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两眼轻闭,意想双眼顺着鼻尖,轻轻“内视”肚脐里的“下丹田”,每次练功半小时到一小时。我是采取直立的姿势练功的,刚开始学功,意守丹田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两脚经常发痒,收功后就不痒了;有时候两手掌很重,有时候整个人也好象很重,不知不觉变成站桩形式;有时候两腿发抖……收功的方法是两手掌轻压下丹田位置,心里反复的默念:我要收功了、我要收功了……直到精神恢复正常、轻轻活动一下关节就行了。
继续练下去,就出现了“外动”的现象。最初是感觉到两手向外慢慢张开,以后就慢慢出现各种运动,甚至拍打全身……经过一定时期,“外动”慢慢减少,后来就不动了。每次练功都是很安静的站着,意守下丹田,经常有一种温热的感觉,四肢和身体的一些部位经常有一种微弱的电流感;平时安静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手掌心和食指尖甚至足掌心有一种麻热感,“下丹田”有时也会发热……
丹田出现热感之后,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丹田在什么位置?发热的那个地方就是丹田。怎么意守?保留住丹田部位那种温热感,就是意守。丹田发热之后,接下来该怎么炼呢?还是意守丹田。这个“意守”不是全神贯注的意守,是“似守非守”,也即是心理清清楚楚知道丹田部位有温热的感觉就行了。是意守那个温热的感觉,不是意守丹田那个位置。到这个层次的炼功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意守丹田。我这样说是方便说,说“意守”,其实不必很用意,是自然而然的感知,这就叫“似守非守”。
意念的运用,有人称为“心法”,是练功成功与否的最为关键的关键。圣贤做到“行、想、坐、卧”等情况下都能做到无时无刻在修练、练功,原因在于他们领悟、掌握了用神的方法、方式。
经书常提及正确运用意念的方法:“若即若离”、“似守非守”的状态境界,所谓“知而不守是功夫”,然而实修过程中,有谁(包括我在内)能真正掌握的呢?(当然上根器的同修另当别论。)
练功越练越失败、退步,感觉越来越差,这里不自然,那里紧抑不适等等,这都是练功时意念不当、用神不当惹的祸。
还有,相信有练功经历的同修都知道,绝大部分功法以意守下丹田开始,认为丹田是“气海”,万气之源,意守这里就会气盈而神闲、心境踏实而清静、一派逍遥自在的景象。
可惜,实修过程告诉我们,意守下丹田并不是刚才所描述的那样美好,反而是头昏目涨,毫无气机妙境可言。(高层次境界除外。)
由以上两例子,我导入练功时如何用神的话题:意守or体会?
意念守着某部位,神即注于那里,过重会令该部位产生郁阻呆滞,过轻则意念不易控制,练功者容易走神。
我在功态中反复对比、改善,终于发现了正确的的意念运用不是意守,而是体会!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意念的运用方法、运用方式,从而令练功突破性进步。
我将这种意念运用方法称为:体会式的用神方法。
体会式的用神方法:细心体会着身体,身体哪部位有气感反应,就移神到那气感上,不可意守,只可“体会”、“体验”、“品味”:这感觉是如何的?舒服?轻松?甜?酸?苦?等等,以平时我们“品酒、品茶”的方式体会着气感的一切(例如:身体上火后的气的感受是酸、痛、麻,身体健康时气的感受是清、凉的)。
意守式用神方法vs体会式用神方法:
体会式的用神方法,将神附在气上,任凭气的自主发挥运行,彰显道家的“无为”法则,可避免用功时意守的紧张、意念过重,无论神识还是身体都是轻松、自在的,功境易接近先天境界。
反观意守方法是将气附在神上,对气加上人为的干忧,违反了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法则,轻则身体紧张,重则气机乱窜,甚者出偏。
说到这里,各位见到此贴的同修可以即时试验一下:用神意守头部,五分钟后用神体会头部的感觉,可以发现后者的方式会令身体、神识即时轻松自在、有着明显的改善。
既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练功时神的运用方式、方法,那么我再引出有关意守丹田的话题:
正如上面所述及的意守丹田并不象人们描述的那样精彩,更何况有许多同修根本守不住丹田,而偏偏要守丹田,岂不是活受罪?倒不如将神(意念)从丹田那里释放出来,体会全身:在哪里舒服,就用神体会那里吧,何必执着呢?(根器不同,部位不同,因人而异的)
将神释放出来,神识与身体如同摆脱束缚的骏马那样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的驰骋着,功境的万千景象、精彩纷呈。
我近来很忙,忙于赚钱养家糊口,一天一上班十四个小时。莫说写文章,连我修禅定都抽不出时间。但是,我见很多道友胡修乱修,出了种种奇怪的问题,打乱了身体的气脉,连我也无法指导。比如一下手就守窍,守天目,膻中,下丹田,以意领气转小周天……,诸如此类乱修,要是出了问题,是很麻烦的。如果你真的要意守,我只推荐守意命门与关元、气海。守命门之法是密门,被道门誉为“自古修行第一尊”。为什么要意守以守命门为起手法,为什么意守命门为修行第一尊?因为两肾之间的命门之火为先天之本,而关元与气海之脾火为后天之本。所以,真正守窍的入门,是白天守关元与气海,晚上守命门之火。为什么要白天守关元与气海而晚上守命门之火?所谓守下丹田,包括了命门与关元、气海二个丹田。命门为先天精气之田,关元与气海为后天水谷精气之田。坐禅时把小腹的关元与气海帖到背后与命门合一,名阴阳和合,先天后天合一,才是真的修下丹田。要学丹道与禅定,必须要懂一点医学常识,不可违背人体的气脉子午流注去修,如果违背子午流注去修,违背气脉去修,十人修九人疯。懂点医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人体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络与分水火二类。水火二类气脉是分白天与黑夜的,谓知黑守白。白天走经络是大肠经,小肠经,脾经,胃经,心经……诸如此类,都属火经,如脾胃肠属土,火能生土。是故,脾胃喜燥不喜湿。白天所走经络气脉皆属火,对应白天之太阳之火,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所以,白天当服补脾胃之药,早面东打坐,意守关元、气海取天地旺气,对应天地日月星辰五行旺气。午面南打坐,意守关元、气海,取天地之旺气,对应天地日月星辰五行旺气。晚上经络气脉走膀胱经,肾经,胆经,肝经,肺经……诸如此类,皆属水经。肝胆属木,水能生木。肺属金,金能生水。禅定用功,当意守命门,以命门之火暖肾阳。晚上诸经络气脉虽都属水类,但水无火暖身,则无生机。此理如同命理学上所说,冬天生者,无论五行属何者,皆以火为用神,因冬季生者,无论五属何,无火暖身皆不能贵。晚上诸水木脏腑要以命门之火暖身,亦此理。白天火类经络从卯时开始至申时结束。从申时开始走膀胱经,到下半夜三更卯时结束。此段时间当服食补肝肾之药物,然后再配合坐禅守命门之火,双管齐下。申酉时当向西坐禅,取天地日月星辰五行旺气。戍亥子时当向北坐禅,取天地日月星辰五行旺气。很多看到我写到关于早上面东坐禅取天地日月星辰旺气,午向南坐禅取南方天地日月星辰旺气,傍晚向西坐禅取天地日月星辰旺气,晚向北坐禅取天地日月星辰旺气之法,以为是出自道家或奇门遁甲,其实是出自佛经。这种坐禅理论我只在道书上看过早上向东坐禅,而从未闻早中晚坐禅分不同方之法。道书上还说过取天罡气炼长生气之法,但以上一段早上,中午,傍晚,晚上,分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坐禅之密法的确是出自佛经。我向来写文章都是直接用手机写的,如果要引用经典,也只能全凭记忆,是不可去查书的。因为我所以的文章都是我上班偷懒时抽一点时间写的。此法确出自佛经,但经名我忘记了,但典故由来我还记得。经典上说:佛陀成道后,佛陀幼年时曾给佛陀看相的阿斯陀仙人找上佛陀,要求佛陀教他秘密法,但佛陀不肯。后阿斯陀仙人苦求多次后,佛陀才教他早面东服气,午早南服气,傍晚面西服气,晚面北服气……我看到此大惊,此不是和中医子午流注,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理吻合吗?此乃古仙肉身成圣之秘密法。除了此经显示了佛门修禅定不能违背天地日月星辰五行旺衰气去修,更不能违背生理的子午流注与经络气脉去外,还可以在很多经典找到很多这样的经典,比如说《治禅病密要经》。《治禅病密要经》中说了对治各种各样的禅病方法,其对各种各样禅病的手法说来说去都离不开子午流注,阴阳五行之理。如经中讲到修火大三昧出了要观想头顶有一颗月精摩尼珠降下清凉甘露,以调和水火。月精摩尼珠也即水精摩尼珠,代表性。如修水大三昧出了禅病要观想下丹田、肛门有一颗日精摩尼珠大放火光去水之寒湿之气。日精摩尼珠也即火精摩尼珠。此头顶观相月精摩尼珠降下清凉甘露,下丹田日精摩尼珠大放火光去寒湿之法正与中医子午流注与丹道的提铅降汞之理吻合。此《治禅病密要经》专治大白痴违背生理修道。比如说,人体五脏六腑与经络气脉以脐轮为界,脐轮以下脏腑、经络、气脉皆喜火,因火性炎上,故用把火向下引,身体才能健康。如果你把火向上引,那叫自杀,找死。引火向上会引起肝炎、肺炎、心脏病、高血压、血冲脑等炎等疾病,故有古德云:“把心放于脚底能长生。”故火大三昧者出了禅病是引火上了头,故用在头顶观想清凉摩尼珠。水性下润,只管向下走,向低处走,故古谚云“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外流。”为什么会漏丹?因为没有用火把精化掉,使下体之精移到头顶补脑还精。故修水大三昧出了禅病要在下丹田与肛门观想日精摩尼珠大放火光,以消寒湿之气,以火化先天后天精气。是故,《治禅病密要经》是专治不懂生理医理的大白痴修道。像白天脾火最旺,你却去意守命门。你不知道脾属土克肾水吗?你这样修会愈修愈肾虚,愈修愈修漏丹。晚上肾经肝经旺,但你却去守关元、气海(即一般人所说的下丹田),这样就会雪上加霜,肾愈来愈虚。当然,晚上睡时不能把手放在命门去放,肯定只能放在前面的关元与气海处睡,那不是脾土克肾水吗?不是。只要你睡前是空腹而睡,那就会前丹田关元紧帖后丹田命门,二田会一,而生三昧真火。所以,睡前必要空腹而睡才能在睡中生三昧真火,以睡修道。如果你吃饱再睡,那是伤肾又伤脾,非常不好。一般人都知道下丹田是暖的,但你知道下丹田发暖的地方是什么吗?我告诉你:是脾胃。为什么说脾是后天之本?人体要活命就要能量,而这些能量就是吃进去的粮食在脾胃中消化吸收的。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因为人的精神力量来自肾中元气元精。是故,一但肾虚,就造成先天精气供养不足。所以,要明白子午流注,知道十二经络运行的规律,才能不违背生理去修道。很多人都认为有为法是邪法。恰恰相反,不论佛家道家,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密法。比如说密宗的修气、脉、明点,就是非常有为的有法。但人家很多人都修到了虹光身的成就。你们要知道,无为法是普法,三根普度,什么人修都不会出偏,因为他是无为法。什么有为法?有为法是密法,速成法,是精细人体科学,不容出差错,所以是险道,不提倡推广。比如说,人的身体本身就是非常有为的:有奇经八脉,有十二经络,有五脏六腑,有地水风火空。你说你四大皆空,那我打你一巴掌看你痛不痛?所谓四大皆空,得道的人说得,凡夫俗子道不得。所以,一切修行应知,真正有效的有为法是无价之宝,是精细人体科学,是秘密法,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比如说外丹就是有为法的一种,是的,此法很有为,非常非常有为。但人家一吃马上就可以日中无影,白日飞升。为什么凡人吃了能白日飞升?因为此物是精细科学,吃下去能在刹那间打通全身的气脉,并补充人体与元神的能量。如果你不明白此理,我给你打个比方:你今天肚子痛,你认为是观想肚子不痛快还是吃药打通气脉使肚子不痛快?毫无疑问,那当然是吃药打通气脉快了,因为每一味药都走一条气脉。如果你懂悉每样药的药性与体身的气脉,那服药一样能修到极高的成就。为什以世上很多活几百岁的仙人往往是服药成就的。那是因为服药打通气脉比观想更快更真接。既然服药快,那为什么不见大家都去服药入道?因为你不懂药性,想长生也许变成早死,所以才不敢服。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药性,是故坐禅要分时节朝向。不同地理有不同的药性,是故坐禅要择吉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药性,是故娶老婆要择人。不同的草木有不同的药性,是故,服药要分析身体的寒热虚实。是故,各位应知有为法是秘密法,是希有世之宝,应当珍惜之。不要幼稚的人云亦云,说什么丹法是外道法,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经云:“根本智易,差别智难圆。”我也一偈:当下一念清净易,日中无影难上难。悟得本性易,欲得长生难上难。莫说有为是邪道,千金难求半句诀。
平躺:意守丹田 当然要加 意念啊就是你设计的气行的路线
双手叠加置于小腹或者
侧身:
方法:
1抱丹田
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之处,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十指分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做下一动作。
2转丹田
立正站立,开左脚向左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中心,自左向右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再从右向左转36圈,再吸一口气咽下。是为转丹田。
3晃丹田
立正站定,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圆形晃动。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中心。先随意呼吸,然后再由左向右作圆周晃动,当身体晃动时,先向左半周吸气,吸气时舌顶上腭。当身体转向右边时呼气,呼气时舌抵下腭。但晃动时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丝呆板之意,共约36下。这样的平行转圆可以使代脉得到锻炼。
4搓丹田
取一木凳,随意坐下,右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左腿压在右腿上。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右手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气,气贯丹田,如此36下。再换成左脚落地,脚心斜向前方,右腿压在左腿上,有掌心向上,放在盲腿上。左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左掌由右掌上向前向下斜搓去,直到手不能再伸时,呼气。然后左手心翻往上,右手心向下,左手掌往回抽,吸气,气贯丹田,也36下。
5揉丹田
如前两脚立正站立,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古作划圆运动,也是吸气舌顶上胯(搭鹊桥),呼气舌抵下腭。约36下。
6击丹田
如前两脚站成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然后伸左脚向左前方半步,两臂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舌顶上腭吸气。然后左脚后收,与右足井齐,两掌变拳一齐向丹田两边猛击,舌抵下胯呼气。计36下。
7折丹田
轻步站开始,上左步,左手掌向右腮护去。再上右步,右掌向左腮旁护去。然后两掌交叉一齐向前扑去,扑时叩首,为“以首叩碑”呼气;起时吸气。这样腹部会得到压迫的锻炼,丹田也会充实起来。
8喷丹田
两脚立正,并脚而立,两手掌从左右胯旁,手心向上,升到胸前交叉,两手心均向上,右手放在左手上,吸气。然后一齐向前猛然推去,为“婴儿击食”,推出时喊“喝”,呼气,一共36下。
9提丹田
立正站立,右手领左手,高举在头部,右手心向左,左手掌附在右掌根处,两脚尖掂起,向空中吸气。然后两手就像大有把柄被握住一样,用力一齐向下拽,两肘打坠劲,坠到两手落到胸前,呼气。这样子起吸气,下坠呼气,计36下。通过强行呼吸,丹田气足,内气鼓荡,能达到内壮的目的,只有内壮才能力源丰富,劲力浑圆,用之不尽。
我想请教练的时候用不用自己控制腹部
答:不用,初学者,不要控制,任随自然,其实放松下来后,一般就都是腹式呼吸了,用意控制,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容易出偏差!
还是将吸进来的气送进腹部
答:吸近来的气,其实是不可能进腹部的,不是吗?在西医上我们知道,气是进肺的,而且还有个膈肌挡着呢。
按中医传统的讲法,吸进来的气,也只是在胸中,和脾升清上输于肺的水谷精微结合成宗气,存于胸中,推动气化,营养全身。
所谓吐纳中讲气送进腹部,是讲求一个意念,吸的大自然的清气,真的要进了丹田,那可不得了了,成了鼓胀病或疝气了。要吸也是由胎息、玄府、丹田或身上大穴直接吸取的天地间的“元”,在这方面有诸多讲头,而且也不是初学者所能领悟的,略。
腹部在丹田是软还是硬的
答:这个问题真有特色,软的还是硬的。。。。。我想,应该无所谓软硬吧,跟软硬这个概念没什么联系呵。
还有我在吸气是要不要很大量呼吸要快还是要慢
答:不要。吐纳讲究呼吸细、匀、长,很大量呼吸直会扰乱呼吸,等你静下来,完全自然后,你的呼吸就匀了,长时间坚持下来练习,自然就能细、匀、长,因为修炼本来就是法效天地,道法自然,“舍已从人”,“彼是主来我为客”,知道这个基本法则,就不会有祸害。
一定要有意念吗怎样去控制
答:意念的运用,就是内气的运转,这方面各问各派各个功法都不同,要根据你自己现在在练什么来定。
怎样去控制,这点我只能说,若有若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控制意念,在古代修行叫做降伏识神,又有火候、采药之说,这是奠基中最重要的一关,而且也只能凭自己去领悟,所以典籍上都只有大的方向,具体如何,要靠个人。
如果丹田是有气的话腹部是怎样的
答:丹田人人都是有气的,元气。没有元气的,那是死人,医书上讲:“……此中一线不绝,则生机一线未亡。”修炼的人,在奠基的时候,也就是比一般人多了点气,或者说,气比一般人要精纯。腹部的感觉,因问而异,古书上曾说有八种,叫“八触”,寒热痒麻之类的,也有人根本没有感觉,鄙人认为,丹田元气充足时,应该是一种如热水在流淌的感觉。其实感觉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实的,凭感觉会被感觉蒙蔽,请勿执着。
我好像没什么变化只是觉得腹涨天天去排泄麻烦高手拉
答:腹涨,是你用意不当造成的,意犹火,火候太足,鼎里没药,要当心走火了。意念太重,死守小肚子,当然会涨了,身体受不了你这把火,排泄还好,不排泄了,当心气闭呵。
建议:拜个师,你是门外汉,需要人指导。仔细到身边、或者老家乡下,从长辈的闲谈中就找得到人,只要你真有心。不必每天跟着师傅,但是入门的指导是需要的。
其次,多看书,少上网。网络是个书目、目录,只能看表面,学不到里在的真东西,而且带给人浮躁。要练气功,道家的书是要看点的,专门的丹道书,可也,《道德经》可也。
丹田内气功:丹田内气功是为了集聚一定的丹田气,为以后通小周天打下基础。
练功者采取一般的坐姿,放松入静,排出杂念,呼吸自然。口眼轻闭,头身中正,含胸沉腹,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住丹田虚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个空间,意念双目神光朗照这个空间,达到“万念俱灭,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除了静功,也有动功可以聚集丹田气,功法如下:
聚气法:这种功法主要是借助天地间的混元气帮助丹田内气集聚。练功者取站姿,全身放松,观想自己在朦胧宇宙真气中之后,并默念“我在其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然后用手掌在下丹田处划圈,男左女右,由小到大,大至把全身都划在圈内,再从大到小。划圈时意想宇宙的真气、光能都被调集过来,向划圈的中心点小腹处集聚。划圈时,意念用手把周围的气场搅动,好像把一盆水搅动一样,形成一个气场的漩涡,使真气集聚到下丹田。这种功法的关键是意念,意念到了,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才能将意念集中下丹田全部的内容,包括:怎样才能将意念集中下丹田、练气功怎么意守丹田怎样呼吸绝招,容易理解、丹道入门:正确的修命,如何意守下丹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