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哪个城市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哪个城市,第1张

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刘公岛风景名胜区海军公所内。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丁公路,建于1985年3月21日,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属于纪念遗址性博物馆,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为主题,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级军事衙门。

这是我们班去刘公岛旅游时,班主任给我的解说词 !

现在,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说一说刘公岛的名字,每个地方的名字都有它的来历,刘公岛也是这样据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岛上就有人居住,名字叫"刘家岛",说的是在东汉末年,有一个刘氏家族为了避免曹氏后裔的迫害而流亡到这个岛上。来到这儿之后发现此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于是就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并以自己的姓氏--刘氏来命名这个岛,即刘家岛。那为什么后来又改名为"刘公岛"了呢?大约在四百多年前,有一支南方商船队出海打鱼,行驶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这些人一边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一边与海浪作搏斗,但是都没有成功。就在他们无力自救、放弃生存希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海中有火光闪动,此时他们欢呼雀跃起来,使出全身的力气划到火光附近,这才发现火光是从一个孤岛上的茅草屋里散发出来的。他们借着淡淡的灯光将船靠了岸,由于他们在海中与恶浪作搏斗消耗体力过大,所以刚踏上海滩时便晕到在地上,当他们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被两位热心的老人所救,老人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汤和玉米饼子,但是奇怪的是这些饭怎么吃也吃不完,他们边吃边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是不是他们的祷告起了作用?于是就问这两个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们说叫刘公刘母。等他们吃饱后,老人又给他们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并转身离开了。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是个出海的好天气,他们想在走之前当面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可他们找遍了整个岛也没发现个人影,于是就在沙滩上叩拜再三离开了。后来凡是在海中遇难的船只都会受到老人的接济和指航,人们为了感谢老人的大恩大德就在这岛上建了一座刘公庙。时间长了这岛也就随之称为刘公岛了

威海刘公岛,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还曾蒙受英租殖民统治的耻辱。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将士浴血抗敌、为国捐躯,谱写出悲壮的爱国主义篇章。

我曾随团先后于1993年10月和2006年6月两次登岛,观海听涛看影视,耳濡目染,感慨许多。

我们乘车沿烟威公路,1个多小时后到达威海。威海这个小城市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干净的环境是出了名的。这里碧海蓝天,簇绿山坡,一尘不染。刘公岛横列于威海湾内,在市内东面海边清晰可见。威海的历史,大部分就是在这个315 平方千米的小岛上演绎的。

城市清爽的环境和历史厚重的背景在这里融合,还是轻松明快的基调占了上风。

资料显示,刘公岛的岛名来历,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东汉末年刘氏皇族的一支,不堪曹魏政权的剪伐,东迁避难至岛上定居,故名刘公岛。

二是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数百年前,一艘南方的商船在海上航行,忽然间遇到狂风恶浪,只见浊浪冲天,不分海天陆地。船民们一面撑船与海浪搏斗一面祈求苍天保佑平安。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船上的粮食和淡水被海浪冲光,船民们筋疲力尽再也无力挣扎一个个倒在舱里,听天由命,任商船在海上漂泊。一天夜里,有人突然发现前面出现点点亮光,兴奋得叫起来。顿时全船人都起来奋力的向前划船,经过一番拼搏,终于把船划到一座海岛前,峭崖上一位白发银须的老者手里摇动火把,正在为他们引航。

船靠上岸,船民们跌倒在沙滩上,老者急忙把他们背到一座棚子里,老人自称姓刘这是神仙来救他们,便再三叩首而去。后来又有很多遇险的船民受到刘翁的搭救和帮助。渐渐的南来北往的人们都知道了刘翁的美名。若干年后,船民为了纪念老人全心行善的美德,便来到岛上建造了一座刘公庙。

北洋海军忠魂碑

北洋海军忠魂碑

北洋海军忠魂碑是1988年10月为纪念北洋海军成军100周年而建,呈六棱形,高285米,上部正面是“北洋海军忠魂碑”七个金黄大字,下部碑文两侧是北洋海军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群体浮雕。远远望去,此碑好似万绿丛中刺向蓝天的一把宝剑,象征着中华民族反抗异邦侵略的不屈灵魂。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哪个城市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哪个城市、谁能告诉我威海刘公岛的来历、刘公岛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47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