用鳍脚划水。游泳的速度赶不上鱼龙和海豚。比现代的龟鳖快得多。它们都长着锋利的牙齿,属肉食性动物。有强有力的鳍脚可以爬到岸上,或是躲避敌害。

蛇颈龙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非常久远,大约从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一直到6700万年白垩晚期,持续了1亿多年。

我国四川威远也发现过蛇颈龙化石,定名为威远中国龙。这个发现说明,7500万年前,四川盆地是一片大海。

我国古生物工作者还在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过一条鱼龙化石,长10米,外貌很像现代生存的鲨鱼和海豚,嘴巴尖尖的,嘴内有尖锐的牙齿,是海洋中凶猛的动物。定名为喜玛拉雅鱼龙。

水中十大恐龙如下:

1、蛇颈龙

蛇颈龙居于水中十大恐龙首位,它生存于早白垩世上,分布于东半球,又名尼斯湖水怪,长达11~15米,仅头骨即占去约37米。它在海洋中主要以鱼、鱿鱼和蛤蜊、螃蟹等其他海底贝类,它也是海洋中的霸主之一。

2、滑齿龙

滑齿龙生存于侏罗纪后期约1亿7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分布于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身长6米,体重2吨,长颚里满部尖锐的牙齿,四个强壮的鳍状肢使它成为游泳健将。

3、海诺龙

海诺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分布于比利时。身长估计可达到14米体重可达10吨,因为它的的嘴部非常细,咬合力极差,所以海诺龙几乎不会撕咬猎物,而常常直接活吞小动物。

4、达克龙

达克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分布于英格兰、法国、瑞士、德国、波兰、俄罗斯、阿根廷、以及墨西哥等地,另外在欧洲各地也发现达克龙的牙齿。配合它那有鳍的尾巴,使它游泳比现今鳄鱼更有效率它大部份时间都生活于海洋中。

5、克柔龙

克柔龙生存于一亿两千万年前(白垩纪早期),又名长头龙、克诺龙,身长达11米,颈骨只有12块,头部与鳄鱼相似,有4只强壮的脚蹼。鼻孔位于头顶上,可以在深水呼吸,嘴巴几乎与脑袋一样长,前肢扁平呈鱼鳍状,没有后肢,全身紧凑,利于快速游泳。

6、莫那龙

莫那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分布于新西兰的北岛,身长12米,头骨长度为178厘米。是沧龙科的一属,现发现的化石包含头骨、脊椎、肋骨、以及鳍,莫那龙是种非常大型的沧龙类。

7、薄片龙

薄片龙生存于8500万-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分布于北美洲,身长最高可达14米,体重可达7吨。有着和长颈不成比例的小脑袋,锋利的牙齿,和尖尖的尾巴,身体很薄。游泳时像海龟一样慢,超长的脖子,四个鳍状肢看起来就像划桨一样。

8、海王龙

海王龙生存于侏罗到白垩纪,又名瘤龙、节龙,体长约15-17米,体重在10吨左右,它们是游泳健将,四肢变成桨状的鳍脚,头较大,具有长而尖的嘴,嘴里长满尖利的牙齿,用长鼻子来定位猎物,猎物一旦进入它凶险的颌内就会被它整个儿吞下去。

9、上龙

上龙生存于大约2亿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分布于英格兰、墨西哥、南美、澳大利亚等地,体长15米。颈较短,头较长,颌更加坚硬,长有弯刀般锋利的尖齿,一对鳍状肢和形如长鞭的尾巴帮助它在大海中乘风破浪。

10、鱼龙

鱼龙生存于15亿年前,分布于德国,身长可达23m,体重数十吨,适合深潜,头两侧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眼睛直径最大可达30厘米,还长着一种叫巩膜环的保护眼睛的结构,这说明鱼龙的视力很强,它的听力也比其他爬行动物好。

当时的海洋,虽不见恐龙踪影,却也是群“龙”争霸的舞台。海洋中最有名的“龙”是鱼龙、蛇颈龙和沧龙。它们是恃强凌弱的“恶霸”,当然,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卫士。

生活在海洋中的“龙”,不是恐龙家族的成员,而是另外一些种类的肉食爬行动物,是恐龙的亲戚。

最初,各海龙的祖先也都是陆地上的动物,后来为了适应环境才下了海。那时,海洋里的食物丰富,生存竞争不太激烈,经过长期的变化,它们的体型与变化越来越大,逐渐形成鱼类的流线体形。

鱼龙早在三叠纪中期就出现了,它是恐龙的同代动物。在中生代,它们都是海洋里的“霸主”。

鱼龙的体型是细长的流线形,适于在水中穿梭。它的眼圈上长有骨环,在海洋深处,这些骨环,可以减小水压,保护眼睛。它的嘴是喙状嘴,长颚上长有锋利的牙齿,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

然而,尽管鱼龙的外观已非常像鱼,而且一刻也不能离开水,但它的骨骼结构仍然保留着爬行类祖先的特征。

沧龙是由下海的蜥蜴演化而来的,外形像一条长长的鱼,经过演化,它们的四肢变成了四鳍。与鱼龙一样,沧龙也变成了彻底的海洋生物。由于有海水浮力的帮助,它们的身躯要比祖先——蜥蜴大多了,个子可达6-8米。

蛇颈龙名副其实就是颈像蛇。所有的蛇颈龙类全都是头小颈长,它们的四肢变成了海龟那样的鳍脚,它就用这两对鳍脚划水前进,而不像鱼龙和沧龙那样,完全采用鱼类的办法摆动身躯游泳。所以它们在适应海洋生活方面,远不如鱼龙和沧龙。在产卵的时候,可能同海龟一样要爬到岸上,把卵产在陆地上。

活跃在中生代海洋中的这些恐龙的亲属们,它们的命运和恐龙一样,在白垩纪末也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好他的咬合力惊人能咬碎骨头在白垩纪末期,蛇颈龙渐渐退出海洋霸主的位置,与恐龙走向灭绝之路,而体积庞大、更为凶猛的沧龙成为了海洋中强大的掠食者。蛇颈龙之所以适应海底觅食习性,是由于海洋世界中蛇颈龙不再是唯一的霸主,沧龙有着强有力的牙齿,能够大肆撕咬其他游水鱼类,在与沧龙的猎食竞赛中,蛇颈龙仍保留着猎食游水鱼类的习性,但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法则下,迫使蛇颈龙渐渐改变了猎食策略,适应了如何利用灵活修长的脖颈在海底寻找软体、贝壳类食物。

几乎所有的蛇颈龙在水中的推力都是由前肢体像企鹅一样拍打水面所形成。在模拟中,这种爬行动物的后肢被固定不动,却仍然游得相当好,但是如果没有前肢,则它们非常难产生有效的动作。正因为这种区别,蛇颈龙的前肢和后肢是否同步移动变得并不重要:它们的后肢有可能是用来调整方向和稳定身体,而不是产生推力。

骑着龙鱼带4头鲨鱼就行,蛇颈龙通常是成双成对的,如果都超过35级,且两头都抓看,最少带6组麻药200只麻醉箭、30个霸王龙蛋饲料或者3组腿肉,还需要有潜水药或者75级解锁的潜水衣。

捕捉方法是,先带着鲨群清理清理附近的鲨鱼等攻击型鱼,然后下去射他,他会追你,你往上慢慢的游别一下把他甩掉,蛇颈龙游到一定高度后就不追了,而且你怎么射他她也不上来,你就在哪个位置不停的射就行。一会儿就晕了,下去喂就行。我记得蛇颈龙还算是晕眩掉的不太快,晕眩掉的最恐怖的是苍龙。

不用着急选最佳答案,有问题欢迎随时问,比如技术难题?什么不好抓?什么采集累?都能告诉你的。

以上就是关于蛇颈龙是恐龙吗全部的内容,包括:蛇颈龙是恐龙吗、鱼龙、蛇颈龙化石的发现、水中十大恐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76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