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中国公务员2023-04-26  554

五斗米值多少钱?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西晋时代。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莅临彭泽县巡查。这个时候,县吏赶紧提醒县太爷陶公渊明大人,赶紧穿戴整齐去迎接督邮大人的检查。谁知这陶渊明竟是个刺头,一脸不屑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随即像刘备一样:授印去职。离开了官场,回到了家乡,过起了耕读生活!看到这一现象,我要说:“妈呀!陶公渊明大人,你真猛!牛!牛!牛!”

但是,有个问题来了!陶渊明嘴里的五斗米,是月薪还是日薪?

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去的计量单位里,一升约15斤,十升是一斗,就是15斤,五斗就是75斤。这75斤的米。其实就是月薪谷物75斤。按照现在一般米3元每斤计算,75斤也就225元钱,根本就没法生活。

但是,对于陶渊明而言,因为其是九品官员。按照规定,国家还会给予其秋季、春季绢、棉的待遇,大概就是每年三十匹绢,二十斤棉花。同时,陶渊明还可以占地10顷。1顷是100亩,10顷就是1000亩。按照每亩土地亩产300斤粮食,亩收租两成计算。陶渊明一年可以收租子近60000万斤。按照每斤3元的米价,陶渊明一年可以收租净赚18万。放在现在,都是要特别有钱的人!

正因为有这样的家底!再去想一想,那每月的五斗米……只要是个人,都会辞职!真滴是丢不起那份人!

金庸详解“不为五斗米折腰”:并非嫌官小

话题转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多少,可谁也不知道

据学者考证,东晋时地方官的俸禄一年大约为四百斛,即四千斗(古代一斛是十斗,到南宋贾似道时才改为五斗。广东一带很少用斛,但在江南,解放前“斛”的使用是很普遍的)。陶渊明的“五斗米”,如说是年俸月俸当然绝不合理,就算是日俸,也还是太少。那么其中原因在什么地方?

缪钺先生发表在“历史研究”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很新的、也颇令人信服的见解。历来大家都认为“五斗米”与陶渊明的俸禄有关,如孟浩然的“京还赠张维诗”中说:“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可见唐人就已这样理解,但缪钺先生那篇文章中却说,五斗米是当时知识分子一个月的粮食。

他根据史书上的资料证明,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约当今日的一市斗(这数字和今日做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大致也差不多,这里一个普通家庭,成员都不做体力劳动,一家三口,一个月吃五十多斤米也够了)。所以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说“我一个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饱了,再多的也不需要。我回去过田园生活,虽然劳苦些,还是可以够吃,何必要做县令,逢迎这些没有品格的小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

“英雄不为一斗米折腰”是由晋代陶渊明所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化用而来,一斗米有125斤(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石,一升米重125斤,一斗重125斤)。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译文:陶潜说:“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寓意: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扩展资料

形容“英雄不为一斗米折腰”的成语:

一、坚贞不屈

释义:坚定而有尊严,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那些***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二、不屈不挠

释义: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文天祥论学》:“至于文天祥的强烈爱国思想和正气凛然、不屈不挠的伟大风格,永垂千古,更非韩愈所能比拟的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来源于陶渊明的《晋书陶潜传》,原文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意思为“我岂能因为区区五斗米,而向那些小人行贿或者献殷勤”。表达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趋炎附势。

所以打一个数字应该为“1”,代表着正直、不屈服。

以上就是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等于现在的多少钱全部的内容,包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等于现在的多少钱、陶潜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指什么、“英雄不为一斗米折腰”是说谁的,一斗米大概有多少斤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69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