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刘伯承与邓小平挺进大别山的目的是什么

1947年,刘伯承与邓小平挺进大别山的目的是什么,第1张

蒋介石两路重兵出击,一路山东,一路靠西,中原地带露出薄弱环节,毛主席一怔见血的指出只是挥舞两个拳头,把胸口留给我们,大别山离南京很近,可以形成直捣黄龙之势,迫使蒋调整兵力部署,以期求的对我军更有利的战略环境······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什么序幕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常识历史篇。

初三历史-判断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形式,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应该是对的。 只是题目被偷工减料了2/3呢。

刘敦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什么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什么时候挺进大别山?

1947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开启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为 赢得最后的胜利做铺垫,等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

俗称是搅尿棍战略。果共两党的内战此时已经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果党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面对果府这个大粪坑,不能光让它们把战火都烧向解放区,也要放一支奇兵出击到果占区,让果占区也尝尝战火燃烧的滋味。简单的说,就是在果府这个大粪坑里 一支棍子,搅啊搅啊搅啊,让它们好好的臭一臭。

刘邓大军为什么要挺进大别山?

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 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第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重兵聚集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形势十分严峻。黄河,从陕北到山东呈“乙”字形。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集中主力于陕北、山东两翼,实施进攻,而将南线我军压缩在“乙”字形的弧内,聚而歼之。联系两翼的战线中央,则凭借黄河天险只部署少量兵力防御,就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而刘邓大军所在的晋冀鲁豫战场是连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像这个哑铃的“把”。这也是国民党军兵力较为空虚的一段。 中央交给刘邓大军的任务,就是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对他的部下说:我们晋冀鲁豫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大战场。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出去挑的担子越重,对全局就越有利。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夺取中原的战略计划,人民解放军采取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周密部署。三军配合,即由刘伯承、 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从中央突破,挺进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一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右后一军,挺进豫陕鄂地区。两翼牵制是:以西北解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宗南军北上;以山东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引向海边。两翼牵制便利了三军的配合。这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在4个月的作战中,三路大军互相配合,共歼敌19万5千人。1947年12月底,三路大军在豫南的遂平、西平地区胜利会师,它们的三个解放区联成了一片,创建了江淮河汉之间的中原解放区。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阵地。从而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战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作战,极大地缓解了老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第二,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老解放区经济压力。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解放区面积减少,人口减少,再加上自然灾害,经济极为困难。在陕北地区,本来就是贫瘠地带,陕北人民供应中央机关和陕北少量部队已很困难。由于战争的破坏,1947年,陕北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军队和老百姓一同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在华中,1946年3月发生严重灾荒,灾民达400多万,缺吃少穿。1947年春, 最重要的兵源、粮源之一的太行山区普遍干旱,粮食歉收,到1948年,全区26个县共有灾民73万余人。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前,太行山老根据地的人民不但要负担刘邓12万主力,还要负担徐向前的78万部队。解放区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后,建立了鄂豫皖解放区,经济负担由新解放区来承担。部队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刘伯承、 还亲自和战士们一起缝制棉衣等。这些都极大地缓解了老解放区的经济压力。

第三,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之后,立即开始了攻城掠地、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斗争,并在辽阔的中原战场上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特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国民党军队处于被动地位。三路大军在其他地区也发动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军事形势。这样,不仅调动了山东、陕北两个重点战场的敌军主力回援其根本重地,而且迫使敌人把战线由黄河移到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战略要地武汉,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由此可见,刘邓大军挺进并转战大别山,与陈粟、陈谢兵团的外线出击,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国战局,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为什么说刘邓大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

今年是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开始于1946年6月的那一伟大战争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在战争的第一年,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曾大片地被敌军占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回旋余地也大为缩小,解放区的经济更是十分困难,人力、物力不足与战争需求的矛盾一度非常突出。为了扭转全国战局,同时也为了使解放战争能继续进行, 中央军委和 同志适时作出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抉择,并部署刘伯承、 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以及陈赓、谢富治野战兵团大举出击中原。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在这一伟大转折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更起到了战略进攻的先锋作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该部12.4万名指战员为人民解放战争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垂青史。但刘邓大军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也历尽艰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损失使刘邓野战军的战斗力遭受很大的削弱,以致对后来中原战局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总结分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和历史经验,就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之一,刘伯承、统率的晋冀鲁豫解放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9师,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英雄部队。刘邓所部向以战斗作风过硬、善打巧仗闻名,因而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了与华东野战军不相上下的辉煌战绩,这中间,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战略战术素养高、指挥能力强是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杰出的军事***之一,他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是有名的“常胜将军”,世人常将他称为中国少有的军事奇才之一。刘伯承对游击战、伏击战、攻击战都有深入研究,样样精通,处处显露大将风范。刘伯承指挥的许多战役,都是战术史上的典型战例,以致蒋介石不得不说,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然而这支常胜之军在转战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中却元气大伤,部队野战能力大为降低,以致在中原逐鹿中战绩欠佳。刘邓所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战略反攻前,组建有1O个纵队和一个军共28万人。战略进攻开始后,刘邓率1、2、3、6等4个主力纵队13个旅共12.4万余人渡河南征,可谓兵强马壮。在鲁西南战役中,面对强敌围攻,刘邓指挥若定,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特长,一举歼敌5.6万,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但在转战大别山的斗争中,刘邓所部却遭到严重削弱。从1947年8月到1948年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艰苦转战6个月,部队减员5万余人,加之在进军大别山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武器全部丢弃,致使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

1948年春夏间,在中原地区作战的刘邓所部共7个纵队(第1、2、3、4、6、9、11纵队)15万人,加上已改为军区武装的原第1O、12纵队和38军,实际上包括了除第8纵队两个师以外的原晋冀鲁豫军区全部正规军。这一时期,中原野战军除陈赓率领的第4纵队外,转战大别山的几个主力纵队均表现出野战能力较弱,所进行的几次战役规模都较小,战绩也不理想。其间进行的襄樊战役歼敌两万余人,属较大胜仗,但该役歼灭的仅是战斗力较差且处孤立分散状态的“绥靖区”守备部队,敌据城市亦非坚固设防之地。而这时期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共6个纵队外加兵力不足3000人的两广纵队)虽也属外线作战,却战绩颇佳,尤其在豫东战役中,表现出强大的野战和攻坚能力。而在1948年底华野与中野共同进行的淮海战役中,两军的作战能力更表现出相当的差距。淮海战役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我方投入决战的华东野战军有15个纵队36万人左右,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但仅有15万人(1)P409 。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野战兵团、3个绥靖区部队计55万5千人。在被我歼灭的敌5个兵团中,有4个兵团是华野在中野配合下(主要是阻击南线援敌)歼灭的,中野仅在华野三个纵队参战情况下歼灭了黄维兵团。纵观整个战役,中野部队在刘伯承、率领下打得英勇顽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全军上下士气高昂,但由于兵力有限,部队装备差,攻坚能力弱,因而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打得十分艰苦。中野为围歼黄维兵团,投入了全部7个纵队和两个独立旅,到战役最后阶段,除陈谢兵团的4纵、9纵以及6纵因兵力较充足尚能攻击到底外,1纵、2纵、3纵以及11纵都丧失了攻击能力。(2)(P302) 由于对部队攻击能力估计过高,刘邓首长原估计将黄维兵团包围后三天时间就可全歼敌人,结果经过21天激战才解决战斗。到总攻阶段,鉴于中野已无力单独完成歼敌任务,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先后调华野7纵、3纵、13纵及华野全部炮兵参加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战,并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华野7纵、3纵、13纵和中原6纵组成的南线集团作为主要攻击力量,才最后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而华野在战役第一阶段围歼敌黄伯韬兵团(与黄维兵团战斗力不差上下)时,只投入5个纵队进行攻坚,战役后期,华野总部又将其中的两个纵队先后调去南线打阻击,整个战役也仅用了12天时间。中原野战军这一时期之所以野战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遭受了严重损失。如前所述,刘邓部队在通过黄泛区时,将重武器特别是大炮全部丢弃,这无异于将几个主力纵队解除了一半武装。据统计,参加淮海战役的中原野战军其全部重武器只有几十门大炮、200多门迫击炮,而华野部队在济南战役前,就拥有各种大炮1174门(3)P47)。相比之下,中野攻坚之困难就可想而知了。没有重武器,打不了大的歼灭战。没有大的胜利,装备就难以改善,兵员也难以得到补充。

因此,刘邓野战军经过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外线出击,总兵力反而有所减少,这种情况在全国各战略区中是仅见的。前面提到,1947年6月刘邓大军出征前,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力为28万,数全军第一。到解放战争第二年结束时,我军正规部队总数由一年前的103万发展到149万,增长45% 以上,其中东北野战军发展最快,达到70万人,华东野战军由27万发展到34.6万4P47),而中原野战军却降为不足15万人。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刘邓野战军有两个纵队(第10、12纵队)和一个军转为地方武装外,转战大别山过程中的严重减员是主要原因。一个由著名军事家率领、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和鲁西南战役中战绩卓著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兵团,却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人员、装备遭受重大损失,作战能力严重削弱,这就使人们不能不提出疑问,同是外线进攻,刘邓所部遭受比陈粟、陈谢两军大得多的损失,原因是什么这种损失是否为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换言之,这种代价是否可以避免如果说,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是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或最佳选择,那么这种牺牲乃是必然代价,反之就应另作他论。

刘邓大军为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付出巨大代价,其根本原因在于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别山地区当时都不适合于我强大正规兵团在此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标志是什么?

1947年6月30日这一天,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标志,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战略进攻。

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内战初的430万下降为370万,人民解放军则由100万发展到195万,其中,解放军的机动兵力较国民党军多。解放军的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敌我力量的变化,使得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了战略进攻方针和主要进攻方向:刘伯承、 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转战苏鲁豫皖地区。三路大军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后,展开外线机动作战。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至海边的广大中原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 遵照中央军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战略方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放军渡过黄河之后,蒋介石慌忙调集兵力,企图逼迫刘邓野战军北退或者背水一战。7月,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激战,歼灭敌2个师部、9个半旅共5万6千多人。接着,部队长驱南征,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包围当中杀开一条血路,经过20多天的行军和战斗,在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挺进大别山揭开了 的序幕开辟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刘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开辟了中原战场,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同时为此后进行的淮海决战乃至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

分别是刘伯承,邓小平两个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随后其它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从此后,人民解放军逐步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一步一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大别山在地理上处于南京与武汉的中间,当时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像两个拳头伸出去,那么敌人的胸膛就露出来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对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构成巨大的威胁,尽管在战术上收获并不大,但是在战略上缓解了解放区的压力,迫使国民党军队回援。

以上就是关于1947年,刘伯承与邓小平挺进大别山的目的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1947年,刘伯承与邓小平挺进大别山的目的是什么、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什么序幕、在解放战争中,大别山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标志性意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17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