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课程化和游戏课程化一样吗!

游戏课程化和游戏课程化一样吗!,第1张

不一样。

两者不一样,课程游戏化是课程为本,游戏化是变革方向。游戏从课程中来,到课程中去。游戏课程化是游戏为本,课程化是变革方向。课程从游戏中来到游戏中去。所以两者有区别。

简介:

游戏(英文: Game)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但同时这种行为方式也是哺乳类动物或者灵长类动物所需的一种降压减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发育期,成熟期都会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

幼儿感知理解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句式仿编。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案,欢迎大家前来参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案模版一

《好朋友》

活动设计

我班紧紧围绕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早期阅读活动,孩子们对阅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阅读活动中,我发现少数孩子只关注画面,不能较好地把图文结合起来进行阅读,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为此,我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好朋友》这一活动。故事中的语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赋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模仿、大胆创编。活动中邀请了部分家长共同参与制作图书,进行亲子阅读,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句式仿编。

3、体验与家长一起制作图书的乐趣并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桌子、椅子;锁、钥匙;雨伞、雨鞋;鸟笼、鸟及相关的字卡。

2、幼儿操作材料

3、自制大图书《好朋友》一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都喜欢看图书的,那你知道图书里面都有什么

二、出示大图书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大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大图书里面有什么

三、实物匹配,启发幼儿将相关的放在一起

1、师幼共同找

2、幼儿进行实物匹配,感知理解图书中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

3、幼儿送,引导幼儿按“对说,我们是好朋友,说:“对!”的句式念儿歌。

四、引导幼儿阅读图书,并进行简单的句式仿编

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图书。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句式仿编。

五、和家长一起制作图书,进行亲子阅读

1、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图书。

2、家长帮孩子在上写上文字并共同阅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案模版二

《谁藏起来了》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记忆画面中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并大胆清楚地表达。

2、喜欢集体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书、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动物,幼儿熟悉动物的位置。

1、出示p1,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看本书,看看这本书里有谁

2、出示p2:这些动物朋友都住在一幢房子里,看看,他们都住在几零几

二、阅读游戏:谁藏起来了

1、出示p3:你发现谁藏起来了你怎么知道是河马躲起来了

2、出示p4:这次有几个动物藏起来了分别是谁住在几零几

3、出示p5:这回让我们找谁为什么要找小猪呢原来不光要找躲起来的朋友,有时候还要找谁转过身的。

4、出示p6:接着又有几个朋友转身呢这回要说几零几的谁转过身了,会说吗

5、出示p7:这下全藏起来了,那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找找

6、出示p8:看看,这回我们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活动延伸:

出示图书,今天我们看的就是这本书,书里捉迷藏的动物更多,看看有几个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去看一看。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案模版三

教幼儿识字,这样做事倍功半!

一、解释和比喻

对幼儿来讲,解释使简单的字变得复杂。解释中会出现一连串孩子无法理解的概念,认空调这个词就把空调的概念解释一番,结果孩子一看到空调这个词,脑子就一片混乱。

把2比作鸭子,把7比作廉刀,孩子记数字很快,但这样一比喻,孩子反而不知所云了。

二、用思考的方式教孩子认字,反而人为地把孩子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教孩子认字时,如果遇到孩子不认识或已忘记的字,要及时提醒,不要让孩子去“再想想”。

有位老师在教孩子读儿歌时,当读到“望”字时,孩子不认识了,就停下来。孩子望着老师,意在让老师提醒,但老师没有告诉他,而是不做声地等待,让他“再想想”。幼儿知识贫乏、联想能力还不强,如果他记住,他自然会说出来,说不出来,说明需要你提醒。你让他想,他想不出来,注意力就分散了,于是孩子(jy135幼儿教育 >

1、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的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课程游戏化就是一个让孩子体验的世界。在这里,充盈了幼儿自身的生命,他们尽情、忘我、不知疲倦,他们不为任何其他的目的,仅仅是在游戏中充分地学习和享乐。

2、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3、刚开始我们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或调节情绪,消除练习时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师出示一几何图形中,对幼儿说我请来了图形宝宝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接着要求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特征,并找出周围环境中与该图形相似的物体。此时幼儿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状态之中,游戏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仅仅是一种辅助作用。接着我们从仅是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智力的发展,这一变化推动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介入,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的游戏逐级成为教学环节之一,并与其他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更为充实的教学活动。

以上就是关于游戏课程化和游戏课程化一样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游戏课程化和游戏课程化一样吗!、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案、如何理解幼儿游戏课程化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本质和内涵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05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