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与祭灶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祭灶的民间传说是什么

小年与祭灶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祭灶的民间传说是什么,第1张

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一般都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时候。小年是最靠近春节的一个节日。小年有祭灶的习俗,所以我们一般把小年也成为祭灶节。祭灶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许多习俗和讲究。

小年就是祭灶节吗

小年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因为有祭灶的风俗,所以也被称为祭灶节。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这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来说,具有关乎生死幸福的意义。除夕之前的小年,往往被视作忙年的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卫生、整理家务、祭拜祖先,干净团圆、过个好年,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祭灶的由来已久,是一项在我国影响与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祭灶的民间传说

关于祭灶的民间传说,跟中国神话中的灶王爷有关。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这个传说故事至今还流传着,体现了我国人民朴实美好的愿望。

小年和祭灶节的习俗

祭灶节风俗主要都围绕着祭拜为主,有: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当洗浴、宜婚嫁等。小年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吃灶糖等。它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代表着新年的开始,所以要准备过年前的活动了。

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熔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1、年祭祀的由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2、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3、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汉族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汉族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4、风俗: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日的小年与灶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因此,小年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5、剪窗纸。剪纸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在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剪贴窗花,为新春的到来做准备。剪纸的内容各种各样,例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鸳鸯戏水等等。

6、吃饺子。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7、扫尘土。因为过了小年,就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所以大家都陆陆续续的开始准备过新年了。而扫尘土也是小年过后的习俗之一。在很多地方,都把小年定为“扫房日”,为的就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因此,到了小年大家都会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祭灶的习俗有送灶、祭灶糖和填仓。

1、送灶

在送灶的时候,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可以做我灶王升天的时候坐骑的备料。

2、祭灶糖

祭灶糖是把麦芽糖放在铁锅中加热直至变软,加入芝麻粒,再用面杖成三毫米厚的薄片,用刀切开,等待温度退却后再食用,其味道香醇,酥而不腻。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小年的时候,都会去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状,人们这个时候就给灶神吃这种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

3、填仓

全家老幼便一起享用祭灶糖、饼和共进晚餐。进晚餐多用面条等素食,不食荤腥,讲究吃得越多越好,称“填仓”。

祭灶的简介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祭灶又叫送灶,因为民间相传第二天灶王菩萨要向玉皇大帝汇报灶王菩萨一年的“工作”和所见所闻,诸如这一家人是不是乱倒饭菜、是不是不爱惜烟火等等。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祭灶

在历史悠久传统的中国,流传着许多传说,而这些传说也是历史的沉淀和人们对节日的信仰。祭灶节是我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不光预示着新的一年,它还有一个传说。想知道祭灶节的传说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祭灶节的传说传说灶王爷姓张名单,字子郭。他原来是一个富家子,娶得一个贤慧的女子为妻,后来贪新厌旧,遂弃妻续娶。第二任的妻子名叫李海棠,虽然长得貌美如花,但是好吃懒做、挥霍无度。

李氏嫁入张家之后,不久就把张家的财产挥霍一空。她眼看张单的家境败落,不想跟着受苦,于是改嫁他人。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再遇顶头风”,张家有一天不幸遭逢祝融光顾,只见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张家的大宅院顷刻之间烧成了灰烬。张单自此无家可归,每天露宿街头,伤心过度的他终日以泪洗面,以致双目失明,沦为乞丐。

有一天,大约是午饭时分,他乞讨到一户人家,女主人布施给他好饭好菜。他听口音似曾相识,便开言询问,原来施饭者正是多年前被他抛弃的前妻。张单顿觉一股血液朝头上涌,自感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咚”的一声闷响,张单倾刻两眼翻白,撞死在炉灶面前。

玉帝知悉了这件事,认为张单尚有羞愧悔过之心,知他良心未泯,加上念他以前亦做过不少的功德,遂封他为灶王,让他往后饮食无忧。有关灶王的传说,早期先是有炎帝、祝融的故事,后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例如道教的《经说》一书,就把灶王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说她“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灶王夫妇是由不同的人选来做,民间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传说,称谓也有诸多不同,如灶神,灶君,灶王爷、灶神菩萨等。现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是民间祭祀灶王爷的日子。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例如《论语》中记载“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之前,祭灶是五祀之一。

是哪五祀呢?即祀灶、祀门、祀井、祀户和祀雷。祭灶要设灶王牌位,古代用丰盛的酒菜作为祭品,比如陈列上鼎俎,设置笾豆之类。

可是祭灶的日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如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和十二月都有,各个地区多有不同。我国是诸教并存的国度,神祗众多,不胜枚举,民间一概敬之,只恐有所遗漏。后来经过历代的演变,不知道到了哪朝哪代,为了方便易记起见,遂把灶王每月上天庭禀报的说法,确定为每年上天庭禀报一次,把时间定在腊月的二十三日。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以上就是关于小年与祭灶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祭灶的民间传说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小年与祭灶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祭灶的民间传说是什么、祭灶王习俗的简短来历、小年祭祀的由来及风俗 小年祭祀的由来及风俗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18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