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意义

浅谈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意义,第1张

1研究的缘起

20世纪初,针对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的重要性,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作了相关论述。苏霍姆林斯基说到:“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提到:“幼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独立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近年来,尽管许多幼儿园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完备的家园合作机构为何无法有效运行?教师、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为何存在差异?教师与家长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2家园合作的理论基础

21社会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U·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U)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制约,这些环境包括微观系统,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等,这是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中间系统: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等,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外层系统:比如,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这些都会渗透到成人和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去;宏观系统: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时代系统,它主要是指儿童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其中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观系统相互联系作用的程度越高、越和谐,其促进儿童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22自我概念理论

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Asersa)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儿童的学习范围是从自己(身体)、家庭(家庭成员)扩展到学校(教师和朋友)、周围的社区环境(如社区及社区中的工作人员)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及社区是如何运作的感兴趣;家庭、学校、社区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3国内外家园合作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许多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如家长有知道幼儿园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权利,有了解幼儿园的政策和具体计划的权利,家长对于幼儿园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承担的责任进行一定的了解。家长还有义务保障子女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和适合的教育,要为幼儿园教育其子女提供一定的条件。但事实上,家长的参与多少,怎么参与,完全取决于幼儿园;而家长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被管理者的身份,解决部分困难者的身份出现。具体表现“两多两少”即:多参观,少参与;多间接参与;少直接参与。

我国研究者也广泛地探讨了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家园合作中,教师是“权威者”的角色,幼儿园的旨意要靠教师来执行,幼儿园习惯了主动出击,而家长就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就形成了向家长传递幼儿园的教育信息的家园合作内容,家长的参与是一种被动的形式上的参与。其没有知情权,没有协商权,更无监督权。

4 家园合作的研究意义

41家园合作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落实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贯彻学前教育法规的需要。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搞好幼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9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颁布了《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其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努力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可见,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相互融合,是教师与家长成为伙伴关系,是依法执教的需要。

42家园合作有益于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儿童的发展受到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国外的兰德曼曾说:“生活不以自然的安排为基础,而是以形式和惯例为基础。我们知道自然的人不存在,甚至最早期的人也生活在文化中”。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水平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充分合作,才能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强调自我激励、自我探求和独立思考。

43家园合作有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增强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需要。实践证明,家长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与幼儿园密切合作,不仅能使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增强教育的自信心,改善家园关系,而且随着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了解的增多,对孩子的学习活动的介入越来越多,他们的教育行为会进一步向着科学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布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试行)》,呼吁家长“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种一举多得的事,家长应该遵守。

总之,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各自都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双方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两个系统之间只有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成促使幼儿朝着家园期望的共同方向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幼儿园和家长配合的重要性及意义 篇1

1幼儿园和家长配合的重要性

1、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可能会忙于工作为孩子赚钱,这个时候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似乎看起来松了一口气,事实上,家长的任务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个时候家长的配合就非常关键了。

2、如果家长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那么狠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找对方向,这个时期孩子虽然身处一个新的环境,但是却更加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以及支持。年幼的孩子在学习某项知识或者是技能的时候难免会反复练习,家长这个时候要给以高度的配合,不然会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甚至造成性格上的双重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重性格。

3、家长若是无法给以孩子支持和鼓励,不能够较好地培养跟幼儿老师之间的默契,那么一切的教学工作将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非常容易造成孩子迷茫无措。

2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

1、家园合作有利于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经常的、牢固而深刻的。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在家长的关爱中认识世界,在家长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家长的脾气性格、文化修养、道德观念、个性特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善于模仿,模仿产生的效果好坏,取决于他所模仿的对象是怎样,所以作为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家园合作,可以使家长们逐步意识到自己也是儿童教育的主体,自己有责任与老师、幼儿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2、家园合作有利于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是教育有方,有的则是无计可施;有的是灵活多变,有的则是呆板教条;有的是放任自流,有的则是步步监督。也正是如此,所以不一样的家庭会有不一样的孩子。高尔基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个严重的问题”。作为孩子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的认识是垂直的、纵向的,而教师的认识则是水平的,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正好在认知上得到了互补,在教育上达成相互的合作、支持。毕竟教师有着处理孩子各种问题的经验,有着一些专业的见解,能为家长提供一些有关幼儿教育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3、家园合作有利于开发幼儿教育资源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幼儿的发展都是来源于这两个场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幼儿园教师要将家长视为合作的伙伴和幼儿教育重要的人力资源,并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下真诚合作。例如: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也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需求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则可以指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社区环境的教育价值,学会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来教育幼儿。家园合作,可以使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

4、家园合作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沟通

家园合作,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工作”,也不是一方为主的“配合”,而是两个同样肩负着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携手。建立起家、园联系的桥梁,有助于家庭与幼儿园、家长与教师的沟通,相互间经常交流有关孩子的资讯,这种双向信息反馈便会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家园合作也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知识、创造力、经验是有限制的,家长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家长可以分享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教育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幼儿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得帮助。

5、家园合作有利于加强幼儿园保教管理

搞好幼儿园的管理,必须有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从幼儿园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所进行的每一项保教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相对而言,家长们都会关心幼儿在园生活一点一滴,但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深入了解,由于不了解,也就无法理解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些内容,造成有的家长对幼儿园产生不满情绪,形成和幼儿园的活动对立、不支持、不理睬的态度。扭转这种情况的方法主要就是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活动,如亲子游园、跟班观摩、家长开放日等,让家长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消除对幼儿园的错误认识;让家长参与布置区角、节日活动,使家长感觉到他们为孩子成长和教育做出的贡献,继而激发和保持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促进家长思想转变,逐渐从不支持到支持,从不理睬到主动询问,从不闻不问到积极参与,使其产生质的变化,这不仅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幼儿园自身信誉度的提高。

幼儿园和家长配合的重要性及意义 篇2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

——1984年,美国《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

“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00年,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1927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

家园共育平台的理念: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让家园全面互动起来!

因此,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近些年“家园共育”受到了幼儿园的普遍重视,大家在开展各种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家园共育途径。

与此同时家长对家园共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不能直接经常和幼儿园老师接触,只能参加有限的公开课等活动。有的孩子是爷爷奶奶接送,有的孩子每天乘坐幼儿园的专车入园回家,这样家长就失去了和老师交流的机会。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成长更加关心,对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的普及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家园共育带来了崭新的思路。现在幼儿园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都成了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更是幼儿园老师学习查找资料的重要手段。同样很多家长无论在家还是工作单位都有上网的条件。既然双方都对网络有如此大的依赖性,那么借助网络来实现家园共育的思路也就自然的成熟起来。

依托网络建立起来的家园共育平台能够大力拉近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很好的实现“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让家长更加详实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配合幼儿园在家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幼儿园的品牌和影响力。

家园共育平台也极大提高了幼儿园硬件使用率,使得幼儿园的软件水平达到最高。很多幼儿园虽然硬件(电脑、数码设备等)条件很好,但是电脑的利用率不高,数码照片长期积累没有系统管理起来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家园共育平台能系统的为幼儿园管理各种影音数码以及文档资料,使得幼儿园拥有一流的软件水平。

问题一: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哪些实践指导意义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在幼儿园能够接触的合作机会很大,可以通过游戏、学习、生活中进行合作、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的更好质量的完成,同时在活动中 幼儿不仅达到质量,对于合作会更好的诠释,但是怎样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目标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过主动配合中实现目标这就是合作。

据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所以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觉得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应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激发幼儿兴趣,合作能力的意识

作为幼儿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首先要让幼儿产生合作的欲望,使他们有合作的需要,而设计一些幼儿都感兴趣的必须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在幼儿时期,玩耍成了幼儿提高合作意识的最好方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愉快的心情使幼儿很快的完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这里的“乐”就是指兴趣,如果幼儿对合作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便会主动参与合作活动,并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幼儿与人合作的意识,就要从游戏中找到幼儿的合作意识,对于幼儿来说玩游戏是最开心的事情。但是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看见幼儿搭积木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两个合作完成的,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就要让幼儿计划的有组织的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幼儿在活动,游戏中就不能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两人或几个人共同哦诶和来完成这项任务,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融合到集体中,这样幼儿才可以体会到合作。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玩耍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帕顿自1932年首先从合作程度探讨了儿童游戏的发展,他的儿童游戏理论揭示了儿童游戏行为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她根据儿童在活动中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把游戏行为分为六种水平:无所用心的行为,独自游戏,旁观行为,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同游戏,根据帕顿的研究,4,5岁时联合有心和协和游戏占主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游戏对于培养4,5岁左右儿童的合作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为孩子准备了不少孩子们既很喜欢而且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如坐着传球(将椅子摆成一列,球一个。幼儿纵坐在椅子上,从第一个幼儿开始,双手抱着球从头顶向后传,传给最后一个幼儿后,再向前传。游戏可以反复的进行)。抬花轿(准备:小轿子,小担架,十把椅子两两相对,艰巨相等摆好。玩法:幼儿两个人一组,两个人将手摆成轿子,幼儿坐在轿子上,注意保持轿子的平衡性),像这些游戏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再好不过了。

其次是充分发挥教室环境,教室的环境对幼儿起着熏陶的作用。老师可以带着幼儿一起来布置教室,让孩子引起兴趣,在墙上布置一些画图,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再两两合作完成一幅图画>>

问题二: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家园合作”并非新话题,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家长工作与家庭工作,但这种家园合作或多或少带有“幼儿园中心”的倾向。因此,家长工作往往变成了教育家长,配合变成了支配,一些来自家庭方面的反馈信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家庭和幼儿园还存在一些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要求方面矛盾的冲突,需要协调,家园合作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价值协商和价值协调的过程。我们应当看到合作的意义和可能性,并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优秀下一代的重任。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 它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深入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 力争做到家园同步, 教育一致, 以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家园合作是发展幼儿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幼儿园必须做家长工作,这本不是个新话题。但过去的家长工作往往是幼儿园单方面去做,并

且立足于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教师总是被摆在主角的位置,而家长只是充当配角。现在,随着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认识的提高,家园合作的思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1984年,美国幼教协会制定并颁布了《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它将家园共育作为衡量早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做了专门的规定:“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1988年,日本颁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它在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家庭、学校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可见,家园共育已是世界幼教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在推进幼儿教育,深化幼教改革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家园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合作的必要性是十分显现的。在工作中,我

们不能将家长仅仅看成是完成幼儿园教育计划的配合者,更不能将家长工作目的仅仅看成是教育家长,而要将家长视为合作伙伴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人力资源。幼儿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日本教育审议会最近发布一个《关于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报告提出为了培养适应社会激烈变化的生存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密切联系与合作,相互补充,形成一体,而幼儿期的教育能为养成这种生存能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品德、个性、行为习惯受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各个因素的影响,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才能提高教育影响的有效性。

二、家园合作的主要形式

目前,各地幼儿园已建立了各种家园沟通的形式,如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在

这些沟通形式中,我认为家园共育园地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它能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每阶段的教育目标,我们每月初在园地中介绍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发展几个方面的教育目标,家长明确了教育目标,才会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指导与教育,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目的性。要想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教师还应通过家园园地为家长提供教育信息。幼儿园中可以幼儿的发展特点,拟定当月的交流话题,家长们积极投稿,谈自己的经验、体会。这样不仅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技能的提高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沟通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

问题三:简述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意义。 幼儿与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提高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学会分享,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

问题四:怎样去引导中班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一、合理利用活动区的功能

我们根据各活动区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有意识地在不同的活动区中采用不同的方法,让

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如在“图书区”中,我们要求幼儿不抢书,不撕书,能与同伴一同看书,并相互讲述交流与分享图书中的内容。在“角色游戏区”则要求幼儿能自己选择游戏伙伴,自行分配角色,共同协商处理问题;游戏结束后能分工按类整理材料。在“美工区”,我们帮助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画,要求幼儿能与小伙伴合用材料,如油画棒、纸、橡皮泥等,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愉悦。在“结构区”中,我们启发幼儿共同协商搭建主题和方案,要求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不独占、不争抢玩具,友好地与小伙伴共同搭建,遇到困难要与同伴协商解决。在“音乐区”,则要求幼儿能与小伙伴一起唱歌、跳舞,协商分配打击乐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奏。

二、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机会,我们充分地利用这些机会,使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接受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如上语言课时,我们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讲述、续编故事,分组朗诵比赛;计算课的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相互交换材料,相互检查;上体育课时,我们有意识地教幼儿进行一些集体游戏,如“二人三足”游戏及各种接力比赛;音乐课中的歌舞、节奏乐;绘画活动中的“连环画”、“分享树”等。这些教学内容都很好地结合了合作的目标,需要幼儿合作完成。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合作,并享受了合作的快乐。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日常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很多

,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我们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有意识地让幼儿互相帮助,比如你帮我擦擦汗,我帮你换衣服;你看我的书,我玩你的玩具等。这些都属于合作的范畴。记得我刚接中班时,孩子们合作意识较差,如户外活动后换衣服时脱不下来,只会找老师或者干脆大哭。这时,我会不断提醒幼儿之间要互相帮助,请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忙,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初步感受合作的快乐。再如午睡后要叠被子,幼儿一个人很难完成。这时,我也会通过引导、暗示,让幼儿通过合作来完成工作。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完成了任务,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从中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一次,孩子们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都很感兴趣,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我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块这么大的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四、做好家园联系

温馨的家庭生活是幼儿形成良好情感品质的摇篮。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我们把“帮助孩子学会合作”放在家教工作的首位,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改变传统的育儿观念,在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为幼儿营造一个比较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支持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行为。这样才能做好家园同步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问题五:如何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同意识论文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是等。

问题六:什么是幼儿合作意识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 一、幼儿合作交往的现状及其原因

幼儿合作交往的现状:现在的幼儿合作交往的交往意识越来越差,合作交往的能力也不高。做事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不能与他人共同拥有一个玩具,甚至有些幼儿还有很明显的攻击性。(如为了争抢玩具出现打、推、挠、咬等行为。)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得孤僻,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自己呆滞地坐在一旁等;有时几个幼儿在一起玩也很少有合作,多是从共同的玩具中取出自己的玩具,或模仿一下其他幼儿的玩法,各玩各的。

幼儿合作交往的障碍产生的原因:造成幼儿这种交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来自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机构。现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家里没有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加上家长过分的保护代替,孩子很少需要自己解决问题。很多家长工作忙,很少与孩子进行交往与合作,让孩子做事情或与孩子共同做事情费时费心,不如自己直接解决来的干脆。个别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孤僻、畏惧的心理;最糟糕的是有些家长怕孩子在交往合作中吃亏,向孩子渗透“谁打你,你就打谁”的报负心理,使孩子不敢也不愿意与同伴合作。

由于教师对幼儿交往合作意义的理解不深。幼儿园主题课本要求幼儿多数操作是用自己的材料,观察问题,缺乏合作;幼儿园为了适应家长的需要,开设了园本课程又占用了幼儿交往活动的时间;加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班级幼儿人数过多,为了保证安全,少出现问题,很多教师让幼儿每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玩自己的玩具,限制了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

二、培养大班幼儿交往与合作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从培养幼儿的性格入手。从幼儿的性格特点来看,那些天真活泼的幼儿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愿意主动与人合作,在合作中充满自信友爱、喜乐,而且合作的成功率比较高。反之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从自己主观愿望上就不想参预他人的活动,怎能谈得上交往合作呢?要改变幼儿原有的不良性格应从孩子自身的闪光点出发,进行鼓励,进而培养他的性格。其次,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再次,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学会合作的方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彼此合作的机会很多,但是老师要善于抓住机会,积极引导,教他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合作,否则有再多的机会也无济于事。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激励幼儿对合作的渴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都比较强。良好的性格具体表现为:活泼,开朗,自信,友善,平等及其积极的探索精神。具有这些品质的孩子会主动与别人合作,别人也愿意接受其合作。例如,李扬性格内向从不与人交往,也不与老师交流,自己孤独坐在一旁,但是她珠脑速算学得很好。我便鼓励她陪着较差的幼儿一起练习。在幼儿互教中,她体会到了与人交流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她与人合作的愿望,从此后她便在小组活动中担当角色。郑伟是“害群之马”型的性格,小朋友见了他都敬而远之。我便准备许多种彩纸让他在活动区里折纸。还把他折的东西当作奖品。奖给其他小朋友帮助他树立威信,使其他孩子逐渐接受他,而他在与幼儿合作时也克服许多乱碰乱撞的毛病,激发了他与人合作的愿望。所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促进幼儿合作的必备条件。

四、教给幼儿正确的合作方法,帮助其形成合作意识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完成的某种工作或任务的行为。它需要人们之间做事要合一,不能随心所欲。记得在一次布置园本课程主题墙请一组小朋友布置部首认字栏目时,将字的前部分写在树枝上,字的后部分写在树枝边的叶子上。将所有的字组成完毕,一棵茂盛的大树就完成了。开始的时触纲吠蕺杜告>>

问题七:如何教育幼儿们对待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 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正当竞争与合作交往。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竞争就很难生存;同样我们也处在一个合作的社会,不合作就不可能生存得更好。要使孩子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迎接各类挑战,参与各类竞争,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必须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注重加强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总与胜败相伴,结果是很残酷的。必须让孩子正视竞争,做到胜者不骄、败者不馁。

一要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要引导孩子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一面,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在不同的年龄,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都在刻意塑造自己,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这就是竞争意识在进一步形成,要抓住孩子自我意识上升的不同时期,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二要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情。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而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要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家长用自身行动作出良好的示范,孩子自然会感同身受。

三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只能通过竞争来体现自我价值。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特别是对一些尽了全力,但仍然失败的孩子更要加以肯定,鼓其斗志。要引导学生作自我总结,明白自己为什么能胜、为什么会败,从中吸取教训,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要经常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竞争气氛,使广大学生在参与竞争过程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竞争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考试、演讲、唱歌、绘画等,使学生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逐渐树立“争当先进光荣”的意识,从而积极进取、奋起直追。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比赛,在竞赛中使孩子明白公平竞争不仅是生活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道德。要建立合理的竞争制度。学校为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竞争中来,感受竞争气氛,在班级建设中要建立竞争制度,比如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各类优秀学生评定办法、纪律竞争制度、卫生竞争制度等,形成竞争舆论导向,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活动,以制度作保障,以制度促建设,使他们慢慢地适应竞争、敢于竞争。

二、合作意识的培养

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密切,竞争决不能忘记合作。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

为中心,唯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

一要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合作的升华,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潜力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是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今天的学生将来不论在哪个岗位,都会加入一个或大或小的团队。有些同学还可能亲自组建一个团队,领导一个团队。无论你是团队的成员或是团队的领导,都需要一种团队精神。而这种团队精神的实质就是集体主义的表现。它要求在集体中有事要大家商量,个人要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问题八: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当前,我们所培养的这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好东西一个人吃,玩具一个人玩。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家长容易忽视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性,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明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当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幼儿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帮助解决。如果在可塑性很强的幼儿期不注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十分必要。我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 , 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 , 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 ,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其重要了。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合作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我们常创造幼儿合作的机会。如 : 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建筑,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或采取两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两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两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我们还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有意识地让幼儿互相帮助,比如你帮我擦擦汗,我帮你换衣服;你看我的书,我玩你的玩具等。这些都属于合作的范畴。记得我刚接小三班时,孩子们合作意识很差,如户外活动后换衣服时脱不下来,只会找老师或者干脆大哭。这时,我会不断提醒幼儿之间要互相帮助,请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忙,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初步感受合作的快乐。再如到了中班,午睡起床后要叠被子,幼儿一个人很难完成。这时,我也会通过引导、暗示,让幼儿通过合作来完成工作。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完成了任务,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从中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一次,我带孩子们到户外散步,看见蚂蚁运粮食,他们都很感兴趣,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我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么大的一块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在这些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续篇故事、情景表演、分组朗诵等;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在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计算课的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相互交换材料,相互检查;上体育课时,我有意识地教幼儿进行一些集体游戏,体育及户外活动开展各种接力游戏赛、跳橡皮筋、拔河比赛、“二人三足”游戏及各种接力比赛;在日常活动中,常让幼儿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共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大带小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有大带小等交往活动,>>

问题九:简答题:简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幼儿与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学会分享,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

1、有助于确保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2、有利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以及针对孩子进行更合理方式的教育,激励和培养。

3、家长与校园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及良好的交流,也有助于孩子从小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

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有效的沟通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和谐彼此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反之,如果沟通有障碍,人与人之间就容易形成隔阂,甚至产生误会。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一门艺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惯用的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全面的分析问题,我们要在实际的沟通中探索好的方法,并及时总结,争取每次的沟通都对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帮助。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接纳和面对的对象分别是不懂事的孩子和不放心的家长,即使我们的工作做得再多,也会有疏漏的地方,因此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光有态度还远远不够,还应有恰当的沟通方法、途径,能让误会很快的解除,让工作及时地、顺利地开展。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两者中间的幼儿无所适从,而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的合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建立良了的家园合作关系意义重大。然而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事实情况并不尽人意,笔者在对一些幼儿园进行走访和观察之后,发现一些幼儿园还没有与家长合作的意识,即使是一些硬件、软件都比较好的幼儿园在进行家园合作工作时,也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与家长交流中地位不平等平等是交流的基础,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才能展开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中存在两种不平等倾向。一种是教师明显处于地位高的一方,常常以教育专家的身份出现,与家长交流变成教育家长。另一种是家长处于地位高的一方,教师过于强调幼儿园的服务任务。将自己当成单纯为家长服务,处处害怕家长“找麻烦”,家长工作像是向家长汇报情况。(二)家园合作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因此其中必然要有家庭的积极参与配合。然而从目前家园合作工作中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来看,家长的参与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这一表面水平,如参加家长会或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等,而深层次的家长参与、实质意义上的家园合作,如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师共同决定课程设计等还相当的少。(三)家园合作中家庭与幼儿园的责任不明确家园合作是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既然是相互配合的工作必然要有一定的责任分工,才能使合作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下去。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一些幼儿园还没有正式的家园合作工作制度。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家园合作的内涵还并不完全理解,对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地位以及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没有清楚的认识。解决家园合作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进家园合作工作深入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强化合作意识马卡连柯说过“学校应当领导家庭”,教师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教师和幼儿园应该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协调者以及家园合作活动的策划者。作为幼儿园及教师自身先要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的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目的进行。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行为,培养学习毅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此外,良好的家园关系在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幼儿园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良好的家园关系不仅是密切教师——儿童——家长间关系的纽带,还可以带动三者的共同成长与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水平,幼儿园和教师不能死守着自己原有的活动计划,而要积极主动与家长合作。(二)提高家长都市水平和参与意识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积极配合,因此仅有幼儿园发起是不够的,增强广大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不愿参与其中,有的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包办代替、妖宠溺爱等等,家长这些观念上的也是造成家园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园必须向家长大力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提高家长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意识和教育水平。只有教师和教育素质共同提高,家园合作才能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向深层次发展。(三)提高家园双方的合作能力合作是一种社会交往能力,合作双方在工作中可能会有很多矛盾,如果矛盾激化就可能使合作破裂,甚至造成更坏的影响。家园合作和其他的合作工作一样存在合作双方的矛盾问题,这就要求合作的双方具有一种平等的态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围绕着“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个核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责任分明处理合作中的矛盾冲突。(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家园合作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幼儿园学习成果的展示、接送交谈反映情况等这么简单。家园合作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家长参与班级组织的教育活动,组织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以及充分发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等。家长可以说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如家长的职业、经历以及兴趣爱好都可以帮助幼儿园开展某一方面的教育活动,以弥补教师知识经验的不足,甚至有些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教育经验也可以“刷新”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督促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不断改进提高,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也可以扩展幼儿活动的空间,使其体会到当地社会文化的内涵及价值,感受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因此,幼儿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广泛挖掘家庭和社区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家园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是必然趋势,而在其中起领导作用的教师和幼儿园应真正家园合作社为自己的重要的工作之一,并认真思考挖掘符合本地区、本园实际情况的家园合作方式,使观念和口号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方面,家园双方应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家园合作方面,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案例1 :注意在孩子面前树立和维护老师的威信

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是否拥有崇高的威信,对孩子能否正确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一个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否有威信,威信有多高,这不仅受老师自身的素质影响,而且也受我们家长对老师的态度以及家长与老师的关系所影响。因此,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家长应该注意在孩子面前树立和维护老师的威信。

有一天,老师带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观赏植物,一个5岁多的小男孩对一种植物产生了好奇心,于是便问老师:老师,这种树叫做什么树?老师也不知道这种树叫做什么树,于是就对小男孩说:对不起,老师也不知道。不过,你爸爸是植物学家,你可以回家后问问你爸爸。小男孩回家后,问了当植物学家的爸爸。可是没想到的是:他爸爸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明天你再去问问老师。第二天,小男孩上学时,他爸爸特意交给小男孩一封信,说是带给老师的。老师接过信后,明白了家长的意图:老师已经查了有关的资料,知道这种树的名字了……家长的苦心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他就是想要让老师在孩子心中树立美好的形象,要孩子相信老师。

我为这位家长叫好!我认为,这位家长的“教育意识”很好。他这样做,有利于树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进而有利于孩子今后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反之,如果这位家长不是这样做,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来贬低老师,比如,对孩子说:你们老师怎么这么笨?!连这种树叫做什么树都不知道……这样虽然也能使孩子了解了该树的名称,但家长对老师不尊重和藐视,将会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带来持久的消极影响。

案例2 :只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就应尽力支持老师的工作

春期开学初,老师发现,春节过后每个孩子手中都有1-2件新颖的玩具。她认为这是培养幼儿集体意识,分享意识的好机会,于是鼓励每个孩子拿家中最好的玩具来园与大家分享,并准备第三天开一个玩具展览会。可是,第二天全班36位小朋友只有其中的3位带来了自己的玩具,老师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将自己的玩具带来与大家分享,有的孩子说:妈妈不让带来,怕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搞坏。有的孩子说:奶奶说:你拿去,奶奶以后就不再给你买玩具了!……

这么好的一个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机会,我们却但由于这项工作没有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结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相反,这一绝好的教育机会还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自私、小气的机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啊!

案例3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应做出积极回应

某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一个内容是文明礼貌用语的学习,课后老师要求孩子们以后要经常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小丁丁很听老师的话,一回到家里就能够利用一切机会把当天所学的文明礼貌用语用上。见上班回来的爸爸妈妈他会说“您好”、“爸爸(妈妈)您辛苦了!”,早上起来他会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挟菜给他,他会说“谢谢您”……

可是,小丁丁的这些积极行动并没有得到家人,特别是下岗在家的爸爸的积极回应(比如表扬他懂礼貌,表扬他乖,或者以相应的文明礼貌用语与他回应),并且爸爸对他这种“客气”和“懂礼貌”感到很不自在,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面色难看地对他说:都是自家人,别给我来这一套!

很显然,爸爸的这种态度将会大大降低幼儿园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父母都能对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后产生的积极变化做出积极回应,那将肯定会大大增强幼儿园的教育效果。

父母对孩子学习进步的态度,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在我们的一项调查中就发现,孩子们喜欢某一门课的学习,那是因为他们学习回家后有人愿意听或看他们的“学习汇报”,并肯定他们的进步,比如有的孩子说:我喜欢音乐,因为回家后可以唱歌给爸爸妈妈听或爷爷奶奶听。我喜欢儿歌,因为回家后可以背给爸爸妈妈听。我喜欢折纸,因为回家后可以折给妈妈看。我喜欢手工,因为做的东西可以带回家给妈妈看……相信,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学习成果”不听、不看、不表扬,那孩子的学习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在教育孩子方面,家园合作不单是指幼儿园教什么,家里面就教什么;家长对孩子学习后的进步做出积极的回应也是一种很好的家园合作的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浅谈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意义全部的内容,包括:浅谈幼儿园家庭家园合作意义、幼儿园和家长配合的重要性及意义、幼儿同伴合作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39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