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 详细�0�3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 2011 年04 月25 日 德州公路人安全博客 公路人安全博客--德州公路人的家园,公路安全工作者交流的平台!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 根据安全心理学分析,作业人员不的安全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骄傲自大、争强好胜 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有工龄,有时也感觉力不从心,但在众人面前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2)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产生烦燥,神志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者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 (3)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 操作技术不熟练,生产工艺不熟,而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措。 (4)盲目自信,思想麻痹 特别是青年工人和一部分有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旁风”,把安监人员的监视视为“打麻烦”。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 (5)盲目从众,逆反心理 看见别人违章作业,他也盲目照着学,对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有逆反心理。如登高作业把安全帽系在腰间;看见领导来了赶快脱下手套,领导一走又载手套操作旋转机床。 (6)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在实际作业现场,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操作的人,时有所见。例如,干某件活应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而不采取;需要某种持证作业人员协作的而不去请,自己违章代劳;该回去拿工具的不去拿,就近随意取物代之等。 (7)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也可称为“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而造成的。例如有的操作工人为节省时间,用手握住零件在钻床上打孔,而不愿动手事先用虎钳或其他夹具先夹固后再干;有些人宁愿冒点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多张一次口;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但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凡此种种,都和惰性心理有关。 (8)无所谓心理 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这里也有几种情况:一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什么章程不章程,章程都是领导用来卡人的。这种问题出在对安全、对章程缺乏正确认识上。二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在行为中根本不把安全条例等放在眼里。三是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无所谓 心理对安全的影响极大,因为他心里根本没有安全这根弦,因此在行为上常表现为频繁违章。 有这种心理的人常是事故的多发者。 (9)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它是人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有的人违章,就是好奇心所致。例如刚进厂的新工人来到厂里,看到什么都新鲜,于是乱动乱摸,造成一些机器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其结果或者直接危及本人,或者殃及他人。有的人好奇心很重,周围发生什么事都会引起他的注意,结果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甚至事故。 (10)工作枯燥,厌倦心理 从事危险、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厌倦心理。如某电工进行变压器避雷试验,当天已完成7 台,在进行第8 台时,心理疲劳,感到乏味,结果违章触电。 (11)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一位配电工,自己在高压柜区域用绳子拉了一个禁区。在禁区外工作一会后,突然闯进禁区,把实际存在的危险区域错误地感觉为安全区域,结果触电身亡。 (12)心理幻觉,近似差错 有些职工感到自己“莫明其妙”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有一个小汽车司机因妻子刚生小孩,回家心切总希望沿路放行绿灯,到达交叉路口时竟将红灯视为绿灯,发生撞车事故。

电梯事故的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两者又互为因果。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是教育或管理不够引起的,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则是长期维修保养不善造成的。在引发事故的人和设备的两大因素中,人是第一位的,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管理等,都是人为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比如操作者将电梯电气安全控制回路短接起来,使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这个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电梯,又引发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

事故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环境及制度上的缺陷等三个方面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首先是人的行为,像不佩戴防护用品、不按规章操作等等;物的不安全状态,首先是物的状态,像作业工具有缺陷、设备带故障运行等;环境的不安全及管理缺陷因素,像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狭窄、恶劣天气、像无制度、无措施等。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施工作业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造成良好的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的失误将造成施工的不安全。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的3E原则。

1人的不安全行为属于主观,物的不安全状态属于客观。

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动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静态的。

3人的不安全行为较难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可控的。 第一、从心理上加以控制。人在从事生产劳动时,心理状况受不良情绪和不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千方百计保证精神愉快,并努力创造一个整洁,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投入工作;一旦发生了事故,能反应敏捷,不慌乱无措。

第二、从生理上加以控制,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在工作中应劳逸结合,不要过于紧张、劳累。操作中身体如果出现了不适的症状,不要勉为其难的坚持,避免由于身体原因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从生产技术上加以预防。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和危险源点,要悬挂在醒目的警戒标志,安装防护和报警装置,防止不安全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 详细�0�3全部的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有哪些 详细�0�3、电梯工程中的两类不安全因素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产生不安全行为主要原因包括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76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