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范围是什么

亚热带范围是什么,第1张

亚热带分布涉及16个省市,分别为:

重庆、上海、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台湾、陕西、西藏。

热带,又称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中国的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的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亚热带所在各地区的范围大小、气候状况及地理景观都不相同。由于海陆分布的显著差异,使南半球的亚热带远不如北半球的亚热带明显;地球运动所造成的行星风系及洋流影响的不同,又使大陆西岸亚热带和大陆东岸亚热带有相当大的差别。可将世界上的亚热带分为四种类型:

(1)大陆西岸型,即地中海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被视为典型的亚热带;

(2)大陆东岸型,即季风型,夏季湿热,冬季干冷;

(3)内陆型,即干旱草原与荒漠型,雨量稀少,全年干燥,温度较差大;

(4)山地型,指基底部分为亚热带的山地,垂直地带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B低纬度

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地区,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0°~30°为低纬度地区。

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如下:

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北纬23°26′至南纬23°26′为热带,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为温带,南北纬66°34′到南北纬90°为寒带。

五带的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

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

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

北寒带——北极圈到北极点。

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0°到南北纬235°为热带,南北纬235°到南北纬665°为温带,南北纬665°到南北纬90°为寒带,而亚热带是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

根据《中国气候学》中气候带的两级制划分标准,以热量等温度指标划分气候带,以干燥度划分气候大区。因此,我国亚热带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热带分为北热带、中热带和南热带,分带的热量和温度指标见表0-1。

一般来说,≥10℃积温6500℃能满足南亚热带多年生喜温植物一年内顺利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热量要求,故可作为划分热区的起点。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的特点,热量有效性高,其热区的起点为≥10℃积温6000℃。≥10℃的起讫期与无霜期的起讫期相差不大,也是喜温植物生长的起讫期,因此可用≥10℃积温的天数来衡量生长期的长短。最冷月均温≥10℃表示冬季南亚热带喜温植物基本不受低温抑制,能正常生长。年极端低温则反映喜温植物在冬季可能遭受低温危害的程度。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冷,很多地区不是因为积温不足,而是因为冬季温度太低,不能划入热区。故采用最冷月平均温度(抑制性低温)和年极端最低温度(杀伤性低温)来作为限制性指标。

表0-1 我国华南及西南气候带划分指标

注:据《华南的气候》、《西南的气候》综合而来。

根据上述划分标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北界,由东至西大致位于福建“福州—永春—华安—龙岩”,广东“蕉岭—和平—曲江—连山南部”,广西“贺县中部—象州—鹿寨—东兰—田林”,云南“广南东—富宁—开远—华宁—双栢—南涧—腾冲”一线,即包括台湾全省、福建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云南南部与西南部以及海南省。此外,还有此线以北的两块“飞地”,即四川、云南交界处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以及贵州西南部的红水河南、北盘江河谷地带。

南亚热带南区与北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沿福建“东山—漳州—南靖—云霄”,广东“潮州—普宁—惠州—花都—肇庆”,广西“容县—合浦—南宁—百色—大新—龙州”一线。云南海拔垂直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比纬度更大,不再划分北区和南区。

南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东段位于台湾南部、中段位于广东雷州半岛北部、西段分散于云南南部若干海拔在300m(东部)至750m(西部)的低热河谷地的等高线上。

热带区包括雷州半岛南部、海南、西沙、南沙等。

云南气候主要受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影响,大致上海拔300~750m以下各地属热区。实测热区分布于六大江河流域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坝及山地,且多沿江河谷地呈树枝状向上延伸。超过一定海拔高度的都不属热区。划在热区以外(北)的某些县市,也会有一些具热区气候类型的零星小环境,如云南中北部的泸西、玉溪、楚雄等数十个县;金沙江流域的四川金阳等县;贵州南部的贞丰等县。小面积热区土地量少、分散,图上未标出。

气候带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地带,在过渡带上发展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的果树时,要特别注意地形所引起的小气候变化,选择有利地形采取一切措施来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

我国热区面积约4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各省热区面积及比例见表0-2。

表0-2 我国各省热区统计表

注:1据各省自报数字统计;2凡含有热区土地的县都统计在内。

亚热带的范围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16个省市,面积约24×106km²,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

中国亚热带山峦起伏,沟谷纵横。由于山岭对光、热、水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明显的气候带,尤其是中山层存在明显的过渡性气候。

亚热带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地带。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亚热带所在各地区的范围大小、气候状况及地理景观都不相同。

中国亚热带降水量最多,暴雨最频繁,强度最大的地区。特大暴雨的出现,不仅大大减小了降水的有效性,也严重危害了山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此外,低温冻害、寒害、冰雹以及高山区的雪害在本区也屡见不鲜,给山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这个不一定呀!不是说热带地方海拔一定低。热带有两个角度的定义,其范围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一个是天文学上的,也就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个是气候学的,就是年最冷月平均温高于18摄氏度,且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摄氏度的地区。

至于海拔,热带地区海拔高的地方可以超过5000米(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岛的查亚峰)。

以上就是关于亚热带范围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亚热带范围是什么、热带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97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