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钱谦益说:“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杨国忠掩其败状,反以捷闻,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钱注杜诗》卷一)。《兵车行》中杜甫以亲身见闻描绘了当时的惨状,揭示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苦难,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表达了内心不可遏制的悲愤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一句“武皇开边意未已”一阵见血地把矛头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及其开边政策,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从创作方法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历,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取现实主义地表现手法。《兵车行》这首诗在杜甫一生中有着重要地位,他是诗人抨击统治集团的第一声号角,是写作“因事立题”的新乐府诗的开始,也是诗歌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开始。《兵车行》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崭新开端。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杜甫现实主义创作开端的《兵车行》最大特色是高度典型化。杜甫用问答的方式,构思了一位“行人”的谈话,借此反映在从“北方河”到“西营田”从“山东二百州”到“青海头”的广阔背景下,前方和后方、征夫和农妇所受的穷兵黩武之害,以及兵役和赋税水涨船高,恶性循环的可怕后果,在有限篇幅里表现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加以高度概括,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正是杜甫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兵车行》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的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叙事从容、条理井然,却又纵横开阖,曲折变化。诗人在行文中处处照应,如“道旁过者问行人”与“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武皇开边意未已”与“未休关西卒”, “千村万落生荆杞”与“租税从何出”,“边庭流血成海水”与“新鬼烦冤旧鬼哭”,“君不闻”与“君不见”等。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兵车行》就是把 “过往行者”和“行人”的对话作为诗的主体,特别是通过“行人”的回答道出了他不平的心声,极富个性化。除了向乐府学习,杜甫还向百姓学习,多用俗语口语。 “爷娘妻子”、“被驱不如犬与鸡”等明白如话的口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增加了诗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杜甫还吸收了民歌中常用的顶针手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等都蝉联而下使诗情摇曳无穷。所有这些使这首诗读起来朴实自然、明白如话。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兵车行》中“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它不仅揭示了那个行人“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此外,随内容、语气变化而换的三、五、七杂用的句型,平仄相间的韵脚,造成抑扬顿挫的效果。这也是此诗情文并茂,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杜甫的《兵车行》尽管是作者的第一篇批判现实诗,但已经具有为杜甫所自道且历来公认的风格“沉郁顿挫”。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是形成杜诗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
关于此时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对吐蕃的用兵(见单复《读杜甫诗愚得》卷一)。《杜臆》云:“旧注谓明皇用兵吐蕃,民苦行役而作,是也。此当作于天宝中年。”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对南诏的用兵,此时杨国忠专权,谎报军情,弄得民怨沸腾(见钱谦益《钱注杜诗》卷一)。上述两种说法均可通。
《兵车行》的作者是杜甫,不是李白。主旨是: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扩展资料:
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乐府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父母和妻儿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车行
辚辚,发出急速、连续、短促、硬物相撞声,发出格格声,可说明此车行进速度快 表现兵夫们走得匆忙;萧萧,即马的嘶鸣声。联系上下文也可理解为兵将们因为急着赶路,不停抽打马匹,马匹的萧萧鸣叫之声不绝于耳。
《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叙事诗。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全诗(节选)如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译文如下:
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
父母和妻儿纷纷跑来相送,灰尘弥漫天空不见咸阳桥。
亲人们牵衣领足拦路痛哭,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
过路的人站在旁边询问原因,回说官府征兵实在太频繁。
扩展资料:
关于此时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对吐蕃的用兵(见单复《读杜甫诗愚得》卷一)。《杜臆》云:“旧注谓明皇用兵吐蕃,民苦行役而作,是也。此当作于天宝中年。”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对南诏的用兵,此时杨国忠专权,谎报军情,弄得民怨沸腾(见钱谦益《钱注杜诗》卷一)。上述两种说法均可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车行
答案是,写实场景。
杜甫《兵车行》的叙述次序是写实场景
题目:
杜甫《兵车行》的叙述次序是?
答案:A写实场景
A写实场景
B定实场景
C虚幻场景
D代人述言
以上就是关于杜甫的兵车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部的内容,包括:杜甫的兵车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兵车行的创作背景、兵车行的主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