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治疗呼吸四病疗效确定

葶苈子治疗呼吸四病疗效确定,第1张

葶苈子, 味苦性寒无毒,为泻肺平喘要药,北宋《开宝本草》述该药“疗肺壅上气咳嗽,止喘促,除胸中痰饮”。它可以入心经和脾经以及膀胱经,止咳化痰理气消肿通利小便以及止血止痛都是葶苈子的重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气管炎、肺炎以及咳嗽痰多和小便不利以及身体浮肿等多种常见疾病时都能用葶苈子来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好。 临床上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葶苈子苦辛寒,而呼吸四病,即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痛,均以咳、痰、喘或兼水肿为主症,故葶苈子当为首选之药。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葶苈大枣泻肺汤,己椒苈黄丸等方,为葶苈子治疗痰饮、水气之名方。药理研究证实,葶苈子具有显著的止咳平喘、强心利尿、抗感染作用。笔者以葶苈子为主药,加味治疗呼吸四病,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拟葶苈银花汤:炒葶苈子10克,金银花30克,芦根15克,射干10克,生甘草5克。日1剂,水煎,共取汁500毫升,分早晚2次服。临睡前再于药渣中加水300毫升,煎沸后,离火稍候,熏吸鼻腔数分钟。

2.慢性支气管炎拟葶苈百部汤:炒葶苈子15克,百部15克,黄芩6克,双钩藤12克(后下),桔梗10克,炒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5克。效果满意。

3.肺气肿拟葶苈子膏:炒葶苈子100克,炒杏仁60克,橘红60克,白果仁60克,生麻黄10克,五味子30克,山萸肉60克,穿山龙60克,炙甘草60克,仙人头(结籽后的白萝卜种)150克,大枣30枚(切)。先用清水浸泡诸药一宿,煎取三汁混合,加蜂蜜500克,乘热收膏。每服1匙,开水冲服,每日3次。

4.肺心病拟化裁己椒苈黄汤:炒葶苈子15克,川椒5克,防己10克,炮附子5克,桂枝10克,赤芍30克,益母草15克。葶苈子、川椒隔纸焙干研末冲服,每次服6克,分3次服完。余药水煎服。以上为1日剂量。典型病例:秦某,男69岁,患肺心病6年余,1999年春节后因受风寒病情增剧,咳嗽痰多,呼吸短促,口唇紫红,颈静脉怒张,心律不齐。两下肺可闻及中量小水泡音,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紫暗,苔黄白腻。应用化裁己椒苈黄汤,并加用川芎嗪20毫克,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治疗5天后,症状明显改善,尿量增加,继治5天,两下肺小水泡音几近消失,下肢水肿消退,达到临床控制水平。

另外,葶苈子还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胃炎、闭经等。历代医学家多有发挥,但该药苦寒力峻,只宜于实证,对肺虚喘促,脾虚肿满等症,则非所宜。

本品泻逐之力较大。不可过量使用。

实验动物大剂量给药可导致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强心甙中毒症状,并可见呕吐、腹泻。临床上大剂量用药亦会出现腹泻,小便增多、乏力、头晕的现象。

少数患者按常规用量服用该药亦会出现过敏性皮疹,并有胸闷、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另外本品对阴眼、鼻及咽部黏膜有刺激作用,中毒时可见角膜发泡、视力减弱。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咽喉病的病因病机 41 邪毒侵袭 42 脾胃热盛 43 肺脏虚损 44 肾阴亏损 45 肝气郁结 5 咽喉病的辨证 51 辨红肿疼痛 52 辨腐烂 53 辨脓液 54 辨声音 55 辨气味 56 辨焮痒、梗阻 57 辨识危候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咽喉病的穴位 2 治疗咽喉病的方剂 3 治疗咽喉病的中成药 4 咽喉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咽喉病 1 拼音

yān hóu bìng

2 英文参考

throat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咽喉病(throat disease[1])是咽喉部疾病的统称[2]。咽喉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肺、胃、脾、肝、肾等功能失常,外因多为风、热、湿、疫等邪乘机侵犯,不同内因和外因,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其表现多为火热上炎,故中医学有“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之说[3]。

4 咽喉病的病因病机

《疮疡全书》:“咽喉有数证,有积热,有风热,有客热,有病后余毒未除。”

41 邪毒侵袭

肺主表,喉为肺之系,风热邪毒侵犯咽喉,内犯于肺,肺失清肃之功,热邪循经上蒸咽喉,阻滞脉络,证见咽喉红肿痛,声嘶等[3]。并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脉浮数等风热表证,此时邪在表,病情较轻[3]。

亦有患体素虚,风寒邪毒侵犯,肺气不宣,寒邪结聚于咽,证见咽喉淡红,微肿,微痛,声嘶,全身表现为风寒表证[3]。

42 脾胃热盛

咽为胃之系,邪热壅盛,由表及里,由肺及胃,肺胃热盛,上炎于咽[3]。亦有平素过食辛热炙煿,热蕴脾胃,脾胃火热循经上炎,灼于咽喉[3]。此时,火热炽盛,以致气滞血壅,津炼成痰,故红肿痛加剧,并出现高热,头胀痛,腹胀闷,痰涎塞盛,溲黄,便结,脉洪数,舌红绛,苔黄腻等胃腑热盛之证,病情较重[3]。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所说:“胃气直透咽喉,故又为阳明之火最盛。”

若火热壅聚作肿,烁伤咽喉肌膜,以致腐坏成痈[3]。

43 肺脏虚损

素体衰弱,久病耗伤,或劳损所伤,可导致肺阴受伤,或肺气耗损[3]。肺阴受伤,津液不足,失于清润肃降之机,虚热内生,上炎于咽喉,而成阴虚肺燥之证,出现咽微红,微痛,干痒咳嗽,讲话乏力或声嘶;肺气耗损,气化功能失常,咽喉失于精气的输布,生理功能失健,易为邪毒滞留,证见咽喉淡红不适,讲话音低,气短懒言,自汗,体倦乏力[3]。

44 肾阴亏损

久病或劳伤,肾精亏耗,无以上濡于咽喉,咽喉失养,功能减退,易为病后未清之余邪滞留于咽喉,或因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咽喉而为病[3]。症见咽喉微红,微痛,微肿,异物感,或有声嘶,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夜热盗汗等肾阴虚之证[3]。

45 肝气郁结

情志不遂,内伤于肝,疏泄失常,肝气郁结,以致气滞痰凝,碍于咽喉间,出现咽喉不适,有物梗塞感。若郁而化热化火,火热上亢,则咽喉红痛,溃烂,口干[3]。若久郁以致气血结聚,痞阻脉络,可导致肿瘤的发生[3]。

5 咽喉病的辨证

咽喉病的辨证,要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将全身和局部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辨证分析[3]:

51 辨红肿疼痛

(1)病初起,咽喉红、肿、疼痛,多属风热邪毒在肺卫之表证;若咽喉淡红、不肿、微痛,多属风寒表证。

(2)咽喉肿胀,高肿或漫肿,色深红,疼痛较剧,发病迅速的,是肺胃热毒壅盛,火热上蒸,搏结于咽喉,故多属实热证。

(3)高肿而色深红,疼痛剧烈,三五天不减的,为热毒壅盛,可致化脓成痈。

(4)久病微红微肿,多属虚证。

(5)若肿胀而色淡,疼痛轻微,多属痰涎湿浊凝聚。

肿与痛是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风热表证,红肿疼痛较重;里热壅盛,红肿疼痛更甚;虚证,红肿疼痛轻微或不红肿,只有不适感。

52 辨腐烂

(1)病初起,腐烂分散浅表,周围色红多为热毒尚轻。

(2)新病腐烂成片,或洼陷的,周围红肿为火毒壅盛,蒸灼肌膜而致。

(3)腐烂浅表分散,反复发作,周围淡红,多属虚火之证;若成片洼陷,久不愈者,多为气血不足,肾阳亏损,邪毒内陷之证。

(4)溃腐上复白膜,松厚而容易拭去者为轻;坚韧不易剥离,强剥出血者,或剥后复生者为重。

53 辨脓液

(1)患处肌膜颜色鲜红或深红,肿势高突,四周红晕紧束,发热三四天不退,焮痛较甚,按之坚硬不软者,为正在酿脓,按之柔软凹陷者,多已成脓。

(2)脓液稠黄,多属实证热证;若稠黄而量多,多为湿热之证。

(3)脓液清稀或污秽者,多为正不胜邪的虚证;如清稀,污黯而腥臭,溃口久不愈合者,多为脾胃亏损邪毒内陷之证。

(4)脓液清稀而量多,长流不止,溃口难愈合,多属脾虚湿聚。

54 辨声音

(1)起病不久,即见语言不清如口中含物者,多是实证。如发生缓慢者,多为咽喉部赘生物而致。

(2)新病声音嘶哑,咽部红肿,多为风热之证,若淡红或不红,多为风寒之证。

(3)声嘶日久,咽干不喜饮,多为肺肾阴虚, 亏损之证。

(4)语音低微,气短乏力,多属肺脾气虚。

(5)语言难出,呼吸气粗,喉鸣如锯,为痰涎壅盛,阻塞气道,系危重证候。

(6)妊娠后期,出现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音,称为“子瘖”。

55 辨气味

(1)咽喉病新起,有秽恶臭气者,或流涎腥臭,多属实热火毒证,系肺胃火热上蒸。

(2)虚寒咽喉病,一般口和而无臭气,即有臭味,一般也较轻微。

(3)久病而口气臭秽,多为肺肾亏耗,邪毒伤腐肌膜,或肿瘤溃烂所致。

56 辨焮痒、梗阻

(1)咽喉肌膜色红灼热而痒,多属风热实证;不焮而痒,多为风邪;焮而干燥。多属阴虚火旺。

(2)咽喉梗阻感,但吞咽自如,无红肿痛,多为肝气郁结,气痰交阻之证;著有异物感,时时咳嗽,咽干微痛,多属肺肾虚之证。

(3)若梗阻日重,饮食难下,呼吸不顺或困难,当注意咽喉或食道有否肿瘤。

57 辨识危候

(1)咽喉病而见颈部红肿,连及胸部;咽喉患处,出血不止;脓色污黯,兼有臭恶;白膜密布,或腐烂较深,颜色紫黑;呼吸困难,饮食难下等,均为病情严重之证。

(2)咽喉病而全身证见神志昏沉,高热寒战,牙关紧闭,两目直视,汗出如珠,痰多气急,或痰鸣如锯,鼻扇唇青等,也均属危证。

6

以上就是关于葶苈子治疗呼吸四病疗效确定全部的内容,包括:葶苈子治疗呼吸四病疗效确定、咽喉病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44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