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八仙是哪八位

酒中八仙是哪八位,第1张

指唐开元年间长安市上的八位“酒仙”:一仙 贺知章、二仙 汝阳王 李琎、三仙 李适之、四仙 崔宗之、五仙 苏晋、六仙 李白、七仙 张旭、八仙 焦遂。出自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这首诗描述了当时长安市上“饮中八仙”的醉后之态。

先从我们最熟悉的诗仙说起,诗仙是唐朝的李白,李白在我国诗坛上的地位就跟现在的超级天王差不多,他为后世的人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可以说从皇上到平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并且李白这个人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就没有人能够约束得了他的行为,他想要去做什么事情就直接去做了,而且他这一辈子游历了我国大部分的山川名迹,除了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些不负责,基本上算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有着酒仙之称的是我国魏晋时期的刘伶,这个人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太都不太熟悉,他也是当时的竹林七贤之一,并且他这一生因为喝酒出了很多的洋相,就比如说喝醉了在家里面裸奔,可以说也是个神人。他也跟李白一样一辈子郁郁不得志。但是他最后活的时间挺长,活到了80来岁,在古代可以说也是高龄了。

兵仙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汉朝时期的韩信,如果把我国古代所有打仗的将军聚在一起做一个比较,韩信绝对能排进前三甲。在他的一生当中,可以说从未有过败绩,无论是打谁,基本上的结果都是他胜。但是他最后的结局有点凄凉,被吕雉骗到了宫中,然后被秘密的处死了。

歌仙是刘三姐,可以说她是这四个里面最没有名气的一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部**刘三姐的放映,才引起大家对于这个人物的关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关注一下这部**。

酒鬼历史上没有记载。酒圣是杜康,酒仙是刘伶、李白。

1、酒圣杜康。杜康,史记记载他是夏朝的国君,道家。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2、酒仙刘伶。刘伶饮酒的传说大概应首推“杜康造酒醉刘伶”。刘伶的酒缘应该是在他被罢免之后才结的。 他的骨子里已浸透了“无为”的思想,现在又真的无处可为,便开始放荡竹林,饮酒做诗,自傲清高,留下了千古的酒名。

3、酒仙李白,李白喜诗、喜酒、爱月,一组《月下独酌》,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种意境。

扩展资料:

中国酒的历史起源:

1、猿猴造酒

猿猴以采集野果为生,且有善于藏果的特性。而在自然界中,果实的生长有着严格的季节性,故常要有所储存。洪荒时代的古猿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实腐烂,那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而生成酒精、酒浆,因而有了“猿猴善采一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等传说。

这在我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明代文人周旦光的(蓬拢夜话)、李日华的(紫桃轩又缀)都提到黄山猿猴造酒的故事。

2、杜康造酒

旧时代的训蒙读本、唱本、宝卷、劝善书之类大都是这样说的。杜康造酒的说法主要由于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提到“何以解优,惟有杜康”(意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而流行。在这里,杜康是酒的代名词,因此人们把姓杜名康的这个人当作了酿酒的祖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的酒的历史

李白为什么又称"酒仙

李白爱好喝酒击剑,《将进酒》里不是让主人卖了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吗??(真是无赖,教唆人家卖衣服卖车给他买酒喝--)这是酒的来源

称他为仙是说他为人洒脱,狂放不羁。诗作也是浪漫飘逸,想象大胆,无愧一个“仙”字。

直接来源是杜甫对李白有首诗。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卡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请问李白喝酒为什么北人称之为酒仙

诗人似乎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狂的,唐代诗人更是如此。初唐四杰自不必说,王勃杨炯一个狂似一个,诗仙李白更是狂放不羁,就连沉郁顿挫的杜甫,也忍不住吟出“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的诗句,在四川依附严武幕下时,甚至对严武大放狂言:“没想到严挺之(严武父亲)竟有这样的儿子!”惹得严武大怒,几次差点杀掉杜甫。而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更是著名的狂人,苏味道当天官侍郎,杜审言出来说:“苏味道必死!”人家惊问其故,他说:“苏味道看到我写的判词,一定会羞死!”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是杜审言病重的时候,宋之问、武平一等人来探望他,他却说:“我被‘造化’这个小儿害得不轻啊!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我在世的时候一直压着你们,我死了,你们也就有机会出头了,恨只恨无人能接替我啊!” 在这么一个崇尚“疯狂”的时代里,多出一两个狂人也就是不足为奇的了,贺知章就是这些狂人中的一个。 贺知章字季真,史书记载他“性旷夷,善谈说”,年轻时候就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当时的工部尚书陆象先说:“贺知章言论倜傥,可谓风流之士。我与子弟分别良久,都没有什么思念,但是一天不见贺知章,则生鄙吝之心。” 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关于他狂的事迹的确不少。贺知章嗜酒如命,在他的醉眼里,落花似乎都带上了醉意:“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杜甫《饮中八仙歌》把他排于首位,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比杜甫大五十三岁,杜甫居然调侃他说醉酒落井,还在井底酣睡,看来,贺知章已经狂到了跟属于自己孙子辈的杜甫不分彼此的境界了。 今人说其贺知章,大多知道他是著名诗人,其实他也是著名书法家,《唐才子传》说他“善草隶”。 有人求字,贺知章首先问:“有多少张纸?”人家回答之后,便兴酣命笔,把纸写完才罢休,“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唐·窦蒙《述书赋注》)贺知章和号称“草圣”的张旭是好友,两人经常叫仆僮背酒,出入民间,见到人家好的墙壁,兴之所至,就在墙上挥毫题字。张旭外号“张颠”,跟“狂客”倒是配成一对,这种把戏,已经跟顽童有些类似了。一次贺知章见一家花园景致甚好,便大大咧咧走入观赏,主人询问时,他以诗相答: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他告诉主人:我们的确素不相识,我到贵府来只为欣赏美景。别担心没钱招待我,我兜里有钱,请你一起喝!再吝啬的主人,在这一番与孩童无异的天真面前,恐怕都会莞尔。也许,贺知章著名的《咏柳》就是在这家人家的花园里写的吧?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一个夸奖女子如花的是天才,后面的就都是乏味的模仿了。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把碧绿的柳树比作美丽的少女呢?又有谁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呢?只有拥有一颗清明澄澈的童心的人,才会有这么简单而又生动的比喻吧?谁会想到,拥有这样童心的人,竟然就是是太子宾客、曾任礼部侍郎,后改任工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的朝廷重臣贺知章呢? 可爱的狂诗人 常人以为,狂似乎就是狂妄和疯狂,而疯狂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受到伤害。但这只是狂的其中一种含义。《论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这里,狂即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之意。李白也曾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里的狂,更多的是不受约束、自由自在之意。 贺知章大概就是这样的狂人,他的狂所要突破的约束,就是年龄、身份和地位。 天宝元年,三十多岁的李白前来谒见当时已经名重海内的贺知章。他先给贺知章看了自己的诗作《

李白为什么又是酒仙?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里写:

李白唬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为什么称为三仙

因其嗜酒如命,故称酒仙;因其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故称剑仙;因其文采风流,如神仙下凡,故称谪仙人。

古代被称为酒仙是谁

魏徵,字玄成,饱陶(今属河北)人。唐初政治家。人们只知道魏徵是个政治家,殊不知他还是个酿酒专家,他的酿酒技术,是向西域人学的,所谓的“大宛之法”。他酿的酒很多,其中有两种名酒,一叫醽醁,一叫翠涛,他把这两种名酒,贮盛在小口大肚的瓶子里,十年都喝不完,味道是世间少有。唐太宗对这两种酒十分赏识,特地写了一首诗加以赞美。其诗是: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历史上被称为酒仙的人是谁

在历史上,李白被称为酒仙,这并不是李白的酒量有多大,而是李白的诗歌太过出名。

李白被称为诗仙、酒仙,他与神仙有怎样的渊源

1 因为他嗜酒如命

2 很多诗赋中都写到酒

3 充满浪漫主义

4 诗太牛了无人能及,简直是个神话

5 唐朝道家盛行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巖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锭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被人们称为什么??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四句诗,一写出酒与诗的密切关系,二写出同市井平民的亲近,三写出藐视帝王的尊严。据说平民百姓很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酒仙”。古时江南一带的酒店,门口都挂著“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此风流传到近代。

李白的酒量是很大的。在给妻子的《寄内》诗中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在《襄阳行》诗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在《将进酒》诗中说: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些数字虽不免有夸张之嫌,但李白的嗜酒成性却也是事实。

李白为何经嗜酒如命呢?有人说他是借酒浇愁,也有人说他无酒不成诗。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长安,由吴筠、贺知章等人推荐,很快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任为供奉翰林,为皇帝草拟文诰诏令之类的文件。李白利用与玄宗接近的机会,曾申述过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对不合理现象,也谏劝过。但此时的玄宗深居宫中,沉溺声色。他只是把李白看做满足自己享乐的御用文人。因而李白的不受重用,乃至赐金放还是在所难免了。

李白被逐出长安后,郁郁而不得志,于是满腔激愤借酒来倾吐。而酒也就造就了他的不少诗篇。如他在《行路难·其一》中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意思是说,酒和菜的价格是昂贵的,但我吃不下去,只好放下了酒杯和筷子。想渡黄河但冰封流阻,想登太行却积雪满山。看看四周都是岔路,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以行路的艰难比喻世路的险阻,倾吐出不被重用的愤慨之情。

既然忧郁于胸,于是他和友人日日饮酒,一醉方休。但饮酒消解不了他的愁怀。在他所写的《写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民间关于李白喝酒的传说很多,说李白客居任城时,与孔巢父等五人相识,他们一起在徂徕山中每天饮酒沉醉吟诗,被世人称为“竹溪六逸”。

李白不仅仅是诗仙,还是酒仙

李白的许多优秀诗篇一千多年来一直照耀着我国文坛,哺育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同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而得以广泛流传,人们称李白为“诗仙”。李白不仅是“诗仙”,也是一位“酒仙”,乃“饮中八仙”之一也。

李白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才有杜甫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

史云,李白嗜酒成癖,尤其是在长安,他那“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心中的悲愤与苦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于是,每天都跟酒徒们在酒馆里醉倒。一日,唐玄宗李隆基唱旧曲要编乐府新词,急急忙忙呼唤李白,可李白已经在酒馆里醉倒酣睡了。等把他叫到宫里,用水喷洒在他的脸上,立即让他拿笔填词,不一会儿,他就写成了十多篇。

唐玄宗颇嘉之。李白曾经醉倒在宫殿上,伸出脚来让唐玄宗最宠爱的太监高力士给他脱靴子。李白如此“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终被排斥出京城。

白呐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从此,李白浪迹江湖,终日喝得大醉。其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金陵,与白把酒吟诗,唱和不止。曾经月夜乘舟,从采石顺流而下至金陵,一路上,李白身穿宫中锦袍,在小船之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近顾远眺,仰天大笑,一身傲气,旁若无人。

李白诗词写饮酒的一共有多少首呢?网上竟然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仅罗列了写酒的部分篇目,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把李白,张旭,贺知章等人称为“饮中八仙”。

相传,唐代就有李白醉死的传说,唐代诗人项斯有“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的诗句,说的就是李白。

在五代的时候,还有“醉游采石江中,入水捉月而死”的说法。称谓李白为酒仙也不为过吧。

旧唐书写作:李白六十二岁病逝于安徽。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将白之作品编成《草堂集》十卷,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现存李白的诗约一千首。唐宋八大家代表人物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史料引自《旧唐书》

的酒仙诗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这两种酒是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李白是酒仙。

李白酷爱饮酒,写喝酒的名诗名句也很多,例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等,这些都是为人耳熟能详的。例如李白的得意之作《将进酒》,几乎就是一篇劝酒辞。由此,李白被称为酒仙。

李白的作品:

李白一生创作大量的诗歌,绝大多数已散佚,流传至今的只有九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许多题材都有名作出现,而且因为际遇的不同,每个时期的诗风都有所不同。

李白作品想像奇特丰富,风格雄奇浪漫,意境独特,清新俊逸;善于利用夸饰与譬喻等手法、自然优美的词句,表现出奔放的情感。诗句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要论酒仙,有人会说是李白,号称诗仙,酒仙。称李白为诗仙,无人说不,但论酒仙,可伦不着他,有一个人堪当此称,他就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

刘伶(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据载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泰始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其故意喝醉装疯,被刘伶拒绝。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根据《中国历代度量衡考》对汉朝一尺的考据,为现代的235cm,所以刘伶的身高换算成现代的身高不足一米五),容貌丑陋。放肆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从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只与阮籍、嵇康相交甚厚,遇上时便有说有笑,非常投机,携手共游山水,对于有没有家产根本不介意。

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

刘伶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晋朝建立后参与对策,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惟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刘伶最终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刘伶好老庄之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以饮酒为常,甚至达到了“病酒”的境地。与同样是借酒避世却“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为惊世骇俗。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刘伶所作的《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他喝酒之后,让“醉死便埋”等等,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鬼,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理念的心神再现,都是他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刘伶的存世作品只有《北芒客舍》和《酒德颂》。《北芒客舍》是一首古体诗,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含情;后半抒情,情因景发,可谓层次清晰,裁剪恰当,于平淡晓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意韵。《酒德颂》是一篇骈文,文章行文轻灵,笔意恣肆,刻画生动,语言幽默,不见雕琢之迹。刘伶的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我们读他的这两首作品,能感受到一种无为,无所惧惧,视死如生的生活态度,这或许是影响后人的重要方面。

附《酒德颂》

刘伶 〔魏晋〕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译文

有一个大人先生,他把天地开辟以来的漫长时间看做是一朝,他把一万年当做一眨眼工夫,他把天上的日月当做是自己屋子的门窗,他把辽阔的远方当做是自己的庭院。他放旷不羁,以天为帐幕,以大地为卧席,他自由自在。停歇时,他便捧着卮子,端着酒杯;走动时,他也提着酒壶,他只以喝酒为要事,又怎肯理会酒以外的事!

有尊贵的王孙公子和大带的隐士,他俩听到我这样之后,便议论起我来。两个人揎起袖子,撩起衣襟要动手,瞪大两眼,咬牙切齿,陈说着世俗礼法,陈说是非,讲个没完。当他们讲得正起劲时,大人先生却捧起了酒器,把杯中美酒倾入口中,悠闲地摆动胡子,大为不敬地伸着两脚坐地上,他枕着酒母,垫着酒糟,不思不想,陶陶然进入快乐乡。他无知无觉地大醉,很久才醒酒,静心听时,他听不到雷霆的巨声;用心看时,他连泰山那么大也不看清;寒暑冷热的变化,他感觉不到;利害欲望这些俗情,也不能让他动心。他俯下身子看世间万事万物,见它们像江汉上的浮萍一般乱七八糟,不值得一顾;公子处士在他身边,便如那蜾蠃和螟蛉一般渺小。

1、中国公认的酒神有两个,分别是仪狄和杜康。

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能进行这种总结推广工作的,当然不是一般平民,所以有的书中认定仪狄是司掌造酒的官员,这恐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康在造出秫酒的同时,还顺手发明了畚箕和扫帚这两件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小工具。闻一知二,很有意思。杜康是夏禹的第五位继承人,以这么低矮的辈份论,他酿酒始祖的地位还真保不住。

但也许因为杜康是堂堂帝王的缘故,后世关于他"作酒"的记录要远远多于仪狄。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如果硬要将仪狄或杜康确定为酒的创始人的话,只能说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

2、史上刘伶、李白都被称为酒仙。

刘伶醉酒

有一次,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着把剩余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纵横地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一定要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

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于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结果又喝得大醉了。

李白与酒,正如他与诗,从未分开过。酒似乎是他的生命,是他感情的物质载体,被他融入诗中,成了他诗歌的灵魂。李白少有壮志,常自比管仲、诸葛亮,认为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他希望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皇帝的赏识。

扩展资料:

仪狄作酒醪故事:

仪狄奉旨造酒,不仅没受到奖励,反而遭到了惩罚。

仪狄,夏朝人,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于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

意思是:过去,夏禹的女人叫仪狄去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味道很好的美酒,进献给夏禹,夏禹喝了觉得确实好。可是他说“后世君王,如喝了这种美酒,一定要亡国的。”从此就疏远了仪狄,而自己也和酒断绝了关系。

“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工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秫”,高梁的别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仙

以上就是关于酒中八仙是哪八位全部的内容,包括:酒中八仙是哪八位、中国历史上的诗仙酒仙兵仙歌仙分别是谁、古代谁是酒鬼谁是酒圣谁是酒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59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