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12613 g/cm3 (20/4℃)。
最简单的三羟基醇。分子式HOCH2CH(OH)CH2OH。又称丙三醇。在自然界中甘油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棕榈油和其他极少数油脂中含有少量甘油。无色粘稠液体。具有甜味。熔点20℃,沸点290℃(分解),相对密度12613(20/4℃)。纯甘油可形成结晶固体,冷至-15~-55℃时最易结晶,吸水性很强,可与水混溶,并可溶于丙酮、三氯乙烯及乙醚-醇混合液。甘油与一元醇相似,例如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一元甘油醇钠。与干燥的氯化氢气反应,生成2,3-二羟基-1-氯丙烷和1 ,3-二羟基-2-氯丙烷 。在乙醚溶液中与氯化氢反应 ,主要生成2-羟基-1,3-二氯丙烷。氧化时生成甘油醛、甘油酸;还原时生成丙二醇。甘油于10℃左右与硫酸、硝酸混合酸反应,生成甘油三硝酸酯,俗称硝酸甘油,这个化合物经轻微碰撞即分解成大量的气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爆炸。硝酸甘油还常用作强心剂和抗心绞痛药。脂肪酰氯或酸酐可酯化甘油。甘油与过氧化氢、过氧酸、亚铁盐、稀硝酸等反应,生成甘油醛、二羟基丙酮;与浓硝酸作用生成甘油酸。甘油也可被四乙酸铅或高碘酸氧化。甘油与硫酸钾或浓硫酸加热发生分子内失水,生成丙烯醛。
甘油是肥皂工业的副产物,也可用特种酵母发酵糖蜜制得。也可以丙烯为原料合成甘油。甘油大量用作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合成树脂、塑料、油漆、硝酸甘油、油脂和蜂蜡等,还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卫生用品等工业中。
纯甘油可形成结晶固体,冷至-15~-55℃时最易结晶是说组容易结晶,但是不排除其他温度或情况会结晶啊,所以没开盖就结晶是可能的。
甘油的密度是密度12613 g/cm3 (20/4℃)
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的盐析
英文名字:sodium aliphatate
分子式:RCOONa
性质:脂肪酸钠盐的总称。由氢氧化钠与天然油脂反应,采用煮皂法或连续皂化法制得。也可以用脂肪酸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来制取。其具体的物理性质随烷基链长的改变而变化。主要作为肥皂使用,即所谓的硬皂,大部分用作家用洗涤剂。
饱和脂肪酸 融点 (脂肪酸钠) 钠皂的特性
Lauric Aacid / 月桂酸 / C12:0 44~46 冷水中溶解性好, 耐硬水性佳, 起泡性强, 泡沫稳定, 去污力比长鍊脂肪酸差可以得到硬皂
Myristic acid / 肉豆蔻酸 / C14:0 58~60 冷水中溶解性比月桂酸钠差一些, 起泡性不错, 去污力比其他长鍊脂肪酸差, 但比月桂酸好 也可 以得到硬皂
Palmitic acid / 棕榈酸 / C16:0 63~65 冷水中溶解度变差, 水温增加可以改善, 起泡性较差, 耐硬水性较不好, 温水或是高温水中去污力变好 可以增加皂的硬度
Stearic acid / 硬脂酸 / C18:0 9~70 冷水中溶解性差, 耐硬水性也差, 起泡性不好, 温水或是高水温下溶解之后去污力是所有脂肪酸钠中最好 可以增加皂的硬度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融点 钠皂的特性
Palmitoleic acid / 棕榈油酸 / C16:1 0 比起棕榈酸, 因为含有一个C=C双键, 水中的溶解性比棕榈酸钠好,
起泡性, 耐硬水性也相对的提升, 去污力不错, 对皮肤刺激性低 硬度变低
Oleic acid / 油酸 / C18:1 13~14 起硬脂酸钠, 因为含有一个C=C双键, 水中的溶解度及起泡力变好, 耐硬水性也不错, 去污力非常好, 即使在中低水温下也是, 因此必须搭配其他脂肪酸使用 对皮肤的刺激性低 但硬度变低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融点 钠皂的特性
Linoleic acid / 亚麻油酸 / C18:2 -5 含两个或三个 C=C 双键, 硬度更软, 水中溶解度, 起泡力都比油酸钠更好 一般相信是对皮肤非常温和的脂肪酸钠, 但安定性也较差, 必须与其他种类脂肪酸搭配使用
α-linolenic acid / α-次亚麻油酸 / C18:3
γ-linolenic acid / γ-次亚麻油酸 / C18:3
结构式为HOCH₂CHOHCH₂OH或C₃H₅(OH)₃,分子式为C₃H₈O₃。
甘油溶解性:能吸收硫化氢、氢氰酸、二氧化硫。能与水、乙醇相混溶,1份该品能溶于11份乙酸乙酯、约500份乙醚,不溶于苯、二硫化碳、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石油醚、氯仿、油类。易被脱水,失水生成双甘油和聚甘油等。氧化生成甘油醛和甘油酸等。
在0℃下凝固,形成有闪光的斜方结晶。在温度150℃左右时,会发生聚合。与无水醋酸酐、高锰酸钾、强酸、腐蚀剂、脂肪胺、异氰酸酯类、氧化剂不能配伍。
扩展资料工业用途
1、用作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和环氧树脂。
2、在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
3、在涂料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缩水甘油醚和环氧树脂等。
4、纺织和印染工业中用以制取润滑剂、吸湿剂、织物防皱缩处理剂、扩散剂和渗透剂。
5、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甜味剂、烟草剂的吸湿剂和溶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三醇
1、相对密度(水=1): 126331(20℃)。
2、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无臭。有暖甜味。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相对密度126362。熔点17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闪点(开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因此,甘油三酯代谢的最终产物便是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的沸点:2900℃(分解)。
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俗称甘油。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对密度126362。熔点17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闪点(开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扩展资料
甘油的用途
一、工业用途
用作制造硝化甘油、醇酸树脂和环氧树脂。在涂料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缩水甘油醚和环氧树脂等。
二、日用
食用级甘油其中最优质一种-生物精化甘油,除含有丙三醇,还有酯类、葡萄糖等还原糖,属于多元醇类甘油;除具有保湿、保润功能外,还具有高活性、抗氧化、促醇化等特殊功效 。
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
三、野外
在野外,甘油不仅可以作为供能物质,满足人体需要。还可以作为引火剂,方法为:在可燃物下堆上5~10克的高锰酸钾固体,再将甘油倒在高锰酸钾上,约半分钟就有火苗冒出。因为甘油粘稠,所以可以事先可用无水乙醇等易燃有机溶剂稀释,但溶剂不宜过多。
四、植物
据新的研究表明有的植物的表面有一层甘油,可以使植物在盐碱地生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油
一、物质不同
1、1,3-丙二醇
1,3-丙二醇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₃H₈O₂。可以发生氧化,酯化反应,可以与水混溶,可以混溶于乙醇、乙醚。在工业生产中作为有机溶剂被广泛应用。
2、甘油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对密度126362。熔点178℃。沸点2900℃(分解)。折光率14746。闪点(开杯)176℃。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二、性质不同
1、1,3-丙二醇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具咸味、吸湿性的粘稠液体。(纯品)
熔点(℃): -27
沸点(℃): 210-211
相对密度(水=1): 105(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
2、甘油
性状:无色无臭的黏稠状液体,有甜味。
沸点(ºC,1013kPa):290,182(2666pa)
熔点(ºC,流动点):20
相对密度(g/mL,15/15ºC):126526
相对密度(g/mL,20/20ºC):12613
三、作用不同
1、1,3-丙二醇
可用于多种药物、新型聚酯PTT、医药中间体及新型抗氧剂的合成。
2、甘油
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
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缓震液、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润滑剂、制药工业、化妆品配制、有机合成、塑化剂。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溶解,低浓度丙三醇溶液可做润滑油对皮肤进行滋润(开塞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3-丙二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油
以上就是关于甘油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全部的内容,包括:甘油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甘油与高级脂肪酸钠的密度、甘油结构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