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第1张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王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对项王的敬佩,思念之情。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人物介绍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刘邦

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汉十二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在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历代史家对刘邦多有称赞。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项羽

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他编了四句话,叫士兵冲着楚营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霸王率领十万大军一直冲到垓下,没碰着韩信,一看四面全是汉兵,楚军进入了重围。霸王带领人马只管向前冲,谁也抵挡不住。他见了韩信,更不肯放过。韩信一边作战,一边后退。霸王追赶了好几里地,杀散一批,又来了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四面八方全是韩信“十面埋伏”的人。霸王转过身来,跑回垓下大营去了。夜里,项羽听到周围汉营里的士兵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四面楚歌”的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霸王吃惊不小,他说:“难道楚军都投降刘邦了,为什么汉营中的楚人这么多呢”说着他就在营帐里喝起闷酒来。他留恋他宠爱的美人虞姬,她常常侍候在身边;还有那匹骑了五年的乌骓马。想到这儿,霸王再也忍不住了,他悲壮愤慨地唱起自己作的诗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气魄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走。马儿不跑怎么办,虞姬呀虞姬,你可怎么办。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跟着一块儿唱。他唱得流下几行眼泪,伺候他的人全都哭了,不忍心抬头看他。霸王跨上乌骓,带着八百子弟兵,猛虎似的冲出去,突出重围,往南跑。他打算渡过淮河再往东去。霸王和八百子弟兵沿路杀散了汉兵。韩信、英布、周勃、樊哙他们分头追赶。霸王拍着乌骓,飞一样地直跑。等霸王渡过淮河,到了南岸,又跑了一程,就迷了道儿,不知道哪一条道儿可以通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就向一个庄稼人问路。那个庄稼人不愿帮他,就说:“往左边儿走。”霸王跟一百多个子弟兵就往左跑下去,跑了一阵,连道儿也没了,前边只是一片水洼地。他们的马陷在泥泞里,连蹄子都不好拔出来。霸王这才知道受了骗,走错了道,赶紧拉转缰绳,再回到三岔路口,汉兵可已经追到了。霸王往东南跑,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点了点人数,一共才二十八个骑兵,追上来的人马有好几千。霸王觉得没法脱身了,就带着二十八人上了山岗,对他们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作战七十多次,战无不胜,成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儿被围,这是天数,不是我不会打仗。”他把二十八个士兵分成四队,说:“我先杀他们一个大将。你们跑下去到东山下会齐。”他大喊一声,向一个汉将直冲过去,杀了一个汉将。霸王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二十八个子弟兵全都到了。汉兵赶来,又展开血战。霸王专挑汉兵多的地方冲杀。他左刺右劈,又杀了汉军的一个都尉和不少士兵。汉军将士不敢逼近楚兵,远远地嚷着躲着。霸王点了点自己的人数,仅仅少了两个。霸王杀退了汉兵,带着二十六个子弟兵一直往南,跑到了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荡着一只小船等在那儿。他知道来的是霸王,就催他马上渡河。他说:“江东虽小,可也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还可以在那边做王。这儿只有我这只船,请大王赶快渡过河去。”霸王笑着对亭长说:“当初我跟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过江来打天下,到今天他们全完了,我哪儿能一个人回去呢就说江东父兄同情我,立我为王,我哪儿有脸见他们呐”他接着又说:“这匹乌骓马,我最喜爱,曾经一天跑过一千里地。我舍不得把它杀了。我知道您是个忠厚长者,我很感激您一片好意,这匹马送给您。”他和二十六个子弟都拿着短刀步行,跟汉兵交战。他们杀了许多汉兵,自己也一个一个地倒下。末了只剩下霸王一个人。他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了。

望采纳,谢谢!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我们可能都熟悉,但是关于四面楚歌的典故以及主人公就不一定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样的吧。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项羽,项羽勇猛好武,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秦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楚汉战争中,诸侯纷纷叛楚归汉。汉王听从谋士张良等人的建议,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屯兵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重重包围。霸王项羽辗转不能入睡,忽听四面楚歌同时响起,心中大惊,以为楚地已尽入汉军之手。原来这是张良为瓦解楚军的斗志而想出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楚军将士思念家乡,听见四面唱起楚歌,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当天夜里,四面楚歌的主角项羽率领八百名骑兵拼死突破重围,向南逃去。几经辗转,只剩下二十八名骑兵,而追来的汉军有好几千人。项羽一人杀了数百名汉军后,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自刎于乌江之畔。

后人用这个词语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绝境。

四面楚歌的人物,即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上的名将。关于他的成语有很多,四面楚歌便是其中一个。

相信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名叫四面楚歌,讲述的是一名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那么你知道,四面楚歌的人物是谁呢?

详细内容 01

项羽,号称西楚霸王,为秦朝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他是周王族诸侯国项国的后代,姬为他的姓,项为氏,名籍,字羽,故称项羽。

02

项羽骁勇善战,早年跟随其叔父发动吴中起义。共同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后,册封鲁公。

03

四面楚歌的出处来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记》中,在《项羽本纪》这篇文章中所提到。该成语是一个贬义词,是形容人们在非常困难的时候,受各方面因素的逼迫或者攻击的一种无奈环境,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04

项羽和刘邦本来是互不侵犯的,以鸿沟(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相当于现在人们说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但是到了后来,刘邦手下的大臣张良、陈平两人在一次早朝上向刘邦进谏,称我们的部队应该趁项羽军队衰弱的时候将其消灭,一扫后顾之忧。听了爱卿们的言论,三思后,刘邦也觉得有道理,便派韩信、刘贾等人布置好兵力,等项羽进攻时,一齐将他拿下。

05

刘邦的军队看到项羽杀过来时,便立马将项羽紧紧围住在垓下,就是现在的安徽灵壁县东南。此时的项羽手下已经没有了足够强大的军队,加上粮食也没有了,不知如何是好。夜里在军营中,项羽听见了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了楚地的民歌,心里非常吃惊:刘邦难道已将楚地占领了吗,为何他的军队如此之多。心中的斗志也在慢慢地消减。迫于无奈,他在营帐中喝了最后一杯酒,和他的爱妃虞姬一同难过地唱完了歌。作为最后的道别。项羽自认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骑上马,带着仅剩的八百名士兵,向南边突围逃走,到了乌江畔自刎而死。

项羽[1](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本名项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霸王别姬,自刎而死。[2]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本名

项籍

别称

项王、西楚霸王

字号

项羽

所处时代

秦末楚汉之际

民族族群

华夏族

人物关系

虞姬

妻子

生平经历

早期经历

司马迁《史记》: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城,故姓项氏。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3]

共14张

项羽各类画像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赶忙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4]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同年九月,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人全都造反,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殷通一起坐下,说:“把项羽召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后,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5]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陈胜被杀,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6]项梁统军在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打成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打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打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7]

霸王举鼎

巨鹿之战

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8]

以上就是关于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百度知道、四面楚歌讲的主人公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47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