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第1张

导语:很多人都不是特别了解光圈景深之前具有什么关系,他们对于照片质量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就来高速大家光圈和景深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一、关于光圈

1、光圈概念

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

2、光圈大小表达

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光圈 f 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右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曝光量增加了,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56 ,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3、大光圈作用

A、控制景深 (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

B、快门速度

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

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4、小光圈作用

A、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

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

B、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

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

C、拉低快门速度

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门制造流动感。

5、总结:光圈主要的三个作用:控制进光量、控制景深、控制成像质量。

6、最佳光圈使用

利用光圈获得最佳成像质量,一般在最大光圈基础上缩小二至三级进行拍摄,能得到清晰度和锐度最高的成像质量。此外,在使用最大光圈拍摄时有时会出现画面四周较暗(暗角),这时需要将光圈缩小小二至三级进行拍摄,暗角就消失了。变焦最佳光圈一般f56或f8,定焦f40或f56;使用的场合根据需要来定。

7、最大光圈使用

通常在光线较弱时使用或,如室内、傍晚。当需要将背景模糊虚化时,大光圈要比较小光圈要贵,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8、中等光圈使用

焦距大于100m的长焦镜头拍摄时如使用最大光圈拍摄背景完全虚化,并且主题物也部分虚化,如果使用中的光圈拍摄就会获得适中的景深和背景的较好虚化,并且对于长焦镜头这时通常也是最佳光圈。

9、小光圈的使用

在拍摄风景时通常希望远近的物体都清晰成像,一般f11或f16拍风景比较合适,比f16再小的不太适合使用,如f22、f32可能对成像锐度和分辨率造成影响。

10、购买选择: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对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不需要自己控制,对于非专业用户这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为适合更广阔的使用环境,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和快门速度的范围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够按正常的级数连续设置,而不是跳跃性设立,另外也得注意数码相机在开启和关闭闪光灯时,其快门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二、景深

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1、小景深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

2、大景深

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3、影响景深三要素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有的画面上被摄体是前面清晰而后面模糊,有的画面上被摄体是后面清晰而前面模糊,还有的画面上是只有被摄体清晰而前后者模糊,这些现象都是由镜头的景深特性造成的。可以说,景深原理在摄像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景深,将有助于拍出满意的画面。决定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如下三个:

1、光圈

在镜头焦距相同,拍摄距离相同时,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围越大;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这是因为光圈越小,进入镜头的光束越细,近轴效应越明显,光线会聚的角度就越小。这样在成像面前后.会聚的光线将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来离镜头较近和较远的不清晰景物具备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2、焦距

在光圈系数和拍摄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越长,景深范围越小。这是因为焦距短的镜头比起焦距长的镜头,对来自前后不同距离上的景物的光线所形成的聚焦带(焦深)要狭窄得很多,因此会有更多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

3、物距

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都相等的情况下,物距越远,景深范围越大;物距越近,景深范围越小。这是因为远离镜头的景物只需做很少的调节就能获得清晰调焦,而且前后景物结焦点被聚集得很紧密。这样会使更多的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因此景深就增大。相反,对靠近镜头的景物调焦,由于扩大了前后结焦点的间隔,即焦深范围扩大了,因而使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的光斑减少,景深变小。由于这样的原因,镜头的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

实际拍摄时,为了突出主体,往往要景深小;强调场景又需要大的景深。控制景深是摄影的基本功。控制景深有以下三种方法:

1改变拍摄距离:使用同一支镜头焦距恒定时,当光圈一定时,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2改变光圈大小:使用同一支镜头焦距恒定,当拍摄距离一定,光圈小,景深大;光圈大,景深小。

3改变镜头焦距:在同一拍摄距离,使用相同光圈的情况下,短焦距时,景深大;长焦距时,景深小。

综上所述,实际拍摄中景深大小是上面三种方法综合的结果,具体结论是,欲得到最大的景深效果,应该使用短焦距的镜头,选用最小的光圈拍摄。欲得到最小的景深,应该使用长焦距镜头,选用大光圈,以尽可能近的拍摄距离拍摄。

以上就是关于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全部的内容,包括: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和景深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77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