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屈能伸 刚柔并济 恩威并施 内方外圆 这四句话什么意思。

能屈能伸 刚柔并济 恩威并施 内方外圆 这四句话什么意思。,第1张

能屈能伸

〖解释〗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近义词〗随遇而安、能伸能屈

刚柔并济

[释义]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

[语出]

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恩威并施

[释义]

恩:恩惠;威:威严;施:用上、施展。其意指:恩惠和威严同时使用。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近义]

软硬兼施

内方外圆

“方”是做人之本,就是做人的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

“圆”是处世之道。就是处世老练,圆通,善用技巧。

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

《周髀算经》里有言:“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古代曾以圆方作为天地的代称,寓意为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永葆恒久的生命力。“圆”,是中国道家通变与趋时的学问。而“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可以说,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是精辟的为人处世原则。它并不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这其中,“内方”,表明了对自己理想、原则和信念的坚持,而“外圆”,则表述了与周围环境融洽协调,以减少阻力和矛盾。方在内圆在外:内表示我们自己的内心,外表示我们接人待物为人处事;外圆表示我们为人处事要圆融一些、方便别人,而我们自己的原则要有,但原则在内心中,不必处处示人;此外内方外圆也表刚柔相济、内刚外柔的处世哲学。

刚柔并济”和“张弛有度”是两个词,“刚柔并济”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张弛有度”的张是紧张、绷紧的意思,弛是放松、松懈的意思,大意是松紧有度,收放自如。

刚柔并济成语出处:

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张弛有度”的有度说明有节制能力。这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比较会生活,兼顾严肃活泼,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潇洒自如。

中国传统说法中也常说过犹不及,凡事有度。高兴的时候不疯狂,沮丧的时候不长期萎靡不振。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一个平衡,包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度的生活才能带来健康的身体。

刚柔并济的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的意思是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相行”指互相配合,“益”指更加,“彰”指显著。

刚柔并济出自汉代王粲的《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其近义词是恩威并施。

相得益彰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彰。”其近义词是相辅相成,反义词是势不两立。

心理战术

“刚柔并济”运用在论辩中指的是:为了打动对方,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要善于剖析利害,软硬兼施。既有劝诱,又有威吓;既动其心魄,又注意分寸,双管双下,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经典案例

▲赵高说李斯

秦始皇出巡,死在沙丘。赵高为了攫取大权,千方百计阻挠始皇的长子扶苏即位,一心想辅佐始皇的次子胡亥登基。但此时赵高的羽翼未丰,为防止朝臣反对,他只好劝说丞相李斯与自己同谋。他对李斯说:“皇上给长子扶苏留下了一封诏书,要立他为继承人。这封诏书还没有发出,此事还没有别人知道。现在他的诏书和御印都在胡亥那儿,所以,确定谁是太子就在您与我赵高的一句话了。这事怎么办?”

李斯说:“您怎么能讲出这种亡国的话!这不是臣子应当议论的事!”

赵高说:“您自己估量一下:您的才能比蒙恬怎么样?功劳比蒙恬怎么样?谋略深远而不致失误比蒙恬怎么样?跟天下人没有仇怨比蒙恬怎么样?跟扶苏有故旧情谊而深得信任比蒙恬怎么样?”

李斯说:“这5条我都比不上蒙恬,可是您为什么要这样苛求我呢?”

赵高说:“我本来是一个宦官,幸而能够凭着谙习刑狱文书进入秦宫,管事20多年,从来没有看到秦王罢免的丞相或功臣有封爵传到第二代的,最终都是被诛杀而死。皇帝有20多个儿子,都是您所了解的。长子扶苏刚强而勇武,对人信任,善于奖掖人才,他即位后定会任用蒙恬作丞相,到最后您恐怕想带着通侯的印信告老回乡都不可能,这是显而易见的。我奉命教授胡亥,让他学习法律已经好几年了,没有见过他有什么过失。他仁慈厚道,轻钱财而重贤士。秦朝的公子们没有比得上他的,可以作继承人。希望您考虑决定。”

李斯说:“您还是守您的本分吧!我遵照主上的遗诏,还有什么可考虑的?”

赵高说:“处境平安可以变得危险,处境危险可以变得平安。一个人命运的安危还没有决定,怎么称得上圣明。”

李斯说:“我不过是上蔡闾巷的一个平民,蒙皇上圣恩提拔当了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丰厚的俸禄,他把国家存亡安危的重担交托给我,我怎么能辜负皇上呢!忠臣不因为怕死而侥幸生存,孝子不怕过分勤劳而伤害身体,做臣子的各守职分罢了。请您不要再多说,否则将会使我获罪。”

赵高说:“我听说圣明的人灵活多变,能顺应时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潮流,看到事物发展的苗头就知道事物发展的大方向,看到事物发展的动向就知道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事物本来就是这样,哪里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当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中,我能够体会他的意向如何。况且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天霜降花草就凋落,春天冰化万物就生长,这是必然的结果。您怎么还意识不到呢?”

李斯说:“我听说晋国换太子,3代不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君位,哥哥被杀死;商纣杀死亲族,不听劝谏,国家成为废墟,社稷危亡:这3件事都因为违背天意,结果国破家亡。我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怎么能参与叛逆阴谋!”

赵高说:“上下齐心,事业可以长久;内外一致,事情就不会出差错。您依我的计策,就能长保通侯的爵位,而且会像王子乔、赤松子那样长寿。如果你定要放弃这个机会,灾祸将及于子孙,我实在为您痛心。理想的做法是转祸为福,您打算怎么决断呢?”

李斯仰天而叹,流着眼泪汉息道:“唉!我偏偏遭遇这个变乱的时代,既然不能死节效忠,又到何处安身立命呢!”于是依从了赵高。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 物极必反的道理世人皆知,但尺度的把握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j有人认为,做人要自立自强,必须要显示刚强。殊不知,刚强过度会适得其反,显得自己粗俗无脑。水因柔能冲毁万物,能够随意随容器的形状而充盈其中。倘若为人能像水一样善于适应环境,那么与人交往必定很融洽。

曾国藩曾这样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领悟出天地之间的道理,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会导致萎靡不振,太刚了则容易折断。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矫罢了,柔并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罢了。做公差,就应该强矫,为名利,就应该谦退;开创家业,就应该强矫,享受安乐,就应该谦退;外出与人应酬,就应该强矫,在家与妻儿享受,就应该谦退。

曾国藩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历史上诸多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身上不乏刚毅挺拔之气,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刚”。有刚之人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能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人若无刚则无以自立,若不能自立则无以自强。

也正因如此,他早年在京城做官时,敢于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显示了他挺然特立不畏强御的精神,但他也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遭遇了不少磨难。他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他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一条真理: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柔”,不是软弱,而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力量。庄子在《山木》篇中讲到了东海有一只名叫“意怠”的鸟,这种鸟非常柔弱,总是挤在鸟群中苟生,飞行时它既不敢飞行在鸟队的前边,也不敢飞到鸟队的后边,吃食的时候也不争先,只拣其他鸟吃剩的残食。所以,它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以内的排斥,终日悠哉悠哉,远离祸患。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安身处世的方法。古往今来,有多少功臣名将由于过“刚”而遭遇不幸。在曾国藩看来,应该把刚直不阿放进心里,刚柔互用体现在行为处事上。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

在面临挫折和挑战时,有人会不知所措,或者一味的意气用事,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而聪明的人懂得刚柔并济,能屈能伸,使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历史上勾践灭吴就是一则外柔内刚,以求自强的故事。春秋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采取了与吴国讲和的方略,向夫差称臣做奴,并献上了越国的珍财异宝和美女西施。夫差每次乘车,勾践总是恭顺地请夫差踩其背上车,并在车前为夫差牵马,甚至在夫差生病时口尝夫差粪便,以表忠心。即使遭人唾骂,他也不在乎,总是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深讨夫差欢心。

久而久之,夫差便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备,放勾践回到了越国。勾践一面卧薪尝胆,苦心劳力,爱抚群臣,教养百姓,发展生产;一面经常派人到夫差面前问安献宝,迷惑夫差。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活捉了夫差而称霸诸侯。勾践以匿刚显柔的手段,终于达到了灭吴称霸的目的。

由此可知,“柔”的力量常是发自内心的,因而是强大和坚韧的。以“怀柔”的手段,以柔制刚,克敌制胜,降伏对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一个著名论断,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可以冲击任何坚硬强大的东西,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它。以柔制刚,以柔克刚,把这运用在自立自强上,往往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从古代先哲那里汲取智慧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把所学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思考的人,他主张退步宽平,清淡衡久。他从中汲取人生的信条与经验,总结出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争,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退,在什么情势下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用。

万事万物都不可走极端,片面地依靠“刚”而忽略“柔”,或片面地依靠“柔”而忽略“刚”都将导致失败。在人生旅途的沼泽地带、在名利场勾心斗角的阴谋中、在人际是非面前,退让一下,有何不可所以说,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思考的人,他主张退步宽平,清淡衡久。他从中汲取人生的信条与经验,总结出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争,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退,在什么情势下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用。

万事万物都不可走极端,片面地依靠“刚”而忽略“柔”,或片面地依靠“柔”而忽略“刚”都将导致失败。在人生旅途的沼泽地带、在名利场勾心斗角的阴谋中、在人际是非面前,退让一下,有何不可所以说,善用刚柔,才能长久挺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以上就是关于能屈能伸 刚柔并济 恩威并施 内方外圆 这四句话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能屈能伸 刚柔并济 恩威并施 内方外圆 这四句话什么意思。、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是什么意思、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38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