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

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第1张

其实就是馒头。《水浒传》其实也是算四大名著里面一个吧,感觉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的,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的小细节大家是不知道的啊,而且有很多的人物在里面,比如潘金莲还有武大郎的事情,要是看过水浒传的话大家应该都知道武大郎是干什么的吧,没错武大郎就是卖炊饼的。

炊饼的话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叫做蒸饼,里面燕青和李逵让刘太公去做一个煮下干肉,还有让他做了一个炊饼。里面的人还是用炊饼然后搭配小酒来喝酒,过得也是很开心的啊。但是之所以更改了名字其实就是为了避宋仁宗赵祯。然后这个东西也慢慢的流传到了民间吧,那个时候炊饼有分有馅还有没有的,有馅的话其实就是我们吃的馒头或者就是我们说的实心包吧。

当时那个时候的炊饼其实就是一种圆形的面食东西,在炊饼的外面还会撒上一层芝麻,周围的话可能还有些焦巴巴的感觉,里面要是吃起来的话内部还是很柔软,吃起来的感觉还是很硬邦邦的吧,有弹性的感觉而且也不会特别的吃起来难受。但是这个炊饼的这种叫法,直到入明了以后,炊饼的叫法便渐渐被馒头替代了。

但是这个馒头的话和我们现代吃的也是很有区别的,因为毕竟这个东西的做法有很大的差别。大家其实看了这个内容以后其实也是对这个水浒传里面的炊饼有所了解了吧,其实我们多多看这个也是丰富自己的内心。

这里先要说几个概念,就是北宋的馒头,包子,面饼。

今天的馒头是没有馅的,包子则有馅,这是两者主要区别。今天的包子和馒头都是蒸出来的,面饼则主要是烤出来的(烧饼)或者炸出来的(油饼),这又是饼和其他的面粉制品的主要区别。

但在北宋,这些概念都不对。所谓烧饼或者说炊饼,其实是今天的馒头。而馒头,其实是今天那种有馅的包子。而水浒时代的包子则是面皮很薄,馅很多的特殊包子,主要是吃馅,不吃皮。

至于饼,当年还没有后来的工业化植物油提炼技术,植物油比较贵,不能大量用。不但不能炸油饼,连炒菜也很少。所以炒菜从北宋刚刚开始发展,数量和种类不多,大部分食物都是蒸煮烤。北宋之前,干脆几乎没有炒菜一说。而动物油的味道重,会导致食物变味和变黑,不能用于炸面食。所以油饼不作为主食,只是零食和点心,偶尔吃一吃。

而所谓的炊饼,在水浒时代不叫做炊饼,叫做胡饼(西域传来的)或者烧饼,和今天的烧饼或者新疆的囊基本一样,是烘烤出来的。

先说炊饼,最有名的炊饼贩卖者,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

书中写道:

酒至五巡,武松讨个劝杯,叫土兵筛了一杯酒,拿在手里,看着武大,道:“大哥在上,今日武二蒙知县相公差往东京干事,明日便要启程。多是两个月,少是四五十日便回。有句话特来和你说知,你从来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来欺负。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每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

 话分两头。只说武大郎自从武松说了去,整整的吃那婆娘骂了三四日。武大忍气吞声,由他自骂,心里只依着兄弟的言语,真个每日只做一半炊饼出去卖,未晚便归,一脚歇了担儿,便去除了帘子,关上大门,却来家里坐地。

显然,这个炊饼,就是馒头。如果是烧饼,冷的烧饼根本没人会买。冷的烧饼没法加热,强行加热也就变成软饼了,非常难吃。冷的馒头就不同,回去自己蒸一蒸就可以吃,口感不会有什么变化。武大郎每天一早出门,卖十扇也就是十笼炊饼,一直卖到晚上,显然如果是烧饼早就冷了,自然他卖的是馒头。

可以看到,武大郎的生意很好,一笼馒头至少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十笼就是一二百个。在这个不大的县城,武大郎每天都能将馒头卖完,第二天再做新的,说明馒头在当年是最基本的主食,人人都会买。

馒头是白面做得,属于细粮。在中国民国时期,大部分农民也是吃不到细粮馒头的,多吃粗粮和杂粮。很有意思的是,细粮馒头在北宋却也不算什么好东西,很寻常。

当地聪明少年郓哥被王婆打了以后,找到武大郎告诉他老婆的奸情。武大郎为了让他说话,要送他馒头作为酬谢。

-武大郎卖的是馒头,不是烧饼,这是常识哦!老萨每天上班路上,就有个年轻人再买武大郎烧饼,每次都忍不住想告诉他。

在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的炊饼不是烧饼,而是蒸饼,这个炊饼最正宗的就是山东蒸饼,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吃的馒头,所以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武大郎挑担里面放着的就是馒头。

武大郎卖的是炊饼就是馒头,是没有馅料的

现在很多人卖炊饼,打着武大郎的旗号,卖的就是烧饼,就是那种烤出来的烧烤,口感酥酥脆脆,层次很多,上面全都是芝麻的,但其实武大郎真正卖的炊饼,并不是烧饼,他卖的就是山东那边的正宗大白馒头,我们从影视剧中可以看到,潘金莲经常坐在很粗的擀面杖上,不停地压制面团,然后揉成馒头,放在蒸锅去蒸,蒸出来的就是炊饼,那为什么武大郎卖的叫炊饼,而不叫蒸饼呢,因为蒸字和当时皇帝中的祯字有同音之义,所以怕冲撞到圣上,就把蒸饼改成了炊饼,炊烟袅袅升起的蒸笼做出来的饼,叫炊饼也是入情入理。那为什么炊饼就是馒头,而不叫馒头呢,原因也很简单,在古代的馒头,其实是带馅的,也就是包子,所以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叫法还是不一样的,武大郎其实卖的就是馒头。

武大郎卖的就是馒头,他用卖馒头养活了一家人

馒头在古代就有,只不过不同朝代叫法不同而已,而在武大郎所在的宋朝,馒头就叫炊饼,而武大郎身材矮小,肩上扛着两个大担子,真的快把他压趴了,很多人都说武大郎这个角色很悲惨,最后被潘金莲给害死了,但其实他开始就不应该娶那么漂亮的潘金莲,他用卖炊饼养活了他和潘金莲,小时候还一边挑着武松一边去卖,他是一个很伟大的哥哥。武大郎和武松都是山东人,所以最正宗的炊饼就是山东的,古代还有人把它叫做馍馍。

武大郎炊饼现在有了很多变形,但大家一定要知道,炊饼绝对不是山东火烧或是芝麻烧饼,而是白馒头。

其实就是跟我们现在的馒头差不多,馒头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白白的。如果里面加了肉馅或者菜的话,那就叫包子了。以前的人不叫炊饼,叫蒸饼,那是因为宋仁宗的时候,因为他的名字里面是有一个祯字,所以蒸饼就被改成了炊饼。

我一开始看炊饼这两个字的时候,还以为是现在的那种烧饼,就是面里加点东西,然后放在锅里给它烤熟,像现在的干菜饼之类的东西。后来看87版《水浒传》的时候,看到潘金莲用蒸笼在蒸的这个炊饼。其实他这个炊饼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馒头,松松软软的,里面不加任何东西。所以有一次西门庆买了一个炊饼之后直接就扔掉了,因为它难以下咽。在有钱人的眼里,馒头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这个却是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

而且他这个馒头早上蒸起来,下午的时候应该也冷掉了,但是书里面却说武大郎的生意很好,这一点确实难以理解。武大郎要是在家里卖炊饼,可能收入没有这么高,为了增加收入,所以他才会选择去大街上叫卖。武大郎是一个不会惹事生非的人,再加上人缘还不错,所以每天也是能够卖出去很多。既然在外面卖,那么不可能保持馒头一直热的,可能古代的人一日吃两顿,而且对吃的也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冷掉了拿回去热一下还是能吃。而且那时候的馒头利润应该不高,所以武大郎只有拼命的卖馒头,才能够养活他和潘金莲两个人。

如果武大郎活在现代这个社会,一个勤勤恳恳恳恳,忠厚老实的人,尽管相貌长的不咋样。他有一门手艺,如果武大郎能够把馒头技术再改良一下,可能生意会非常的火爆。那时候潘金莲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搞不好不会出轨。

以上就是关于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在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饼哪里有正宗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45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