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来历

女儿墙来历,第1张

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女儿墙(又名:孙女墙)是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

古代文化: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满清时也有一则扈巧云“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就是沈阳城德胜门的“女儿墙”。

想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后,立即下令扩建新城。改建新都时,是采用“周易八卦”之说进行的。城门由原来的四个增加到八个,而且要在每座城门上都建一座城楼,城周垛口修六百五十一个。后来,努尔哈赤没有等到竣工之日便魂归西天了,这座城池便由其子皇太极继续修建完工。

《辞源》里是这么说的,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就是因为古代的女子,是卑小的,没有地位的,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这就是女儿墙这个名字的由来。

建筑专业术语中叫女儿墙,女儿墙: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建筑技术规则规定,女儿墙被视作栏杆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层楼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为避免业者刻意加高女儿墙,方便以后搭盖违建,亦规定高度最高不得超过15公尺。古代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状的矮墙。缺口多作射孔,可用于御敌。汉˙刘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水浒传˙第三十一回: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就女墙边,望下先把朴刀虚按下按,刀尖在上,棒梢向下。亦称为女儿墙、女垣、箭垛

以上就是关于女儿墙来历全部的内容,包括:女儿墙来历、建筑词中女人墙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69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