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指哪七国

七国指哪七国,第1张

七国可以指:

战国七雄,中国东周后期七个大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国 (西汉):西汉七个诸侯国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起兵反抗中央,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时代,从5世纪到9世纪居住在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部落的非正式联盟,包括肯特(Kent)、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麦西亚(Mercia)、埃塞克斯(Essex)、萨塞克斯(Sussex)和威塞克斯(Wessex)七个王国。

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日、意、加七国组成的集团,八大工业国组织的前身

七国象棋,中国象棋变体的一种,模拟中国的战国七雄,由七人对局

东周末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秦国(秦襄公)、齐国(齐太公)、楚国(熊绎)、赵国(赵烈侯)、魏国(魏文侯魏斯)、韩国(韩景侯韩虔)、燕国(召公奭)。

1、秦

秦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2、齐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开国君主: 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

都城: 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 :今山东北部

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

3、楚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

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4、赵

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8年,领土大致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定都邯郸(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

5、魏

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

6、韩

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7、燕

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扩展资料

秦灭六国

长平之战后,六国皆弱,已无抗秦之力。各国又只图自保,甚至相互攻伐,难于形成合纵抗秦的力量。秦则坚持远交近攻的战略,攻占了韩、魏、赵大片土地。至秦王政五年(公元前 242年),齐、秦领土已接壤,阻断了赵、楚联系,对韩、魏成三面包围。

秦灭六国条件已经成熟。秦王政采纳大臣建议,以破坏六国合纵为指导思想,重点打击赵、楚两国。秦王政十一至十五年,秦国四次出兵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秦军先胜,后被赵将李牧击败。秦遂转向弱小的韩国,于十七年灭韩。

这时赵国遭灾,秦国趁机实施反间计,除掉了李牧,于十七年灭了赵国。赵公子嘉奔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立为代王。接着,秦军又重创燕军主力,燕王喜与代王嘉退往辽东郡。二十二年,秦以一部兵力灭魏,进而由北南下, 先以 30万大军攻楚,不料大败而归。

后派老将王翦率 60万大军再次攻楚, 终将楚国灭亡。二十五年,秦军又扫清了燕、赵残余势力,仅剩下一个齐国。二十六年,秦军避开齐国正面防御,自燕地南下,一举攻占齐都。至此六国皆平,终成统一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国

1、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甘肃东南部,四川中东部。

2、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3、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4、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5、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6、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7、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组织民户、奖励军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

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广泛被秦人接受,成为此后秦国政策的基础。

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宜首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使之完全具备了统一全国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7国争霸的7国分别是:

1、韩国:

韩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

2、魏国:

魏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3、赵国:

赵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4、燕国:

燕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5、齐国: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

6、楚国: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楚怀王时期攻越国,尽得越国故吴地,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7、秦国:

秦国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

三国演义中的七国指的是:

1 曹魏

2 吴国

3 蜀汉

4 东吴

5 东汉

6 西晋

7 永嘉政权

这七个国家分别代表了三国时期和三国以后的历史阶段,其中东吴、蜀汉、曹魏三国是指三国时期的三个政权,而东晋、西晋、永嘉政权则是三国以后的历史时期。这七国往往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七个大国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七国指哪七国全部的内容,包括:七国指哪七国、历史上七国指哪七国皇帝分别是准、古时的七国都是哪七国现在分布在哪个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86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