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浅深基础的区别,并说明各自的基本形式

简述浅深基础的区别,并说明各自的基本形式,第1张

基础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

浅基础一般指基础埋深3m~5m,或者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且只需排水,挖槽等普通施工即可建造的基础。

扩展资料:

一、设计方法

1、容许承载力设计方法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1)基底压力不能超过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并且有足够的安全度。

(2) 地基变形不能超过允许变形值。

2、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二、深基础与浅基础的区别

浅基础采用敝开开挖基础的方法浇筑基础后回填侧面定的土。因此不能考虑侧向原状上层对地基侧面的摩阻力,不考虑对地基承载力的贡献。

而深基础采用挤压成孔或成槽的方法,然后浇筑混凝土或者采用挤压定的方法将深基础直接置入土中即使采用人工挖土的方法也是形成的孔、槽中直接浇筑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使桩、墙、壁的侧面天然土直接接触侧向土层的作用非常明显。

深基础周围的土体可视为原状的土体或者比原状土的强度更强一些的土体可以发挥对承载力的贡献,而浅基础的周围填筑的土体完全扰动了质量难以控制,深基础侧面可以传递剪力,而浅基础则不能考虑侧向摩擦阻力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浅基础

扩展基础截面设计包括内容如下:

扩展基础设计截面设计包括确定基础高度和底板配筋。计算时以基础净反力P;取1m计算单元。

扩展基础是指上部结构通过墙、柱等承重构件传递的荷载,在其底部横截面上引起的压强通常远大于地基承载力。故需在墙、柱下设置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基础等,以便将墙或柱荷载扩散分布于基础底面,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扩展基础包括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下部有扩大的底板,用以增大地基持力层岩土受力的面积。

筏形基础:整个房屋地基岩土持力层面积上共一块大而厚的基础,所有竖向构件(柱、墙)都坐落这块基础板上,因此获得最大的面积来承受总荷载,传递、均匀分布给地壳。

钢筋混泥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

扩展基础

第821条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第822条 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2 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

3 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

4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5 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图822a);

6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图822b)。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图822c)。

以上就是关于简述浅深基础的区别,并说明各自的基本形式全部的内容,包括:简述浅深基础的区别,并说明各自的基本形式、扩展基础截面设计包括哪些内容、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和筏形基础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14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