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p的纤溶系统及FDP的形成机理

fdp的纤溶系统及FDP的形成机理,第1张

在纤溶激活酶的作用下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部血管内纤维蛋白的沉积和清除已在血管内沉着的微量纤维蛋白。正常人纤溶酶和抑制酶之间保持了动态平衡,使血液循环能正常进行。

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形成各种FDP碎片。 FDP升高,表示纤溶活性增强,提示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纤溶酶概述 4 纤溶酶医学检查 41 分类 42 原理 43 试剂 44 操作方法 45 正常值 46 临床意义 47 相关疾病 5 巖栖蝮毒素·纤溶酶 51 分子中文名 52 分子英文名 53 蛋白质序列 54 生物学活性 55 可能的中毒症状 56 可能的治疗方案 57 相关物种 58 数据来源 6 纤溶酶药品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62 英文名称 63 纤溶酶的别名 64 分类 65 剂型 66 纤溶酶的药理作用 67 纤溶酶的药代动力学 68 纤溶酶的适应证 69 纤溶酶的禁忌证 610 注意事项 611 纤溶酶的不良反应 612 纤溶酶的用法用量 613 纤溶酶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614 专家点评 1 拼音

xiān róng méi

2 英文参考

Pla 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fibrinolys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纤溶酶概述

纤溶酶(Pla in,PL)是PLG在其激活物(PA)的作用下产生的,是导致纤维蛋白降解最直接的因子。生理状态下,PL与PLG、tPA等结合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一旦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PLG被激活为PL,后者则在局部将纤维蛋白降解,以避免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

4 纤溶酶医学检查 41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酶类测定

42 原理

纤维蛋白可与染料刚果红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被检血浆中的纤溶酶可水解纤维蛋白释放出刚果红,在酸性条件下刚果红显蓝色,其颜色的深浅与血浆纤溶酶活性成正相关。

43 试剂

(1)硼酸缓冲液(pH78):硼酸6184g,KOH 7456g,蒸馏水500ml,01mmol/L

NaOH溶液53ml,加蒸馏水至1000ml。

(2)1g/L刚果红溶液:刚果红05g加生理盐水500ml。

(3)1mol/L HCl溶液。

(4)50g/L CaCl2溶液。

(5)基质粉制备:血浆与生理盐水、50g/L CaCl2溶液按10∶100∶5比例混匀,37℃水浴60min,用玻棒将纤维蛋白全部卷出,用生理盐水洗涤两次后,挤干,置56℃温箱中烘干备用。取10g纤维蛋白,加1g/L刚果红溶液100ml,37℃水浴中不断搅拌,保温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用pH78硼酸缓冲液反复洗涤至上清无色为止,将与刚果红结合的纤维蛋白置56℃温箱烘干备用。

(6)分光光度计。

44 操作方法

(1)按表1操作:

(2)离心上述溶液,取上清,分光光度计600nm波长比色,空白调0,测其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即可得出纤溶酶活性。

附注:

检测前禁止服用抗凝药物,如阿斯匹林等。

45 正常值

纤溶酶活性:8555%±2783%

(发色底物法)

211~489U

(刚果红显色法)

46 临床意义

(1)运动对纤溶系统的影响:Weiss等为探讨运动程度(中、重)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检测了12例健康男性在骑踏车1h前后反映血浆凝血酶、纤维蛋白和纤溶酶形成的指标。结果显示,在中等度的运动中tPA抗原从37±05ng/ml升高到146±18ng/ml,P<001,PAP从21±03nmol/L升高到42±07nmol/L,P<001。然而,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Ⅲ plexes,TAT)和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tide A,FPA)却无明显变化。重度运动后,tPA和PAP的水平分别超过正常高限的25倍及2倍,而血浆中F1+2、FAT、FPA却在正常范围内明显增高(P值分别<001、<005、<001)。研究认为:在健康的年轻个体中,运动导致凝血活性增高的同时也引起纤溶活性增高,中等强度运动仅导致纤溶酶形成,而重强度运动时纤溶酶的形成超过了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2)在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的意义:机体内纤溶系统活性是由于纤溶酶出现的结果,而纤溶酶在血中的活性是由释放入血的激活物而调控。因此各种原因导致的纤溶亢进症,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获得性,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性,最终结果是纤溶酶生成过多而导致纤溶酶活性增强。上海瑞金医院对肝病患者纤溶酶的检测结果显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血浆纤溶酶明显升高,表明此时患者纤溶酶活性增强。

(3)在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中的意义: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中常由于tPA活性及含量减低和PAI1活性增高而导致纤溶酶活性(PL)减低。缺血性脑病患者α2AP水平降低而纤溶酶α2AP复合物(PAP)增高,有资料表明,缺血性脑病患者PAP水平(109±045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59±013mg/L)。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深静脉血栓、肾病综合征、DIC等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PAP水平增高。Oikawa等对4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检测了血浆PAP(PLα2AP)和DDimer等,发现在肾病综合征的活动期PAP(067±048μg/ml)及DDimer(154±105ng/ml)水平与其静止期(PAP 043±018μg/ml,DDimer 72±48ng/ml)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尽管临床上尚未发现血栓形成,但PAP、DDimer水平升高却能反映肾病综合征时的血液高凝状态。

(4)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中的意义:在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应用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尿激酶、tPA或重组tPA等)进行溶栓治疗时,由于外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由此而降解纤维蛋白(原)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因此溶栓后纤溶酶活性增高。纤溶酶α2AP复合物(PAP或PIC)增高,有报道α2AP与纤溶酶形成的复合物(PAP)是可以灵敏地反应纤溶系统激活的分子标志物。应用溶栓药物治疗时血浆PAP可明显增高。

47 相关疾病

FA     肺栓塞     肝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     肾病综合征     血栓形成

5 巖栖蝮毒素·纤溶酶 51 分子中文名

纤溶酶

52 分子英文名

Fibrinolytic enzyme, FLE

53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于德涵, 赵文阁,王广慧, 李贺 2011 巖栖蝮蛇毒纤溶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7(14): 1721

54 生物学活性

高溶栓活性和低溶血毒性的天然优势特性。

参考文献:

Swenson S, Markland JFS 2005 Snake venom fibrin (ogen) olytic enzymes[J], Tbxicon, 45:10211039

Leonardi A, Fox J, W, TrampuBakija A, Kriaj I 2007 Ammodytase, a metalloprotease from  Vipera ammodytes ammodytes venom, possesses strong fibrinolytic activity Toxicon, 49(6): 833842

55 可能的中毒症状

短时间出现烧灼胀裂样剧痛,肢体肿胀明显,扩展迅速,伤口附近可出现水泡、血泡。全身症状很快出现,常见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胸闷、气促等。重者可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如齿龈出血、血尿、皮下瘀斑等,甚至休克。

参考文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 2002 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修订稿)[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9(1):19

56 可能的治疗方案

早期治疗(被咬后4小时前):局部近心端大面积包扎(被咬后30min前),切开冲洗,尽快吸出毒液,烧灼伤口(野外无条件下),应用抗眼镜蛇毒血清,胰蛋白酶局部注射及环封,局部切开减压,引留排毒和中草药治疗为主。中期治疗(被咬伤后4小时至需要手术修复局部组织坏死缺损创面日期)控制感染,消除局部的坏死组织、换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主,根据局部组织的坏死和缺损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后期治疗(手术日至治愈为止)主要为手术修复局部组织坏死照成的局部组织缺损。

参考文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 2002 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修订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9(1): 19

57 相关物种

巖栖蝮

58 数据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 纤溶酶药品说明书 61 药品名称

纤溶酶

62 英文名称

Fibrinolysin

63 纤溶酶的别名

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血酶;Pla in;Actase;Serum Tryptase;Throblysin

64 分类

血液系统药物 > 纤维蛋白溶解药

65 剂型

5万U。

66 纤溶酶的药理作用

纤溶酶是由提纯的链激酶激活纤溶酶原而得,是一种蛋白水解酶。纤溶酶可使纤维蛋白分解成纤维蛋白降解物,而使纤维蛋白溶解。

67 纤溶酶的药代动力学

(尚不明确)

68 纤溶酶的适应证

用于血栓性疾病和抗凝疗法辅助剂。

69 纤溶酶的禁忌证

凝血障碍、出血状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麻醉和手术后忌用。

610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611 纤溶酶的不良反应

发热、出血、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低血压、眩晕、头痛、肌痛、黄疸、过敏反应等。

612 纤溶酶的用法用量

静脉点滴,剂量取决于临床反应,一般每小时5万~10万U,每天用1~6h,连用3~4天,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613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614 专家点评

以上就是关于fdp的纤溶系统及FDP的形成机理全部的内容,包括:fdp的纤溶系统及FDP的形成机理、纤溶酶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90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