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粥的发源地是哪里

酸粥的发源地是哪里,第1张

       酸粥的发源地在口里、河曲一带,他们的县志有了最早的酸粥记载,因此河曲人一直引以自豪。后来随着走西口的大军出现,这些最早实践跑口外的先人,不但把创业成果留在了口外,而且也把民俗文化和餐饮习俗留在了口外。酸粥酸捞饭就是这种餐饮文化的杰出代表。

酸粥是流行于晋北,陕北以及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由本地出产的糜子米,经过发酵之后制成的一种粥,在当地的饮食结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是晋北,陕北,蒙西地区偏酸的饮食习惯下的代表食品。

 河曲酸粥是山西忻州河曲县汉族名点,相传河曲的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难怪这一带的妇女即使不用化装品皮肤也白嫩细腻。

酸粥产地:山西忻州河曲县,原料:主要为糜米,色味:酸甜可口。糜米本身就富含多种粗蛋白和氨基酸,发酵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能帮助人们生津止渴、消食健胃,酸粥在美容护肤、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神奇效果。

制作方法:先将糜米泡酸,注意控制火候,然后加工成粥。

河曲酸粥男女老少皆适宜,要是你到我们河曲旅游,这道美食是千万不能错过的。

用料

酸浆  

可密封的容器一个    500 ml  

小米 / 糜米    1/2 杯  

温水 (煮沸后晾温)    2 杯  

酸粥  

小米    1/4 杯  

酸浆水    1 杯  

清水    3 杯  

冰糖    10 克  

可选  

红枣 / 枸杞    适量  

内蒙古巴盟酸粥的做法

制作酸浆,取干净无油无水的可密封容器一个,量取1/2 杯小米,用清水淘洗两次,热水淘洗一次,倒入容器中,加入2杯温水,不盖盖子,室温 (20-25 度)过夜。

第二天后,可以闻到轻微的酸味,倒出一半的小米和水,在锅内加入足量的清水,煮开后,舀几勺沸腾的汤汁倒入放酸浆的容器中,汤里带一点米也没关系。

剩下的小米和水再次煮开,转小火煮至米花开,熄火。第一次酸粥就做成了,第一次不会很酸,一般第三次以后酸粥的味道就出来了。

酸浆的养护 : 第一次熬煮酸粥后,加盖(无需密封)室温放置1-2 天,继续发酵。发酵好的酸浆,液体呈淡乳白色,闻起来有米香和水果坏掉的酸味。酸浆使用的时间越长,味道越浓。如果不是每天都做酸粥,可以直接放进冰箱冷藏。再次使用的时候提前一晚室温回温,第二天一早淘米,倒一部分酸浆水用来浆米,晚上煮粥。每次煮粥的第一次水开后,舀几勺新的浆水到酸浆罐里,敞口放凉后继续放入冰箱冷藏。每一次煮粥重复这样的步骤,酸浆就慢慢养起来了。

酸浆做好后,做酸粥。每次煮酸粥前需要浆米:提前一晚酸浆室温回温,第二天一早取需要的新鲜小米,冷水淘洗两遍,热水淘洗一遍,淘洗后小米倒入一个敞口干净的碗中,再倒入一部分酸浆水,酸浆水没过小米,敞口浆米一白天,晚上加足量清水即可煮粥。

煮粥:每一次煮粥第一次水开后,舀几勺汤水(新的浆水)到酸浆罐里,按照步骤4养护酸浆。再次水开后小火煮至米开花,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冰糖,红枣和枸杞,放凉一点更好喝。

小贴士

1 酸浆的养护原理,和酵种有点类似。每次倒出一部分浆水和新米发酵,煮粥时再倒回一部分煮沸后的新浆水,继续发酵。夏天室温高,可以省去提前一夜室温回温的步骤。做好的酸浆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减缓发酵,不会那么酸,也不容易发坏。

2 酸浆使用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酸。如果味道过酸,可以适当减少浆米的时间和酸浆水的用量。如果还是过酸或者出现酸浆中小米拉丝的情况,需要倒掉旧的浆水,用清水和热水淘洗罐子里的小米之后,重新按照步骤一开始制作酸浆。

3 淘洗小米的时候,最后一次一定要用热水。

4 冷藏半天后的酸粥会像布丁一样凝固,口感很特别。要是乳糖不耐受不能喝酸奶的话,喝点养胃小米熬的酸粥也是极好哒~

糜米酸粥,俗称老糜米,又称硬米,是河曲人的“保命梁”。酸粥又是河曲人的“救命饭”。酸粥味道好,必须有个好的将米罐,还要有个好的,要淘米,温水入罐。误入,浆汤会发老酸、臭酸、温度超高浆汤发白皮,不能使用。

吃在河曲之河曲酸饭传说

相传河曲人吃酸饭,始于北宋,那时辽兵常常入侵,老百姓为避兵祸逃入深山,有时候泡好的米丢下,几天后回来舍不得丢掉就凑合着煮粥吃,结果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又能,于是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度以上温度下侵泡4——8小时后澄出汤即做成酸粥,盛夏时一日三餐多以此为食。河曲家家户户炉台上有一“浆(酸)米罐”,子孙相沿,爱莫能舍。

吃在河曲之河曲酸饭吃法

山药酸粥:黄金颗颗浆罐里,先下山药后下米;山药瓣瓣绵腾腾,糜米颗颗坚铮铮。

浅释:山药去皮切成块,先煮半熟,然后将已经浆酸的糜米下锅。熟了就酸腌菜吃,菜里放辣椒,是河曲的一大美食。

葫芦酸粥:精米酸粥黄葫芦,酸甜可口糖葫芦;白米洋面我不吃,葫芦酸粥赛坐席。

浅释:山区的旱地葫芦,切杀夹刀,篜煮胶粘,干沙甜蜜,非此不得吃粥。

红薯酸粥:红薯酸粥甜似蜜,烧上茄子抹上吃;酸甜相交奶奶饭,五香烧茄拌上蒜。

浅释:河曲的红薯七十年代开始种,吃红薯酸粥并不年长。茄子产于沿川乡镇,古年间就有茄子抹酸粥的习惯,烧熟去皮,调油盐醋加蒜末和合。

以上就是关于酸粥的发源地是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酸粥的发源地是哪里、全国各地描写酸粥的作文、内蒙古巴盟酸粥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45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