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浙江,陕西,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河北,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郑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荥阳,陇西,南安,淮阳,商丘,光州等。
三、郑姓始祖世系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制(今荥阳西) 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 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四、郡望堂号
1、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2、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五、家乘谱牒文献
文献:郑太崖祖房谱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五
六、郑姓名人名人辈出:
郑国:是战国时的著名水利工程师,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他为秦国开水渠,灌溉良田四万多顷,使关中沃野千里。历史上记作“郑国渠”。
郑玄:东汉学问家,研究《易经》、《礼经》等等,他讲学,有上千人来听。
郑吉:汉代大将军,保卫边疆战功赫赫,封为 安远侯。
郑成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名将。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民间称他三保太监。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人物。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林屋公子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传》记录的第一件大事,后来也被《古文观止》编为文选的首篇,时至今日,中学语文教材也选录了这篇文章,可见这段史实在春秋 历史 上之重要。不过,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722年,距离西周灭亡已经过了近50年。而郑庄公从击败共叔段开始,就迅速成为打败中原无敌手的春秋小霸。那么,郑国在“郑伯克段于鄢”之前经历了怎么样的 历史 ,才能取得这样卓越的成就呢?
《左传》
郑国初封于岐周
《史记·郑世家》为我们叙述了郑庄公即位前的郑国史。据《郑世家》记载,郑国的开国国君是周厉王的幼子友,周宣王于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把弟弟友封于郑地建国,也就是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三十三年后,周幽王又将叔叔郑桓公任命为司徒,河洛之间的百姓对他非常爱戴和思念。又过了一年,因为幽王宠爱褒姒,宗周日益衰弱,诸侯、卿大夫纷纷背叛周王,谋划东迁避难。此时,郑桓公也询问太史伯:“我要怎么样才能死里逃生呢?”
太史伯说:“只有洛水以东、黄河以南才能定居啊!”郑桓公问:“为什么呢?”太史伯说:“那里靠近虢国和郐国,这两国国君贪婪好利,容易分割土地给您,您要住那边的话,百姓们都会支持您的!”郑桓公问:“我想到南边的长江流域住,如何呢?”太史伯说:“楚国的祖先祝融曾担任高辛氏火正,但后代却一直不兴旺,周室衰弱后楚国一定兴盛!”郑桓公又问:“那么西方如何呢?”太史伯说:“也不行啊,那里的百姓贪婪好利,难以久居!”
桓公接着问:“如果周王室衰弱,那么哪些国家会兴盛呢?”太史伯说:“大概是齐、秦、晋、楚四国吧!齐国是姜姓伯夷后代,曾辅佐尧掌管礼仪;秦国是嬴姓伯益后代,曾辅佐舜收服部落;楚国祖先亦有功业;周成王把唐国封给叔虞,那里是表里山河之地,他的晋国一定也能兴盛的!”桓公听完,决定将郑国迁徙到洛水东部,而虢郐两国果然献出十个城邑给桓公寄存财产;两年后(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与郑桓公都在骊山之下被杀死。
郑桓公去世后,由儿子掘突即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娶申国公主武姜,十四年生长子寤生,十七年生次子叔段。因为寤生是难产出生,而叔段却是顺产出生,所以武姜偏爱小儿子叔段,而讨厌大儿子寤生;请求改立叔段为继承人,武公不答应。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去世,寤生即位,是为大名鼎鼎的郑庄公,之后就有了《左传》里“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但这段史料实在难以作为实录对待,前人多怀疑《郑语》并非郑国史书,而是战国人根据春秋时齐、秦、晋、楚四强代兴的形势去倒推的,其中又对楚国描写最详细并赞誉有加,甚至说“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所以极有可能是战国中前期的楚人之作。既然太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存在疑问,那么郑桓公是否真存在“虢郐寄帑”的行为,东迁立国完全是通过用计谋来侵占他国的领地,其实也是可疑的。
在西周末年时,诸侯国还只是一个个城邑,即使中原地区也地广人稀。直到春秋末年,郑、宋两国之间仍有六块隙地存在。郑桓公东迁时,东方有大量没有开发的土地。《左传》中郑国大夫子产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证明新郑是桓公自己建设起来的。《公羊传》称:“古者郑国处于留,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那么桓公在迁郑之前大约住在留,而这个留可能本身就是郑的封地。
新郑郑国车马坑
可以印证的是,春秋前期郑庄公与鲁隐公曾经交换过土地,郑国的祊地在鲁国附近,鲁国的许田又在郑国附近。这证明西周不少封国的土地比较分散,并非像后世一样集中于一个地区。郑国的祊地本来是用来祭祀泰山的,而鲁国的许田大概又是朝贡成周时用的。当然,这样的封地,比之军事化的诸侯不太一样。总体来说,郑国初封时的地盘可能包括岐周附近的郑与成周附近的留、泰山附近的祊,而留就是郑国东迁时的第一站。
还有一个问题是郑桓公的身份。传世史料说郑桓公是周厉王子无异议,但清人雷学淇、近人陈槃提出郑桓公应是周宣王子。雷学淇指出,《左传》“郑有厉宣之亲”和《国语》“郑出自宣王”等为郑桓公是宣王子的证据,《吕氏春秋》“微召公虎而绝无后嗣”是说厉王只有宣王一个儿子。但《左传》的记录完全可以释为厉王之子、宣王所封,而且《左传》明确说“宋祖帝乙,郑祖厉王”,既然宋国始祖微子是帝乙之子,那么郑国始祖桓公自然也是厉王之子。
当然,这十个国家最后都被郑国灭亡,所以《郑语》才倒果为因来编出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认为《郑语》《郑世家》的记载不可靠,那么郑国建国与东迁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他传世文献零碎记录了一些郑国史料,加上上世纪至今的一些出土文献,尤其是近年来热门的“清华简”研究,不但深化了我们对早期郑国史的认识,也厘清了传世文献的一些问题,但有些记载又存在模糊、矛盾之处,值得我们探讨。
清华简
郑桓公东迁新郑
关于东周郑国国都所在地,在今天河南省新郑市,没有疑问;但郑国初建的地方在哪里?据《汉书·地理志》和《史记·郑世家》索隐,西汉京兆尹郑县,即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是最流行的郑国初封地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却与一些史料记载矛盾。《世本》说“桓公居棫林,徙拾”,尽管《史记索隐》作者倾向棫林就是郑县、拾就是新郑,但并没有其他文献印证,相反《左传》等大量证据反映,棫林在泾水以西、今陕西凤翔南一带。
西周时期,凤翔一带为周人宗庙所在地——圣都岐周,在这里出土了大量西周贵族陪葬、窖藏的文物,今天宝鸡市还成立了一个西周青铜器博物馆。那么郑桓公与其他贵族一样,分封在此也合情合理。而且,金文中多次出现“奠(郑)”这个地名,这里不但是周王经常居住的地方(“王才奠”);同时还居住了不少家族,比如姜姓的郑(“奠姜”)与郑虢氏、郑井氏,这表明西周的“奠”可能不是一个专属地名,而是某一类区域的统称。
西周成周附近地图
我们知道,西周的地名很多来自商朝,包括整个文字系统的传承。那么,“奠”字当然很可能与商朝的“奠”有关。根据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的分析:“商王往往将被商人战败的国族或其他臣服国族的一部或全部,奠置在他所控制的地区内。这种人编称为奠,奠置他们的地方也可以称为奠。奠的分布是分散的,并不存在一个围绕在商都四郊之外的称为奠的地带。……除了上述这种奠的方式外,商王有时还将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奠于某地。”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西周“奠”的来由,其用法显然与商朝“奠”一脉相承。姜姓与虢、井氏都为周人旧族,故他们是各“奠”的统治者。那么郑桓公应该也是被封到这里一处叫“奠”的地方,因为桓公是新封,没有自己的氏,所以以郑为氏。那么《世本》说的“桓公居棫林”应该就是岐周附近的“奠”地了,而后来“徙拾”的“拾”则可能是“郐(会)”字之讹误,也有可能就是秦汉华县的所在地,所以才造成后来郑国始封华县的误会。
不过更为复杂的是,《水经注》引《竹书纪年》提到“晋文侯二年(公元前779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同惠”一般认为是“周厉”或“周宣”之误。但《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幽王既败,二年(公元前769年)而灭会(郐),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丘,是以为郑桓公。”臣瓒是晋朝人,看过原本的《竹书纪年》,但这两条记录又是矛盾的,方诗铭、王修龄先生认为晋文侯二年为十二年之误。
但李峰先生却认为《水经注》所引古本《竹书纪年》的“郐”系误记,他采信的是宋朝以后出现的今本《竹书纪年》说法:“(幽王二年)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鄫,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周幽王二年为公元前780年,此年王子多父因攻打鄫国有功,被册封于郑父之丘立郑国。这种说法圆融了古今《竹书纪年》,并且克服了臣瓒说法的漏洞。因为按臣瓒的意思,郑桓公是在灭郐、虢之后,居住在郑父之丘才建立郑国的。
当然,这样一来势必又造成其他矛盾。因为按照今本《竹书纪年》,郑国分封是在周幽王年间;但据《郑世家》,郑国分封是在周宣王年间。而且臣瓒的说法也似乎不是无中生有,他明确提到的郐国亡于公元前769年、虢国亡于公元前767年这两个时间点,也没有引起学者的争议。这里或许有一种可能,就是原本《竹书纪年》本身存在错误,作者在编写时就误认为新郑是郑桓公的初封地,所以才得出这样的错误说法。
新密郐国故城遗址
那么,如果郑桓公灭郐是在西周灭亡后两年,不又与《郑世家》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矛盾吗?实际上,郑桓公确实没有死于公元前771年,这里有多处文献可以印证。如前所述,《左传》中提到子产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与商人都出自周,共同合作经营这片土地居住,并且世代盟誓: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掠夺你,正因此才一直到了今天。这里的商人即是被封给桓公的商朝后裔,他们在周朝从事低贱的官商工作,这就是后世“商人”的由来。
其他文献也有郑桓公灭郐的传说。《韩非子·内储说下》说郑桓公先问清楚郐国的豪杰良臣,然后假装与他们有盟誓,说赏赐给谁郐国哪些官爵与良田,写在盟书埋在城外。郐国国君果然发现并且诛杀了他们,于是桓公趁机攻灭了郐国。《公羊传》说以前郑国处于留这个地方,郑伯与郐国国君关系好,于是趁机与郐夫人私通,里应外合取得了郐国,从而迁徙到了郑,而把留废弃了。《国语·周语》说郐仲夫人叫叔妘,与郐国国君同姓,因此不吉利。
《说苑·权谋》也有一段记载,说郑桓公东封于郑,当时住在宋国东边的旅舍。旅舍的老叟问:您要去哪里呢?桓公回答:我要封到郑国去。老叟说: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现在您睡得这么安稳,恐怕不是去就封的吧!桓公听说了,马上自己驾车,日夜不停终于十日到达郑国,当时就有釐何与他争地。不过这段史料与《史记·齐太公世家》记录高度雷同,《齐世家》说吕尚住在宋国东边旅舍,经人提醒后火速赶往齐国,正逢莱侯来争地。
另外,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也支持郑桓公灭郐的记录,郑国的太伯在叙述先君的事迹时,明确提到:“昔吾先君桓公后出自周,以车七乘、徒卅人,敷其腹心,奋其股肱,以协于庸偶;接胄被甲,擭戈盾以造勋。战于鱼丽,吾乃获函、訾。覆车袭沝,克郐朝食,汝容社之处,亦吾先君之力也。”总之,《郑世家》关于郑桓公亡于犬戎一说不可靠,其出处应该是《郑语》的“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但“毙”的应该是西周。
至于虢国的灭亡,《左传》中武姜曾要求把制封给叔段,郑庄公以虢叔死于此为由拒绝了。过去一般认为虢叔就是东虢最后一任国君,也就是《郑语》所谓的“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在郑桓公消灭郐国后两年灭亡。不过,清华简《良臣》却记载,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伯、宦仲、虢叔、杜伯一起到达郑国。一般认为虢国有西虢(今陕西宝鸡)、东虢(今河南荥阳)与南虢(今河南三门峡)、北虢(今山西平陆)之分,那么与桓公同行的虢叔当出自西虢。
但这样又为郑国东迁布上了疑云,即东虢是否真实存在?如前所述,《竹书纪年》《韩非子》《公羊传》《说苑》和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中,均提到郑国灭郐一事,但均未提到郑国灭虢一事。郑国灭东虢最早就是《郑语》中提到,而最可信的《左传》中“虢叔”身份一旦被质疑,那么东虢存在的证据实际上就变成孤证。当然,清华简《良臣》记录多有讹误,比如把周武王时的召公和君奭误作两个人;但此处记载在今后研究中确实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郑武夫人规孺子
郑桓公去世后,即位的是儿子郑武公。但郑武公即位并不顺利,据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武姜对年幼的郑庄公说:当年你父亲陷于大难之中,在卫国居住过三年,连国家也不能回。如果不是这些好下属,三年没有***的国家,不就早乱得不像话了吗?郑武公居然在卫国待过三年,应与当时郑卫关系恶化有关。这段史料应该涉及一场重大事件,限于史料匮乏,无法获取更多信息。大概可以推测出的是,与两周之际“二王并立”事件有关。
“二王并立”也是《史记》未书写的一件重要事件,而由古本《竹书纪年》及清华简《系年》披露而出。大致说的是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并非顺利东迁即位,而是经历了一个与周携王并立的过程。数十年后,晋文侯杀死周携王,才结束“二王并立”。按理说周平王弑君父为谋逆大罪,诸侯表示对他的支持应该会有一个过程。郑桓公应该较早拥护周平王,表现在为儿子娶申国公主武姜;而申国正是周平王的母国、与犬戎共同杀死周幽王的罪魁祸首。
在周平王即位之初,对其贡献最大的就是晋、郑两国,也就是《左传》说的“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并没有像《史记·秦本纪》《卫康叔世家》这样提到秦、卫的参与。卫国在成周地区地位颇高,“殷八师”就曾驻扎于卫国,两周之际的卫武公非常有名,甚至被一些文献认为就是“共和摄政”的共伯和。所以或许是郑桓公为了换取卫国支持,把儿子送到卫国做人质;也可能是郑武公即位前或者即位初,去卫国访问时一度被扣押。
《韩非子》记录了郑武公灭胡国(今河南漯河),说郑武公先把女儿嫁给胡国国君,之后问群臣自己可以讨伐哪个国家呢?大夫关其思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大怒,说胡国是兄弟之国,你为何要说攻打他们?胡国国君听说此事,以为郑国真的亲近自己,于是完全不设防备,之后郑国趁机袭灭胡国。作为对自己篡位支持的回报,平王也只能默许郑桓、郑武父子进行扩张。清华简《系年》说“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成为天子卿士、诸侯之长。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长子寤生即位,史称郑庄公。而武姜夫人并没有放弃拥立次子叔段即位的野心,清华简第六辑有一篇《郑武夫人规孺子》,提供了郑庄公即位至克段期间的一篇新史料,可以作为“郑伯克段于鄢”的前传去阅读。先秦史著名学者晁福林先生认为其“丰富了两周之际的 历史 记载,让我们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得以窥见周代国家大事决策程序及贵族民主体制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对早期郑国史有了更多地了解”。
首先就是前文介绍的,武姜对年幼的郑庄公说,你父亲当年在卫国居住三年,都是依靠下属大臣来治国的事。之后接着又说:“你父亲不管在卫国还是在郑国,国家不都是靠他们谋划的吗?现在你父亲去世了,那么你也不需要参政,就让大夫们一起治国吧!你母亲我也就管理好后宫而已,朝堂之内事情我不会过问。我不会因为娘家人来影响他们执政,但你也不要因为宠臣去干扰他们办事吧。”庄公对此表示沉默。
武姜夫人又说:“你就好好向大夫们请教学习吧!如果这三年他们干得好呢,你就能得到一大批良臣来抵御敌人,由此能做一个好国君;如果他们干得不好,他们的罪过就足以昭告天下。你也别担心,你完全可以向先君在天之灵祷告,来保佑国家啊!”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表面来看,是希望儿子庄公与卿大夫共同治国,而且还保证自己绝不干政。但结合后来的故事看,如果庄公真的放弃强化君权,那么武姜就可以见缝插针,为叔段攫取更多资源。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庄公即位时才14岁,年幼的他无法拒绝母亲,只能答应这个要求,把政事交给大臣集体处理。很快,一年就过去了,郑庄公仍然未对国事作出任何指示。大臣边父急了,对庄公说:“君上您什么事都不发言,就让我们几个小臣为国做事,我们真的是诚惶诚恐啊!这样下去,不会让我们既为罪臣,又有辱先君吗?我们不过只是先君提拔辅佐您的人啊!”边父他们当然也意识到后宫斗争激流汹涌,说不定自己就成为牺牲品。
而庄公却平静地拒绝了,他说:“并不是这样的!你们都是先君所遵从的人,因为先君知道你们没有贰心,所以才肯把国家交付给你们。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谁能让先君在大难中振兴呢?现在虽然你们都表示希望我有所作为,也许我能尽力而为吧!但不应该还为先君守丧吗?庄公的意思很明显,寡人还是得遵从母意,所以你们还得继续干着。”庄公对权力表现的极度平静,让武姜松了口气。之后就是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记载,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笔者根据传世文献《左传》《公羊传》《国语》《竹书纪年》《韩非子》《说苑》以及出土文献西周金文与清华简《系年》《良臣》《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等篇,大致还原了一篇郑国早期史。笔者认为,郑桓公为周厉王子,于周宣王时封于岐周一带的郑,并在周幽王时谋划东迁,于“二王并立”时支持周平王,并攻灭郐国迁都新郑;之后郑武公在平王东迁时立下大功,取得周平王卿士的职位,并攻灭胡国迅速扩张。
可以发现,“郑庄小霸”局面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人的努力。其中桓公、武公在扩张时或多或少都用了诈术,后来郑庄公能在诸侯之前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当然也有来自父祖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从父亲这继承了周天子的卿士,利用天子的余威,在春秋初期崭露头角。今天河南荥阳的成功广场还有桓公祖孙三代的“郑氏三公像”,郑国的建立和发展都来源于他们,也是整个郑国 历史 最荣耀的时刻。
参考文献
晁福林:《谈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的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2017年第3期。
陈颖飞:《清华简〈良臣〉散宜生与西周金文中的散氏》,载《出土文献》(第九辑),北京:中西书局,2016年。
程浩:《从“逃死”到“扞艰”:新史料所见两周之际的郑国》,《 历史 教学问题》,2018年第4期。
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郑地和郑国东迁》,《文物》,2006年第9期。
刘光:《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所见郑国初年史事研究》,《山西档案》,2016年第6期。
马楠:《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与郑国早期史事》,《文物》,2016年第3期。
庞小霞:《西周井(邢)氏居邑与商周郑地》,《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3期。
邱锋:《论〈国语·郑语〉产生的地域和时代》,《甘肃 社会 科学》,2007年第2期。
裘锡圭:《说殷墟卜辞的”奠”——试论商人处置服属者的一种方法》,载《裘锡圭学术文集·古代 历史 、思想、民俗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张以仁:《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年。
校对:徐亦嘉
到山中体验恬静放松、丰富美妙的假日生活,妙不可言。但如果不是露营或者去看日出,建议不要晚上爬山。郑州周边10个人少景美的山峰有邙山、梅山、尖山、浮戏山、长寿山、三皇山、凤凰山、青龙山、伏羲山、嵩山。
邙山邙山,位于惠济区的黄河游览区内。邙山海拔300米左右,山上植被葱茏,树林阴翳。因为临近黄河,这里温度平均低于市区2℃~4℃。路线:自驾自北环南阳路向北走江山路,一直走到头抵达黄河风景名胜区就到邙山了,公交有18路和游16。周边景点:黄河游览区、黄河大观园、邙山古树苑。
梅山梅山,坐落于郑州南郊,属新郑管辖,其实是郑州与新郑的交界处。山高约100余米,较平缓,山上种植了数不清的各色果树。梅山远眺,是郑州古八景之一。现今的梅山,算不上一个正式的景区,大约属于承包的山林之类。所以既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佛寺庙宇,甚至连登山的坡道都是一色的土路。
尖山尖山,位于河南郑州西南35公里的新密市西北尖山乡境内,溱洧流域古老而神秘,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路线:沿郑少洛高速南行,自“新密西”站下高速,右拐沿公路到达米村乡,看指示牌直达景区。周边景点:神仙洞森林公园、飞龙峡、桃花源等。
浮戏山浮戏山,位于郑州市西南40公里的巩义市新中镇境内,沿开洛310国道,东距郑州路程约52公里,西距洛阳路程76公里,分为七个景区:主要自然与人文景观126处。总体特色为:峰险泉碧、幽静深邃、寨古洞奇,中原第一。以其山清水秀,寨古洞奇的自然人文景观获“中原小桂林”之称。路线:出郑州沿310国道西行,进入巩义境内后继续沿310国道西行,见到路标浮戏山雪花洞后,沿着浮戏山雪花洞方向行走即到。周边景点:雪花洞、灵官殿、小龙池、老庙、凉水泉、石门寨、风屏寨、紫龙峡。
长寿山长寿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的竹林镇,原名叫“龙龟山”,又叫“三树岭”,因为山上生长着三棵千年古橿树而得名。主要有笔架山、龙龟广场构成。路线:郑州—郑上路—郑氏三公像—310国道—洛阳巩义方向—约行驶30公里—巩义竹林镇—路南有长寿山标志,沿路向里即可。巩义市汽车站有直达景区的公交每10分钟一班。周边景点:福龙寿龟、笔架山、三星宫、龙龟山、柏仙园、麒麟山、神蛙涧、益寿泉、杏树岭。
三皇山三皇山,位于荥阳市东北30公里的广武山上。这里北濒黄河,南邻嵩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三皇山自古以来被誉为“三皇圣地”,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天皇)神农(地皇)轩辕(人皇)的圣地,先人在这里修建三皇庙,将开天老祖“天、地、人”三皇供奉于此,祈盼天皇让大地五谷丰登,人皇保佑人口平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使这块风水宝地充满了神奇,到三皇山寻根拜祖,寻找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置身于原始部落,领略古朴的民俗文化,爬山戏水,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路线:自驾南阳路—江山路—古荥镇—董村—右拐向北即到。周边景点:三皇庙、沈珍珠庵、僧朗谷果园庄、仿卷长城、黄河古渡口、桃花峪。
凤凰山凤凰山,位于新密市,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凤凰山属嵩山余脉,俗称北嵩山,隋末以来历代农民起义军所修的古城寨堡;抗日时期著名的豫西抗日根据地,唐宋时期的著名寺院上,中,下香峪寺等。凤凰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6%以上,堪称少有的"天然氧吧"。路线:沿郑少洛高速南行,自“新密”站下高速,继续向西(有路标)5公里到达。周边景点:莲花峰景区、凤凰大峡谷景区、香峪寺景区。
青龙山青龙山,在巩义市中部偏南,古称霍山、天陵山,亦曰东西盘龙山,宋时建陵于此之阳,遂得名青龙山。海拔1042米,中有后寺河将山分东西青龙山,异山合体,中有数十峰。山中有汉明帝时所建慈云寺。路线:走310国道,经过竹林镇至大峪沟镇,向南至民权村,到达景区。周边景点:凤竹苑、青龙洞、象鼻山、天堂海、朝天阙、天然大佛、三星亭、青龙关、慈云寺、捧月湖、祖林。
伏羲山伏羲山,坐落于新密市西北20公里的伏羲山山区,北接荥阳市,西邻巩义市,是连接三地的重要通道。伏羲山属于嵩山山脉向东延伸部分,主峰五指岭11085米,横跨伏羲山全境。路线:自驾沿郑少高速从新密西出口向右即可到达新密石坡口伏羲山。周边景点:飞龙峡、逍遥谷、红石峡谷、马蹄沟等。
嵩山嵩山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路线:郑少洛高速公路—少林寺方向—登封东下路—登封市环城路—嵩山。周边景点:少林寺、塔林,少室山,连天峰。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最早以完整的礼仪思想来治理整个国家的莫过于中国的西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标志着中国由此迈入礼仪之邦。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也同时建立,形成一种可以浸润九州,乃至惠及荒蛮之地的文明,它深远而博大,精深而和谐。然而曾几何时,当信义之本被自己漠视与背离时,整个王朝的根基也开始受到腐蚀,即便是周王朝能建立无比强固的根基从而成为亚洲东部最为强盛的国家他却无法抵御内部的瓦解。更何况外部的侵扰又在不断促发内部的分崩离析,最终正是外患内乱的合力导致周王室的衰落。
在陕西省西安市,艺术家们制作了一座大型的青铜雕塑,雕塑的主角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周穆王。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帝王,出土于西晋太康年间的《穆天子传》虽然在史实中掺杂了大量的怪诞传说,然而它仍旧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代文献,经过后人复制一直保留到了现在。书中记述的周穆王会见西王母以及周穆王西征的传奇故事成为历代艺术家们创作的热门题材经久不衰。
经过数代的经营,西周王朝在周穆王时期达到了鼎盛,东到大海、北到辽宁、西到甘肃、南到江汉流域都处在西周的控制之下。国家的各项礼仪制度已然定型,整个社会秩序稳定国力强大。作为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周穆王四处征讨、巡游,肆意炫耀着王朝的武功与实力。然而王朝的危机正是在这强盛繁华之下渐渐生成,其起源显然与周穆王征讨西北部落戎狄有重要的关联。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贺兰山一带水草丰茂,自古以来就是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群的天堂。早在3000年前,戎部落就在这里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在西周西方的戎部落与北方的狄部落一样都被西周王朝视为最落后的民族。在古文献的一些记载中,戎狄部落世代居住在周朝九州之外的荒远地区。其实,从现在的考古发现可以得知,他们居住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偏远。在陕北、山西、河北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戎狄文化遗存。
据学者研究,西周时期见诸史籍的蛮、夷、戎、狄诸族有不下数十种,这些中原地区的周边族群与华夏族群的关系,简称为夷夏关系。西周国力强大威震四裔,许多周边族群臣服于周朝,他们按照周王朝的规定,需要定期向周王室上贡。然而,这种关系在周穆王时正面临着巨大的破坏。周穆王好大喜功,打算进一步控制戎狄,他以犬戎首领不按时朝见上贡为名,征讨犬戎炫耀兵威。这件事不仅引起戎狄部落的普遍抵抗,也引起周朝内部有识之士的担忧。当周穆王出征犬戎时,祭公谋父极力劝阻,认为犬戎首领一直尽其职守,按照周朝的规定,终生朝见一次周王。而周穆王的出征不仅没有道理,而且可能直接导致周朝出现危险。周穆王不听进谏,率大军出征,走上了一个两面不讨好的道路。如果失败,周王朝将蒙受巨大耻辱,即便胜利了周王朝也只能落个失德的名声。事实是,在耗费了大量的军力、物力后,周穆王只带回四只白狼、四只白鹿,而戎狄部落从此不向周朝供奉,也断绝与周朝正常往来。原先的友邦成为仇敌,从此戎狄总在伺机向周朝报复。
周穆王在位时间长达五十五年,好游猎,四处征伐,在表面强盛的背后,为周王室埋下了种种隐患。周穆王死后,依次继位的是共王、懿王、孝王、夷王,他们被成为中期四王。中期四王仅能守成,然而周共王曾灭掉姬姓的密国,周夷王初年曾召集国内诸侯处死齐哀公,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在邦畿之内周王室仍然具有最高的权威,其最大的祸患则是西北的戎狄。
周穆王西征之后,戎狄部落反而更加强大,反过来不断侵扰周朝。出现了戎狄交侵暴虐中国的局面,周人深以为苦。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外部祸患更具杀伤力的隐患正在不断加强,周朝的内部出现了危机。通过分封和宗法制度,西周王朝建立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格局,依靠着地方诸侯的辅助,周王室实现了对一个领土广大的王朝的掌控。然而西周分封制度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赋予诸侯高度自治权力。诸侯在诸侯国内有其独立的行政和军事权力,很容易发展自己的实力。诸侯实力的增强,一方面能够给西周王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它们的离心力也日益加强。虽然周人说他们的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在分封制度下周王室能够直接控制的区域,只集中在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被称为王畿的不大地区。然而就在这不大的地区内,周王室的控制程度也在不断减弱。
1975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了四件青铜器,它们的主人是西周中期一位名为裘卫的贵族,其中名为五祀卫鼎的青铜器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它的铭文记述了裘卫和贵族邦君厉互换等值土地的事情。另外三件青铜器,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它们的铭文同样记述了裘卫和贵族矩伯、矩姜进行土地交易的事。土地交易在贵族间进行,意味着周王室对土地控制的削弱。在周王畿内部,王室直接控制的土地按照分封的原则封赐给王室大臣们。当一块地被赏赐给大臣后,它就脱离了王室的控制,而由那位大臣支配控制了。
从西周的金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早期的时候周王往往赐予臣下的往往是一片完整的土地,它们常常有单独的地名,而到了西周中晚期却只能看到零碎的土地授予了。这一现象表明随着土地的分赏周王室所能直接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西周中期以后,王室的土地已经变得十分零碎,所以只能以零碎小块的形式继续赏赐土地。属于周王的土地不断被封赐下去,王室财产的规模不断减少,逐渐出现贫弱的现象,王朝实力和地位都受到了影响。
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王朝实行宗法制,利用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周王在政治上的凝聚力。然而随着世代的增加,地方诸侯和王室的血缘亲疏关系不断地减弱,由宗法制联系起来的亲密的君臣关系也随之不断地削弱。好在周公所设的礼仪制度已深入人心,如果周王室能够继续保持礼仪信义,无论如何各诸侯国的国君不敢违抗周王室的命令。然而周王室能够保持它的至尊和礼仪吗?
在经过二百多年的统治之后,西周政权开始进入混乱局面,它的第九代天子周夷王是靠着诸侯拥立才从死去的叔叔周孝王手里夺过政权。正因为如此,周夷王在诸侯面前摆不起架子。按照周朝礼仪,周王接见朝觐的诸侯本来是不下堂的,而到了周夷王就开始下堂接见诸侯了,这便是后人所认为的周天子失礼之始。周夷王死后,他的儿子周厉王继位,这位新君主一反父亲柔弱的形象,他意志刚强决意不惜一切代价改变父亲的政治困局,重新树立周王室的权威。那么这位生性严苛的君王能否做到呢?
三千年来,陕西西安一直流传着关于周厉王的各种故事,并演变成戏曲形式登上舞台。在老百姓心中,周厉王向来是以反面形象出现的,他倒行逆施、残暴不仁、亲信小人、剥削人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周厉王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政策,专利就是王室专山林传泽之利,重申把山林传泽收归王室所有。这项政策简单粗暴地将原来国人共享霸为王室专有,直接触犯了当时国人的利益,引起国人的怨言。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周厉王进行最独裁最强力的控制,他在全国实行无处不在的恐怖监控政策,只要有说闲话抱怨的人,一经发现立刻处死。从此国人不敢再说话了,人人自危。周厉王见没有人再提出异议,感到很得意,以为自己已经使周政权变得最为强大了。然而异常的沉默中,正酝酿着最可怕的反抗。
周厉王的政策不仅侵犯了普通百姓的利益,也深深触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公元前841年,不堪忍受的周人发动了暴动冲向王宫,要杀死周厉王。厉王闻到风声仓皇逃跑,一路上无人收留,不得已东渡黄河,一直逃到位于今山西霍州的彘地。就这样,执政三十七年的周厉王退出了历史舞台。他本来想靠铁血政策来振兴日益软弱的周王室,但没想到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在彘地周厉王默默无闻地隐居了十四年。他无奈地盘观着周王室继续衰弱直至郁郁而终。
据《史记》记载,暴动的国人驱逐周厉王后还要处死周厉王的太子静,紧急关头,召公用自己的儿子换下了太子静,才使太子静活了下来。在剧烈的动荡中,周王朝一时间失去了最高的统领,是谁填补了周王室的权力真空?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大臣召公、周公二人联合执政,这就是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这个历史上开始有确切年份的纪年被称为共和元年。对于共和行政,和《穆天子传》一起出土的《竹书纪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即周厉王出逃后,由一位被称为共伯和的诸侯到中央摄行王政。战国时代的文献《庄子》《吕氏春秋》以及新发现的清华简《系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遗憾的是这几种说法都得不到足够的证据支持。在现存的青铜器铭文中也看不到共和纪年,西周青铜器铭文始终以王年纪年,共和行政的真相至今仍然是个谜。不过不管共和行政的真相是什么,共和十四年间王权处于真空的情况下是不争的事实。西周王权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直到周厉王在彘地去世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相传,周宣王一生酷爱斗鸡,然而由于从小历经坎坷,即位后的周宣王并没有玩物丧志,而是励精图治,努力重振朝纲。他曾有效地调动各种力量,先是依靠附属周朝的秦人抵御戎狄,等积蓄力量后周宣王亲征,最终迫使戎狄远去。
周宣王后期,对外战事一再失利,先后败于姜氏之戎和亡南国之师,三番五次的溃败之后周宣王要在太原登记人口数目。西周时期是军农一体,周人平时耕种按时训练,战时则成为士兵,编入军队作战,而在西周分封制度下,隶属于周王的军队只能由王室直接控制下的土地上的民户出。以前王室操控大量的土地和人民有着充沛的兵源,历代周王并不统计人户总数,而西周晚期王室控制的民众太少,亡南国之师后周军兵力不足,以至宣王打破了祖宗成法登记自己所控制的人口总数补充兵力。在王朝大臣们的眼里,这一举动是向诸侯们示少、示弱,将会失去诸侯的亲附。周宣王终于没有听从大臣们的劝谏,因为疲弱的兵力已经让他无法强撑门面了。
这位中兴之主到了晚年,再也无力阻止王室的颓败之势了。宣王晚年,一个可怕的流言在王畿地区散播,流言称桑木的弓,箕木的箭袋灭亡周国。流言传到宣王耳朵里,他下令捕杀一对出售这两样东西的夫妇,王室的颓败之象日益显露,不安的情绪在王朝中涌动,几句童谣就使至高无上的周王如惊弓之鸟。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之子周幽王即位,很多人对于这位新君主寄予厚望。然而,重大的自然灾害连续爆发,给周王朝雪上加霜。西周幽王二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岐山出现了崩塌,岐周、镐京都受到了震动,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断流,周人是这样描述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周人眼里如果不加以改善,周王朝将面临灭亡的危险。然而周幽王完全没有这种意识,相反他已具备了亡国君主的种种恶习。他信用阿谀奉承的小人,摒弃贤人,荒废朝政,他把大臣的劝谏抛诸脑后,一心只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宠妃褒姒高兴。褒姒本是褒国的美女,周幽王攻打褒国时褒国献出褒姒乞求投降,幽王对褒姒一见钟情并立为妃宠冠周王宫。周幽王四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一子,周幽王对她更是宠爱,不惜代价地满足褒姒的一切喜好。相传褒姒有个特殊的嗜好,喜欢听裂帛的声音,于是周幽王命人取丝帛送到褒姒寝宫叫有力的宫女每日撕裂给褒姒听。褒姒进宫以来,一直没有笑过,为博得红颜一笑,周幽王煞费苦心,甘愿不顾一切,做最荒唐的事情。于是,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亡国故事,烽火戏诸侯即将上演。
西周烽火台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最高峰,海拔近千米。它的南边、北边在西周时就是通往都城的重要交通干道。烽火台是中国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强敌入侵而建的,为了保证王国的安全,军队里有最严格的规定,只有外敌入侵时才能点燃。遇有敌情发生,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如果来犯敌兵很少,一千人以下一般就举一烽;如果在一千人以上就要举两烽;如果来的更多就要举三烽,就表明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了;如果敌人倾国而来已经很危险的时候,这三个火堆同时点燃以后还要再合拢,再分散,表明最为紧急的时刻。如今的烽火台,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军事功能,20世纪80年代,当地人在遗址基础上重建了一座空心的烽火台专供游客参观游玩。而就在三千年前,周幽王也一样把烽火台当成了游玩之所,让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周幽王命人到烽火台上,点燃了这个只有外敌入侵时才能点燃的烽火,烽火台底部有一个灶口,在此点燃柴草和狼粪会在台顶形成烟火,用狼粪烧烟具有孤烟直上云霄风吹不斜的特点。如果京都危急,只要一个烽火台燃烟,其他烽火台就一刻不能耽误,连锁举火,警报得以迅速传递到远方。按照周朝法令,诸侯们看到烟火后,必须马上率军赶往京城。诸侯们赶到骊山脚下发现上面鼓乐喧天,大王正在上面取乐,就问大王边情如何,敌人在哪里。周幽王说,没有边情,我们在取乐而已。诸侯愤然,面面相觑,狼狈而回。褒姒看到这个场景觉得很开心,就突然开怀大笑。周幽王一看妃子笑了,心里很高兴,之后又举了几次烽火。诸侯知道上当,慢慢就不再来了。
更多荒唐的事情上演了,在周王宫内发生了一次重要的逃离,它将完全动摇国本,直接决定周王朝的最后命运。为了使褒姒高兴,周幽王废黜了正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王后和太子逃离王宫后周幽王仍旧不依不饶,为了使褒姒的儿子没有后患,周幽王完全忘记太子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决定斩草除根,杀掉已逃到申国的太子。申后是申国国君申候之女,太子是申候的外孙,周幽王强迫申候交出太子。这件事最终使忠心拥护周王室的申候成为周幽王最大的仇敌。公元前771年,申候不仅联合曾国,而且联合西北的犬戎部落大举进攻西周。犬戎部落一直等待这样的机会,他们发动了最强大的攻击,很快就兵临城下,周幽王危在旦夕,他赶紧命人燃起烽火。然而已经完全失信于诸侯的周幽王,没有等来任何的救援,犬戎肆意地横行起来。他们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捣毁了镐京的宗庙宫室,而且带着美人褒姒和大批的战利品扬长而去。仓皇失措的西周贵族们,草草掩埋了礼仪重器逃离了家园,繁盛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一件器物破碎了可以重新拼接修复,而要想修复一个破碎的西周王朝却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公元前770年,登上王位的周平王宜臼在郑武公、晋文侯和秦襄公的护送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宗周的贵族大臣们都随同迁往。临行之时,周平王封护送有功的秦襄公为诸侯,封赐的土地是被犬戎占据的宗周故地。周平王许诺,秦如果能够赶走犬戎就领有其地。狼狈而走的周王室已经拿不出真实的土地封立诸侯了。这时的宗周故地宗庙宫室尽毁,满目疮痍,直到二十一年后,秦文公才从犬戎手中收复岐周故地。
另一位护送有功的郑武公与周王室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庶弟,被宣王分封到郑地。郑地与东周王畿交界,在犬戎入侵西周时,郑桓公力战而死,周王室将郑国视为最重要的部属。然而,随着双方实力的改变,彼此的关系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郑桓公、郑武公和其子郑庄公被称为郑氏三公,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最为倚重的诸侯。
河南省郑国车马坑博物馆是东周时期郑国国君及其家族的墓地,新郑市便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所在地,半个世纪以来,在新郑市发现有东周墓葬三千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郑公大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九鼎八簋在周朝时期是王权的象征。此外,郑公大墓还出土了大量的兵器,这意味着随着实力的增加,郑国国君与周王室的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亲密的依从关系逐步变为对权力和地位的争夺。周平王死后,郑庄公的势力迅速扩大,周王的实力却仍旧在减弱,强大后的郑庄公试图挑战周王的权威,双方摩擦不断,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即位后剥夺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因此不再朝见天子,怒不可遏的周桓王引兵讨伐郑国。公元前707年,两支军队在郑国的城邑繻葛对战。战事中,周王率领的联军被打得大败,周桓王还被郑国的大臣祝聃用箭射伤了肩膀。从此,周王再也不敢发动战争。此后周王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四周,各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周王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的收入日渐减少,不得不经常向诸侯求车、求粮,失去了昔日的尊严。从郑公大墓的规格盒陪葬品数量、等级可以看出,当时的许多诸侯国实力已凌驾于周王之上,礼制的僭越也普遍出现在葬俗上。
夕阳西下,周王的时代正在结束,而夕阳下的群山则显出峥嵘的模样,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呼之欲出。从好大喜功的周穆王到不甘沉沦的周桓王,在此期间周朝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岁月,最终由盛极一时变得支离破碎,在接下来这个仍然被称为周的时代,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永远的回忆,在勉强的维持中,周王的身影实际上已渐行渐远,逐渐成为群雄的依附,最终沦为诸侯争霸的模糊背景。然而,周王室曾经的辉煌,特别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孔夫子极力推崇周礼说出吾从周的时候,周朝崇尚礼义的精神也已再次复兴,在传承与发扬中,它为古代中国的历史照射出一条民族特色鲜明的宽广道路。
氏三公像(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分别被郑氏后裔称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被尊“郑氏三公”。郑氏三公]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
迁国徙民
当时周幽王宠幸妃子褒姒,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并重用奸臣虢石父,加重对百姓的剥削,因此百姓怨愤[9] ,诸侯们亦有叛离之心。[10] 郑桓公见周幽王一意孤行,料到国家终将再起祸患,自己只好另作打算,早思退路。
一日,郑桓公询问掌管王室典籍的太史伯说:“王室有这多变故,我到哪里去逃命呢?”太史伯回答说:“只有洛河以东,黄河、济水以南可以安居。”郑桓公说:“为什么?”太史伯说:“那地方邻近东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国(今河南新密东南)[11] ,虢、郐二国的国君贪婪好利,百姓不亲附。
郑氏三公画像(中间为郑桓公)
现在您身为司徒,百姓都爱戴您,您如若请求住在那里,虢、郐的国君看到您正在掌权,就会轻易分给您土地。您果真居住在那里,虢、郐的百姓将都是您的子民。”郑桓公说:“我想往南到长江流域一带,不知如何?”太史伯说:“以前祝融作高辛氏的火正,他的功劳够大,但他的后代在周朝没有兴盛起来,楚国就是他的后裔。周朝衰落,楚国必将兴起。楚国兴起,对郑国不利。”郑桓公说:“我想住到西方,怎么样?”太史伯说:“那里的人贪婪好利,难以久居。”郑桓公说:“周朝衰落,哪些国家将兴盛?”太史伯说:“大概会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齐国,姜姓,是伯夷的后代,伯夷辅佐尧帝掌管礼仪。秦国,嬴姓,是伯翳的后代,伯翳辅佐尧帝安抚各个部落。至于楚国的先祖,都曾经有功于天下人。周武王打败商纣王后,周成王将叔虞封在唐,那里地势险阻,凭这样有德的子孙与周朝的衰落相并存,它也一定会兴盛起来。”郑桓公于是同意[12] ,便暗中开始筹划东迁事宜。
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郑桓公请求周幽王,向东迁移他的百姓到雒邑(今河南洛阳)以东。得到周幽王同意后,郑桓公便派长子掘突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虢郐二君因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叔父,位高权重,并贪图礼品丰厚,于是各自献出五座城池。郑桓公闻讯大喜,如此郑桓公便有立国的基础。[13] 不久,郑桓公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的京城(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史称虢郐寄孥或桓公寄孥。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郑姓的历史全部的内容,包括:关于郑姓的历史、从郑国分封到郑伯克段:周代郑国早期历史新论、郑州附近哪些山晚上爬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