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为什么能减少地表径流呢

曹冲之死2023-04-27  35

海洋河湖池沼和地面的水分,由于蒸发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变成水汽,进入空气中去。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后,就附着在一定的凝结核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上来。地面上的水分,再通过蒸发蒸腾作用,转化为水汽,混合到空气中去。这种水化为汽,汽再转变为降水的过程,叫做大地上的水分循环。森林有加速水分循环的作用。

降水落到地面上,它的出路不外三条:一是蒸发到空气中去,一是由地表流失,一是渗入土壤。森林对于蒸发的影响,我们已经说过,现在说说森林与后两者的关系。经过许多试验和观测,证明森林能减少地表流失水量,使一部分水分渗入土壤,另一部分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很快地变为水汽,进入到大气中去。

地表流失水量,又称地表径流。森林为什么能减少地表径流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森林林冠能截留一部分降水,并且很快地蒸发到空气中去。林下的降水量比无林地少,尤其在夏季暴雨时,能减少地表径流。据观察,不但小雨时森林中不易发生发生径流,甚至在雨量强度为44毫米的暴雨时,也没有发生径流。

2 森林中的雪融化较慢,所以大部分的水分都能慢慢地渗透到土壤中去,因而减少春季融雪所造成的径流。

3 森林中的土壤,因为腐植质的分解和积雪的保护作用,林中土温较高,冻结的深度也较浅,在春季开始融雪时,森林土壤业已解冻,雪水就容易渗透到土壤中去,流失的水也就减少。在空旷的田野中,土壤冻结层较深,所以春季融化的雪水,不能渗透到土壤中去,而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到河流中,冲刷地面的土壤,引起春季的洪水。

4 由于森林中的土壤具有核桃状结构,善于吸收水分,减低地表径流。

5 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层,具有很大的容水量和渗透性,能够保持水分,也能减少地表径流,帮助水分渗入土壤。

6 森林中即使有一部分径流,也被森林阻挡而减弱。

以上原因,说明了森林中的地表径流远较无林地为少,尤其是当春季融雪期中,无林地的雪很快地融解,地表径流大,江河泛滥,往往造成很大的洪水,而森林地带就没有这种现象。

森林减少径流的能力的不同,一方面看森林的面积大小,一方面看森林分布的情况。在合理分布的防护林带,森林的面积只要占整个区域的10%左右就能使森林草原的地表径流减少1/2以上。如果森林面积是这一地区的15%~20%,就可能使地表径流几乎完全终止。如果森林分布是任意的,那么即使植林面积大至70%~80%,恐怕还不能收到这种效果。

现在再来看森林区渗入土壤中的水分情况。由于林冠阻挡降水,森林内地面上获得的水分虽然没有田野多,但是由于林中地面蒸发慢,积雪覆盖层很厚,雪水融化速度小,雪水和雨水的径流弱,以及森林土壤的透水性强,森林土壤比无林地土壤得到的水分多。根据观测,森林土壤平均每年比田间土壤要多获得107毫米的水分。

在草原地区种植森林以后,土壤湿度就有显著地增加,地下水位也随着上升。如在俄罗斯沃龙涅什省卡明草原,在涨春水时,草原中地下水位为73毫米;在森林带之间的田地为91毫米,而在森林带内,则为165毫米。在干旱的年份,无林地土壤的地下水位降低很快;而在森林下面地下水位却不会突然下降,必须等到干旱的次年才会下降。假使干旱的次年降水量较多,那么,森林土壤中的地下水就很容易得到补充,旱象就不显著。所以无林地地下水位的变化往往很大,而在有森林的地区,因为森林的调节作用,地下水位在一年中变化较小,地下水流动很慢,通常一年只流动2千米。它缓缓地流入河、溪、湖、海里去,或以泉水状或以各种自流井水状自地内冲到地面上来,成为大地水分循环的一部分。

在俄罗斯北方多沼泽的地区,地面温度低,蒸发弱,地下水位极高,种植森林以后,由于森林根系在土内吸收了大量的水分,通过叶子的蒸腾作用,将这些水分化为水汽,进入到空气中去,这样就会逐渐使地下水位降低,防止地面沼泽化。

由此可见,森林又是土壤湿度的调节者。在地面水分循环中,森林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样的事实:无数河流,每年从陆地上把千百亿立方米的水带到海洋里去。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水不断地蒸发为水汽,进入到大气中来。海洋气流又把这些水汽送至大陆上,经过一定的过程,以雨雪等形式下降,完成自然界的水分循环。这种循环,基本上就是海洋与大陆之间水分的交换,又称做水分的大循环。就大陆的角度来讲,被江河送到海洋里去的水,在水分收支中算是支出。而由于蒸发作用,以雨雪和其他降水形式来到大陆,降落的水,算是收入。

濒临大陆的海平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因此可以推想,流经广阔的海洋并在那里蒸发的水量,与以雨雪或其他降水形式降落到大陆上的水量之间,有某种均衡的趋势。自然界中的水分收支,应当是平衡的。但是经过直接观测和计算,这种均衡的趋势并不存在。例如欧洲和小亚细亚,每年平均降水总量为7034立方千米,而流入海洋并在那里蒸发的水量,只有2828立方千米,两者的差额很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额呢?这就是水分循环次数的问题了。由海洋来到大陆的水分,并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有时是更多次地参加降水过程。海洋气流中的水汽,上陆凝结成为降水后,并不是立即地,也不是完全地流到河中海中,而是被植物和从蓄水库的表面蒸发到大气中去,因而它再次凝结成云,下降成雨雪,落到地面上来,增加降水的数量。

这种水分循环,叫做内部水分循环,又可以叫做水分小循环。森林能够截留一部分降水,在林冠上和枝干上蒸发,减少径流,增加土壤水分,通过根的吸收,叶的蒸腾,又化为水汽,进入到空气中去,使空气的湿度变大,改变气流的构造,加速降水的过程。这种种作用,都使得内部水分循环的次数增多。

地下径流径流

runoff

大气降水形成的,并通过流域内不同路径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习惯上也表示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即径流量。按降水形态分为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按形成及流经路径分为生成于地面、沿地面流动的地面径流;在土壤中形成并沿土壤表层相对不透水层界面流动的表层流,也称壤中流;形成地下水后从水头高处向水头低处流动的地下水流。广义上,径流还包括固体径流和化学径流。径流是引起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水情变化的直接因素。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从降水到水流汇集于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包括降雨、截留、下渗、填洼、流域蒸散发、坡地汇流和河槽汇流等。融雪径流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热量,使雪转化为液体。在融雪期间发生降雨,就会形成雨雪混合径流。影响径流的因素有降水、气温、地形、地质、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等。

径流指大气降水扣除损耗外,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

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地表径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通过河流注入大海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底下径流形成浅水层。与河流相互补给。

检举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汽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

径流:是指经土壤或地被物吸收及在空气中蒸发后余下的在地表流动的那部分天然降水。

地表径流是指降雨或融雪等降水形式在地表流动形成的水流。水资源分布则是指自然界中的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冰雪水等。

地表径流和水资源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关的,这是因为地表径流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降雨或融雪发生时,其中的一部分水会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资源,另一部分则会流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中,成为地表水资源。因此,地表径流和水资源分布的变化趋势往往是相似的,都会受到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同时,地表径流和水资源分布也有不同的方面。地表径流是一种瞬时的水文过程,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比较大;而水资源分布则包括了地表水、地下水、冰雪水等多种水资源形式,是一个长期的水文过程,受到自然、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虽然地表径流和水资源分布在某些方面上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以上就是关于森林为什么能减少地表径流呢全部的内容,包括:森林为什么能减少地表径流呢、地理方面:怎样区分“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啊、地表径流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一样的原因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0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