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不追逐个人利益的品德。
明代张居正所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清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同样的爱国情怀。
出处《礼记·儒行动》
作品简介《礼记》,亦称《小戴记》、《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也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主要内容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述,共四十九篇。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
原文(节选)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意思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出自《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作者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全诗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苟利于民”出自于《淮南子·汜论训》。
“苟利于民”出自《淮南子》其《汜论训》里面的一句话:“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如果百姓能够获益,不必效法古代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体,也不必遵循俗法。在当今世界,变革创新仍旧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相关内容
《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1、下一句是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所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全诗如下: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2、译文: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的胸怀。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世上和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就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就拥有。回想广东那轰轰烈烈的禁烟抗英,我蔑视英国侵略者。从今以后,我将游历祖国大地,观察形势,数历山川。不要理会那般人幸灾乐祸、冷嘲热讽,鄙弃那些“赵老送灯台”之类的混话。只要对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好事就上前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妻子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以上就是关于‘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是嘛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是嘛意思!、苟利于民出自哪里、苟利国家生死矣下半句 全诗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