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第1张

古代帝王对自己的称呼有朕、寡人、孤、予一人等,“寡人”和“孤”这两个称谓原本是诸侯国和小国的君主的自称,有谦卑的含义,后来都逐渐演变成为皇帝和君王对自己的谦称。

1、朕

皇帝都怎么称呼自己,除了朕,还有寡人、孤、不谷、予一人等等朕一般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朕在先秦时期是第一人称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如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秦朝以后专作皇帝自称。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

2、寡人

皇帝都怎么称呼自己,除了朕,还有寡人、孤、不谷、予一人等等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如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

3、孤

皇帝都怎么称呼自己,除了朕,还有寡人、孤、不谷、予一人等等古代王侯的自称。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古代皇帝自称有:孤、朕、寡人。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

古代皇帝自称

皇帝是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秦始皇是中国首位皇帝。

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上古三皇五帝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他们其实是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是后人所追加的。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6�1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古代皇帝为什么自称“寡人”或“朕”,而太后又自称为“哀家”,这都是有一定寓意和讲究的,接下来,我们逐一看看其中的缘由是什么:

一、皇帝为什么自称“寡人“

在古代文字里,“寡”字隐晦着不德的含义,而古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仪极为讲究,一般称呼别人时都是以尊敬为前提,用的词都是很尊贵的。而称呼自己时则是以谦虚为基本要求,不仅是态度上谦虚,更是在对自己的言语用词中会直接体现出来。所以,以君王为例,皇帝以“寡”来称呼自己,意思是自谦自己不够德才兼备。

二、皇帝为什么用“朕”称呼自己

“朕”这个词在秦朝之前,和余、吾两字是一样的,都是第一人称“我”的意思。但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觉得自己的政绩傲人,所以应该在历史上留下不一般的记载,便下令让百官们商议出尊号,经过百官们冥思苦想,建议秦始皇以“朕”自称,从此“朕”字只属于皇帝一人的称呼。不过“朕”字虽然是秦始皇开始规定只属于皇帝一人独享的,但是秦始皇乃至到汉朝,皇帝自称“朕“相对较少,自称“吾”较多,“朕”真正开始盛行是从唐朝的皇帝开始。

三、太后自称“哀家”的原因

“哀家“在古代的传统文化中,是失去丈夫的妇女对自己的称呼,意思是指失去丈夫的女人很是悲哀。但是哀家一词只能用在身份尊贵的妇女身上,所以,便成了太后的自称,其他普通妇女不得以哀家自称。一般情况下,当上太后的基本都是先帝的未亡人,但是也有例外的,例如是皇帝选择让位的,这样情况下太后就不能以“哀家”自称,而是称呼自己为“本宫”了。

古代重视礼仪,在用词用字上也特别讲究,对不同层次的人会用不同的字来称呼,不仅是体现尊卑之分,也是体现文字的博大精深。

1、“朕”,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不过这一情况比较罕见。

2、“孤”,不是孤单的意思,而是说自己不能得众。东汉末年,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喜欢自称“孤”。

3、“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是古代皇帝、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4、“予一人”,对于古代天下,特别是周朝时期君主经常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而在秦始皇之后,也有皇帝自称“予一人”。《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

5、“吾”、,古代的皇帝在许多场合、许多情况下并不自称为“朕”,而是和平常百姓一样自称。比如汉武帝即位之初,责问丞相田蚧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在这里,汉武帝刘彻就自称“吾”。

6、“我”,对于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乾隆等还自称“我”,这和当时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相一致。至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则比较不拘一格,喜欢自称“俺”,比如朱棣曾表示“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边,便来入贡,那意思甚好。”

扩展资料:

我国自古就有个怪现象,那就是谦虚,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谦词较多。尤其说到自己的时候,称自己是鄙人、敝人,自己的家是陋室,自己写的什么是拙作等等。倘若汇总一下,那足可以来本《谦词词典》。我们常说的“称孤道寡”是指皇帝,“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这恰如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常说“本人才疏学浅”一样,是道地的谦逊。

那么谦逊在古时以“孤寡”为口头语,今人似乎颇难理解。王侯称寡人在春秋战国时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称“寡人”。那时各国相争,人口众多即是强盛之兆,有德而人心归向,“寡人”是自谦为寡德之人。这就像现在委某人以官衔,其必自谦“本人能力有限”,若口吐狂言说“管这点事闭着眼就干了”,非让你还没等睁开眼就丢了乌纱。

到了汉代,“寡人”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语了。有人曾注意过,韩信为齐王时,对蒯通说:“先生相寡人何?”此外如淮南王黥布、吴王濞这些“叛臣”均自称过寡人,而韩信当时仅仅是领兵的将军,这样的自称也有犯上之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皇帝

人民网-皇帝为什么要“称孤道寡”?

问题一:古代的皇帝为什么称自己为孤? 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逐渐演变为无区别。秦汉时君王称孤者较少。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有些割据一方的首领,也自称为孤。

孤、寡都是孤单的意思。《吕氏春秋・士容》:“孤、寡 ,谦称也。”龚自珍《最录尚书古文序写定本》 :“寡者,无二无匹最尊之词。”

孤:字面上是指少的意思, 如:孤儿,意为没有亲人的孩子。

寡:是指一个人,多数也是少的意思。

两个字联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皇上就是至尊至上的也是唯一的,天下是他的,他是主宰天下的唯一的人,所以“天下唯我独尊”

《战国策・齐策》: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这句话是说 ,因为地位低贱的人是地位高贵的人的根基 ,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意即君主称自己是孤单的 ,需要臣下的辅佐。而不是说 ,因为地位低贱的人是地位高贵的人的根基 ,侯王就说自己不好。毂是车毂 ,为辐条所凑集之处 ,君王是群臣所向之中心 ,因此以“毂”喻王。即不能像车毂为众辐所集那样得到群臣的拥戴 ,与称孤、寡类同。

问题二:古代皇帝怎么自称自己??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至于国外的君王则似乎没有太多讲究,往往以“我”来称呼自己。

记得采纳啊

问题三:古时皇上为什么自称朕 20分 在秦始皇之前谁都可以称朕,朕和吾、余一样,都是我的意思

离骚里屈原自述身世的时候就说“朕皇考曰伯庸”

秦始皇为了使皇帝成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就规定某些词汇只能皇帝专用。以强化皇权

问题四:为什么皇帝称自己为朕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称「朕」,从这时候起「朕」就成了皇帝专用的了。 因为自大的秦始皇认为自已万人之上,为了显示自己权力憨至高无上,所以也连称自已也都要一个不同的称呼。

问题五:为什么古代皇上称自己为朕 秦始皇之前人人可以称呼自己为“朕”,秦始皇开始后就不行了~~

哀家,是古时候的戏曲里,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 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古人妇女以夫为纲。

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问题六:古代庶女在皇帝面前自称为什么 先秦时,天子自称“独一人”,诸侯自称寡人或孤家,秦以后皇帝一般用朕,皇后自称本宫或本殿,汉时皇后也有自称孤或孤家的,昭仪到婕妤一级自称本夫人,美人、良人、淑女、侍君等都比较谦卑,自称名字。太子自称孤、孤家、本宫、本殿,与皇后自称差不多,只是汉以后,皇后没有自称孤的,亲王自称本王、孤、孤王,郡王自称本小王,世子和郡主自称本殿,庶出的亲郡王子都自称本公子,庶女自称妾,妾身,在父母面前,自称儿臣、臣儿、庶出的女儿自称女儿,甚至自称为妾。皇子在秦自称本公子,秦之后本皇子,也有自称名字的。君侯自称孤、本侯,宰相自称本相,老夫,将军自称本帅,其属下向其自称为属下、末将、某或自己的名字。各级地方官自称为本官,称上级为大人,称有恩于自己仕途的为恩师、老师,自称学生。大臣向皇帝、皇后及其高级后妃、亲王郡王等皇族自称臣,向地位低于自己的自称本官,老夫,学生等。侍卫在清明之前都向皇帝自称为臣、微臣,清朝时变成了自称奴才。先秦至明早中期,宦官自称与宫女同,向地位高于自己的自称奴婢,秦朝的高级宦官如赵高自称为小臣、臣,之后至清,自称奴才,清朝有些秀女、宫女和低级嫔妃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宦官在外自称咱家(za jia),本公公,东西工时的“厂长太监”自称本督。宫女及时面对地位低于自己的官员也自称奴婢、奴才,只是她是坐着说话,人家站着说话,还恭敬地叫她一声“姑姑”,不是她年纪大,也许年轻美貌,但是宫中规矩,他只能叫这妹子“姑姑”。所有的朝臣都向皇帝自称臣、小臣、微臣,有时武将会自称末将,皇后自向皇帝自称为臣妾,后妃只要在夫人以上都是臣妾、妾妃、妾嫔、妾身、贱妾,之下的怕要自称为奴婢、奴才了,也有自称名字的。古代人在称呼方面十分麻烦,比现在的日本人在这方面更讲究。

另外,宋朝比较特别,宦官和宫女在皇帝皇后面前自称混乱,不分男女(太监也有男的吗?在宋只有宦官、内臣,没有太监,明之后才有了太监这个称呼),都是奴婢和奴才混着用,听自称是听不出来是“他”还是她的。皇后自称本宫、本殿、甚至本殿下,后妃一般自称本位,本宫这称呼只能由皇后专用。公主一般被称为帝姬,很少有人叫她们公主的,都是帝姬殿下,她们和皇子一样,自称本殿。

问题七: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以孤、寡来自称 孤、寡都是孤单的意思。《吕氏春秋・士容》:“孤、寡 ,谦称也。”龚自珍《最录尚书古文序写定本》 :“寡者,无二无匹最尊之词。”

孤:字面上是指少的意思, 如:孤儿,意为没有亲人的孩子。

寡:是指一个人,多数也是少的意思。

两个字联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皇上就是至尊至上的也是唯一的,天下是他的,骇是主宰天下的唯一的人,所以“天下唯我独尊”

《战国策・齐策》: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这句话是说 ,因为地位低贱的人是地位高贵的人的根基 ,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意即君主称自己是孤单的 ,需要臣下的辅佐。而不是说 ,因为地位低贱的人是地位高贵的人的根基 ,侯王就说自己不好。毂是车毂 ,为辐条所凑集之处 ,君王是群臣所向之中心 ,因此以“毂”喻王。即不能像车毂为众辐所集那样得到群臣的拥戴 ,与称孤、寡类同。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 “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问题八:古代皇帝自称为朕是什么意思? 朕在秦朝前就是我的意思,秦始皇灭六国后,才将朕作为皇帝的专有称呼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遂专为帝王自称。

《现代矗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掺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 ,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朕 zhèn

[释义]①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②预兆:朕兆。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朕 我,我的。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为始皇帝”。

征兆,迹象:~兆。无~。

问题九:为什么古代皇帝要称自己为寡人 1古时“孤”与 “寡人”都是君主的自称。并不是现在比喻单独一人,无人支持帮助,而是表示自己是孤儿。夏朝之后王位世袭,只有老王爷死了,儿子才能继承。所以大凡诸侯国王都没有父亲。孟子曰:幼而无父曰孤。

2古代的皇帝自称为孤家寡人,因为皇帝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在地位和权力上与他对等,人说伴君如伴虎,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的,没有朋友,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就是孤家寡人 。

问题十:为什么古代帝王,都自称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的意思:孤,是我孤独,我光杆一个,我没有左膀右臂。

寡,是指寡德之人,缺少德行,本领很差。

统治者称孤道寡用意何在:很简单,为了招募四方贤士,我都孤家寡人了,我显得求贤若渴,我一心礼贤下士,我谦逊无比,大家快来帮我。

在如此谦逊的同时,古代帝王又规定只有自己才可以称孤道寡,别的人这么做就是造反,把这种特别谦逊的称呼固定为特有权势的自己才可以用的第一人称。这是一种统治术。

除皇帝之外,古代王侯也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攻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 邶风》: “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

唐以后只有皇帝可以称寡人、孤家,是一种君主的谦称,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江山一统。

(附录: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朕的意思就是“我”,原意为褊狭之人,也是谦虚的说法。此后朕成为皇帝专用,普通人不得再用。)

请采纳,并选为满意答案。

皇帝一般自称为“朕”、“孤”、“寡人”,皇帝是中国古代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称号,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起源:“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皇帝之最

1、中国与世界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自称皇帝,后世统治者都以皇帝为自称。2、最长命的皇帝: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3、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年仅一岁就夭折。4、在位时间最长: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跨61个年头。

一、朕

朕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皇帝的自称。但实际上“朕”这个自称原来并非是皇帝的专属,而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不分贵贱,人人都能用的。但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称皇帝之后,“朕”就成了皇帝的专属自称了。除了皇帝,谁也无权使用了。谁再敢自称“朕”那就是僭越了,是要被杀头的。

二、寡人

寡人其实是“寡德之人”的意思。应该算是皇帝自谦的一种自称,但这个自称可就不仅仅是皇帝可以用了,古代王侯都是可以用的。尤其是在先秦时代,诸侯们一般都以“寡人”自称。甚至连士大夫或者诸侯夫人也都有使用“寡人”这个自称的权利。但是到了唐朝以后,“寡人”也成了皇帝才能拥有的自称了。

三、孤

孤和寡人意思差不多,都是一种谦称。一般说某人“称孤道寡”,也就意味着他做皇帝了。此外还有“孤家寡人”一说,现在的意思虽然是意味着某人被孤立,但实际上在古代,“孤家寡人”那就是皇帝。但在春秋时期,“孤”和“寡人”的意义还是有所分别的。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界限也逐渐模糊了。孤和寡人,都成了帝王的专属品。

扩展资料:

在古代,“寡人“并不是和现在的意思一样,“寡人”在古代的意思为“寡德之人”,大概意思就是才疏德浅的意思,这是古人的自谦用词。但在先秦时期,并不是君主专属,诸侯王、士大夫等,均可以自称为“寡人”。《左传》中记载:“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那时候,不光是男人可以自称“寡人”。女人也可以,《诗经》中曾经记载,卫庄公夫人庄姜就曾自称过寡人。

但是到了唐朝,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逐渐变成只有皇帝可以自称寡人。“孤”在先秦时期一般为诸侯王所用,三国时期,各个诸侯王也自称孤,可见“孤”的专属性强些,没有“寡人”那么复杂。

至于“朕”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给自己的自称,除了他自己所有人都不能称“朕”。“朕”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很平常的自称,没有什么特别,不分尊卑贵贱,所有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尔雅·释诂》记载:“朕,身也。”“朕”是第一人称。自秦统一以后,秦始皇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规定只有他一个人可以称“朕”,自此历代统一皇朝帝皇都自称“朕”。

朝代更迭,诸侯分割时代,诸侯王大多自称“寡人、孤”,尤其是五代十国和三国时期,孙权、刘备、曹操都自称“孤”。“朕”的地位似乎比“孤、寡人”的高,只有统一王朝,称帝了的诸侯王才自称“朕”。当然,秦汉时期的皇帝也会自称“寡人、孤”,到了唐朝以后,统一皇朝皇帝基本只称呼“朕”了。然而,也有例外,朱元璋就自称“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寡人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古代皇帝自称、古代皇帝的自称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88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