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武帝纪》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中“反”字何解

《三国志武帝纪》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中“反”字何解,第1张

反就是造反的意思。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张绣引兵追击,被曹操击退,于是张绣退回防守穰城,再次与刘表联盟。(《傅子》说:曹操给张绣亲信的胡车儿送礼物,张绣听说了以后怀疑曹操想用胡车儿刺杀他,用贾诩计,反。 )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不久,曹操闻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便立即从穰城撤退。张绣率兵尾随追击,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操亲自断后击败。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张绣说:“不听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

叛 拼 音 pàn  部 首 又 笔 画 9 五 行 水 五 笔 UDRC [叛]基本解释

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 :背~。~国。~逃。~徒。~逆。~变。

[叛]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反半声。本义:背叛) 同本义

叛乱也。——《广雅》

信中涂而叛之。——《楚辞·逢纷》

叛者反背之辞也。——《左传释例》

侯不朝兹谓叛。——《汉书·五行志》

叛者五人。——《公羊传·定公八年》

天下皆叛之。——《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众叛亲离;反叛(叛变);叛道(背叛正道);叛败(谋叛而败亡);叛镇(背叛朝廷的藩镇);叛附(叛变后另有依附);叛服(叛变或顺服);叛降(叛变投敌)

〈形〉

零乱的

约则义孤博则辞叛。——《文心雕龙》

[叛]百科解释

叛,中国汉字,指背叛过去的立场或集团而投靠敌对一方。 更多→ 叛

[叛]英文翻译

[叛]组词 背叛 反叛 叛国 叛逆 平叛 叛逃 叛卖 叛离 叛变 叛乱 叛徒 篡叛 逋叛 叛背 更多叛组词 [叛]相关搜寻 叛徒 叛逆 叛逃 叛逆者 叛乱 叛舰喋血记 叛军 叛国 叛的成语 叛四字成语

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来自: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现

1、破坏性强: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2、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3、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战规则和权威,攻底线 :故意破坏之前订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要达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冲突,易动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争抢同一件玩具,争抢先后顺序,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但又爱抢别人玩具,严重时甚至打人。

儿童叛逆的心理原因

1、自我意识增长

婴儿期的孩子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对他来说,自己和母亲和世界是一体的。到两岁左右,孩子会明确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他会学习将自己和世界区分开,思考: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

孩子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和成人不同,成人多通过思维去学习,孩子则通过实际的行动去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在成人看来就是“叛逆”的表现。

2、探索“我”的力量

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后,必然会对“我”的能力感到好奇。因此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去探索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由于破坏比建设更容易,而孩子能力不够,因此孩子通常是通过破坏性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建设性行为。同时,由于孩子语言能力尚不发达,还不懂得通过语言来社交,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并且会非常乐于观察他的攻击所带来的效果,以此判断他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对他人的影响。

叛变。

叛逆,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背叛,同时又有背叛者的意思。基本解释:①背叛:心存叛逆之念。

②背叛者:讨伐叛逆。分解解释:叛:叛pàn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背叛。叛国。叛逃。叛徒。叛逆。叛变。逆:逆nì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僴)(局势恶化)。莫逆之交。抵触,不顺从:忤逆。忠言逆耳。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逆。逆产。迎接:逆旅(旅店)。预先:逆料(预料)。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志武帝纪》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中“反”字何解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志武帝纪》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中“反”字何解、叛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叛逆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56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