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称为什么寿

七十岁称为什么寿,第1张

七十岁生日称为古稀寿、整寿、大寿。老人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又因十岁为一旬,所以七十岁人也可叫“七旬老人”。《曲江》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名由此得来。除此之外,八十岁称为“上寿”,九十岁称为“老寿”,一百岁称为“期颐”。

七十岁称为什么寿

“寿”的本义是长寿,正因为“寿”体现了人们长寿的共同愿望,所以人们赋予“寿”字以丰富的吉祥内涵,简直成为人们迫切要求长寿的象征,中国传统观念有所谓人生有“五福”,其中居第一位的就是“寿”。古人认为只要长寿,只要活着,一切都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在一切在”。

从前祝寿时,常送一幅“百寿图”,人们将它看作是最好的礼物,其寓意自是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古人还在日常生中使用的器皿、家具、房屋、衣被等用品上均刻有“寿”字。“寿”字成了中国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品。

祝寿——为长辈庆祝生日叫过寿,六十九岁过七十大寿,俗称“整寿”。祝寿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辈至亲,近邻厚友也多临识贺;整寿礼有寿幛、寿衣、寿人(糕点)、寿桃(面蒸)等。

人到70岁称:古稀之年

其他岁数的称法:

1、不满周岁--襁褓;

2、2~3岁--孩提;

3、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

4、10岁以下--黄口;

5、13~15岁--舞勺之年;

6、15~20岁--舞象之年;

7、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8、20岁(女)--桃李年华;

9、24岁(女)花信年华;

10、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11、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12、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13、80岁--杖朝之年;

14、80~90岁--耄耋之年

古稀之年[ gǔ xī zhī nián ]

稀:少。 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近义词:

年逾古稀[ nián yú gǔ xī ]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七十岁叫古稀,可以根据杜甫《曲江》诗中找到:“人生七十古来稀”。

七十岁叫古稀

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因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三十岁。《论语》:“三十而立”。立,指“有所成就”。

不惑:四十岁。《论语》:“四十而不惑。”惑:迷惑。

知天命:五十岁。《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六十岁。古代六十年为一甲子。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诗:“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ao die (四声,二声)]:八九十岁。泛指老年。《礼记》:“八十九十曰耄”。《诗》毛传:“八十曰耋”。

期颐:一百岁。《礼记》:“百年为期颐。”

以上就是关于七十岁称为什么寿全部的内容,包括:七十岁称为什么寿、人到70岁称什么、七十岁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20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