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是怎么发明的 怎么做出来的

纸 是怎么发明的 怎么做出来的,第1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纸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东西,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纸可以用来做手工,可以用来写字,也可以用来擦东西。纸的发展历程是非常久的,那么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1、首先采用原材料,也就是树木和芦苇草,原材料的采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将大树和芦苇压成碎片,放入高压容器,加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把木质素从碎片中分离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纸浆

3、用药水冲洗纸浆,去除纸浆里面的杂质。

4、漂白纸浆,并且在纸浆里面加入药水。

5、用专用的网子将水分沥干,沥干之后放在毡子上将水分吸走。

6、用高温将水分彻底烘干,同时将纸张压实。

7、用压光机做压光处理,做成很大的卷纸。

8、做出来的的卷纸是很大的,所以要根据各个行业所需的尺寸裁剪,就可以拿到市面上销售了。

以上就是纸的制造过程以及工艺,造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为造纸是用树木的基础上造出来的,所以希望我们携起手来,节约身边的每一张纸,让我们的树更绿,让我们的天更蓝,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美丽。

纸是由东汉初期的宦官蔡伦发明的,蔡伦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原材料,让工匠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

等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然后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纸是莎草编制而成的,和箩筐一样编出来的,不同的是形态和材料。只有打破了植物纤维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无规则交叉排列,制作出来的成品才叫纸。

莎草是一种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植物,主要生长在华南、华东、西南。叶子扁平细长,也只有叶子扁平才能平铺,细长更容易编制。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的

“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 年。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

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

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

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

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远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韩信在未发迹之前

“乞食漂母”的漂母,大概就是以此为生的。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

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借助竹器沥干丝缕也是此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造纸

中抄纸的原型。我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

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

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1958年5 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

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 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

1973年在甘肃金关出土,为西汉麻纸,暗**,质地较粗糙。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 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

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 年)的纸质

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

作为参考之用。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

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在我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一笔一划地刻到龟甲和牛、 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随后,人们又用规格一至的 木片(又称牍)和竹片(又称简)来书写文章;以后,还用以丝织品缣帛为纸来书写的办法东汉时期,随著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竹简、缣帛越来越不适应书写的需 要为了制造一种比较理想的书写材料,蔡伦在前人利 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 网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轻便,又经济的纸张,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有了悦跃 的进步公元 105 年(元兴元年,汉和帝刘肇年间),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赞扬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 纸”

有关中国古代造纸的方法,历史上记载很少,但就纸的制作工艺及其原理,发明迄今两千年来,并无多大实质性变化。总结起可归纳以下几点:

一是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进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

二是掺入辅料,制成纸浆。

三是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纸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中国的文字向着简化、工整、规范和易于镌刻、复制的方向发展;织物、纸和墨的发明、发展和应用,为印刷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承印和转印材料;以手工雕刻和转印复制技术为基础的盖印和拓印以及织物印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结合,为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

扩展资料:

一、造纸影响

在古代印度,书写材料有时用木板和竹片,更多的是用烨树皮和贝叶。在梵文古典著作里常会见到“白桦树皮”这个字,最初是书写材料的意思,中国纸输入后,人们便用这个字来称呼纸,可见桦树皮应用之广;贝叶是一种棕榈树叶,大而且长,古代印度人在树叶上面写字、抄经。

过去一般认为,12世纪,纸张才由伊斯兰教徒带到南亚的印度,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既然蔡伦造纸术改革之后不久,纸张就大量传入西域、中亚,采用纸张书写的也不限于汉人。

那么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因传播佛教而频繁活动于此地的印度人,或与印度有关之中亚民族,必会接触和使用纸张,因为纸张远比当地传统书写工具树皮、树叶优越。

二、造纸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

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

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

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造纸术

以上就是关于纸 是怎么发明的 怎么做出来的全部的内容,包括:纸 是怎么发明的 怎么做出来的、纸是怎么制造的、纸是怎么发明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08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