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长门赋》。

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长门赋》。,第1张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长门赋(并序)[1]

孝武皇帝陈皇后[2],时得幸[3],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4],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5],因于解悲愁之辞[6]。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7],陈皇后复得亲幸。其辞曰:

夫何一佳人兮[8],步逍遥以自虞[9]。魂逾佚而不反兮[10],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11]。心慊移而不省故兮[12],交得意而相亲[13]。

伊予志之慢愚兮[14],怀贞悫之懽心[15]。愿赐问而自进兮[16],得尚君之玉音[17]。奉虚言而望诚兮[18],期城南之离宫[19]。修薄具而自设兮[20],君曾不肯乎幸临[21]。廓独潜而专精兮[22],天漂漂而疾风[23]。登兰台而遥望兮[24],神怳怳而外*[25]。浮云郁而四塞兮[26],天窈窈而昼阴[27]。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28]。飘风回而起闺兮[29],举帷幄之襜襜[30]。桂树交而相纷兮[31],芳酷烈之訚訚[32]。孔雀集而相存兮[33],玄猨啸而长吟[34]。翡翠胁翼而来萃兮[35],鸾凤翔而北南[36]。心凭噫而不舒兮[37],邪气壮而攻中[38]。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39]。正殿块以造天兮[40],郁并起而穹崇[41]。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42]。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43]。刻木兰以为榱兮[44],饰文杏以为梁[45]。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46]。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47]。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48]。五色炫以相曜兮[49],烂耀耀而成光[50]。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51]。张罗绮之幔帷兮[52],垂楚组之连纲[53]。

抚柱楣以从容兮[54],览曲台之央央[55]。白鹤噭以哀号兮[56],孤雌跱于枯杨[57]。日黄昏而望绝兮[58],怅独托于空堂[59]。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60]。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61]。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62]。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63]。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64]。舒息悒而增欷兮[65],蹝履起而彷徨[66]。揄长袂以自翳兮[67],数昔日之 殃[68]。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69]。抟芬若以为枕兮[70],席荃兰而茝香[71]。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72]。惕寤觉而无见兮[73],魂迋迋若有亡[74]。众鸡鸣而愁予兮[75],起视月之精光[76]。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77]。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78]。夜曼曼其若岁兮[79],怀郁郁其不可再更[80]。澹偃蹇而待曙兮[81],荒亭亭而复明[82]。妾人窃自悲兮[83],究年岁而不敢忘[84]。[1]

导语:《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长门赋》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长门赋》原文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其辞曰: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懽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长门赋》翻译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来临。芳魂飘散不再聚,憔悴独自一身。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

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愿郎君颁下回音。明知是虚言仍然愿意相信那是诚恳,期待着相会长门。每天都把床铺整理好,郎君却不肯幸临。走廊寂寞而冷静,风声凛凛而晨寒相侵。登上兰台遥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梦如魂。浮云从四方涌至,长空骤变、天气骤阴。一连串沉重的雷声,像郎君的车群。风飒飒而起,吹动床帐帷巾。树林摇摇相接,传来芳香阵阵。孔雀纷纷来朝,猿猴长啸而哀吟。翡翠翅膀相连而降,凤凰由北,南飞入林。

千万感伤不能平静,沉重积压在心。下兰台更茫然,深宫徘徊,直至黄昏。雄伟的宫殿像上苍的神工,高耸着与天堂为邻。依东厢倍加惆怅,伤心这繁华红尘。玉雕的门户和黄金装饰的宫殿,回声好像清脆钟响。

木兰木雕刻的椽,文杏木装潢的梁。豪华的浮雕,密丛丛而堂皇。拱木华丽,参差不齐奋向上苍。模糊中生动的聚在一起,仿佛都在吐露芬芳。色彩缤纷耀眼欲炫,灿烂发出奇光。宝石刻就的砖瓦,柔润的像玳瑁背上的纹章。床上的帷幔常打开,玉带始终钩向两旁。

深情的抚摸着玉柱,曲台紧傍着未央宫。白鹤哀哀长鸣,孤单的困居在枯杨。又是绝望的长夜,千种忧伤都付与空堂。只有天上的明月照着我,清清的夜,紧逼洞房。抱瑶琴想弹出别的曲调,这哀思难遣地久天长。琴声转换曲调,从凄恻渐渐而飞扬。包含着爱与忠贞,意慷慨而高昂。宫女闻声垂泪,泣声织成一片凄凉。含悲痛而唏嘘,已起身却再彷徨。举衣袖遮住满脸的泪珠,万分懊悔昔日的张狂。没有面目再见人,颓然上床。荃兰茝等做成的枕头席子,散发着以兰茝的草香。

忽然在梦境中醒来,隐约又躺在郎君的身旁。蓦然惊醒一切虚幻,魂惶惶若所亡。鸡已啼而仍是午夜,挣扎起独对月光。看那星辰密密横亘穹苍,毕卯星已移在东方。庭院中月光如水,像深秋降下寒霜。夜深深如年,郁郁心怀,多少感伤。再不能入睡等待黎明,乍明复暗,是如此之长。唯有自悲感伤,年年岁岁,永不相忘。

《长门赋》注释

(1)长门,指长门宫,汉代长安别宫之一,在长安城南。

(2)孝武皇帝:指汉武帝刘彻。陈皇后:名阿娇,是汉武帝姑母之女。武帝为太子时娶为妃,继位后立为皇后。擅宠十余年,失宠后退居长门宫。

(3)时得幸:经常受到宠爱。

(4)工为文:擅长写文章。工,擅长。

(5)文君:即卓文君。取酒:买酒。

(6)于:为。此句说让相如作解悲愁的辞赋。

(7)为文:指作了这篇《长门赋》。

(8)“夫何”句:这是怎样的一个佳人啊。夫,发语辞。

(9)逍遥:缓步行走的样子。按:先秦两汉诗文里有两种不同的逍遥,一种是自由自在步伐轻快的逍遥,如庄子的逍遥游,一种是忧思愁闷步伐缓慢的逍遥,如这里的陈皇后。虞(yú):度,思量。

(10)逾佚:外扬,失散。佚(dié),散失。反:同“返”。

(11)言我:指武帝。忘人:指陈皇后。

(12)慊(qiàn):《文选》李善注引郑玄曰:“慊,绝也。”慊移:断绝往来,移情别处。省(xǐng)故:念旧。此句指武帝的心已决绝别移,忘记了故人。

(13)得意:指称心如意之人。相亲:相爱。

(14)伊:发语词。予:指陈皇后。慢愚:迟钝。

(15)怀:抱。贞悫(què):忠诚笃厚。懽:同“欢”。此句指自以为欢爱靠得住。

(16)赐问:指蒙武帝的垂问。自进:前去进见。

(17)“得尚”句:谓侍奉于武帝左右,聆听其声音。尚:奉。

(18)奉虚言:指得到一句虚假的承诺。望诚:当作是真实。意思是知道是虚言,但是当作真的信,表明陈皇后的痴心。

(19)“期城南”句:在城南离宫中盼望着他。离宫,帝王在正宫之外所用的宫室,这里指长门宫。

(20)修:置办,整治。薄具:指菲薄的肴馔饮食,自谦的话。

(21)曾:表语气的副词,乃,竟。幸临:光降。

(22)廓:空阔。独潜:独自深居。专精:用心专一,指一心一意想念皇帝。

(23)漂漂:同“飘飘”。

(24)兰台:美丽的台榭。

(25)怳怳:同“恍恍”,心神不定的样子。外*:指走神。*:浸润,游走。

(26)郁:郁积。四塞(sè):乌云密布的样子。

(27)窈窈:幽暗的样子。

(28)殷殷:雷声沉重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在阴霾的天气里,因为盼君之情切、思君之情深,以至于简直要把雷声误作是君车来的声音了。

(29)起:开。闺:宫中小门。

(30)帷幄:帷帐。襜襜(chān):摇动的样子。

(31)交:交错。相纷:重叠。

(32)芳:指香气。訚訚(yín):中正、和悦,形容香气浓烈。

(33)存:《文选》李善注引《说文》曰:“存,恤问也。”

(34)玄猨:黑猿。猨,同“猿”。

(35)翡翠:鸟名。胁翼:收敛翅膀。萃:集。

(36)鸾凤:指鸾鸟和凤凰。翔而北南:飞到北又飞到南。用鸟的自由相会来反衬人物的心情。

(37)凭:气满。噫:叹气。

(38)壮:盛。攻中:攻心。

(39)步从容:犹开首之“步逍遥”。

(40)块:屹立的样子。造天:及天。造:到,达。

(41)郁:形容宫殿雄伟、壮大。穹崇:高大的样子。

(42)“间徙倚”二句:谓有时在东厢各处徘徊游观,观览华丽纤美的景物。间:间或,有时。徙倚:徘徊。靡靡:纤美。

(43)“挤玉户”二句:谓挤开殿门弄响金属的门饰,发出像钟一样的声音。挤:用身体接触排挤。撼:动。噌吰(zēnghóng):钟声。

(44)榱(cuī):屋椽。

(45)文杏:木名,或以为即银杏树。以上二句形容建筑材料的华美。

(46)“罗丰茸”二句:谓梁上的柱子交错支撑。罗:集。丰茸(róng):繁饰的样子。游树:浮柱,指屋梁上的短柱。离楼:众木交加的样子。梧:屋梁上的斜柱。

(47)“施瑰木”二句:谓用瑰奇之木做成斗拱以承屋栋,房间非常空阔。瑰木:瑰奇之木。欂栌(bólú):指斗拱。斗拱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中柱与梁之间的支承构件,主要由拱(弓形肘木)和斗(拱与拱之间的方斗形垫木)纵横交错,层层相叠而成,可使屋檐逐层外伸。委:堆积。参差:指斗、拱纵横交错、层层相叠的样子。槺(kāng):同“口”,空虚的样子。

(48)“时仿佛”二句:经常拿不定这些宫殿拿什么来比类呢,就好像那积石山一样高峻。积石:指积石山。将将(qiāng),高峻的样子。

(49)炫:形容词,明亮。曜:动词,照耀。

(50)耀耀:光明闪亮的样子。

(51)致(zhì):《说文》:“致,密也”。错石:铺设各种石块。瓴甓(língpì):砖块。瑇瑁:即玳瑁。文章:花纹。

(52)罗绮:有花纹的丝织品。幔:帐幕。帷:帐子。

(53)组:绶带,这里是用来系幔帷。楚组,楚所产者有名。连纲:指连结幔帷的绳带。

(54)抚:摸。柱楣:柱子和门楣。

(55)曲台:宫殿名,李善注说是在未央宫东面。央央:广大的样子。

(56)噭(jiào):鸟鸣。

(57)孤雌:失偶的雌鸟。跱:同“峙”,立。

(58)望绝:望不来。

(59)怅:愁怅,悲伤。托:指托身。

(60)“悬明月”二句:明月高照,以衬孤独。徂(cú):往,这里指经历。

(61)“援雅琴”二句:是说拿出好琴却弹不出正调,抒发愁思但知道这不能维持长久。

(62)流:这里指转调。徵(zhǐ):徵调式。案:同“按”,指弹奏。幼(yāo)妙:同“要妙”,指声音轻细。

(63)贯:连贯,贯通。这句是说将这些琴曲连贯起来可以看出我内心的情操。卬(áng):昂扬。自卬:自我激励。

(64)左右:指周围的人。涕:眼泪。流离:流泪的样子。从横:同“纵横”。

(65)舒:展,吐。息悒:叹息忧闷。欷:哭后的余声,抽泣声。

(66)蹝(xǐ)履:趿着鞋子。

(67)揄(yú):揭起。袂(mèi):衣袖。自翳(yì):自掩其面。翳:遮蔽。

(68)数:计算,回想。(qiān)殃:过失和罪过。諐,同“愆”。

(69)“无面目”二句:是说自己无面目见人,只好满怀愁思上床休息。

(70)抟(tuán):团拢。芬若:香草名。

(71)这句说以荃(quán)、兰、茝(chǎn)等香草为席。

(72)魄:魂魄,指梦境。若君之在旁:就像君在我身旁。

(73)惕寤:指突然惊醒。惕:心惊。寤:醒。

(74)迋迋(kuāng):恐惧的样子。若有亡:若有所失。

(75)愁予:使我愁。

(76)月之精光:即月光。

(77)毕、昴(mǎo):二星宿名,本属西方七宿,《文选》李善注谓五六月间(指旧历)出于东方。

(78)蔼蔼:月光微弱的样子。季秋:深秋。降霜:后人诗歌谓月光如霜所本。

(79)曼曼:同“漫漫”,言其漫长。若岁:像是经历了一年。

(80)郁郁:愁苦郁结不散。更:历。不可再更:过去的日子不可重新经历。

(81)澹:摇动。偃蹇(yǎnjiǎn):伫立的样子。是说夜不成寐,伫立以待天明。

(82)荒:将明而微暗的'样子。亭亭:久远的样子。是说天亮从远处开始。

(83)妾人:自称之辞。

(84)究:终。不敢忘:不敢忘君。

《长门赋》赏析

长门赋,开骈体宫怨题材之先河,是受到历代文学称赞的成功之作。作品将离宫内外的景物同人物的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赋中已是别创。

这篇赋据说是受了失宠的陈皇后的百金重托写成的,以受到冷遇的陈皇后口吻写成。赋一开头就写陈皇后独自一人在深宫徘徊,神情恍惚,郁郁寡欢,先为人们塑造了一个美丽却孤独而凄凉的形象,明月沉缺,红颜憔悴,最动人心,所以虽未读全文却已有一丝怜悯在心。接下来,作者才道出美人孤独寂寞的原因,因为武帝喜新厌旧,曾许愿常来看我但却因和“新人”玩乐而遗忘,当年金屋在,今已空悠悠。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未央宫的歌舞升平来对比长门宫的清冷孤寂,新人笑来对比自己哀伤的旧人哭,虽只“饮食乐而忘人;交得意而相亲。”短短十二字,却蕴含着无数的意味:有对皇帝喜新厌旧无情抛弃自己的怨恨;有对再难面君颜重拾旧宠的伤感;有对生活百无聊赖度日如年的无奈;有对自己命运凄凉的自怜。可谓一语含千金,穷声尽貌的描写,荡气回肠的意蕴。

紧接着,作者用一系列的景色描写来衬托陈皇后的心境。首先写陈后登兰台所见到的自然景色“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这里的风云鸟树给人以压抑而阴暗的感觉,云是浮云,如同君王的心思,漂浮不定,来去无形;风是寒风,如同君王的无情,寒彻入骨,丝丝缕缕;鸟是孤鸟,如同自己,美丽却形单影只,茕茕孑立;猿鸣是哀鸣,如同自己,愁肠百结,个个为君系!在我看来,这里,作者用各种景色映射陈后的心情,景物本无情,但却为作者赋予了最真挚也最催人泪下的情感纠缠。其次,作者描写了陈皇后下兰台后所见宫殿的华美景色“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宫殿的一切都是华丽而奢靡的,高大而整严,但似乎又有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封闭之感。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宫殿里面美好的建筑来反衬陈后失宠后悲伤的心情:景色虽美,却并不属于自己,那绚丽的美丽向来只能属于受宠的宫人,对于失宠的自己,这里的美丽只能勾起自己以往的回忆,自己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往,一切的欢乐都早已一去不返,物是人非的痛!庄重整饬而华美的宫宇却被作者赋予了哀情,让人黯然神伤。再次,作者描绘了洞房清夜寒烟漠漠,独自抚琴情感哀哀景象。“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写明月当空洞房凄清,陈皇后独自一人抚琴自 慰,却因为心中的悲苦而致使琴音变调,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不再写陈后的悲苦心情,反而叙写周边宫女听琴音垂泪的景象,以琴音发情悸,以他人感伤怀,从他人的反应来写主人公的心情,用他人的眼泪来写陈后的眼泪,似乎比反复重复写陈后的心情更能打动人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文章最后,作者再次写陈后在漫漫长夜孤独寂寞的形象,迷蒙的梦中仿若君王在侧,醒来后才发觉只是南柯一梦,只好在清醒的悲伤中独自熬过长夜。再以“究年岁而不敢忘”结束全赋,直接写出了陈后的凄凉是长久的,年年岁岁难以忘怀,没有了君王的怜爱,只有独自一人在寂寞与伤心中了却残生。

《长门赋》是一篇抒情赋,但也有铺叙之笔。在描写失意者的心态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想象和景物衬托两种手法。此赋时如高山瀑布,澎湃汹涌,亮烈坦荡,气采宏流,如对陈后所见自然景物以及对宫殿庄严宏伟的景色描写;时而又如涓涓细流,丝丝缕缕,绵绵不绝,清明澄澈,沁人心脾。如对陈后独处洞房,无所事事的凄楚心境的描写。整体来讲,这篇赋作词藻华丽,精巧雕琢,字字珠玑,读之感人至深,令人伤心欲绝。

第一首诗勾画了宫人生活的环境,通篇写景,用景物来渲染人物之愁。诗第一句“天回北斗挂西楼”,写北斗星每夜由东转西,到挂西楼时,说明夜已深了。宋之问曾有“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诗句,李白化用后形象地交待了时间。次句“金屋无人萤火流”承上写出地点,“金屋”二字与题呼应,但此时已非当年藏娇之地,而是一座空旷寂寞的冷宫,这从“无人”的“萤火四处流溢”可看出,而流萤如火,则又点出时入秋季。两句诗既交待了时间、地点、季节,又以上句的高空远景和下句的空屋近景交织成一幅富有凄凉迷惘之感的图画。《长门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又名《阿娇怨》。相传汉武帝小时曾说: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大后,阿娇真成了陈皇后,但以后即失宠退居长门宫,司马相如为此作《长门赋》写其愁思,后人据此作《长门怨》曲。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李白这二首诗借乐府旧题来抒写当时宫人的愁怨,曲折地反映出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方面的罪恶。第三句“月光欲到长门殿”承首句,由斗柄横斜引出凄清的月光,句中“欲到”两字,是匠心独运,月是自由自在的自然物,根本无所谓有心、无心,但由于人哀怨至极,反觉月是有心要到长门殿来以显孤寂之人。第四句“别作深宫一段愁”直接点出愁字,但作者用笔空灵,把无形之愁用“一段”两字量化,形象鲜明。更妙的是“别作”两字,含蕴甚深。如果说第一首诗人重在用哀婉的笔墨摹写阴冷寂静的境界的话,那么第二首则是用怨笔直出环境中之愁人了。诗篇仍像第一首那样用桂殿、金屋、长门宫等字眼,突出题意,又与前者着重刻画环境不同,句句写愁而句句有人。首句先出“桂殿”,这是对宫殿的美称,沈约有诗句: “恩畅兰席,欢同桂殿”,可李白此诗中桂殿之人却无欢有愁,而且还非一时因秋景而生愁,而是长年累月生活在绵绵不断的愁苦之中,以致明媚的春光已与她无缘,她记忆中的岁月好像从无春天。诗的第二句写了主人公当年受宠时,居室四面墙壁均是黄金涂抹,是名副其实的金屋,而今却因蒙上尘土而黯淡无光,这不幸女子被置在冷宫以后再无自由,再无欢乐,只有夜夜对天痴望,故而诗篇三四句点出明月如镜,悬照青天,本来天下之人均得明月普照,可作者偏言“独照”,说明夜阑人静,唯有彻夜难眠之宫人才独受悬照。如此通篇未出怨字,而怨意已见言外。通观二诗,乃合咏一意,紧密呼应。前者写到金屋无人,后诗就有四壁生尘;有萤火流动,故起的是秋尘。受司马相如《长门赋》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影响,两首诗的后两句均以月亮烘染愁思,可时间上却有承绪,前首月光欲到未到,后首明月已高悬于中天,呼应中见出变化,而作者着意,却在前诗的“别作”和后诗的“独照”上,这样诗篇中主人公那阴冷的环境、深沉的哀怨,就被作者“透过一层”的艺术手法表达得恰如其分,令我们千载读后仍为之感、怜、愤、叹!

这首词委婉曲折,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讲,含蓄的追求是一大特点。作者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而读者也当力弃作品的表象,而去深入体味。这种艺术的形成大概与传统思想中的儒道影响不无关系。儒家倡礼,主张以礼节制人的情志,否则,过激的言行便会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在表达的方式上,反对露己直言,反映到文学创作中,就提出了温柔敦厚的标准。道家倡无为,主张摆脱一切束缚、包括语言文字。只要体道自然,则天下大治。因此在表达方式上,有无言之教一条,否定言语的交流功能。而它反映在文学上,就产生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我们看到,尽管儒道两家思想各异,但有趣的是,它们却殊途同归,促进了古典诗词含蓄美的艺术追求。意在言外、玩味不已。辛弃疾此篇《摸鱼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值得一读。它表面看来,是作者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

在前片中,作者心绪不宁,是哀惋,是叹惜,更是一种迷惘与无可奈何。万紫千红的春,离我匆匆而去,一时万树枝头,落花飞红。这凋零衰败的景色本就够惨淡的了,它怎么能再经得起风风雨雨的几次摧残呢?花是春天的象征,我生怕花落春去,而希望花儿迟开晚放,但这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一种幻想而已。然而尽管如此,我仍心有不甘,向春反问:“你且留步!听说海角天涯并无你的归处,你能去哪里呢!”春默默无语、依旧悄然离去。如果说,在人间还有什么春的痕迹,那只有画檐蛛网上沾着些的柳絮,给我们一丝慰藉。

后一片中,作者愤懑不平,是控诉,更是一种诅咒。据史书载,长公主在汉武帝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汉武帝立其女阿娇为皇后,是为陈皇后。但陈皇后却骄贵宫中,终于因妒武帝宠妃卫子夫,“挟妇人媚道”,事发被废,贬居长门宫。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里说,长门宫内的陈皇后整日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一篇解愁辞赋,即这首《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遂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这个《序》多少有点夸张其事,目的不外乎吹嘘相如才笔。因为在历史上,陈皇后自废后,没有再度被汉武帝亲幸的事。正象《长门赋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将前二事按自己的想象融合,加以改造。他说,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争宠人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个时候,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也难将自己的脉脉真情传递过去。不过,在此也要对那些离间妒者一个严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们的下场不会比杨玉环、赵飞燕好到哪里!要知道,虽然她们在历史上都是宠极一时的人物,但结局却是一样的。一个缢死马嵬坡下,一个废为庶人后自杀。

《摸鱼儿》作于一一七九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而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使得辛弃疾的报国之心渐渐灰冷下来。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对它失望。他在这首词中,以春喻国,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不忍它风雨飘摇,残零败落。但是国如残春,匆匆离去。他不愿面对这个可怕的现实,然而他又怎么能回避得了呢?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面:可是事与愿违,眼见都落了空,心中是异常的苦痛和矛盾。他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恨权奸当道、蒙蔽君主、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自投奔南宋以来,辛弃疾从未获得信任重用,初则浮沉于下级僚吏,后又展转于江西、湖北、湖南地方官。他也曾写《美芹十论》《九议》两文上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但是有投无应。故此,在词的下片中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痛陈蛾眉遭妒之愤,并诅咒妥协偷安的权臣,其命运将一如玉环飞燕。他们既害了国家,最终也就害了自己。

词的结句最沉痛无比,作者仿佛陷入绝望的哀思。他有抗金的决心,有杀敌的本领,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空耗着自己的生命,虚度着自己的年华,百无聊赖、闲愁最苦。他无法解脱交织在心中的这种压抑、也最怕在烟柳夕阳中登楼远眺。因为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太象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势,叫人看了心肠断裂。

《摸鱼儿》的艺术手法是极为含蓄的,但作者的伤时忧国情怀却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尽管它婉而不露,没有直指国政,却让当年的宋孝宗读了心中不快,因为说到底,这首词还是碰了南宋时弊的痛处。

子虚赋 西汉司马相如作品

[简注与简介]

畋(tián):打猎。过姹(chà):访问。罘(fú)网:捕兔之网。辚(lín)鹿:用车辗鹿。脚麟(lín);抓住大牡鹿。鹜(wù)于盐浦:在海滩上奔驰。割鲜染轮:杀食猎物、染红车轮。唯唯:是,好。

盘纡(yū) (fú)郁:迂回曲折。隆崇 (lǜ zú):高耸险危。岑 (cén yín)参差(cēn cī):高峻不平。罢池陂陀(pí tuó):山坡宽广。下属(zhǔ)江河:与河相连。丹青赭垩(zhě è):朱砂、青土、红土、白土。雌黄白 (fù):黄土、灰土。琳珉(lín mín)昆吾:玉石、矿石。 (jiān lè)玄厉:次玉石、磨刀石。 (ruǎn)石 (wǔ fū):美石、白纹石、蘅(héng)兰芷(zhǐ)若:杜蘅、泽兰、白芷、杜若。芎 (qiōng qóng)、菖蒲:两种香草名。江蓠(lí)、蘼芜(mí wú):香草名。诸柘(zhè)巴苴(jū):甘蔗、芭蕉。(yǐ)靡:斜(xiē)坡。 (zhēn)菥(xī)苞荔(lì):马蓝、菥草、苞草。莎(suō)、 (fān):两种野草。藏莨(zāng làng)、蒹葭(jiān jiā):荻草、芦苇。觚(gū)卢:葫芦。 (ān lǘ)、轩芋(xuān yú):两种水草。鼍(tuó):扬子鳄。鼋(yuán):大 。 (piòn nān):树、楠树。檗(bò)离:黄檗、山梨。 (zhā)梨 (yǐng)栗:山楂、黑枣。 (yuān chú),孔鸾(luán):凤凰、孔雀。腾远射(yè)干:猿猴、小狐。蜓(wàn yán):似狸而长的兽。犴(chū àn):比狸大的猛兽。

(tuán)诸:勇士名。靡(fēi):挥动。桡 (náo zhān):曲柚旗。 (xiān)阿:驾车名师。蹴(cù):踩倒。蛩蛩(qióng):一种巨兽。轶(yì):超过。 (wèi):用车头撞。 (táo tú):良马。倏 (shū shùn)倩 (qiàn lì):迅速奔驰。(biāo):狂风。眦(zì):开裂。 (yǎn):掩盖。徼郄(yāo jù)受诎(qū):拦住并收拾疲乏绝路之野兽。

被阿锡(xì):披薄绸。揄 缟(yú zhù gǎo):拖着麻绢裙。 (hù):轻纱。襞(bì)积褰(qiān)绉:裙褶衣皱。 (pán)姗 (bèi sù):慢慢行走。鹱 (jùn yí):锦鸡。微 (zēng):短箭。 缴:箭上细绳。 (chuāng):敲。 (lèi)石:众石。

詹(dàn):保持。 (luán)割轮粹(cuì):切小块肉在车轮旁烤吃。 (kuàng):赐教。 (xiè):尧之贤臣契。

此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奇花名草、珍禽异兽,说在期间。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总的来看都是张扬本国风采、帝王气象,虽不乏雄伟壮丽的场面,然终觉是虚张声势的描述,尽管作为汉大赋代表作具有特殊价值,但终因年代久远、词语生疏,今人读后恐难再产生汉帝阅读时的赞美,而大约只会留下虚构的子虚乌有印象而已。

长门赋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西汉武帝时,陈阿娇皇后被贬至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落笔千言。这赋叫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陈后欲借文人笔墨,感悟主心,她命宫人日日传诵,希望为武帝所听到而回心转意。但“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挽不转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陈氏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也魂归黄泉。

而据考证,《大汉天子》剧中的琴曲实际上是古琴名曲《长门怨》,初出清代民间,作者不祥(见《梅庵琴谱》一九三一年版),是后人根据汉武帝后陈阿娇谪居长门宫之事谱成。后人以司马相如名篇《长门赋》之意为曲意,作得流传至今的琴曲《长门怨》:

自从分别后,每日双泪流泪水流不尽,流出许多愁;

愁在春日里,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里,落花逐水流;

当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愁;

朝闻机杼声,暮见西山后;惟怨方寸地,哪得竞自由;

青丝已成灰,泪作汪洋流;愿得千杯饮,一枕黄梁游;

可怜桃花面,日日见消瘦;玉肤不禁衣,冰肌寒风透;

粉腮贴黄旧,蛾眉苦常皱;芳心哭欲碎,肝肠断如朽

犹记月下盟,不见红舞袖;未闻楚歌声,何忍长泪流;

心常含君王,龙体安康否;夜宴莫常开,豪饮当热酒;

婀娜有时尽,甘泉锁新秀;素颜亦尽欢,君王带笑看;

三千怯风流,明朝怨白首;回眸百媚休,独上长门楼;

轮回应有时,恨叫无情咒;妾身汉武帝,君为女儿羞;

彼时再藏娇,长门不复留;六宫粉黛弃,三生望情楼。

乌有赋是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提到的,并没有具体的数字。

《子虚赋》被汉武帝读到,非常惊叹,召相如问之。相如作《上林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赋的顶峰作品,其铺陈的描写达到了极致,显示出高度的修辞技巧,但是这也正是缺点所在,使得文章呆板凝重。另外在该赋的用意上尽管有些人认为作者是为了劝谏汉武帝,这两篇赋的结尾也有讽喻之辞,但是赋中的描写渲染了奢侈的帝王生活,极大了满足了汉武帝的虚荣心。

《汉书·艺文志》载司马相如有赋29篇,今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作者仍有争论。鲁迅称其“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宏丽,卓绝汉代”。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长门赋赏析

一、关於汉赋:

赋起源於战国时代,大盛於两汉,直到魏晋仍然流行,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文体。对赋这种文体,特别是对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汉赋之认识,历来纷争很大。有的推崇备至,有的全盘否定。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明他对这一文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重视。他对汉赋的基本态度,一是赞成扬雄的观点:「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主张赋应有教育意义,反对单纯追求华丽,以致「膏腴害骨」、「莫益劝戒」。但他并不反对赋的讲究文采,赋既是一种文学作品,就应合乎自然之道,讲究文采。从这一点出发,他推崇司马相如的作品,不像扬雄那样持否定态度,而接受了部分班固的观点,主张赋的写作应「睹物兴情」、「意必明雅」、「辞必巧丽」。对一些歌功颂德的赋评价不当,对司马相如的作品评价过高是《文心雕龙‧诠赋》的不足之处。

二、作者:

司马相如(西元前一七九-前一一八年),字长卿,汉初成都人。少好读书,学击剑,小名「犬子」。后因仰慕战国时代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初事景帝为武骑常侍,未被重视。(因景帝尚黄、老之术,不好辞赋。)时值梁孝王来朝,遂托病辞职,改投梁孝王门下,写了一篇<子虚赋>,为世所传。

不久,梁孝王死,门客星散,相如返蜀,投奔友人临邛令王吉,并因王吉的关系而得知当地富豪卓王孙有女文君,貌美好音,出嫁不久,死了丈夫,正在娘家守寡。

相如遂与王吉密定追求计划,故意让县令之尊的王吉天天到相如处拜见,偶尔也尝闭门羹的滋味。如此一来果然引起临邛当地的富人们商请相如到卓王孙家一叙。

相如赴宴,酒酣耳熟之际,王吉趁机取琴邀弹,相如以<凤求凰>一曲挑动窥伺门后的卓文君。果然,文君芳心已属,夜奔相如,同归成都。

然相如家徒四壁,无以为生,卓王孙又恨其私奔,分文不予。相如夫妇无奈只得重返临邛,开小酒店为生。文君当炉,相如著了围裙同仆人一道干活,常当街洗涤酒器。卓王孙引以为耻,使分与文君奴仆百人、钱百万,命返成都。

三、主题和题材: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O年)七月,陈皇后因妒嫉而被废,从皇宫中逐出,幽禁於离宫--长门宫。愁闷悲伤。凄苦异常。她知道武帝非常赏识司马相如的文章,幻想借助司马相如的生花妙笔,转述自己眷恋武帝的心情,以感动武帝,恢复自己皇后的地位。於是派人送给司马相如黄金百斤,以求一赋。虽然,最后陈皇后的愿望成了泡影,但<长门赋>却因此而产生并流传下来。

司马相如怀著深切的同情,以失宠的陈皇后的口吻,形象生动的抒写了女主人公望君不至的复杂心理,谴责了武帝的负义行为,描述了陈皇后对武帝的专一的爱情。她从清晨等到黄昏,绝望了,痛苦的不能成眠。她忽而把雷声当成「君之车音」,忽而在梦中「觉君之在旁」。这梦魂萦绕的思念更增加了她的惆怅。

作者以铺张排比的手法,以娟秀委婉的词句,曲折细致的展示了女主人工坐待天名的种种行动和孤寂难挨的内心痛苦,概括了封建时代皇帝后宫里绝大多数妃女可怜可悲的命运,因而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对后代“宫怨”题材的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对於<长门赋>的著者问题,历来争论不休。自从《南齐书‧卷五二‧文学列传‧陆厥传》提出「<长门>、<上林>殆非一家」之说以来,就有人怀疑<长门赋>是伪做。因为此赋的序提到了汉武帝的諡号,又说陈皇后因此赋而复得宠幸,这些都是不合史实。序虽不可信,但此赋写陈皇后被废一事,大约是不错的。

四、结构:

本篇文章可分为五大部分来说明:

(一)自「孝武皇帝陈皇后」至「陈皇后复得亲幸。其辞曰」:本章为赋序。叙述陈皇后失宠,谪居长门宫,因而以黄金百斤特请司马相如为她创作此赋。

1、自「孝武皇帝陈皇后」至「愁闷悲思」:说明了陈皇后被废之因。

2、自「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至「其辞曰」:则是描述了陈皇后请司马相如写赋之原因及过程。

(二)自「夫何一佳人兮」至「君曾不肯乎幸临」:本段写陈皇后在长门宫中面容憔悴、愁眉不展之状以及她盼望皇帝来临的心情。

1、自「夫何一佳人兮」至「形枯稿而独居」:陈皇后失魂落魄,形容枯槁。

2、自「言我朝往而暮来兮」至「交得意而相亲」:昔日山盟海誓,转眼成空;君王有了新欢,则不顾旧人。

3、自「伊予志之漫愚兮」至「得尚君之玉音」:陈皇后怀著一颗愚拙不灵巧的心等待君王,希望能得到召唤问讯,可以听见君王美妙的语言。

4、自「奉虚言而望诚兮」至「君曾不肯乎幸临」:守著空话傻等,亲自备妥佳肴,但仍等不到武帝光临。

(三)自「廓独潜而专精兮」至「鸾凤翔而北南」:本段写外景已喻内情。描述陈皇后登台而望,只见飘风卷起,雷声隆隆,鸟兽或聚或散,却不见君王来临。

1、自「廓独潜而专精兮」至「神怳怳而外*」:孤单守候,登台远望;精神恍惚,灵魂失散。

2、「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浓云遮蔽四方,长天深远,白昼晦暗。

3、自「雷殷殷而响起兮」至「举帷幄之襜襜」:写陈皇后的错觉,正足以说明她的盼望之殷、寂寞之深。门外隐隐的雷声,竟只是美丽的错误,而非君车。

4、自「桂树交而相纷兮」至「鸾凤翔而北南」:以桂树的枝叶、孔雀、黑猿、翡翠鸟相偎相依,反衬出自己与武帝鸾凤不得合鸣各自分飞。

(四)自「心凭噫而不舒兮」至「垂楚组之连纲」:本段著重在离宫雕绘的细部描写,以偌大的空间对照陈皇后的孤寂悲凉;又藉著其检视宫墙的一梁一柱,反衬出她的不幸。

1、自「心凭噫而不舒兮」至「步从容於深宫」:前四句叙述其心胸郁闷不适,外在各种疫疠之气转盛侵入,故下兰台游观,悠闲踱步。

2、自「正殿块以造天兮」至「垂楚组之连纲」:这部分纯粹是在针对宫墙的景物做细部描写,以偌大空间反衬女主人公的不幸是如此的悲凉。就空间(宫墙之景,实体)与内心情绪(陈皇后心中悲凄,虚体)而言,是相反的对比及反衬。

(五)自「抚柱媚以从容兮」至「究年岁而不敢忘」:本章描绘陈皇后在深宫对君王的思念。她弹琴寄托感情,梦中若在君旁,然而却永无再见的机会。

1、自「抚柱媚以从容兮」至「遂颓思而就床」:末段前半写操琴抒悲,却反惹的自己及左右同悲而垂泪。遣悲既然不得,只好「颓思而就床」。

2、自「意芬若以为枕兮」至「究年岁而不敢忘」:后半写就床之后的事,两句「忽寑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似乎缠绵,但紧接「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实是悱恻凄凉。「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说明了其夜来梦之际,在也难以成眠,只好坐等漫漫长夜一点一滴地逝去。末了结以「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其悲诚是日复一日,永无止尽……。

五、技巧:

一、选材的技巧:

作者写此赋时,首先必须对陈皇后所遭遇的一切事情皆有充分程度的了解。再来便是模拟、想像陈皇后当时的心境,再用所体会到陈皇后的心境去写赋。

司马相如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箸此文,但他能抛开个人情感,而以陈皇后的口吻叙述,使的本文情意真挚、描写生动且赚人热泪,我想这是此赋之所以能让人感动的地方。

二、谋篇的技巧:

本文首先是解释箸文的原由,其次则是依照陈皇后在周遭所预见的事物、及其情绪的起伏变化做描述。

三、修辞的技巧:

首段序文部分点出作赋原由,是属於开门见山的修辞法;其次则是用顺序法依照详细情况及时间先后描写。

1、第二段:用昔日与今日对比,悲伤人事全非的情怀。

2、第三段:本段亦用譬喻及映衬修辞描写,以外在景物衬托其心中悲苦凄凉。

3、第四段:本段使用手法与前段相同,以偌大空间对照陈皇后的孤寂悲凉。

4、第五段:本段开始只是单纯的叙述其弹琴的过程中情绪的转折,后则用「季秋」(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喻「降霜」(深秋霜降),「夜曼曼」(长夜漫漫)喻「岁」(一年),使用的是譬喻修辞。

六:心得感想:

对这份报告,只有四个字能形容我的心情:「真的好难!」。虽然以前在课堂上也有过类似的训练,但与此次不同的是,我必须独立去完成这鉴赏作品的工作,而不是有老师的指引及同学间脑力相互的激荡,所以觉得满难的。

其次则是作品的挑选。当得知要做这份报告时,第一个反应是要选能引起我共鸣的文章,其次则是要符合老师要求的时代背景,所以我第一个就想到<长门赋>。主要是因为读过此赋,所以对陈皇后那悲惨的遭遇便升起一股同情,自认为此赋能引起我的共鸣。

再来则是资料的寻找。这是我觉得最难的地方。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因有后人的研究,所以较易找到「类似」的参考资料参考,而<长门赋>则不是。所以当我自网路上印下「国家图书馆」的书单时,心里是有一丝的喜悦的,因为相关的书籍还不少;但当我真正到图书馆去找资料时,却发现大部分的书籍都只是翻译,这一点让我觉得失望。但也因为如此,才让我有多一次的机会训练阅读的能力。所以我想,虽然这份报告我做的很差,但也让我了解我还有不足的部分需要加强。所以不管做的好或坏,我想在过程中所学到的也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是历史上确切记载的第一对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男女,

他们的举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堪称惊世骇俗,

但时间的流逝却使之成为千载流传的爱情佳话。

据说后来司马相如移情别恋,

卓文君写了一篇《白头吟》以讽劝,相如读后甚为感动就写了两篇赋自我批评,同时表明心迹。

即为《长门赋》和《美人赋》

其中《长门赋》里,作者刻画了一个美人,她批评丈夫的变心,而自己依然一网情深。

赋前的小序里说明这是陈皇后失宠后,

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可见这篇赋实是一篇坚贞不渝的爱情宣言

以上就是关于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长门赋》。全部的内容,包括: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和《长门赋》。、《长门赋》原文及赏析、哪首诗运用了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府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59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