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理想的诗句

论语中关于理想的诗句,第1张

1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的诗句

《论语》本身不是诗歌,虽然其中有引用《诗经》的内容,但同志向无关。关于志向问题,《论语》有两段记载,摘录如下:

1 《论语公冶长》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 《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的诗句

《论语》本身不是诗歌,虽然其中有引用《诗经》的内容,但同志向无关关于志向问题,《论语》有两段记载,摘录如下:《论语公冶长》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论语中描绘理想社会的句子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君王要清正圣明(《颜渊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子路篇》:“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以德治国(《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选贤与能(《为政篇》:“举直错诸往……举善而教不能”)。臣子当效忠国家,顺从上级(《学而篇》:“事君,能致其身。”),但也要有是非判断能力(《先进》:“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4,百姓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财富分配均衡(《季氏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教育普遍实行。

5:“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4关于理想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班固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韩婴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况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佺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陆游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赖以正书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1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刘安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1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赖以正书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况

流沙河的《理想》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5有关理想的诗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 曹操《龟虽寿》)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战国 荀况《劝学》)

3、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汉 刘安《淮南子》)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

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 老子《道德经》)

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汉 班固《汉书》)

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汉 韩婴《韩诗外传》)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晋 陈寿《三国志》)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 荀况《儒效》)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宋 陆游《剑南诗稿》)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介后:介词结构后置。

“乎”在文言中用作介词的话,作用基本上同“于”。我们知道“于”表地点一般后置,如“战于长勺”(在长勺进行战斗)。单纯从形式上看,本句结构与“战于长勺”相同,可以看成介后。而从语义上看,“摄乎大国之间”似乎没有后置,因为翻译时不用把“大国”提前,一般译作:夹在大国之间。译作“在大国之间夹住了”反而不佳。

以上就是关于论语中关于理想的诗句全部的内容,包括:论语中关于理想的诗句、摄乎大国之间这句话是介后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75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