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和嫁妆是什么意思

彩礼和嫁妆是什么意思,第1张

彩礼就是男方在婚约方面和女方初步达成一致后,赠送给女方的聘金和聘礼,统称为彩礼。给彩礼的意义是为了感谢女方父母对其的养育之恩,也是向他们表明自己对娶亲的诚心。彩礼的金额一般在数万元以上,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嫁妆就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女儿准备的结婚用品或财物。如衣被、家具、家电等,根据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风俗不同,准备的嫁妆也会有所差异。一定程度上来说,嫁妆就是女方家的脸面和地位的体现,父母都希望能尽自己的经济财力给嫁出去的女儿多一些后援支持,能让她在婆家更有地位,也为小两口的生活减轻一些负担

1、 女方家条件比较好——嫁妆可多于彩礼

现在女方的家庭条件应该都不错,尤其是家里只有一个宝贝女儿的,父母怕她嫁过去在婆家会吃苦,因此在准备嫁妆的时候,都十分地有底气。我们以男方给了10万块的彩礼为例,女方的嫁妆可以是一辆小汽车再加上生活、厨房用品,总体价值可以比彩礼高个1-5万。

2、 女方家条件不怎么好——嫁妆可少于彩礼

如果女方家只是一般的家庭,整体来说经济状况没有男方好的话。那么嫁妆也可以在彩礼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一些,甚至可以用部分彩礼来购置嫁妆。同样是以10万块的彩礼为例,嫁妆可以返个6-8万或者同等价值的陪嫁品,女方父母自己留一小部分也是可以的。

3、 男女双方家庭条件差不多——嫁妆和彩礼可基本持平

如果两家经济情况差不多,这时候基本可以不用考虑比例问题,给多少返多少是最好的。毕竟都是给小两口作为新家的启动资金,父母方面一般都没有什么意见的。

是三媒六聘。三礼指财礼、茶礼、谢允礼。六聘指冰聘、财聘、告聘、过聘、纳聘、正聘。

财礼:旧时指男女订婚或结婚时,双方互相馈赠的货币或财物,也称聘金、聘礼。

茶礼:既可以指茶的礼仪,还可以指茶的礼品,是古代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传统婚礼中“奉茶”“交杯茶”等仪式,为“茶礼”。在旧时,男子托媒人向女方家送聘礼时,聘礼中必须要有茶叶,所以,传统民俗中把女子受聘叫“受茶”,聘礼也称之为“茶礼”。

谢允礼:是指旧俗男方答谢女方同意订婚所送的财礼。

冰聘,意思是定亲。

财聘,意思是财礼,聘礼。

告聘,就是在行聘之前,祭告祖庙。

过聘,意思是下彩礼。

纳聘,意思是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

正聘,婚事中正式行聘。

结婚礼仪:

婚礼,无论在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仪礼中的大礼。但对其的认识则古今大不一样。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

彩礼,又称订亲彩礼、聘礼、聘财等。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彩礼、聘礼、聘财等。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

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彩礼一般视为对女方的赠与,至于给女方还是给女方父母法律上并没有严格进行规定。

扩展资料:

彩礼的表现方式:

在古时候,男性家庭若是以定亲的名义送给女性家庭一些物品和钱,这种形式就构成了彩礼。其中钱代表财,物为礼。女性家庭接受礼后,也会反送物品给男性家庭,这叫回礼。

再回到现代,这种形式已经被赋予了过多的物质含义,有些还富有沉重的负担,已经失去原有的本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彩礼

以上就是关于彩礼和嫁妆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彩礼和嫁妆是什么意思、三金六聘礼是什么、彩礼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44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