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疑问,报身,化身,法身,每个人都有,还是佛(佛菩萨)有菩萨有众生都有

佛学疑问,报身,化身,法身,每个人都有,还是佛(佛菩萨)有菩萨有众生都有,第1张

何为法身、报身、化身

临济祖师说:“一念清净心光即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法报化三身,本性全具,不用向外别求。”

所谓一念清净心光,就是当我们不生一念时什么念头都没有而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灵知。要有一个念头存在,就不清净。同样,有一个佛念,有一个念咒的心,都非清静。须当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咒一时脱落,能所双亡时,方是一念清净心光,这就是法身。

一念无分别心光,就是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那就是化身佛。这分别心光和差别心光,分别在哪里呢?分别、差别不是同样的意义吗?怎么无分别心光就是报身佛,无差别心光就是化身佛呢?因为报身佛是光明身,一片光明,没有其它色相,更何有差别的相?所以说一念无分别心光是报身佛。

任何人证到的报身都是光明身,所以它是无分别的。化身则不然,化身是有相的,有相则有差别。如男女老少、草木鱼虫、日月天地,都有差别。既有差别,为什么说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呢?因为相虽有差别,而生起诸相的本体——法身是无差别的。一切众生都是佛,因为都有佛性;一切世界景象都是我们的佛性所成所显现的。无论什么好的境界或坏的境界,既然都是佛性所成所显现,那就平等无二了。故无论是我们五浊恶世,还是西方净土,都是平等无别的。世间诸有俱由我们一念无差别心光所化,所以一切事物就是化身佛。差别者在相上是有不同的,但生起诸相的性体是平等的,故一念无差别心光是化身佛。把这道理搞通了,就不致怀疑同一意义的无分别心光和无差别心光怎么既是报身又是化身了。

 鄙人愚见:每一佛皆有化身和应身,且无量无边。然而每一佛都是独立存在又同等无异的;独立是指天无二日,我们现在的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做祖,其她佛则为余佛,如:唐玄藏、禅宗六祖等;等同无异是指佛性如来,佛又称如来,其意为无所去来、如过去佛重来等涵意,如月当空、湖映千影,一佛即是一切佛,所以有净土宗一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得无量佛菩萨加持护念之说。你所问佛的现世化身,只是我们个人崇拜强拉硬拽的向往和意愿,没有谁能证明的了。当今社会确实须要有一位精神领袖,以让大家的心返璞归真,若真有佛出世,无论是叫什么名号,都有可能是任一佛的化身或是又一余佛出世,你大可不必非得问清谁是谁不可,若非真正的大德之人,谁也不可能知道。好比你前世叫张三,现在叫李四,我现在叫你张三你会答应吗?一句阿弥陀佛全都代表了。

只说这么多了,对与不对自己好好思忖一下,我的水平太有限了,请见谅!

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 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法,而以“三身”的说法影响最大,即所谓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应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

应身佛(又称化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指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应该说,比卢遮那佛是法身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释迦摩尼佛是化身佛。

比卢遮那佛光明彻照,无相法身遍照十方刹土,所以是法身佛;阿弥陀佛是以四十八愿成就的佛,愿力成就的报土是无量无边的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是报身佛;释迦摩尼佛是由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之感而来应化示现的佛,所以是化身佛。。。阿弥陀佛

合十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法佛报佛应佛、法身报身化身、法身佛报佛化佛、法佛报佛应化佛、真身报身应身、自性身满资用身化身、自性身应身化身、法身应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应化佛、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

第一法身。身是积聚义。凡夫众生,是积聚业报以为身,随业受报,感召四大色身。佛是业尽识空,只有一个清净之身,妙色之体。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真如是圆满清净,徧一切处,法身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印度语毗卢遮那,意译为徧一切处,清净法身,犹如虚空一样的,圆满周徧,十方世界。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二种。自性清净法身:是众生本来具足的天真佛性,在有情众生分上,叫做佛性,在无情万物方面,叫做法性。经中有说:「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离垢妙极法身,是佛在因地之中,修德有功,离了五住烦恼,断了二种生死。(二种生死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得证无上菩提道果,究竟成佛。过去有一位香岩禅师,听到扑竹声音,忽然大悟,他说:」扑竹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苏东坡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清净身,就是法身佛。

第二是报身佛,报身是智慧积聚,就是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智慧究竟圆满,妄惑彻底断除,叫做圆满报身。卢舍那意译为净满,就是惑净智满的意思。报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二种。自受用报身:就是佛的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得证菩提觉法乐,与涅槃寂灭乐,这是根本智,以真智住真境,是佛自己受用的报身。(真境:指常寂光净土),他受用报身,就是《华严经》说的:」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可是二乘圣人,是有眼看不见佛的卢舍那身,有耳不能闻佛的圆顿大教。十地菩萨根机大,智慧大,就能够看到报身佛的无量无边相好庄严,这是得后得智。正如赞佛偈说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报身佛的庄严相好,是为十地菩萨发心大士所得受用,这是他所受报身。

第三化身佛。化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以为身。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能以妙观察智,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度众生。化身佛有示生化身与应生化身二种。示身化身佛就是应众生之机,以大慈大悲之心,能够大权示现。从兜率宫降生人间,到净饭王皇宫为悉达多太子,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就是:离兜率、降皇宫、入母胎、出母胎、出家、降魔、转法-轮、成佛道。这是小乘教的八相。如果说大乘教的八相成道。就是除了降魔一相,换上住母胎一相。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把所有一切与佛有缘众生统统度尽,到了八十岁,就入大涅槃。于无生之中示现受生,于无灭之处而示现灭度。这就是《释迦如来成道记》开头说的二句:」净法界身,本无出殁。大悲愿力,示现受生。」的道理。此即示生化身佛。应生化身佛就是随类化身,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所以说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在一段时间里,能够双垂两种的相好庄严。一种是劣应身,一种是胜应身,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寂灭场,示现一千丈高大的卢舍那佛的身,为地上菩萨说圆顿大教的《华严经》,这是现胜应身。另一方面,同时又在鹿野苑现一丈六尺高的老比丘身,为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三转四谛法-轮。(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佛现劣应身。总之释迦牟尼佛,他能够分身十方世界,微尘刹土,普度众生。这即是「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以无违。」就像洪钟挂在架上,扣之则鸣。月亮悬在天空,能于水现影。古人说得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力的境界。这就是化身佛。

以上就是关于佛学疑问,报身,化身,法身,每个人都有,还是佛(佛菩萨)有菩萨有众生都有全部的内容,包括:佛学疑问,报身,化身,法身,每个人都有,还是佛(佛菩萨)有菩萨有众生都有、释迦牟尼佛的现世化身佛是阿弥陀佛,那释迦牟尼佛的过去化身佛是他的未来化身佛是、佛有三身,法身 报身和应身,分别是大日如来 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那这三身是一位佛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67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