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有多大

古代皇宫有多大,第1张

古代皇宫比较大的有

1咸阳宫

总面积相当于汉长安城的近百倍,故宫的两千多倍。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按照天象规划的都城,而咸阳宫则是天都的璇玑中枢,为历代国君大朝之地,因此《三辅黄图》称咸阳宫“以则紫宫,象帝居”。

秦始皇设想在终南山修建门阙,作为咸阳南大门,和阿房宫二者之间架起空中阁道,将北渡渭水,与咸阳塬上宫城连接。咸阳宫象征天帝居住的紫微宫,渭水好比银河,天帝可以从天极、即极庙而出,经过阁道,横渡天河而达于紫微宫、阿房宫。

咸阳宫以自然地理作为外郭城,整个关中地区都是它的都城,将南边的秦岭、西边的龙山、北边的山西和东边的崤山黄河作为外部城墙,在关中地区修建的300多个离宫别馆,范围涵盖今宝鸡、咸阳、西安、渭南四地市。宫殿群之间用各种复道、甬道、阁道等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型封闭圈,直径80余公里。广义上的咸阳宫,总面积相当于汉长安城的近百倍,故宫的两千多倍!

2阿房宫

天下第一宫,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为世界奇迹。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第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帝国——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阿房宫进行调查,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条轴线上的最高处,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由此推断,阿房宫选址具有强烈的轴线意识,这条轴线有可能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

3长乐宫

汉长安东宫,约6平方公里。长乐宫与未央宫、建章宫同为汉代三宫,因其位于长安城安门大街之东,又称东宫。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总面积的1/6,相当于8个故宫大小。

长乐宫是在秦兴乐宫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西汉第一座正规宫殿,位于西汉长安城内东南隅。周回二十余里,有14座宫殿,均坐北向南。另有温室殿、钟室、月室以及秦始皇时在兴乐宫中建造的高达40丈的鸿台。

4建章宫

千门万户汉三宫,约5平方公里。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池中筑有三神山,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经典模式。

5未央宫

丝绸之路起点,汉帝国大朝正宫,约5平方公里。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殿,未央宫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就是在未央宫领取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从而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凿空之旅。展示了位于丝绸之路东端的东方文明发展水平,见证了汉长安城在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中,兼具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起点价值。

未央宫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扩展资料:

目前古代皇宫保存完好的只有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参考资料:

北京故宫--百度百科

1、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

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2、皇帝处理居住以及日常政务之处为乾清宫、交泰殿。此两殿与坤宁宫处于内廷中心。

3、皇后居住的宫殿为坤宁宫。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

4、内廷中心两翼有东西六宫,是除皇后外妃嫔生活的地方。

5、内廷两头各有暖阁,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

扩展资料:

后宫建筑规划:

故宫前部宫殿,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后部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内廷之后是宫后苑。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故宫

答案:

1、秦朝皇宫为阿房宫,皇帝寝殿不详。

2、西汉皇宫叫未央宫,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

3、唐代正式的皇宫有三座,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大明宫内廷主殿叫紫宸殿,皇帝夏季会住在含凉殿。

4、北宋 福宁殿   行宫为延福宫,延福宫寝殿为延福殿。

5、南宋 福宁殿、勤政殿。

6、元朝皇帝寝殿为大明殿香阁。

7、明朝皇宫叫紫禁城 寝宫为乾清宫。

8、清代 顺治康熙的寝宫为乾清宫,雍正以及之后的皇帝住在养心殿此外还有行宫圆明园,畅春园等,圆明园皇帝的寝殿为九州清晏殿。

秦朝阿房宫——没建完。阿房宫类似于大明宫,属于独立于咸阳宫殿之外的行宫,有避暑等作用。相当于承德避暑山庄。

秦朝兴乐宫——相当于现在的故宫。

西汉未央宫——相当于现在故宫,皇帝居住、处理政事、朝堂之所。

西汉长乐宫——太后居住的宫殿。

西汉建章宫——汉武帝后皇帝皇后后妃皇子等居住的场所。

东汉和曹魏洛阳 南宫——皇帝办公居住的场所

北宫——皇帝及皇族居家使用

孙吴建业——太初宫是东吴在建业建造的第一座宫殿。其前身是孙权兄长孙策的将军府。——昭明宫是东吴建业城内仅次于太初宫的又一重要宫殿建筑。

西晋洛阳沿袭东汉和曹魏

东晋建康 建主殿和太极殿相当于现在故宫的三大殿。

隋朝长安即唐长安

唐长安——太极宫建于隋初。隋称大兴宫,实际上是太极宫、东宫、掖庭宫的总称。太极宫相当于今天故宫的太和殿。东宫则是太子的寝宫。

唐长安大明宫——从唐高宗以后,唐朝的历代皇帝都居于此,朝堂也从太极宫转到大明宫。

唐长安兴庆宫——唐玄宗和杨贵妃居住之所

北宋东京大庆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场所,相当于故宫太和殿。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紫辰殿——是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垂拱殿——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集英殿及需云殿、升平楼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福宁殿和坤宁殿试皇帝后妃居住之所。

南宋临安大庆殿——是大朝会场所,相当于故宫太和殿

元朝大都大明殿——是皇帝的正朝,相当于故宫的三大殿或者故宫的前朝

延春阁——皇帝接见大臣和修佛事之所     隆福宫——太后住所     兴圣宫——太子所居,元朝东宫

明清京师故宫: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乾清宫——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皇宫,属于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们生前居住的地方。传文,玉皇大帝有10000个宫殿,而皇帝为了不超越神,所以故宫修建了9999间半宫殿。皇上是极阳之身,所以皇宫是是风水学上的阳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皇宫

描写古代宫殿的句子

1、两旁灯火通明,正前方是一堵筑在水上的白墙,约两米高,上覆黑瓦,墙头砌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状,正中一个月洞红漆大门虚掩着,有琴音和着曲声隐约传来,门上黑色匾额上书“梨园”两个烫金大字。

2、似叹息似挽留。我熄了烛火,推开吱呀的窗,抱着膝盖坐在床沿,凝视窗外飘飞的雨丝。

3、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4、琉璃瓦的重檐屋顶,朱漆门,同台基,捆绑住了多少位历代君王。引得王朝颠覆,百姓流离失所,天下改为他姓。

5、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风雅涧’。天阶夜色凉如水,窗内红烛摇曳,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涟漪,

6、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

7、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8、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住的地方,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9、啊!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10、远远望去,那一座座深红的宫殿像嵌在雪地上一样。

11、接着凌月推开珊瑚长窗,窗外自有一座后园,遍种奇花异草,十分鲜艳好看,知是平时游赏之处。更有花树十六株,株株挺拔俊秀,此时夏初,风动花落,千朵万朵,铺地数层,唯见后庭如雪初降,甚是清丽。

12、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大殿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洁白,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

13、一弯新月划过精致的角楼,给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故宫里显得神秘而安静。

14、在湛蓝的天空下,紫禁城那金**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15、好大的一座宫殿似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16、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的四角高高翘起,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17、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18、细密如银毫的雨丝轻纱一般笼罩天地,一弯绿水似青罗玉带绕林而行,远山黛隐身姿影绰。雨露拂吹着挺秀细长的凤尾竹,汇聚成珠,顺着幽雅别致的叶尾滑落而下,水晶断线一般,敲打在油纸伞上,时断时续,清越如仕女轻击编钟。

19、坐落在树丛中的宫殿,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座金色的岛屿。

20、这些大殿的内柱都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个柱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分外壮观。

21、水晶珠帘逶迤倾泻,帘后,有人披纱抚琴,指尖起落间琴音流淌,或虚或实,变化无常,似幽涧滴泉清冽空灵、玲珑剔透,而后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过层峦叠嶂、暗礁险滩,汇入波涛翻滚的江海,最终趋于平静,只余悠悠泛音,似鱼跃水面偶然溅起的浪花。

22、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深深宫邸,糜烂与纸醉金迷,将人性腐朽殆尽。如今,我也将成为这莺莺切切中一人吧。

23、大殿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24、云白光洁的大殿倒映着泪水般清澈的水晶珠光,空灵虚幻,美景如花隔云端,让人分辨不清何处是实景何处为倒影。

25、来到故宫,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两扇大红门,门顶上挂着一块牌子,四周镶着金边,上刻着两个醒目的金字“午门”。

26、只见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榻上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堪比当年潘玉儿步步金莲之奢靡。如此穷工极丽,凌月倒还是第一次见呢。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

皇宫,属于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们生前居住的地方。传文,玉皇大帝有10000个宫殿,而皇帝为了不超越神,所以故宫修建了9999间半宫殿。皇上是极阳之身,所以皇宫是是风水学上的阳宅。

扩展资料: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皇宫

百度百科-太和殿

百度百科-乾清宫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皇宫有多大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皇宫有多大、古代皇宫有哪些宫殿比如养心殿,是谁住的,用来干嘛的、中国古代皇帝住的宫殿都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29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