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虫是什么生物

草履虫是什么生物,第1张

草履虫是一种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界、原生动物门、纤毛纲、膜口目、草履虫科、草履虫属。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

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扩展资料: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的迅速扩张, 人们在面对这一时代到来的同时,还面对着重金属排放和农药过度使用所导致的水污染问题。而草履虫的应激性能够直观的反应水体污染程度,是水体监测中的一种重要的原生动物。

1初中的生物,关于草履虫的有哪些知识呢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 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细胞器及功能

口沟:取食

外膜:呼吸(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大核:营养代谢

小核:生殖作用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纤毛:运动

注意:

1纤毛密生在表膜上。草履虫运动时,纤毛不断地摆动,使虫体沿自身的长轴旋转,呈螺旋形的路线前进。口沟向里是前庭和口腔,口腔的后端是胞口和胞咽,口腔内有颤动着的纤毛。纤毛的摆动把食物送入体内。

2前、后端伸缩泡和收集管的收缩是交替进行的,这有利于水的收集和排出。

3食物泡在草履虫身体里顺着一定的路线移动,先向后端,再向前端,然后又转向后端。开始形成的食物泡呈红色,移到中后部,逐渐变成淡**或**,这是因为中性红是一种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由此可见虫体开始分泌的消化酶是酸性的,以后分泌的消化酶呈碱性。食物被消化后,食物泡在移动过程中就逐渐变小。

4草履虫通常都发生无性的分裂生殖。起初两个细胞核伸长,慢慢地在身体的中央部分向里凹进去,逐渐变成像蜂腰的样子。最后在蜂腰的地方断开,变成了两个新的草履虫。

草履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草履虫的种类

1大草履虫 又叫尾草履虫,长180—280微米,后端圆锥形,锥顶角度约45至60度。两个伸缩泡均有收集管。有小核一个,致密型,椭圆形。生活在有机质较多的死水或缓流中。

2双小核草履虫 长80-17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但后部较前部更宽,后端锥形,顶角近90度。有伸缩泡两个,收集管较短。有两个小核,很小,泡型。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3多小核草履虫 长180—310微米,形似尾草履虫,有时有三个伸缩泡。小核泡型,有3—12个。生活环境和尾草履虫相同。

4绿草履虫 体长80—150微米。细胞质内有绿藻共生,在见光处培养后通体呈绿色。小核一个,致密型。生活在清水池塘。

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大多数草履虫是蚕噬式营养,但绿草履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大多数草履虫是吞噬式营养,但绿草履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草履虫是什么样的呢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个体小,要用 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布于池塘、水田中,繁殖速度快。

草履虫是小型热带鱼重要的开口料,个体太小不能捕捞, 只能人工培养。草履虫在稻草浸出液中能生长旺盛,最 适宜的繁殖水温为22℃~28℃。

培育方法:取稻草切碎, 放在容器中,按1:100的比例加入水,加入少量种源, 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培养5 ~6天。此时水层中呈现灰白色 雾状飘动,表明草履虫大量繁殖,即可用小勺取水饲喂 热带鱼。

一定要每天捞取,否则草履虫过多会造成大量死亡。每天的捞出量为1/3,同时还要不断地补充新水和 稻草。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纤毛纲(ciliata)全毛目(holotricha)的一属,是单细胞动物。常用作遗传学、生理学、细胞学的研究材料和教学实验材料。已知的有10种以上,但常用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aurelia),袋状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三种。具有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

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草履虫习性喜光,一般生活在湖泊、坑塘里。在腐殖质丰富的场所及干草浸出液中繁殖尤为旺盛,生活适宜温度为22~28℃。采集草履虫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用玻璃瓶或试管从水流滞缓、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河沟处取一些水样,对着阳光,见瓶(或管)内有白色小点在水中游动,可能即是草履虫,带回镜检确证之后即可作为种源;二是取隔年的新鲜稻草,切取近根部浸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缸内。由于草履虫在水稻田干涸时往往以包囊形式附着在稻草根部,因此经一段时间培养之后,除去培养缸液面呈灰白色的细菌菌落薄膜,可见上层培养液中有许多白色小点在游动,这可能就是草履虫,吸少许在显微镜下镜检,确证后可作为种源。

采集到种源后就可根据它的食性等制造培养基,来进行增殖培养。一般最传统的方法是稻草液培养,即取干净稻草用剪刀剪成3厘米长小段,按每100毫升水加1克稻草的比例,煮沸约10~15分钟,冷却后过滤,用滴管直接滴入原草履虫液,置于温暖有光线处,在适宜温度(24~28℃)下,约一周左右即可得大量草履虫。另外也可用酵母液培养和牛奶液培养。酵母液培养:取2克干酵母粉,用少量清水调成糊状,加清水250毫升,待几小时后接种草履虫,盖上瓶盖,适宜温度下一周左右可出现大量呈暗灰色的草履虫,体色的变化与它的食物有关。牛奶液培养:取一匙脱脂奶粉,用少量清水拌成糊状,然后注入500毫升开水,充分搅拌均匀,冷却后接种上草履虫,保持适宜温度,2~3日后培养液中草履虫大多处于分裂生殖状态,5日内虫体达到高峰。用此培养液培养的草履虫个体大,在显微镜下能清楚看到细胞质、食物泡,大核、小核等结构通常也能看到。此方法有利实验观察。

但无论用哪种培养液培养都应注意,如果培养液pH超出草履虫生长最适范围(65~75),就必须进行调节,偏酸则加碳酸氢钠来调节,偏碱则用食用米醋来调节。若想长期保持草履虫的种群。必须定期更换培养液。可采取再接种或倒掉下层培养液后加新培养液的方法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80~30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草履虫靠身体的外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常见的草履虫具有两个细胞核;一个大核,主要对营养代谢起重要作用;一个小核,主要与生殖作用有关。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最大的草履虫只有芝麻的1/10大。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草履虫是什么生物全部的内容,包括:草履虫是什么生物、草履虫常识、草履虫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72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