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火灾安全隐患都有哪些

家庭火灾安全隐患都有哪些,第1张

家庭常见的安全隐患一、煤气未关会中毒二、拉线开关常断线三、电器用时过长四、电线接触不良五、烧柴火灶会掉出火星六、点蜡烛会引起火灾七、热水瓶没放好易引起烫伤八、玩打火机易发火灾九、玩烟火爆竹易发火灾十、放野火易发火灾十一、易燃易爆物保管不当易发安全事故十二、乱扔烟头易发火灾十三、插座过低易触电十四、电线破坏老化易发火灾十五、带开水易烫伤十六、湿手开关电源易触电十七、煤气灶没质检易发火灾十八、冬天烤火暖被子易发火灾8条常被忽视的家庭安全隐患,你注意到了吗?许多火灾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不注意小细节引起的。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将灭火器放在易取的位置;②将打火机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远离卧室;③做饭中途请不要随意离开厨房;④微波炉、烤箱等大功率电器必须配置专用插座;⑤电插座上插头不宜超过3个…更多内容戳图了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时刻注意消防安全!

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有:

1疏散通道被堵住了。

这种隐患会出现在一些小区公寓和工厂里。经常会看到疏散通道被各种物品堵住,只有一个人能勉强通过,发生火灾时会挡住其他人的逃生。

2疏散标志和应急灯损坏或故障。

虽然日常生活中不使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灯,但这些设施损坏或出现故障时要及时修复。发生火灾时,房间通常是黑暗的。如果疏散标志和应急灯能够正常使用,将有助于人们逃离火灾现场。

3消防栓箱里的设备不见了。

相信大家都见过消防栓箱里没有水枪和水龙带。如果被破坏或被盗,需要及时修复。如果是为了避免被破坏或者被偷而藏起来,那真的很蠢,但是不知道有多危险!

4电线老化,乱接。

老小区、老厂房普遍存在电线老化的问题,甚至乱布线,极易引发电气火灾。

5消防设备长期停用或未得到维护。

一些无良物业更是惨不忍睹,消防设备长期超期服役,出现故障无法维修,严重危及众多业主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6不确定时更换灭火器。

灭火器有有效期。在有效期内,灭火器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如果灭火器在过期后没有更换或重新充装,灭火器就是一个无用的产品。如果扑灭,会成为消防安全隐患。

7紧急疏散门被锁上了。

正常情况下,紧急疏散门是不能上锁的,因为一旦紧急疏散门上锁,火灾等突发事件就无法达到快速应急、逃生、救援的效果。

8室内装修材料不符合防火要求。

室内装修不应使用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易燃物会导致火势燃烧得更猛烈,甚至蔓延到更大的范围。

9消防给水管道无水,常开阀关闭。

A类火灾往往可以用水扑灭,但你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些建筑的消防给水管道里会无水。原因是消防给水管道的常开阀关闭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会很严重!

10电动自行车、平衡车违规充电停放。

停放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室内等场所的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电动自行车着火后,会产生含有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剧毒烟雾。当人体吸入高温剧毒烟雾时,气管会被灼伤,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然后就会昏迷不醒,行动不便,导致窒息。

直接隐患(原因):

一、电器火灾隐患(违反电器安装规定,违反电器使用规定),约占35-40%。

二、生活用火不慎(炊事器具设置不当,安装不符合要求),约占15-20%。

三、吸烟(步行、骑车、车内,躺在床上,易燃易爆场所),约占6-10%。

四、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约占4-7%。

五、设备故障(包含前道工序设备不良,制品流到下道工序)。

六、玩火(小孩取乐,燃放烟花爆竹),约占3-5%。

七、放火(报复社会,精神病人),约占2-3%。

八、雷击(直击雷、静电荷电磁感应、沿着电气线路或金属管道到室内)。

间接隐患(原因):

一、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防爆要求。

三、车间布局变更,消防设施、通道未同时设计、施工、使用。

四、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岗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

五、接触易燃易爆化学品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

六、未配备灭火器材,未按时点检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未补充未修理更换。

七、逃生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未设置指示灯,安全出口未设置应急照明。

八、损坏或擅自挪用、变更、拆除、停用消防设施。

九、占用、堵塞、遮挡、封闭逃生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

十、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

以上只是罗列了最常见的部分。

一、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二、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

三、违章使用电器。

四、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

五、对燃气灶具不进行定期检查,出现破损,导致燃气泄露,或者操作不规范(如倒卧气瓶、高温烘烤、用后不及时关闭阀门等),也易引起爆炸起火。

六、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七、小火源处理不当,乱扔吸烟等现象。

八、小孩玩火或者燃放鞭炮。

九、用易燃材料私搭乱建,乱接电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

十、日常生活中多数人防火意识差,重防盗,轻防火。

(1)建筑布局不合理的,发生火灾后易蔓延或影响其他建筑物安全的;

(2)建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与其使用性质不相符的,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

(3)建筑物的通风采暖系统、电气设备、内部装饰装修不符合要求的;

(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的,如炉灶、火炉、锅炉、烟囱、蒸汽、电热器具、煤气灶、煤气热水器、煤气管道靠近可燃物或可燃结构的;

(5)禁火区内有火源的;

(6)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

(7)没有按规定设置避雷设施的,或避雷设备失效的;

(8)应设置消除静电装置而未安装的,或静电装置不符合要求及失效的;

(9)电焊工、电工、油漆工等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的;

(10)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人员未经消防培训,不具备安全常识上岗的;

(11)消防水源不足的;

(12)未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的;

(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设施的,如埋压、圈占消火栓;

(14)占用防火间距,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

(15)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

(1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的;

(17)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

(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工作人员不懂防火和灭火知识的;

(19)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缺乏安全装置的;

(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的,无疏散指示标志,无事故照明的或失火后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影响水源使用的。

家庭火灾隐患:有老化电线、电气线路、插座、易燃物如烟花爆竹等、天然气灶具、天然气管道老化等。

要经常检查存在隐患的地方,预防火灾的发生。预防火灾注意事项如下:

1、家中电线有无老化、破损;电气线路有无超负荷使用情况;电气线路插座是否安全;

2、电器出现故障后是否扔带病工作;是否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电器;

3、家用保险丝是否由铜、铁丝代替;照明灯具是否离可燃物太近;

4、楼梯、走道、阳台是否存放易然、可燃物;家中是否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5、易燃品是否远离然气炉具;是否在家从事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话动;

6、炉灰在倾倒前是否完全熄灭;炉火与燃气炉灶是否同室使用;

7、然气管道安装是否牢固、软管是否老化;家庭装修材料是否大多使用难燃、不燃材料;

8、家中废纸、书报是否经常清理;火柴、打火机是否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9、是否经常救育孩子不要玩火;就寝或出门前是否关闭电源、气源;家中是否配备了筒更火器具。

扩展资料

家庭火灾的逃生

第一步,熟悉环境,画出平面图。

应先熟悉所住楼层的各逃生路线,在印有网格的稿纸或者图纸背面画出您家的平面图,如果您的房子超过一层,记得每层都画一个平面图。

第二步,在图上标出所有可能的逃生出口。

记得把所有房门、窗户、楼梯都标注在图上,这样能够让您和家人对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一目了然。同时,请别忘记标注住房周围的疏散楼梯,因为城市居民大多住在多层和高层住宅里面。

第三步,尽量为每个房间画出两条逃生路线。

家里每个房间要设计两条不同的逃生路线:第一条可以经房门出去,通向阳台、楼梯等安全疏散通道;第二条可以从窗户出去,所以一定要确保家里的窗户能够自如开启。房门当然是每个房间的主要逃生出口。

但是,如果房门被大火和浓烟封堵,您就需要另外一个逃生出口,例如窗户。所以,您一定要确保家里的窗户能够自如开启,并且家里的每个人都清楚知道逃生的路线。如果窗户安装了防盗锁,那么一定记得在家里准备锤子等应急工具。

第四步,熟悉消防设备。

熟悉所住楼层内的消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第五步,发生火灾时的注意事项:

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

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火灾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火灾安全隐患都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家庭火灾安全隐患都有哪些、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造成火灾的突出隐患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07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