辶是走字底还是走之旁

辶是走字底还是走之旁,第1张

“辶”正确的是“走之旁”。

在没有严格要求下 这两个都是可以用的。

走字底更多的是一种俗称(还有一个走字旁‘赵'的偏旁

基本释义

“辶”俗称“走之旁”,简称“走之儿”,实际上并非源于“走”或“之”,而是源于“辵”(chuò)。辶在传统字书中即辵(chuò)部。“辵”是走走停停的意思。归入辵部的字多于此有关,如“进”、“退”等。

“辶”的字有运、迷、送、退、道。

词组释义

1、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

2、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

3、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4、旁侧,近旁:身边。

5、迷,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mí,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为迷惑;引申为迷路;又引申为失误、遮住、使人入迷,或指沉醉于某一事物、昏迷等。迷或用同“谜”,即谜语;又或与“弥”通用,表示充满、弥漫。

6、送:sòng,本义: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

引申指“赠给”。指“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指“丢掉”。又用作姓。

继续赏析著名的楷书《多宝塔碑》和《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例字

走字底「辶」是由3画组成,分别是:侧点、横折折撇、平捺。

走字底的字和走路、发生一段地理位置上的位移有关系。走字底用作偏旁、也可以写作“辶”,简称“走之”。

辶,读音为chuò,实际上并非源于“走”或“之”,而是源于“辵”(chuò)。“辵”是走走停停的意思〔篆文从彳(chì)止〕。归入辵部的字多于此有关,如“进”“退”等。

根据现代汉语字典统计,带有走字底「辶」偏旁部首的汉字多达218个,由此可见走字底「辶」在汉字书写中是较为常见的。

走之底「辶」的书写方法

侧点:走字底「辶」的侧点和我们上一期讲过的宝盖头的右点是相似的,这种侧点的斜卧笔法都是源自永字八法的笔法精髓。书写侧点时毛笔要露出笔尖,中锋逐渐向右下方侧压,直至粗笔,再向右下方略微扭转笔锋渐行渐提,出现收尖,然后果断逆锋收笔,侧点的“鸟之翻然侧下”便油然而生。

横折折撇:要笔尖斜切,露锋起笔,向右上(20~30°)行笔写出短横后,向右下按压、顿笔,再向左下折笔,渐行渐细,第一折笔的长度应与短横相当,且行至末端后向右下写出第二折笔,两折笔间要圆润过度,写出纤细、丝带,不要变换笔锋,第二折笔略长,渐行渐浓,行至右下角后圆润过度再向左下角撇出,渐行渐细,直接撇向下一笔“平捺”。

平捺:在永字八法中,捺笔又称为磔笔,磔的本义是古人用快刀劈祭祀用的肉品,用它来比喻书法笔法,则给人一种锋利、急促、蓄势强劲之意。书写平捺时:要逆锋轻落,略微向左回笔后右出,渐行渐重,要一波三折,沉着有力,笔锋自然,末尾要略带仰势,写出刀锋后果断收笔。

以上就是关于辶是走字底还是走之旁全部的内容,包括:辶是走字底还是走之旁、走字底的笔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83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